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docx_第1页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docx_第2页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下载 所谓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电子商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而向广大网民及网络商店提供的资金融通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成本较低,具有高效率。首先,一般来说金融类的企业或者季候设营业网点的资金需要大量投入进而增加运营成本,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避免这一点;其次,因为平台的开放和信息资源的增多,消费者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使得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方便大大降低。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量的金融业务,标准化的操作过程提升了业务处理的效率。 2、发展迅猛。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而小微企业在传统金融的银行等服务领域里常常属于被忽略的部分,这就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实体经济。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渐渐发展迅猛。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据报道,余额宝规模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3、管理弱、风险较强。首先是风险控制能力不够强。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已有相关的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如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二是监管弱。正在起步的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监管和法律法规没有紧跟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完善,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这就使得良莠不齐,容易引发各种风险。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给恶意骗取贷款提供了契机,卷款而逃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拥有更多的客户群体,改善客户服务 信息终端的广泛使用,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服务,使得产品的设计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企业在客户终端上提供储蓄、理财、支付等各种金融服务,满足了不同的用户需求,商业银行通过已经拥有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开发出更多满足客户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向客户输送服务和产品的渠道和方法,也为改善客户服务提供了新的支撑。 2、新的工具和数据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得到加强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信息流、物流和金融资金流、通过互联网技术得到风险的控制,提供啊了贷款效率和资金的安全,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说,云计算等智能新技术对用户识别更为准确,包括客户的交易信息,行为偏好,消费取向,产品的选择等等,依托互联网技术让商业银行对用户的把握更为准确,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3、推动了商业银行在支付方式上的创新 从线下走向线上,使商业银行在“便捷、安全、贯通、定制”的方向上,积极推动支付方式的创新,打造以线上收单、电子账单支付、跨行资金归集为重点的线上支付结算体系。如同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平台,整合了各种资源,是商业银行在支付方式上最新的创新行为,同时,促进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以坚持“统一准入管理、统一业务范畴、统一定价管理、统一风险防控”。作为行为准则加以规范。 四、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受到蚕食 一是使商业银行的传统利差盈利模式受到影响。正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开始让商业银行的根基动摇,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与货币基金收益相差高达10倍,会导致银行活期存款下降,使银行的客户慢慢的流失。网络借贷的兴起,深受以普通老百姓为代表的草根阶层热烈欢迎,未来将在小微企业、个人借贷领域与银行对抗,使银行饱受竞争的压力;而一旦出现面向大企业的网络借贷模式,将真正触动商业银行的神经,因为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靠的是长期积累的大客户资源。二是触及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第三方支付极大地威胁着基于银行支付功能而衍生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阿里巴巴的布局像一张网,慢慢的延伸到除了销售市场的各个领域,如金融领域,囊括了包括支付、小贷、担保以及保险,并代售基金、保险等传统银行领地。宜信则从网贷中介,经历了第三方理财再到财富管理的发展之路,目前已经获得了保险和基金代销牌照,服务内容涉及到保险、股权投资、信托等众多的领域,混业经营已经显现的更加明显。 2、中间业务受到冲击 商业银行除经营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外最重要的利润和收入来源就是中间业务,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银行存贷利差收入逐渐收窄,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支付结算,以支付宝“财付通”快捷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创新其发展模式,不断延伸其业务领域,抢占银行的支付结算份额,蚕食商业银行传统领域的中间业务市场,使得银行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3、对传统信贷业务的冲击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喜欢“高富帅”类的优质客户,而对于需要资金支持的“矮矬穷”类中小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却因为银行的风险把控和规避得不到银行资金的支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兴起了如P2P网络借贷、人人贷、拍拍贷等数千家网络借贷平台,给那些中小型企业带了新的希望和契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的发展、使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大幅度降低,弱化资金中介的同时,资金信息中介的重要性开始渐渐凸显出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则为中小企业纾困开启了方便之门。互联网金融凭借其贷款审批程序高效、发放贷款的速度快、产品形式多样等独特优势,将成为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个人借贷领域的强大竞争对手,而在这块领域层是银行作为非重点领域。互联网金融渗透形成规模效应,那么将触及商业银行的神经,给商业银行带了致命的打击。阿里金融因为多年的数据积累,掌握了客户的信息,拥有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发出如淘宝小贷、阿里信贷等一系列的创新类金融产品,为在淘宝经营的客户提供贷款,也为阿里的客户提供贷款服务。2010年阿里小贷成立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100亿元,仅2013年的第3季度,累计发放208亿元贷款,为15万小微企业提供资金融资业务。 五、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对策 1、提高创新能力。包括支付的创新,服务产品的创新,开发理财超市等综合产品的销售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发展移动金融,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移动金融生态圈,提高服务渠道创新能力。加强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创新平台模式。 2、重视与大数据平台的整合资源。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取向是重视交易的方便,速度,增加客户体验。商业银行要建立新的组织实体,与企业合作,挖掘大数据,在合作中谋求新的发展。 3、提高风险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尽管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较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更为明显,但是风险也同样不可忽视。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加快,网络不安全,客户信息容易被泄露,网络洗钱等各种风险也伴随着企业和客户。我国商业银行在融合互联网发展的情况下,着重提高风险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保证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进行转型和创新的基本保障。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毛亚男.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思考J; 青年科学2014(35) 段朱清.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