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oc_第4页
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度编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超越性课程理论与实践探讨子课题申请评审书课 题 名 称 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课 题 负 责 人 王 贵 喜 负责人所在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 填 表 日 期 2009年5月15日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超越性课程理论与实践探讨总课题组年 月 日申请人的承诺: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领导小组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总课题领导小组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章): 年 月 日填 表 说 明 一、请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二、本表报送一式5份,其中1份原件,4份复印件。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三、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总课题领导小组联系。四、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填 写 数 据 表 注 意 事 项 课题名称 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主题词 按研究内容设立。主题词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之间空一格。 工作单位 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 主要参加者 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栏目不够时可加另页。预期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限选报2项。例如: A专著 D研究报告 A.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主题词农科生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负责人姓名王贵喜性别 男 民族汉出生日期1950年10月20日行政职务农林科技学院副院长专业职务教授研究专长教育教学最后学历大学最后学位学士备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河北省工作单位河北北方学院电子信箱通讯地址河北北方学院南校区农林科技学院邮政编码075131联系电话第一联系人姓名王贵喜性别男出生日期1950.10.20职称教授职务联系方式 第二联系人姓名王鹏性别男出生日期1978.08.28职称讲师职务联系方式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王鹏男1978.08讲师动医教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刘春凌女1981.02讲师动医教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孙和英女1951.01副研究员教学管理大学河北北方学院牛斌男1966.08副研究员教学管理本科学士河北北方学院罗永华男1975.11讲师食品科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赵瑞平男1968.10副教授食品科学研究生博士河北北方学院薛瑞晨男1965.02教授动科教学本科学士河北北方学院龚学臣男1963.01教授农学教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白殿海男1965.09副教授食品科学本科学士河北北方学院霍书新男1963.12教授园艺教学本科学士河北北方学院郭建成男1963.11讲师食品科学本科学士河北北方学院冯莎莎女1981.11讲师园艺教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田再民男1981.01讲师农学教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王国华男1978.11讲师动科教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王少华男1979.05讲师动医教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王健男1980.04讲师食品科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李育峰男1977.10讲师食品科学研究生硕士河北北方学院备注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王贵喜论文中国农业教学2001.5期校企乡合作,开放性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贵喜孙和英论文高等农业教育2001.5期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考王贵喜论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2期系统功能理论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王贵喜论文第七届国际应用文研讨会论文集2003十字双向快乐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王贵喜王鹏论文第八届国际应用文研讨会论文集2005推进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王贵喜刘春凌论文第九届国际应用文研讨会论文集20073-2-1教学模式初探王贵喜论文高等农业教育1997.1期高等农林教育引论白秀玉王贵喜专著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1农林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王贵喜孙和英论文河北高教研究1998.1期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十五”规划期间承担的研究课题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途径与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重点2000.07教育部2003年11月通过鉴定四、课题设计论证课题名称: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随着经济、人口不断发展和增长,全球资源危机进一步扩大,竞争日趋激烈,大量事实证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会立于世界之林、不败之地。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走生产、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五大系统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农业高校必须培养造就大量的、像袁隆平那样的,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强烈的创新实践意识的人才。目前国内外对超越性课程研究很少,对农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系统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实质性的研究成果很少。本课题是根据我们多年探索实践遇到的具体问题,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超越性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进而为总结推广高等农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教改依据。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本课题以探索超越性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文、理渗透,实施素质教育为途径,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1)理论研究。重点研究超越性课程的背景和实施方案,找出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根据背景研究成果,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2)教学模式研究。重点研究超越性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模式,进而探索总结创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3)实践运行研究。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生产、社会实践和校企合作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运行的有效途径。建立开放性办学模式的运行体系和监控机制。本课题的创新点:(1)把传统的理论实践“3+1”教学模式(三年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加一年生产实习),变为理论实践再理论三段教学模式。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综合提高性教学三个教学阶段。本科生实施“5-2-1”教学模式,专科生实施“3-2-1”教学模式。即前五学期(专科生前三学期)为基础理论和部分专业课教学,第六、七学期(专科生四、五学期)边教学边实践,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实践性教学,最后一学期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2)变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适当压缩必修课,增设人文、经济、实用技术等选修课和专题讲座。贯彻文、理渗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3)变校内教学为开放性教学。邀请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教学计划制定,聘请校外兼职教授讲学,把部分专业课从课堂搬到实地进行现场教学,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技、生产发展同步,解决理论滞后于生产发展的老问题。(4)变一言堂教学为双主体教学。课堂教学教师重点讲原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而后师生共同进行评比。建立科研小组和各种协会,进而诱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成就感。(5)变灌输式教学为情、理结合互动式教学。情,要求教师上课要有激情,用教的激情点燃创新实践的热情;设置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师生共同进入角色,产生创新意识的火花。理,教师讲课要讲出道理;提出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的能力。(6)变生产实习为双向服务。把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在为地方服务过程中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7)变形式合作为实质合作。校企乡合作服务项目采取协议、合同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保证合作服务的实质性效果。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为:背景、方案、实践运行、总结推广四个研究阶段。四个研究阶段虚实结合,滚动发展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虚实结合,即把提高超越性课程认识与扎实的研究工作相结合;把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把背景、方案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运行。滚动发展,即边研究边实践,四个研究阶段互为因果,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总结提高。(1)背景研究。该研究阶段安排4-6个月的时间,分设两个研究专题。超越性课程的背景、价值研究;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研究,为实施方案研究提供依据。(2)方案研究。安排4-6个月时间,分设三个专题。超越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理论教学模式研究;实践性教学运行机制、途径研究。设计出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运行机制等方案。(3)实践运行研究。安排两年时间。重点做好三项工作: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改实验专业的选择;实践运行机制、途径的监控,实施方案效果考察、评估和修改完善。(4)总结推广研究。安排一年时间。对比、分析、总结以上三个研究阶段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点,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筹备课题验收鉴定,确定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农科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社会评价就业状况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考核评价社会实践校企合作科研小组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实践运行教学方法研究提高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理论教学研究背景研究方案研究理论研究教学研究方案调整,总结推广课 题 研 究 流 程 图五、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本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多年来根据自身教学工作的特点,在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材、教法,教学模式,学生心理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先后在原国家教委,教育部,省教育厅立项研究了“高等农林教育特色”、“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教改3-2-1教学模式”、“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教学改革”、“农林高校人文素质等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高等农林教育综合化研究”等多项教改研究课题。获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成果13等奖6项,发表论文60多篇,合著著作、统编教材12部。曾多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特别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做出了很大贡献。课题负责人曾多次获得河北省“三育人”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据此,课题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不仅具有很强的教科研究能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料,为完成本课题奠定了很好的研究基础条件。六、预期研究成果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 段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承 担 人12009.52009.10超越性课程的背景、价值和意义D研究报告王 鹏孙和英22009.52009.10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分析D研究报告刘春凌龚学臣32009.102010.4超越性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D研究报告或C论文王贵喜牛 斌42009.102010.4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教学模式研究D研究报告或C论文王贵喜罗永华52010.42011.4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运行机制、途径研究D研究报告或C论文薛瑞晨赵瑞平62010.42011.4实施方案运行效果的考察、评价D研究报告或C论文王贵喜72011.42011.10农科生创新意识教学模研究D研究报告或C论文王贵喜82011.102012.4农科生实践能力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研究报告或C论文王贵喜七、经费保障自筹经费课题经费保障说明要求:出资单位或负责人所在单位明确说明课题经费的保障措施。 学校支持本项目的调研费用、论文发表费用、课题报告印刷制作等费用。八、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九、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经我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处共同审核认为,该项目申请书填写的内容具体真实,项目组成员大都是教学科研骨干,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特别是项目负责人,曾带领项目组成员,完成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多项,并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方法切实可行,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现已具备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实践条件。同意该课题申报立项,我校愿提供一切研究条件和时间保证,确保该项目研究高水平的如期完成。 单位科研管理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