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情景激趣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知识体系导引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太阳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圆形巨石直径为3.6米、重25吨,表面用繁复的文字符号和图画形象地雕刻出阿兹台克太阳历:太阳石中间的人像是给生命以力量的太阳神;周围4个圆图分别代表了太阳时代前的4个时代;内环20个不同的图标标志了太阳历每个月的20天;外环的“V”字符号象征着带给大地能量的阳光;环绕巨石的两条巨蛇则象征羽蛇神和火神。它充分反映了古印加文明对太阳神的崇拜。古印加文明时期为什么会崇拜太阳神,古印加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如何?运用资料,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1.举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常见的环境问题。地理实践力2.运用资料,归纳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注意】既为合格性考试,也为等级性考试的内容。地理环境决定论|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29第一自然段和知识窗,完成下列问题。1.时代背景(1)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3)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2.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3.局限性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案例分析|在自然崇拜中,藏族对山的崇拜格外痴迷。在那里,所有的山都能显示出神奇的力量,所有的山都是神的化身。据说,盘踞在藏区的山神还有善恶之分,有的山神所掌管的山脉坐落在气候温和的地方,山下沃野千里,人们靠山神的庇信获得狩猎和畜牧的丰收,这类山神是善神,受到牧人的敬仰;有的山神所掌管的山脉坐落在气候寒冷的地方,山下荒芜瘠薄。这里的山神很孤独,脾气很坏,最容易被触怒,一不称心就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降下冰雹来,这类山神是恶神,为人们所畏惧,由于山神具有既能降福又能降灾的两重性,牧人不得不敬畏它、恳求它、折服于它。结合材料探究:(1)藏族对山的崇拜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2)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藏族对山的崇拜体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2)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方法规律|地理环境论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影响及其理论评价人地关系理论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影响理论评价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大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对人地关系的一种极端认识人类中心论|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29至P30上面问题,完成下列问题。1.时代背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2.核心思想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后果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微思考人口增长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吗?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口的增长可以引发环境问题,但其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案例分析|战国时期,楚平王占有太子建的媳妇,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太子建及伍子胥全家。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将楚平王的尸体挖出鞭打300下。伍子胥的朋友申包胥给伍子胥写信指责他:“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结合材料探究:(1)这个“人定胜天”的故事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2)在该思想支配下,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提示(1)人类中心论。(2)过度开垦草原导致土地荒漠化;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等。|方法规律|1.人类中心论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影响及其理论评价人地关系理论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影响理论评价人类中心论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陶醉于“伟大的胜利”之中,自认为可以为所欲为人可以超越自然环境,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能动反作用可以决定一切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并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人地关系的另一种极端认识2.人类中心论的后果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也不断提高。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环境的反作用,结果导致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趋于恶化,甚至产生一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其形成和影响如下:3.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1)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从产生的机理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更新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并且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2)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体分析如下:资源短缺环境问题举例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典型事例大气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的排放洛杉矶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水体污染多瑙河的污染土壤污染常熟市农田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垃圾市区垃圾场噪声污染工矿企业、交通工具机场附近的噪声放射性污染核废料处理不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海洋污染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航运泄漏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生态破坏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典型事例森林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毁林开荒热带雨林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北方冬、春季的沙尘暴天气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次生盐碱地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有害气体(温室气体、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南极臭氧层空洞生物物种减少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的过度捕猎珍稀动物的减少,如大熊猫、华南虎等4.环境问题的分布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同。(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形成原因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物种灭绝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发达国家将污染较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多资源密集型工业,且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导致生态破坏严重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环境状况大为好转人地伙伴论|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30至P31知识窗,完成下列问题。1.产生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2.核心思想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3.意义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微讨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吗?提示经济发展的概念远比经济增长的含义广泛。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作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均实际收入有所提高,但却未能使其社会和经济发生进化,则不能说这种经济增长是一种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如果只注重经济的增长,就有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案例分析|从2017年4月1日起,吉林省在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进一步保障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吉林省将新建以东北虎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3到5个,逐步在长白山形成东北虎保护网络。结合材料探究:(1)人们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2)你如何认识人地伙伴论思想?提示(1)人地伙伴论。(2)人地伙伴论是建立在对人地关系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指导人地关系研究及实践的新思维观念。|方法规律|1.人地伙伴论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影响及其理论评价人地关系理论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影响理论评价人地伙伴论进入20世纪60年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反思并意识到以往的经济行为所存在的问题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对人地关系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指导人地关系研究及实践的新思维观念2.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在后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系统化和科学化,人地关系趋向和谐,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其认知过程如下:|人地协调观|1.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思考讨论:(1)诗句中体现了什么思想?(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提示(1)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2)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由最初的“崇拜自然”,经历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直到现在的“谋求人地协调”阶段。|综合思维|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乙,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谈谈你的看法。(2)在解决两幅漫画表现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提示(1)图乙中西欧人的态度,是出于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巴西人的观点是维护本国的发展权;西欧人的背后是被砍伐后的树桩,却要求发展中国家为环境保护而付出牺牲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代价,这违背了公平性原则。(2)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发达国家已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发达国家是世界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环境的污染者。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图,完成12题。1.上图反映的现象应发生在哪个时期()A.采猎文明 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2.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解析该图反映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的活动。该社会阶段人们开垦土地,破坏森林、草原,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答案1.B2.C(2018衡水中学月考)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冰,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图完成34题。3.图示期间()A.北极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B.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C.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负相关D.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正相关4.“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解析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中右侧纵坐标数值向下增加,左侧纵坐标数值向上增加;从图中可看出北极年海冰面积波动减少;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减慢;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温室效应越明显,海冰面积越小,二者呈负相关。第4题,海冰面积减少,可减少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海水温度升高,辐射能力增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从而导致北极气温升高是全球气温变化的2倍,即“北极放大”。答案3.C4.A(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模拟)据观测,近些年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甚至出现完全干涸的状况,而洪涝灾害逐年加重,有人认为这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2011年至今,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入江水道最窄处修建大坝,招致众多专家非议,一直未获国家批准。据此完成57题。5.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B.河道淤积加重C.河水搬运能力增强 D.含沙量减少6.有人认为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可能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工程()A.引起气候变化,鄱阳湖流域内降水减少B.导致长江河床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C.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D.均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导致长江水位下降7.鄱阳湖大坝修建计划目前难以通过的主要原因是()A.可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B.耗资巨大,政府财力不济C.可能导致湖泊严重淤积,得不偿失D.淹没良田,移民搬迁费用过高解析第5题,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河水搬运能力减弱,含沙量减少,河道淤积减轻,所以D正确。第6题,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工程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可能会造成鄱阳湖枯水期逐渐延长。所以C正确。第7题,大坝建成以后,鄱阳湖在冬季依旧能保持较高水位,这将导致湖区大量湿地消失,不仅众多的鸟类无法在此越冬,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破坏,A对。大坝修建难以通过与资金无关,B错。湖泊大坝修建导致鄱阳湖水位升高,淤积较轻,C错。鄱阳湖大坝的修建是为了保持鄱阳湖原有水域,进而发展养殖、航运等,不会导致大量移民,D错。故选A。答案5.D6.C7.A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13题。1.图中箭头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雪灾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A. B. C. D.3.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解析第1题,图中箭头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方式不得当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乱砍滥伐就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第2题,箭头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这个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此题是人类正面作用于环境。第3题,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和生态遭到破坏。答案1.C2.A3.A(2018石家庄月考)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及沿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广泛关注的问题。如图示意19562006年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变化趋势。据图回答45题。4.引起50年来河北省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因素有()全球气候变暖季风气候的特点农业过度开垦产业结构变化A. B.C. D.5.河北省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农牧业减产极端天气多发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水位上涨海岸带侵蚀加强病虫害减少A. B.C. D.解析第4题,据图分析可得河北省近50年来气温总体上升,降水总体减少。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全球气候变暖、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该趋势的发展,但与季风气候特点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B。第5题,河北省气温上升、降水减少会使得农牧业减产;极端天气多发;蒸发加剧,水资源相对短缺;海岸带受海浪侵蚀加剧等,正确。同时,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暖冬会使得害虫可以过冬,从而使得来年的病虫害多发,错。因此正确答案为A。答案4.B5.A(2018揭阳一模)如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A.海洋污染海水入侵全球变暖B.海水入侵海洋污染全球变暖C.全球变暖海水入侵海洋污染D.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7.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8.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错误的是()A.减轻了淡水变咸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C.减轻海洋污染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解析第6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第7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该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第8题,根据示意图中信息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使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答案6.D7.B8.B泾河、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历史上曾经“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泾黄渭黑”的现象。据此完成911题。9.历史上出现“泾清渭浊”现象主要因为渭河比泾河()A.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C.流速慢 D.流量小10.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气候变湿变暖水土流失加剧污水排放增多煤炭储量增加A. B. C. D.11.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开采煤炭清洁生产加固堤坝植树种草A. B. C. D.解析第9题,渭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导致河水浑浊。第10题,泾河颜色比原来变黄,说明含沙量增大,应是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而渭河河水变黑,则是水污染造成的。第11题,采取的措施为:一方面要植树种草,减少和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要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治理水污染。答案9.B10.C11.D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含1道附加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2014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三工作组报告宣讲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报告指出:如不采取行动,全球变暖将超过4 ,如积极行动,仍有可能实现2 升温目标。要实现在本世纪末2 升温的目标,需要能源供应部门进行重大变革,并及早实施全球长期减排的路径。他建议,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要从国家层次上重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a_;b_;c_;d_。(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极冰融化沿海低地被淹(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措施: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高加固堤防、整理疏浚河流增加泄洪能力、消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过关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英语》复习提分资料及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3年度护士资格证题库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作为职业选择的“全职儿女”:类型、成因与治理
- 计算机三级题库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唐山市公务员行测【考点梳理】附答案详解
- 养老院消防应急预案范文(32篇)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母婴产品市场消费升级与品牌竞争: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社区团购行业市场全面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自控仪表试题及答案
- CJ/T 391-2012生活垃圾收集站压缩机
- 征拆工作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都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
- 健康项目商业计划书5范文
- 护理工作中的隐私保护规范
- 耳部微波治疗技术解析
- 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 课件1.概论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16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宪法知识竞赛全套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