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推进新课问题情境1:阅读教材P22第一目“人是万物的尺度”,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是智者学派?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和影响有哪些?(板书)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师生互动:智者学派主要由城邦中的职业教师组成。他们主要向城邦公民传授有关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以善辩取胜。他们的辩证思想、个人主义倾向以及怀疑一切的态度遭到一些人的反对,逐渐被视为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的人,以致被称为“诡辩学派”。(板书)2.出现背景自主学习: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代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起来,并达到顶峰,雅典成为古代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城邦民主制度的发达,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面对人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智者学派,又称哲人学派。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古代希腊人的思想开始从对神秘浩渺的宇宙探索转向喧嚣的人类社会。教师总结: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相结合,这是分析背景、原因的关键。智者学派的出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古代希腊经济繁荣;二是民主政治的发展;三是人的地位的提高。(板书)3.研究领域自主学习: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板书)4.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自主学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多媒体展示材料:“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候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探究学习:你如何理解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师生互动:这句名言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加以怀疑。它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但是每个人各有自己的需求,都是万物的尺度,于是当人们意见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这一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并且其根据的基础是感觉的“欺骗性”。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古代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不但体现出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打击了迷信思想,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总结: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其兴废应该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板书)5.影响自主学习:智者学派思想影响深远。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过渡:智者学派否定神,突出了人的价值,这是其积极意义之所在,但是智者学派认为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这就过分强调了人的个性,否定了公众的道德标准,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思想家苏格拉底则对此有不同的主张。(板书)二、“美德即知识”问题情境2:查阅相关资料,介绍苏格拉底,了解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板书)1.苏格拉底简介多媒体展示材料:苏格拉底古代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极盛时期的前半个时代(即从希腊人于公元前480年在萨拉米斯打败波斯人时算起,到亚历山大公元前323年逝世为止的这段时间),当时哲学和艺术空前繁荣。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步履蹒跚,性格尤其特别。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是一个勇敢、顽强的战士;平时生活中像一个智者,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他的对话式教学方法也有智者风格,但他与智者有本质的区别:他从不收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的人,从不自诩为有智慧的人。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他对城邦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他在年轻时代着迷于从普罗泰格拉和艾利的西诺哲学学来的一些东西。他很早就决定终生从事哲学研究。多媒体展示材料: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路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了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问题情境3:苏格拉底有哪些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板书)2.思想主张自主学习: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第一,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退中的城邦制度。第二,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第三,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还进一步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过程评价:对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大家总结得很准确到位,结合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比较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异同。师生互动:两者都把人类社会当作研究的主体,都重视人的价值,不同之处在于智者学派忽视人的道德,而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价值,提出“美德即知识”。(板书)3.苏格拉底之死多媒体展示材料: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重金钱和地位,而不注重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问题情境4:苏格拉底为何被处死?苏格拉底产生了什么影响?自主学习: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到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被判有罪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师生互动:苏格拉底热爱知识,坚持真理。他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他首先树立了教师的风范。苏格拉底很受青年的敬仰,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他公道正直,为了坚持正确意见,既不怕得罪权贵也不在乎冒犯大众;对世俗成败不介于怀;虽然受到不公正的死刑判决,也不肯违犯国家的法律而求生,他的勇敢殉道精神,为青年树立了刚正不阿的楷模。苏格拉底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使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渡:苏格拉底为青年树立了榜样,他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尽管苏格拉底没有留下著作,但是他的言行通过学生的著作得以传播,对西方思想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柏拉图就是他的弟子。(板书)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与理想国问题情境5:苏格拉底对柏拉图产生了什么影响?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如何?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成为希腊人而不是异邦人;赋我以自由民的身份而不是奴隶;使我生为男人而不是女人;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材料二柏拉图理念论的核心世界是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构成。理性世界真实,感性世界虚幻。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过程。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即知识就是知觉;“人是万物的尺度”。材料三师生互动:苏格拉底的影响表现在他为柏拉图树立了一位伟大教师的风范。同时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对雅典的民主制度彻底失望,觉得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没有办法正确认识真理。因此,他认为人本身和周围世界都是不真实的,世间万物之外存在着“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万物的本原;他开始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过程评价:理想国(国家篇)集中了柏拉图关于国家的设想。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即哲学王。他把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等级。护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卫国者担当对外御敌、对内保民之责,要有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要有节制之德。至于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理想国虽然是乌托邦的设想,但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教师总结:柏拉图思想核心体现在他对人类社会的思考,提出了建立由哲学家统治的国家理想国,同时主张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过渡:柏拉图的学生是古代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是古代希腊最博学之人,他对柏拉图的思想有继承更有发展。问题情境6:阅读教材P24相关内容并结合材料,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2.亚里士多德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材料三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到他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哲学认识论就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把理念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即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从根本上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这在哲学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不彻底,因为他在对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材料四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逻辑学。直到现在,人们公认他是逻辑学这门专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和规律的学科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康德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做工具论。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过程评价: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他关注自然界与人类生活,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他对柏拉图思想的发展表现在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课堂小结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使人类创造了神和宗教,中世纪的欧洲成为神所主宰的世界;对自然界的反思和探究,又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洞察宇宙。随着古代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起来,人类开始注重研讨“人”的价值和力量。于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产生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萌芽,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等。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关注人类社会、关注自然界,这些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板书设计活动设计课堂辨析: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古代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著名的“知德合一”论。有人认为:知德合一是一种道德建立模式,仅强调德,不努力知的拓展,则会根基不稳,陷入虚无假面;也有人认为:知德合一提出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人认为:知而行,知行合一,德需要知来规范和设计,这样的德才是规正,才符合德的概念。你同意哪种观点?试说说你的理由。思路分析:第一种,仅强调德,不努力知的拓展,则会根基不稳,陷入虚无假面。知的建立需要从教育着手,从孩子的心灵抓起,给人以启迪,开发智能,培养整体知识域面,作为一个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文道德模式来设置培养规划才是我们的燃眉之急。第二种,知是真理的认识过程,德是真理追求的实践。没有“知”,就无法去认识真理的本貌原体,往往会有迷误状况出现,认识了真理才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至于贻误人生方向。在德行上,要求自身在“知”的基础上,勇于“知”的实践而演化成德的行为,知德合一了,社会的发展必将遵循着这种真理所指的方向为人类展开更美丽璀璨的未来前景。第三种,知是基础,德是实践,仅有知而无德行,就沦为空谈。有人提出知而行,知行合一。德需要知来规范和设计,这样的德才是规正,才符合德的概念。习题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