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现状——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现状——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现状——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现状——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现状——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实践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现状可持续发展 调查时期:2010年7月258月5调查范围:江西省宜春市金瑞镇调查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尽管农村地区纵向比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但是城乡之差距与改革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重视,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传统落后的农村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转变农村地区的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调查意义:深刻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注农村之状,了解农民之艰辛,强调农业之基础地位,致力于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建设生态农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金灿灿的禾苗像波浪一样起伏着,穗头笑得弯下了腰。唯一的一条水泥马路一望无际的延伸下去,不知道车轮转了多长时间,终于来到了我的家乡宜春市金瑞镇的一个偏远农村。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的我,早已习惯了家乡的一切。现在我想以我的家乡为代表,来探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现状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家乡的变化农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记得小时候,我都是在烛光下渡过黑夜的,怕黑的我明天都是一到晚上就睡觉,现在我再也不会因为晚上怕黑而大哭。“电”的带来这是家乡一个划时代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记得小时候的时候我们村里的孩子登校都是光着脚去的,当然也包括我,家里找不到一双合适的鞋是再正常也不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国家的“惠农”政策,乡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改善。特别是2006年后免掉农业税后,我家乡再也不要过那种“终日奔波只为饥”的生活。儿时的缺粮印象还历历在目,那种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生活是否真正有人去体会,去关注,去体谅。现在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盖了新房,家里的电器也应有尽有,小到电灯,大到电视、冰箱、彩电等等。人均收入就业进一步增加,医疗保障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家乡的现状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是我们开发和建设农村必须而且是刻不容缓要结果的问题。从全国公布的数据来看,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所有大的江河流域。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而且每年还在以1万km2的速度递增,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壤50亿吨,带走的N、P、K营养元素超过了全国年产化肥的总量;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达270万km2,年均损失约6万km2;由于泥沙淤积,全国湖泊面积缩小了186万km2,占现有湖泊面积的40,使得江河引洪能力降低,灾害频发。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流失面积大,波及范围广,发展速度快,侵蚀模数高,泥沙流失量大,危害严重。2森林、草地的严重破坏。我国森林蓄积量虽然名列世界前列,居第8位,但人均只有8.6 m3 ,是世界人均71.8 m3的12;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6的一半;人均森林面积0.11hm2,是世界人均水平0.64 hm2的17.2,居世界119倍。我国的森林资源本来就相当贫乏,加之滥砍滥伐得不到控制,全国每年仍有44万hm2的林地,转为非林地,有165.4万hm2的林地转为无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森林毁坏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域小气候条件,蒸发量提高、温度降低、风速增大,大风日数多,不仅使草场失去了抵御风沙的天然屏障,同时使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恶化,最终导致沙漠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地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海和沟壑纵横的荒坡。森林的破坏,使得调节气候、截流吸纳雨水、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的能力减弱,洪涝及干旱灾害越来越频繁、灾情越来越重、水土流失越演越烈,导致大面积生态失调和环境污染。我的家乡也不例外,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也不记得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我小时候我家一直住在冲积扇地区。曾经是森林葱葱郁郁,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绝佳环境,但是这一切已经黄鹤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放眼望去,只见山上光秃秃的几棵矮树。昔日的亚热带丛林变成了如今的亚热带草原,曾经的草原也开始逐渐荒漠化了。我无法估计祖宗留下来的树木已经倒下了多少,肥沃的土壤被无情的洪水带走了多少。但是至少我知道,野生动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家园,我已经只有去动物园怀念曾经的感觉了。“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绝其长,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气也。树成荫而众鸟息焉,硫酸而螨聚焉。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示,往事不可谏,来着犹可追也。”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对策1进一步节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自觉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紧张,需求不断膨胀,于是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人口增长-供应不足-过度开垦-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2加强法制观念,强化科学管理。认真学习、宣传、自觉遵守有关森林、土地、水、环境等方面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按照法律法规对资源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对那些违法经营、肆意破坏的不法分子要坚决给予打击和严惩,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决不姑息养奸。尤其是对那些权、钱勾结肆意破坏资源、损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的贪官污吏,更要狠狠打击、严惩不贷。3积极引进,研究和推广高新农业技术,转变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走生态农业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基础地位脆弱,这是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单一的种植业是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传统经济模式,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模式,实现农、林、牧、副、鱼的综合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转变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进太阳能、沼气、水能的综合利用。对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积极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遏制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家乡的变化农村自然灾害的加剧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千差万别,气候变化无常,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生频率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和伴发性特点.这是由于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所致,我国东部属季风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6%.季风进退强度,时限和反常使我国大面积旱涝灾害发生,水资源长期短缺;西北部属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占了全国陆地面积的55%,这里气候寒冷,雨量稀少,土壤沙化,冻土十分严重;北部受季风影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夏季暴雨集中,洪水泥沙俱下,泛溢成灾;南部高山丘陵多,降水不均,时常引起旱灾.加之,我国的沙漠,荒漠,寒漠,戈壁,石骨裸露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等完全不能农牧的土地却有30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各种病虫害的袭击使粮食,牧草,森林损失严重,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会诱发多种灾害的集中出现.2010年,我国农村地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之高,次数之多,实属罕见。从青海的地震到西南的干旱,从南方的洪水到北方的干旱,从甘肃等地的泥石流到南方的超“三伏”天气。这一切无不说明了我国生态环境逐渐脆弱,加之全球气候的变暖,使得我国的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进一步加深。我的家乡也属同类。森林是地球上的“肺”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当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时,它完全可以调节该地区的局部气候。当汛期来临时,它可以减少地表径流,(河流和湖泊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储藏地下水。当旱季来临时,它可以保持河流和湖泊的流量,减少干旱的发生。我国农村应对自然灾害的对策1建立牢固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1)突出重点,对于农田较集中的地方,要重点进行防御,保证我国的耕地面积。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修复和新建水库,治理河网,清淤清障,新建桥梁,实施长效管理。 (2)除险加固,巩固(恢复)现有水利设施防洪挡潮排涝能力,继续强化加固海堤,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 (3)落实制度,做好防洪设施的安全防护工作。2植树造林,建立牢固的防护林体系森林有很好的调节气候的作用,植树造林,可以很好的调节河川径流,保持水土,减少干旱、洪涝的发生,减轻水土流失的压力。3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新能源,提高农民收入。农村的治理重在提高农民收入,如果无法提高农民的收入,那一切都是废话。(1)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的气候、土质、水源等自然资源,因此,充分认清自身自然资源状况,发挥自身优势,适当扩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实现区域内资源自然经济价值是取得农业优势地位的关键。(2)产品的产业化,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统一。传统的农产品粗加工成本高、利润小,产业链与价值链严重脱节。因此,按照市场的要求,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保险、储运以及销售,实现产业化运作是充分获取农产品价值的关键。(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