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老旗装的演变及原因 美美婚嫁网 来源:网络发表时间:2007-10-13浏览次数: 256 进入婚嫁论坛讨论 服装是一种民族文化,世界服装融汇了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民族文化的积淀。它们中间无论是独立还是共存,其中都蕴涵着共通的内在联系。传统服装一代代延续。欧洲、美洲和亚洲服饰的互相碰撞影响,先进区域与落后区域的传播与效仿,表明各民族服装存在着个性与共性的密切关系。 中国服装既然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多方影响而形成17世纪旗袍的这般模样,那么随时代的演变,必须还要经受世纪风云变幻的渲染,受多方文化艺术思潮的冲击,受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生活的推动,而继续变换结构,变化形象,从而形成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种崭新的产物。 满清王朝的晚期,由于政权腐败,对世界列强入侵,实行不抵抗主义,因而丧权辱国,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门户开放却打破了闭关自守政策,开始了国际交流,使西洋文化东进,从而影响了一批办洋务、搞外交的开明绅士,站在废除封建服饰潮流的最前列。鸦片战争之后,一种欧式西装率先进入中国,那时的欧装对旗袍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宽体、宽袖日渐变短、变窄,“大拉翅”头饰去掉了,高高的鞋底不见了。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倡导中山式男装,对中国旧帝制时期的朝服,是一次根本性的服饰革命。中国人逐渐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文化渗透。西装在中国的出现并未影响旗袍的应有地位。当时的北洋政府大典曾经规定“文官和文职的礼服有两种:一种是黑色燕尾服(白衬衣、黑领花、高筒大礼帽和黑皮鞋恢质侵惺嚼渡郏庹趾诼砉樱淄嗪颓啾阈?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北伐成功以后,为了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当时的北平迎往南京安葬,参加这一隆重的“奉安大典”的人员需规定统一的礼服,于是1929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了有关服装的条例,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所谓国服,条例中规定,男子礼服包括一褂、二袍、三鞋、四帽;女子礼服有两中,一种是长身旗袍,一种是短上衣和单裙。 由于中、西风格相距甚远的两类服饰习俗互相碰撞,处于这种变革动荡时期的女式旗袍,为适应这一历史阶段的生活需要,大襟形式被保留下来,而宽镶密滚的影子不见了。长袍改短袄配裙的多了起来,长袍变短袄和长裤的也比比皆是。最大的特点是上衣袖口和裤口较以前宽肥了;一种前高后低的“元宝式”领型流行起来。民国初年,男、女服饰的变化,从形式上看,是将袍形的长“尾巴”砍掉了,实质上是和头上的辫子被剪掉了的意义相同。它宣布了古老陈旧的历史年代的结束,也象征着一个崭新向前迈进的新时代的来临。因此,在政治、文化变化的同时,服饰外观同样出现了特别的新面貌。 服装在20世纪20年代的流行,已模糊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界限。男性此时的常服有下列四种:欧式西装;中山装、学生装;长袍、马褂或长袍、坎肩;衫袄、长裤。女性在民国初年,多流行上衣、下裙,旗袍也有服用者,但不普遍。而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旗袍又一度盛行起来。这种一衰一兴的现象,正是服装循环起落流行规律的反映。男式改良的旗袍,大大精简了繁琐的装点修饰。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领前低(5.5厘米),领后高(8厘米),袍面加里,加宽下摆,提高开衩,显露缎面长裤,以示荣华风姿。20世纪20年代前期袍身较长;中期袍身逐渐减短,有的短至膝下612厘米,腰身变窄,下摆收小,同时开衩变低,并去掉长裤。领型也相继降低,领前低(1.5厘米),领后高(2.6厘米);后期产生了新的变化,女性以突出领型为时尚,流行以10.5厘米的“马鞍型”掩面护颊高领,显示女性柔美容颜。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学生活动和体育事业的兴起,对世人着装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旗袍不断改进,其原因: 女性接受维新思想,进学堂、下工厂,步入社会者日渐增多,如上海学堂的女学生们,一身蓝布旗袍为校服,起了带头作用。这种改良的袍衫,一时成为妇女衣着时尚,引起社会注目,争相仿效。 影星着装起了示范作用。明星着装、歌舞艺人着装、各种交际场合着装,对社会都起了带头和宣传作用。20世纪3040年代良友画报,全面反映了都市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少画面登载了电影场上女明星的婀娜多姿形象,她们都是身着高领连袖旗袍。有的镶边饰,有的选用印花丝绸,有的外加坎肩或勾花马甲,有的外披斗逢;有的宽袖沿边,有的无袖露臂。有的是明星剧照,有的是学生爱国宣传,也有的是救灾活动;有的是封面,有的是香烟广告,也有的为推销国货丝绸面料或服装,邀请男女模特穿着新奇服装进行时装表演。民国十九年在生活周刊上曾有记载:“1930年1月9日,上海大华饭店举行国货时装表演,到者千余人,由体格健美的男女穿着时装,缓步鱼贯而出,分男女西式服、女子长旗袍、晨服、晚服、婚礼服等九大类。” 受国际服装大潮的间接影响,使旗袍在形式上有所简化,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人开始注重强调人的体型,利用做褶、打裥,完美地体现人体。因此,这时的旗袍趋向合体。连袖削肩,收腰突胸,高领开衩,整件裁剪,用料多样,单色花料兼顾,高低档面料共存,一般边饰替代繁杂饰物等等。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旗袍艺术发展到了顶峰,这种顶尖艺术,以它简练的线条,完美的造型,折服了国内的民众,形成旗袍大同的可喜局面。从旗袍的变化,可以看到此时的中国服装业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个时期已成为旗袍的黄金时代、全盛时期。 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类型: 浓妆艳服,珠翠金饰。这一类型以影星和歌舞艺人为主体,所着旗袍以春、夏季节为重点。形式上衣身长至脚踝,腰身合体,开衩较高,衣袖有长、短或无袖,变化较大。衣料上乘,质地以软、薄、亮为多,装饰以镶边、织、印、绣花为主。配合面部脂粉,耳臂饰物,加上手袋、马甲、斗篷及高跟鞋、手套、小洋伞等,显得十分华丽富贵。 朴素淡雅,趋新为尚。这一类型以知识界学生群体为主。自北伐革命以后,政府对校服有明文规一,上衣浅淡,下裙深暗,表现严肃静穆、高雅文明的风度。当时也有全身浅色(淡蓝)较短的棉衣旗袍为校服的(女生旗袍校服有两种形式:一为大襟式;一为偏大襟式)。与白袜、黑鞋、刘海娃娃头相配,一幅纯净甜美的少女形象。 自由形式,各取所需:这一类型以家庭主妇为主体。无论家居还是外出,甚至出入礼仪场合,都可任意选择称心的原料,制作满意的款式。可以十分华丽,也可以非常朴素;可以庄重典雅,也可以宽松潇洒。从少女中青年老年均可穿着,年龄范围较宽。 20世纪3040年代的旗袍,具有如下特点: 受欧美服装影响,在展露女性体型方面前进了一步。20世纪30年代中期,流行的旗袍腰身紧紧贴体,明显暴露人体曲线,使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间压缩到极小程度,外部呈现流线型。 20世纪30年代初期,旗袍的长度缩短至膝盖,袖口也相继变窄。 受西方服装流行变化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中期,旗袍衣身又加长,甚至齐地面,左右下摆开衩加高。而到20世纪40年代,长度又缩短至膝上,袖短至肩下69厘米,或者无袖。30年代领型以高为时髦,甚至盛夏的旗袍用薄纱,也有高至耳边的硬领出现。而40年代低领的流行,又几乎省去了衣领。这个时期的旗袍,比起清末民初的形与势,简化了许多,无论是衣身、袖型和领型,均比较轻便适体。 1949年建国前夕,旗袍已经相当普及,似乎每位女性都会有一二件,成为城市妇女的日常着装。 20世纪5060年代旗袍的延续。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中国是一个社会制度与思想观念变革的年代,也是人们着装新旧概念交替的年代。在亚洲的东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标志着旧生活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从社会制度的变革,到经济生活、文化意识全面实现了革新。曾几何时,灰色翻领“列宁装”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处在恢复和整顿阶段,所以较长时间曾被人们热衷的旗袍,似乎没有了踪影,还被视为拖泥带水的“落后尾巴”,被放入箱柜之中,成为不实用之品而束之高阁。这时人们的衣着趋向简朴。政府要求服装设计师本着经济、实用和美观的原则,为人民设计美观大方,省工省料,便于工作和劳动的服装。因此当时精干的短装成为服装的主流。这完全附合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虽然人们的生活已经稳定,生产也在发展,广大群众对穿着也有新的要求,但是提倡重视经济、强调实用和大众化的服务目标,仍是十分适当和务实的。 5060年代期间,一批批中山装、西装和旗袍开始恢复,并以改良的面貌陆续出现。这时的女装由三个部分组成:西式套装为制用,用于工作;中式短装为常服;旗袍仅供礼仪活动时的着装。旗袍式样稍有变化,譬如,衣身减短,衣袖变窄,开衩降低,装饰全无。原料选择均在中、低档范围以内(单素色或印花棉布或丝绸),形成一种纯朴的平民化服装流行趋势。从这个时期开始,那些上乘和典雅的旗袍,只在为当选有限的外事活动中展现。其形式虽然简化已成趋势,但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似乎形成规格,即各色锦缎或高档丝织品制作的立领、盘扣、收腰、低开衩、长袖、长衣身的旗袍完全统一的形象。着装者之间,只在面料的颜色上显示一点差别。因此,常被人们称之为“夫人服”。其优点是,用色单纯,以织物图案代替了以往的繁复装饰工艺。此时的男装以中山装为主体,从此男式袍衫在中国就销声匿迹了。 在新旧着衣观念交替更新的年代里,人们对服装与时装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在服装设计领域里对流行趋势尚无研究,对未来也无预测,因此,更不可能经常性地推出崭新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当时的设计,实质上仅仅是局部的设计。譬如,旗袍因受西式裁剪法的影响,略有改进。一些绣花、补花、盘扣、镶边等装饰工艺,由于均为手工作业,生产量受到很大限制。只有机械化、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服装设计观念的更新,才能促进中国服装业进步,使传统的旗袍再次焕发青春,在社会上重新展现自身的价值。 近20年来旗袍的发展趋势 由于中国执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国门大开,这为服装的多样化流行和观念的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国际潮流信息及时通过服装的经贸交流传递到国内,新科技、新思潮、新时装对国内市场震动很大,女性着装更加具有现代意识。时装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女装更加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购买行为和消费观念。这个时期的服装,越来越成为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兴趣和消费方式的象征。与此同时,被冷落的传统旗袍,几乎成为特定环境下的特殊装束。表现在:少数人用作礼仪着装;戏剧、电影中用作回顾服装;饭店中用作礼宾招待服装。因此,这时的旗袍对市场已经起不到影响作用了。偶尔能见到一些锦缎、丝绒、盘红扣,甚至精致的镶、滚传统工艺制作的旗袍,很受中、老年人喜爱。因此,它是礼宾场合的“常客”。而大多数受新潮思想冲击的青年人,对旗袍只是抱着改良主义意愿、旁观的态度,很少问津。 由于时间的变迁,流传了三百多年的旗袍,虽然由高潮落至低潮,但是时光的积淀,它已自然成为中国女性的代表装束。在国际、国内礼仪场合出现的旗袍,越来越以它那高雅、端庄而令世人瞩目。中国有句谚语“物以稀为贵”,这是对少而精的赞美。人们对于旗袍的无比推崇和仰慕,表明对这种民族服装钟爱的深厚程度。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服装设计者对中国的旗袍开始不断地进行改良,使这种民族服装既具有东方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公开招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电控厂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招聘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株洲市图书馆见习岗位公开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届广西投资集团春季招聘校园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78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徐州市中心医院(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集团招聘非在编医务人员(临床、医技、管理岗)19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招聘7名编外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铝合金介绍教学课件
- 电气班组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同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10篇
- SY4201.2-2019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塔类检验批表格
- 电机的工作原理课件
- 设计质量意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玩家股东招募协议书
-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议记录范文
- 2025年剧情短片离婚协议书
- 心理健康汇报表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