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ocx_第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ocx_第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摘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居民居住状况多样性与复杂性的鲜明体现。本文通过对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发现总结其居住区规划的优势特点,同时提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使滨海新区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2WR1014)与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52LJ16)联合资助 所谓居住空间分异,即因居民的职业类型、收入水平及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社会阶层相对集聚的居住区。也就是指不同特性的居民各自聚居形成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现象。主要用来分析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和空间行动,揭示城市中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的时空过程和时空特征,其实质是社会分层在居住空间地域上的反映。 1 滨海新区各组成部分及其整体概况 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截至2011年11月,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48.21万人。 随着滨海新区的整合,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布也将不再按照各部分情况自主规划,而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总体规划。滨海新区将根据区域分布特点以及在区位、交通以及经济政策等多方面情况分四个部分进行整体规划。东部以港口生产功能为主,中部以城市生活功能为主,北部以水库、湿地等生态功能为主,南部为城市发展区。 2 影响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的因素 通过对滨海新区各组成部分及整合后整体概况的了解,我们发现影响影响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宜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和经济条件、交通、区位等等,这些因素也是同滨海新区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紧密相连的。 2.1. 资源及经济因素的影响 2008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大力支持滨海新区发展。 滨海地区资源丰富,大半部分都分布在滨海新区的南部。滨海新区南部石化产业园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有了政策上的保障,同时也具有了物质上的保障。 此外,由于各个区域原先经济水平的差异,也会对居住空间分异产生影响。2009年,塘沽区、大港区和汉沽区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23448元、20572元和17000元,同比分别增长为13.2%、12.9%和11%以上;而2009年三个区域的新建商品住宅均价分别处于8000元、6800元及6000元左右,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这些足以说明,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屋价格,从而形成居住空间分异。 所以,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相关配套设施等问题的关注度也会随之提高,这就导致居住空间分异情况就会越来越突出,即根据经济状况的差异就会出现不同阶层的人群聚居于不同区域的情况。 2.2. 区位因素的影响 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湾城市带的交汇点,拥有京津、西北和华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腹地。如此优越的区位环境使其具有了开放、时尚的人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一些年轻、时尚以及高端的人群,这样就会要求居住区条件能够体现并适应这样的人文环境。 2.3. 交通因素的影响 滨海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成为连接海内外、辐射“三北”的重要枢纽。同时内部路网结构完善,保证了滨海新区居民出行的便捷。因此,交通因素对居住区空间分异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 2.4. 其他因素的影响 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新型的服务产业,吸引了约占全国27%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些高科技人才,而他们对于居住区的要求也将与众不同,对其中的科技含量要求会更高,这就使得居住空间在整体及配套设施的科技技术含量上出现分异情况。 3. 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特点及规划建议 3.1 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特点 首先,滨海新区将主要居住区规划在滨海新区核心区,位于其南部石化产业区的上风向,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居住区的环境污染,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尽可能的优质化。所以,将其设置为主要居住区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大量的人口迁移问题,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居住区环境污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居住于此的居民多为中档收入人群。 其次,滨海新区的东部地区坐落着众多高新产业园区,拥有许多高科技人才。他们的居住区应该是以产业园区为中心的。因此,这里的居住区要求科技含量高,各项配套设施相对较为完善。 再次,滨海新区的北部地区属于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特征分明,还拥有天然湿地及丰富的地热资源。因此,北部地区将以旅游者、度假者以及有足够资本去追求高品质生活质量的人群为主,成为整个滨海新区的高收入人群聚集区,所以,北部地区将会建设以中新生态城为首的高档、环保、时尚、现代的综合城区。 最后,滨海新区的南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滨海化工业的主体区,还拥有大面积可利用的国有荒地,为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想空间。石化工人居住区一般都是以职工宿舍形式建设的,再加上南部区域本身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所以,不论厂区职工还是石化产业的开拓者都不会长期居住于此,规划建设大的居住区是没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滨海新区的居住区分异情况可以看出,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的居住区建设中档住宅小区,在东部高新产业园区建设高科技含量的住宅小区,在南部石化产业区主要建设职工宿舍,而在北部宜居旅游区建设高档的住宅小区。 3.2 滨海新区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建议 针对滨海新区的自身的特点,我认为,我们还有许多关于居住空间规划法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滨海新区是由众多组成部分共同构成的,在整合之前,各区域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各自的经济水平并不相同,这就使得滨海新区各个组成区域的居民在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有所差别,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第二,建设新住宅小区时要考虑大多数居民对于住房户型和地理位置等发面的要求,要结合滨海新区各区域人群的切实需求规划老住宅小区、建设新住宅小区,同时要在一个小区内安排适宜比例的各种户型住宅,便于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第三,北部地区较为优越的居住环境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完成将会吸引更多的居民涌入该地区。为保护环境、控制居住人口过于集中带来的环境问题,要有控制的允许周边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问题,以便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吴启焰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9(03):23-27 韦晶磊居住空间分异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6(07):211-212 吴启焰,任东明,杨荫凯,舒晓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层次J人文地理,2000年6月15(03):1-5 应瑞瑶,陈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