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三大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docx_第1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三大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docx_第2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三大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docx_第3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三大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三大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明显,成为尽快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外资的角度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1985-2004年1的整个分析期间,三大地区中东部的FDI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最为明显的,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FDI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地区FDI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西部地区FDI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则越来越减小。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三大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下载 关键词:发展差距 外商直接投资 三大地区 地区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2的经济发展差距却越来越大。 为了了解外商直接投资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下面第一部分首先考察了东、中、西三大地区发展差距现状及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现状,然后对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有利于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三大地区人均GDP和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1 三大地区的人均GDP现状 自1979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8%,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最为敏感。图1显示,1985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为西部地区的2.35倍,中部地区人均GDP为西部地区的1.2倍;直到1991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为西部地区的2.33倍,中部地区人均GDP为西部地区的1.44倍,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不是很明显。但是1992年以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越来越明显。2006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为西部地区的3.09倍,中部地区人均GDP为西部地区的1.30倍。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并不明显,可见,在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6统计年鉴、新中国年统计资料集。 2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引进现状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政府也进一步开放内陆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由此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局面。这次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1993年中部地区的FDI流入额由1992年的7.3亿美元增加到24.3亿美元,到2004年的时候又增加到了97亿美元。 而政府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改变了东部地区内部FDI的地区分布结构。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的FDI主要集中在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但是1992年以后很大一部分FDI集中在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说明,自90年代以来,外商在华投资区位的选择正在逐步发生转移,长江三角洲地区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1999年,我国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外国资本投向中西部地区。但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并没有像人们所预计的那样涌入中西部地区,反而进一步向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这是因为西部地区远离沿海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而且投资环境恶劣的缘故。1999年以后中部地区FDI增加幅度不是很大;而西部地区2003年还一度出现负增长。 2005年起,我国进行了企业所得税改革,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趋于统一,这一措施对东部地区FDI的影响较明显,间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FDI的增加。 根据以上内容我国FDI的地区分布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渤海湾地区。 第二,1992年以后东部地区内部FDI的地区分布状况有所变化。1992年以前,FDI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1992年以后,由于跨国资本的大量涌入,FDI开始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而珠江三角洲地区FDI流入额有所减少。 第三,1992年,我国实行全面开放政策以后,中部地区的FDI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第四,尽管1999年以后我国大力支持西部开发,西部地区FDI的增加趋势不是很明显。 在以下的第二个部分,本文要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入手实证分析FDI的地区分布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二、FDI对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1.模型设计和数据 本文欲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 分析FDI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公式中GDP代表区域国内生产总值、K代表资本、L代表就业人数。因为资本K包括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公式(1)可以写成为: 公式()的两边取对数,可以写成为: lnKd:表示国内投资的对数形式。 它是用全社会的固定投资额减去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金额来近似的。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额采用各年度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价进行折算。 lnKf:表示我国各地区实际利用FDI的对数形式。样本年份为1985-2004年。 lnL: 表示各地区从业人员数的对数形式。该指标反映各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变化。 除特别说明外,这里所使用的数据来自新中国年统计资料集和各年度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我们将选择1985-1992, 1992-1997,1997-2004三个时间段来探讨不同时期FDI对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2. 分析结果 从表1中各个地区lnFDI的弹性系数值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时期,东部地区FDI对GDP增长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正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正的影响程度还越来越明显。中部地区FDI对GDP增长也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但是97年以后其影响的程度比1992-1997期间有所减弱,但其影响的水平仍然高于92年以前。在西部地区,只有1985-1992,1992-1997两个时期,FDI对GDP增长才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1997-2004年期间,即使是在0.10的水平也不具有统计意义。比较各时期西部地区lnKf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看出FDI对GDP增长的影响最大的时期是1992-1997年期间,影响最小的时期是1997-2004年期间。这一结果又与东中部地区不同。 比较三大地区同一时期lnFDI的弹性系数大小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1985-1992期间东部地区lnKf弹性系数为0.064, 中部地区lnKf的系数为0.073, 西部地区lnKf的系数为0.038, 三大地区的FDI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差距不是很明显。1992-1997年期间东部地区lnKf弹性系数为0.186,中部地区lnKf的系数为0.116, 西部地区lnKf的系数为0.064, FDI的地区影响差距比92年以前明显扩大。 1997-2004年期间东部地区lnKf弹性系数为0.204,中部地区lnKf的系数为0.112, 西部地区lnKf的系数为0.022, 可发现FDI的地区经济影响差距有了进一步的扩大。这一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扩大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可能是地区间FDI差距造成的。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第一,无论在哪一个时间段,东部地区FDI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地区FDI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西部地区FDI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反而越来越减小。 第二, FDI的地区分布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有意义的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看作是扩大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三、 政策建议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必须采取如下措施积极推动外商投资流入广大中西部地区。 第一,逐步取消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于国内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而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幅度。 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在东部地区失去竞争力的中小规模外资企业会选择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办厂,既可以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总量,又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投资结构。 第二,改善投资环境是西部引进外资的关键。为了改善投资硬环境,政府要积极参与建设中西部地区铁路、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 第三,只改善投资硬环境还不够,还要积极改善投资软环境。特别要进一步完善西部的外商投资相关法律,而且在法律的执行方面也要保持其透明度。 第四,以西部地区大城市为中心,可以优先开发金融、保险、物流、旅游等服务贸易部门,使西部地区在这些行业具有比较优势。 第五,政府给予特殊支援,快速提高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素质。不仅要在基础教育方面给予特殊支援,在公务员进修及国际国内人员交流方面也都要提供特殊的便利政策。 参考文献: 沈毅俊,潘申彪,开放经济下FDI流入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模型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5)P63-66。 罗长远,FDI, 国内资本与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文?, 2006(4), pp.27-43. 魏后凯, 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化及其经济影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4), pp.26-31。 卢荻, 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研究, 2003(9), pp.40-47. 杜江等,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国民经济管理,2002(5), pp.97-101. 魏后凯,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 2002(4), pp.19-26 小建,外资直接投资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1999, 54(5),pp420-430. Alfaro, Laura, Areendam Chanda, Sebnem Kalemli-Ozcan, Selin Say?, 2004, FDI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ole of local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3, 89-112. Barro, R., Sala-i-Martin X., 1995, Economic Gro-Martin X., 1997, Technology Diffusion, Conver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