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 术 问 答 题 集 31第一部分 水质和水质指标1-1,天然水中的杂质按颗粒大小可分成哪几类?通常它们都是用什么工艺来除去的? 答:天然水中的主要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可分为三大类;1)悬浮物:颗粒直径在104毫米以上;主要依靠自沉降或过滤的工艺去除,有时也需进行澄清和过滤;2)胶体:颗粒直径在106104毫米间;主要依靠混凝、澄清和过滤等工艺去除;3)溶解物质:颗粒直径小于106毫米,以离子或分子形态存在,形成真溶液;通常必需用离子交换工艺去除。1-2,天然水中主要有哪几种化合物?随着水的PH值及其它条件的不同,它们通常以会什么形式存在? 答:天然水中的主要化合物有:1)碳酸化合物:存在形式主要有CO2 、HCO3 和CO32。在天然水的PH情况下水中的碳酸化合物以CO2和HCO3存在。PH愈降低则CO2含量增加,HCO3含量减少;当PH4时,水中只有CO2 ;溶液的PH升高时, CO2浓度逐渐降低,HCO3 浓度逐渐增加;当PH8.3时,CO2消失,HCO3 浓度降低,CO32浓度增加;当溶液PH12时,水中的碳酸化合物几乎全为CO32。2) 硅酸化合物:当PH7时水中实际上只有硅酸的分子,没有硅酸根离子存在。当PH7时水中同时存在有H2SiO3和HSiO3;当PH11时则以HSiO3为主;只有在碱性较强的情况下水中才会有SiO32出现。3) 铁化合物: 水中的铁离子有Fe2和Fe3,当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很小,PH不高时,水中只有Fe2形态的铁离子,而Fe2生成的亚铁盐溶解度都较大,Fe2不易析出,所以通常地下水中的Fe2浓度很大。当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较大和水的PH升高时,Fe2就会氧化成Fe3,而Fe3很易水解生成难溶的Fe(OH)3 。在地面水中因溶解氧浓度较高,而PH都在7左右,所以水中的铁化合物几乎都只有胶溶状态的Fe(OH)3 ,而Fe2的浓度很小。1-3,在天然水中通常溶有最多的离子有哪些?答:天然水中的化合物大都是电解质,在水中多是以离子或分子形态存在的,在天然水中通常溶有最多的离子为:阳离子有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阴离子有重碳酸根、硫酸根、氯根;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铁离子和二氧化硅等。1-4,水的悬浮物和浊度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答:悬浮物就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它是取一定量的水经滤纸过滤后,将滤纸截留物在110下烘干称重而测得,单位是毫克/升。由于操作不便,通常用浊度来近似表示悬浮物含量。因为水中的胶体含量和水的色度会干扰浊度的测定,所以浊度值不能完全表示水中悬浮物含量。浊度的测定常用比光或比色法,先以一定量的规定的固体分散在水中,配置成标准液,然后用水样与之相比较,以与之相当的标准液中含固体的量作为测定的浊度值,单位是毫克/升。1-5,水的含盐量可有哪两种表示方法?答:水的含盐量为水中各种盐类的总和,单位:毫克/升。通常可用溶解固形物(或蒸发残渣)近似表示。其常用的表示方法为:一种是以所含各种化学盐类总重量相加来表示,其单位为毫克/升;另一种是以水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或阴离子)的量浓度来表示,其单位为毫摩尔/升。1-6,什么是溶液的电导和电导率?影响溶液电导的因数除了溶液本身的性质外还有哪些? 答:用来表示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的指标称为电导。电导是电阻的倒数。两个面积各为1厘米2,相距1厘米的电极在某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称为该溶液的电导率,单位为西门子/厘米(S/cm)。影响溶液电导的因数除了溶液本身的性质外还有电极的截面积和电极间的距离,以及测定时溶液的温度等。1-7,电导率与含盐量间有什么关系?电导率测定时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因为水中溶解的大部分盐类都是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全部电离成离子,当水的含盐量愈高,电离后生成的离子也愈多,水的电导能力就愈强,所以测定水溶液的电导率就愈高。但是,溶液的电导率不仅与离子含量有关,同时还与组成溶液的离子种类有关(常见的不同离子的电导率见表),所以电导率并不能完全代表溶液的含盐量。溶液的电导率测定时随测定的温度不同而变化,测定时溶液的温度愈高,所测得的电导率也会愈高。1毫克/升各种离子相当的电导率(25)阳离子电导率 微西/厘米阴离子电导率 微西/厘米Na2.13Cl2.14K1.84HCO30.716Ca22.60CO322.82Mg23.82SO421.54H250OH11.61-8,什么是水的COD?测定COD有什么实际意义?水的COD即水的化学耗氧量。水的化学耗氧量指标主要用来表征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天然水中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很难准确测定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作为大致估量水中有机物含量,常利用有机物具有可氧化的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水样,测定其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换算成O2来表示,即为水的化学耗氧量。简称COD,单位为:毫克O2 / 升。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1-9,什么是水的碱度?什么是酚酞碱度和甲基橙碱度?答:水中含OH、HCO3、CO32及其他弱酸盐类量的总和,或水中含有能接受H的物质的量称为水的碱度,单位为毫摩尔/升。天然水的碱度主要由HCO3的盐类所组成。根据测定碱度时所用的指示剂,碱度可分为酚酞碱度(P)和甲基橙碱度(M),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定的碱度称为酚酞碱度,此时滴定终点的PH = 8.3,所参加反应的离子为:OHH= H2O ; CO32H = HCO3; 即CO32 仅反应生成HCO3 ;当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测定的碱度称为甲基橙碱度,其反应终点的PH = 4.34.5,此时不仅有上述反应外,同时HCO3也参加反应:HCO3H = H2O CO2;因此,甲基橙碱度也即为全碱度。1-10,如果测定水样碱度时测得水样的P碱度和M碱度各为下列情况,分析判断各水样中应含有哪些形成碱度的离子以及它们的含量?1)当P = 0 ;2)当M = P ;3)当M = 2 P;4)当M 2 P;5)当MCa2+Mg2+Na+H+ 2-18,强碱树脂有哪些主要交换特性? 答:1)强碱树脂对水中阴离子的选择性为:SO42 Cl OH HCO3 HSiO3,即它对强酸阴离子的吸着能力很强,对弱酸阴离子的吸着能力较小。2)对很弱的硅酸,它虽然能吸着其HSiO3,但吸着能力很差。2-19,弱碱树脂有哪些主要交换特性? 答:1)弱碱树脂对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OH SO42 Cl HCO3。2)弱碱阴树脂只能吸着水中的SO42 、Cl 等强酸根,对弱酸根HCO3 的吸着能力很差,对更弱的硅酸根HSiO3不能吸着。3)OH型弱碱树脂对强酸根和弱酸根的吸着是有条件的,即吸着过程只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如果水的PH值过大时,水中的OH浓度大,因为弱碱树脂对OH会优先吸着,别的离子就不能取代它。所以在中性溶液中OH型弱碱树脂就不能和它们进行交换。4)OH型弱碱树脂在运行中转变成Cl型时,其体积会有约25%的收缩。2-20,弱酸树脂在离子交换中有哪些工艺特性?答:1)在离子交换过程中,弱酸树脂只能与水中的碳酸盐硬度交换而生成碳酸,与其他阳离子不起作用。因此利用弱酸树脂时在去除水中碳酸盐硬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水的碱度;2)弱酸树脂即使在去除水中的碳酸盐硬度时,也有一定的泄漏率,而且这泄漏率会随着弱酸树脂的失效程度加深而不断增大;3)由于弱酸树脂不能去除除碳酸盐硬度外的非碳酸盐硬度和钠离子等其他阳离子,所以在除盐过程中必需与强酸树脂联合应用;5) 弱酸树脂的工交容量高,价格也高,况且它的离子交换有严重的局限性,因此它对于大多数碳酸盐硬度较低的地表水的处理中有一定的限制。第三部分 离子交换基本知识3-1,离子交换过程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答:1)离子交换遵循等摩尔量交换的原则,即水中1摩尔的离子与树脂上同等的1摩尔离子进行交换,即各离子在交换前后的摩尔量是相等的;2)离子交换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即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离子交换过程和化学反应同样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即改变水中的离子组成可以控制交换过程的进行方向。3-2,水中的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应经过哪几个步骤?答:水中的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的交换过程可以分为:1) 水中的离子在水溶液中扩散到树脂颗粒表面; 扩散到树脂表面的离子穿透树脂颗粒表面的水膜。2)水中的离子进入树脂颗粒内部交联网孔,在内部扩散,接触到活性基团;3)水中的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离子交换;4)交换后的离子在树脂交联网孔内扩散,到树脂颗粒表面;5)交换下的离子穿过树脂颗粒表面的水膜,扩散进入水溶液中。上述各步中第1)与5)称为膜扩散,第2)与4)称为内扩散。3-3,离子交换过程的交换速度由哪些因数来控制?答:离子交换过程的速度首先决定于到底是由膜扩散或内扩散决定,而膜扩散或内扩散会分别受到下列因素的不同影响:1)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是影响扩散速度的重要因素,浓度愈大,扩散速度愈快。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对内扩散和外扩散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浓度大,例如在0.1mol/L时,膜扩散的速度已较快,此时交换速度主要受内扩散的支配,这相当于再生阶段的情况。如离子浓度较小,例如在0.003以下时,膜扩散的速度就很慢,交换速度就受膜扩散的支配,这相当于运行时的情况。2)溶液的流速;溶液的流速只能加快膜扩散,不能影响到内扩散。3)溶液的温度;提高溶液温度能同时加快膜扩散和内扩散。所以离子交换运行和再生时,夏季的处理效果会比冬季好。4)树脂的交联度;交联度愈大,网孔愈小,其内扩散愈慢,尤其是当水中有大离子时,对交换速度的影响就会更显著。5)树脂的粒径;颗粒粒径愈小,内扩散距离愈短,同时粒径愈小,相当于增加了树脂膜扩散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交换速度。3-4,树脂层内的离子交换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交换器的失效在树脂层内是怎样反映的? 答:1)交换器在运行中,树脂层内会形成三个区域,即最上 层的失效树脂层(称失效层或饱和层)、中层的交换层(或称工作层)和最下层的未交换层。因为通过工作层后的水质已达到和这里的离子交换剂成平衡状态,所以交换器最下部的一层树脂在交换过程中不能发挥其全部的交换能力,而只是起保护出水水质的作用,故这部分树脂层又称为保护层。 2)交换器中树脂层内的离子交换过程可以看作是树脂层内的工作层不断的向下移动的过程。随着工作层的不断下移的同时,上层的失效层高不断增加,下层的未交换层高不断的降低;只要在交换层下尚存有一定高度的未交换层树脂,交换器的出水水质应保持不变。 3)当树脂层中的工作层的下缘下移到与树脂层下缘接触时,如果继续运行,势必会因交换不完全而使水中带有残留的未交换离子,当其浓度达到规定的指标时,交换器就失效; 4)交换器实际运行中树脂层中的区域交界面是不平整的,因而当树脂层失效时实际上工作层厚度也时不均匀的,当其最厚处接触到树脂层底时,就会有离子漏过,所以实际上其失效点会提前,交界面愈不平整则树脂的利用率也就愈低。3-5,通常交换器树脂层内的工作层约有多少厚?运行中会受到哪些因数的影响?答:工作层的厚度通常约0.2米左右。运行中工作层的厚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1)水通过树脂层的流速愈大,工作层则愈厚;2)树脂的颗粒直径愈大,工作层愈厚;3)进水中要去除的离子浓度愈大,工作层愈厚;4)运行中交换器内水流愈不均匀,工作层愈厚。3-6,怎样利用H=Na离子交换的出水水质曲线来解释交换器的运行过程? 答;在H = Na交换中,当树脂层内的工作层向下移动尚未接触树脂层底时,交换器因有树脂层内下层保护层的作用,出水水质应能平稳的保持在合格范围内,如果以交换器出水量为横坐标,以交换器出水水质(此处为含钠量)作纵坐标作水质曲线,可见图中的曲线AB段,此时出水水质稳定,曲线平稳;当树脂层内的工作层向下移动至其下缘开始接触树脂层底时,交换器树脂层内下层保护层开始消失,出水中开始有应该去除的离子漏过,出水水质开始改变,即出水中的含钠量开始升高,曲线开始渐升,到含钠量达到失效标准后,即曲线升高至规定值时,交换器失效停运,树脂进行再生处理。其水质变化即图中的BC段,其中B点即工作层开始接触树脂层底点,C点即交换器的失效点。如果继续运行,工作层内未交换的离子迅速大量的漏出,使出水水质迅速恶化,含钠量迅速增高直到树脂层内的工作层全部消失,即树脂层全部成失效层,此时的出水水质就完全与进水水质相同。见图中的CD曲线;图中E及A的纵坐标高度e及e分别表示进水和出水中的含钠量;而C点的纵坐标e则等于交换器控制的出水水质合格标准。3-7,从水质曲线上怎样看出交换器的工作交换容量、总交换容量和失效后的树脂残余的工作交换容量?答:因为交换器总工交容量=(进水离子含量-出水离子含量)交换器周期制水量,从图来看,交换器的总工交容量就应等于曲线ABCFE所包含的面积的数值。而ABCDE面积即为交换器树脂的总交换容量。CDF所包含的面积即为因工作层厚度而丧失的交换容量即交换器失效后的树脂残余的工作交换容量。3-8,多种阳离子与氢型树脂交换过程各种吸着离子在树脂层中有怎样的分布规律?答:当含有多种离子的水在固定床内与氢型树脂交换时,他们在树脂层内的分布规律如下:1)吸着离子在树脂层内的分布,时按其被树脂吸着能力的大小,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最上部是吸着能力最大的离子(即选择性最大的离子),最下部是吸着能力最小的离子。2)各种离子的被吸着能力差异愈大,在树脂层中的分层愈明显。各种离子的被吸着能力差异较小时,在树脂层中分层不明显。例如同是二价的Ca2和Mg2因它们的选择性差别小,在树脂层内混排在同一层内,只是在此层的上部Ca2含量较大,而在下部则Mg2的含量较大。3-9,在含多种阳离子的进水与H型树脂的离子交换过程中,树脂层内各种离子吸着层相互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答:1)在含多种阳离子的进水与H型树脂的离子交换过程中,在树脂层内各层间都会存在有失效层、交换层和未交换层。2)随着运行的进行,各离子层的失效层都不断的增厚,交换层都不断的下移,未交换层都不断的减薄。3)各离子层失效层厚度的比例及其增加的速度多决定于进水中各离子浓度的比例。4)当HNa离子的交换层达到树脂层底时,才会有Na离子在出水中出现,水质才会有变化;而其它离子的交换层的下移对交换器出水水质不会有改变。5)进水中Na离子浓度占总离子浓度的比例愈高,运行中HNa离子的交换层下移的速度愈快,交换器运行的周期会愈短,对交换器的运行愈不利。3-10,含有Fe3、Ca2、Na的进水经过H型树脂的交换,正常出水中应含哪些离子?树脂层内各种离子会按怎样的顺序排列?在树脂失效时,含有Fe3、Ca2、Na的进水中各种离子按怎样的顺序漏入出水中?答:含有Fe3、Ca2、Na的进水经过H型树脂的交换,正常出水中应含H和少量漏过的Na。树脂层内各种离子的排列会按树脂对各种离子的选择性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即Fe3在树脂层的最上部,下面为Ca2 离子层,再下面是Na 离子层。最下层为未接触水中离子的H型树脂层。在树脂失效时各种离子漏入出水中的顺序为首先漏出的是Na,其次为Ca2,最后是Fe3。3-11,多种阳离子与氢型树脂交换过程时的出水水质曲线是怎样的?答:多种阳离子与氢型树脂交换过程时的出水水质变化情况可见其水质曲线图。1)因为H型树脂对Na的选择性最小,所以Na首先漏入出水中,当树脂层中的Na和H 的交换层接触到树脂层底后,出水中的Na的浓度迅速增加,但同时进水中的Ca2仍不断的从钠型树脂层中交换出Na,因此出水中Na的浓度会超过进水中Na的浓度, 直至树脂层中的Ca2和Na 的交换层消失,出水中的Na浓度才会与进水的Na浓度保持相等。2)当钠型树脂层消失时,Ca2和Na 的交换层也开始接触树脂层底,因此同时会有Ca2漏入出水中,同样随着树脂层中的钙型树脂层的下移和消失,出水中Ca2的浓度也会超过进水中的浓度而最终保持与进水浓度相等。2) 如果运行继续,出水中有Fe3出现,而且其浓度也迅速增加,直至其出水中的浓度与进水浓度相等,交换器则彻底失效。3-12,交换器内树脂层的总高度对运行经济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在交换器失效时,交换剂工作层内的树脂并没有全部失效,但因为树脂层内工作层的厚度相对是固定的,所以当树脂总层高较低时,工作层厚度占总层高的百分率就相对降低,未完全利用的树脂的百分率也就较高,交换器的总交换容量就相对的也降低。当提高树脂层总高度时即提高了树脂的利用率,因此会提高交换器运行的经济性。第四部分 一级化学除盐4-1,天然水进入锅炉前为什么要进行处理?答:锅炉是用来将水加热生成蒸汽的设备,在锅炉内由于大量水蒸发生成蒸汽,水中的一些杂质会留在炉水内,而且其浓度会剧烈的增加,天然水中虽然含的杂质不多,但是在锅炉内高度浓缩的环境下,会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产生危害。尤其是水中的某些化合物会浓缩而在锅壁上产生沉淀,破坏涡壁的传热,使锅壁金属产生局部过热。因此天然水在进入锅炉前必需先除去这些有害的杂质,以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4-2,什么是化学除盐水处理工艺?答:将水中的所有阳离子全部转换成氢离子,所有的阴离子全部转换成氢氧根,这样,水中就只有氢离子和氢氧根构成的水分子,其他阳阴离子构成的化学盐类都消失了,这种水处理工艺称为化学除盐水处理工艺。4-3,化学除盐水处理中的离子转换主要依靠什么过程来完成?答:离子转换主要依靠离子交换来完成,在一种离子交换剂的表面上,水中的离子可以与离子交换剂所携带的离子按一定的规律进行交换,这样,经过交换,水中的离子就吸者在离子交换剂上,而离子交换剂上原来所带的离子就进入水中。目前常用的离子交换剂主要是人工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4-4,化学除盐过程的主要原理是什么?答:1)水中的阳离子经强酸阳树脂交换后,全部转变成H ; 2)水中的碱度HCO3 与H 可生成CO2 ; 3)水中的剩余阴离子经OH型树脂交换后,全部转变为OH ,因此。经H型和OH型树脂交换后,水中只有H 、OH 和水分子;4)因为离子交换是等摩尔量进行的,水中阳离子交换后生成的H 和阴离子交换后生成的OH 与原来水中的阳、阴离子一样也应是等摩尔量的,所以出水应为中性,其PH仍应等于7。4-5,写出化学除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答:1)强酸阳床的离子交换反应方程式2)除二氧化碳器的反应方程式3)阴床离子交换反应方程式4-6,交换器正常启动时应该如何操作? 答:首先打开交换器空气阀,稍开进水阀向交换器进水,随着水不断进入,交换器内原存的空气由空气阀排出,可以用手在空气阀下试探排出的气流来判明交换器在正常进水。当交换器进满水时,空气阀就有水溢出,关闭空气阀,打开交换器正洗排水阀,开大进水阀,调节进水流量至正常运行时控制的水流流量,交换器正洗至排水达到正常运行时的出水水质标准,关闭正洗排水阀,打开交换器出水阀开始运行制水。4-7,交换器内树脂层失水后在启动前应该如何进水?为什么?答:应先由交换器上部进水至水位高于树脂层后,改由底部进水至空气阀溢水为止。因为由交换器上部进水时,树脂颗粒间夹杂的空气不能排除,因此必需采用底部进水将空气随上升的水流同时排除。但当交换器树脂层内无水时,由交换器底部进水会因树脂颗粒间的摩擦力使树脂层成一个整体上抬,此时会造成中排装置的弯曲或断裂。4-8,监视交换器在运行中进水和出水的压力有什么作用?答:监视交换器在运行中进水和出水的压力主要是监视水流经过交换器树脂层时的压力降,也即水流流经树脂层时的阻力。影响阻力的因数很多,包括交换器的水流流量、树脂层的总高度、树脂层面小树脂颗粒的粒径和层厚、运行中树脂层面的截污程度等。由于上述因数的影响,交换器经过若干周期运行后与刚投运周期相比,其压力降会增高,过高的压力降会造成交换器中排装置故障,因此当压力降过高时交换器树脂层就应该进行反洗,以排除树脂层中的树脂碎片和积聚的污物。4-9,怎样调节交换器正常运行的出力?答:因为交换器的出力 = 交换器截面积流速,通常当进水含盐量不超过5mmol/L时,除盐系统交换器运行流速选用525m/h,由此可以由交换器的截面积算得交换器运行时的正常出力。但交换器运行流速会受进水水质和树脂特性等的影响,选用较高流速时会增加树脂层的阻力,运行中会容易造成中排装置的故障,同时还会降低树脂的平均工交容量。4-10,说明交换器的进、出水装置的作用原理。答:交换器进水装置的作用原理:1)使进入交换器内的水流分配均匀;2)使进水流不会直接冲击树脂层表面,保持树脂层表面平整;3)反洗时将树脂层内的悬浮物及破碎的树脂碎片随反洗水排出交换器。交换器出水装置的作用原理:1)支撑树脂层,过滤水流,使出水水流均匀的通过树脂层引出交换器;2)反洗和再生时均匀的分布水流和再生液。4-11,除盐系统对进水悬浮物、有机物含量和残余氯含量有什么要求?悬浮物、有机物含量和残余氯含量过高对除盐系统运行有什么影响? 答:根据水汽质量标准规定,除盐系统对进水的浊度要求小于2mg/L,残余氯含量要求小于0.1mg/L,COD应不超过2mg/L;浊度超标表示水中悬浮物过高,长期运行会污染树脂,增加运行中树脂层的阻力,降低树脂的交换容量,反洗时过量的悬浮物进入树脂层,会积聚在树脂层内,造成运行中的偏流,影响出水水质;COD(化学耗氧量)表示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容易污染强碱树脂,会堵塞强碱树脂的微孔,造成树脂结块;要降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常用的方法是加氯,但氯对有机物氧化的同时,也会氧化树脂,使树脂结构破坏,缩短树脂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控制残余在水中的氯的含量。通常经过混凝处理后的水质,出水浊度应低于5mg/L,再经过滤,浊度应不超过2mg/L,水中有机物含量会降低5070%,如果在净水过程不采用加氯来除有机物,则水中不会存在残余氯。4-12,如果进水平均悬浮物含量为2mg/L,阳床按40m/h出力运行25小时,进水带入阳床的悬浮物总量会有多少?如果阳床按40m3/h出力运行25小时,则进入阳床的水量40 25=1000m3:,进水平均悬浮物含量为2mg/L,此时进水带入阳床的悬浮物总量应=1000 2=2000g=2Kg。4-13,除盐系统运行中为什么要测定阴床出水的电导率来判断阳床的失效,而不直接测定阳床出水的电导率来判断阳床失效?能否估算出阳床失效时其出水电导率会有多大的变化?答:原水经阳离子交换后,水中所有的阳离子全部转变为H+,此时水中除了H+ 外还有原水中的全部阴离子,假设原水阳离子总含量=3.3mmol/L,阴离子中HCO3=1.3mmol/L,Cl及SO42的含量各为1mmol/L,此时阳床出水中各离子的电导率就应约等于:H+ =3.3250 = 825S/cm,HCO3 = 1.3610.715 = 57S/cm,Cl = 135.52.14 = 76S/cm,SO42 = 1481.54 = 74S/cm,此时阳床出水总电导率约等于1032S/cm。当阳床失效时,出水中有200g/L(=0.2mg/L)的Na+未转变成H+,因此出水的电导率会降低0.22500.22.1350S/cm,即阳床此时出水总电导率由原来的1032降低至982S/cm,其降低值仅为50/1032=0.048,从表计显示上不会很明显。但在阴床出水中,原来因阳床出水的H+ 与阴床出水中的OH是等摩尔量的,所以电导率理论上应等于0,当阳床因有0.0087mmol/L的Na+泄漏,造成H+ 有0.0087mmol/L的降低时,阴床出水中就会有0.0087mmol/L的OH的过剩,此时其电导率会由原来的0增高至0.00871711.6 = 1.7S/cm,表计显示的变化就会非常明显判断出来。同时,由于有OH的过剩,出水的PH值也会出现升高。所以运行中通常都用阴床出水的变化来判断阳床的失效。附 水中每含1mg/L离子时水溶液的电导率为:H+=250S/cm;Na+=2.13S/cm;HCO3=0.715S/cm;Cl=2.14S/cm;SO42=1.54S/cm;OH=11.6S/cm。4-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第三方健康机构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安阳危运从业资格试题
- 2025年传统银饰项目建议书
- 房地产销售及回购合同条款约定书
- 信息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合同文本
- 2025年新疆危货驾驶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旅行社与游客协议旅游合同
- 2025年软件开发、评测平台合作协议书
- 农户特色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合同
- 医药医疗健康领域从业证明(8篇)
- 鸢飞鱼跃:〈四书〉经典导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大学
- MOOC 统计学-南京审计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高考作文标准方格纸-A4-可直接打印
- 毛泽东诗词鉴赏
- 肛肠科的中医特色护理【医院中医护理及保健知识】
-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AQ7011-2018)
- 商场纠纷和解书
-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幼儿园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应用
- 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课时1)【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