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doc_第1页
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doc_第2页
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摘要】目的 通过对临床核医学诊疗中辐射剂量的研究,探索核医疗安全管理和辐射防护的具体方法,以保障患者、医疗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 针对最为常见的核医疗方法131I治疗,选取68例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由一名医师和两名护士负责治疗工作,一组采用常规治疗防护措施进行治疗,一组采用综合治疗防护措施,并记录两组患者服用和和医护人员1年的的辐射剂量,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采用常规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受辐射剂量为(59.630.56)mSv,医生和护士受辐射剂量为(4.6920.056)mSv;采用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受辐射剂量为(50.210.69)mSv,医生和护士受辐射剂量为(1.2160.037)mSv。结论患者接受131I治疗所受到的辐射量大于公众照射年剂量限值,但比职业照射的年剂量限值低,但通过综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131I治疗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能够保障接受临床核医学诊疗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关键词】临床核医学;辐射剂量;辐射安全与防护核医学又被称为原子医学,它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核医学可以被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在药学上,它可以用来研究药物作用原理、测定药物活性、药物的分析以及辐射消毒等。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在医疗检查和诊治上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实际上,临床核医学检测或治疗对患者、核医疗工作人员甚至社会大众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让他们有可能遭到辐射的威胁。当今,临床核医学高速发展,在我国各大医院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对核医疗安全的管理和辐射防治是医院和医学研究者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常规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34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在29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52.56)岁,体重范围在4672KG之间;接受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34例,包括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在32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23.34)岁,体重范围在4970KG。所有患者都经过了本院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且在术后确认接受口服131I治疗。每组患者配备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1.2 治疗方法将接受常规治疗防护措施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每一组分别由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负责治疗和护理工作。通过一年的观察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经过131I治疗后全身有效剂量和甲状腺有效剂量。同时,对负责两组患者的医生和护士1年所受辐射剂量予以记录。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是指在患者全身受到非均匀性照射的情况下,受照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WT)乘积的总和。它是对福射效应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反应了核辐射对人体的随机效应几率。其表达式为: 对患者全身有效剂量的测量要依据成人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来进行估算,甲状腺辐射剂量要通过头部CT扫描检测。对患者外照射辐射吸收剂量的测量的主要通过451P-DE-SI型电离室巡测仪,在患者颈部1米处进行测量。对临床医护人员所受辐射量的检查可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和FJ-377型热释光剂量读数器进行检测。医护人员工作时将计量器放在工作服左胸前口袋内,累计一年所受到的辐射量。1.3 治疗的防护措施1.31常规治疗防护措施常规治疗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医护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穿戴防护设备,并携带报警式辐射测量仪;第二,操作结束后要对个人表体和防护用品进行辐射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第三,出现相关工作人员辐射超标现象应予以详细调查,并及时向卫生部门通告。1.32综合治疗防护措施 综合治疗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内照射的防护,其主要方法是要减少进入患者体内的放射元素,在辐射治疗前要做好室内通风;第二,对外照射的防护主要包括屏蔽防护(安装防护屏,穿戴防护装备)、时间防护(延长查房时间)和距离防护(与患者距离保持1米以上);第三,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在工作期间不仅要穿好防护设备,还禁止饮食、吸烟等;第四,食用蘑菇、木耳等防辐射食品进行防护;第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生辐射超标引起身体疾病的情况要及时治疗。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均数()表示,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两组患者甲状腺有效计量和全身有效剂量的检测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有效剂量对比组别患者人数全身有效剂量甲状腺有效剂量对照组3459.630.56193.670.43观察组3450.210.69193.580.29t值-28.8561.257P值-0.052.2两组医护人员工作一年所受辐射剂量检测结果(见表2):表2 两组医生和护士1年受辐射量对比组别医生和护士人数工作1年受辐射剂量对照组34.6920.056观察组31.2160.037t值71.8596P值0.05),患者全身有效剂量和医护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核医学诊疗技术在各大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131I治疗法,它是核医学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典型代表之一。131I是一种口服的同位素,患者通过口服,使131I进入人体,随着时间流逝,131I会在人体内发生衰变,发射出射线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射线。131I是一种具有较大的活度、能量和组织穿透力,能很好地对甲状腺细胞起到抑制作用,是甲状腺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清楚地观察患者在1年时间内受辐射的全身有效剂量,以及医护人员在一年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随着核医疗治疗方法的普及,对核辐射和放射物的防护也成为了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患者接受131I治疗的同时,一方面要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患者和相关医疗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不超过人体承受的限值。目前,对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和安全防护措施已经得到了各大医院和医疗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医疗研究者开始对它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两组观察对象的数据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全身有效剂量为(59.630.56)mSv,医护人员1年所受辐射剂量为(4.6920.056)mSv;观察组患者的全身有效剂量为(50.210.69)mSv,医护人员1年所受辐射剂量为(1.2160.037)mSv。在治疗中采用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及医护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防护措施的患者及随组的医疗人员。因此,可以通过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保障其安全。参考文献:1贾会.浅谈临床核医学辐射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960-960.2易艳玲.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D.复旦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