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预防和避免煤矿瓦斯事故瓦斯是开采煤炭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无色、无味、无臭气体,有很大的危害:一是可以燃烧,引起火灾;二是会爆炸,导致矿毁人亡;三是浓度过高时会导致人员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受地质赋存、井工开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矿瓦斯灾害比较严重,约半数的矿井为高瓦斯、高突出矿井。建国以来煤矿发生的19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其中18起为瓦斯事故。2005年辽宁阜新“2.14”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伤为48年来全国矿难死亡人数最多,最惨烈的一次矿难。瓦斯成了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扼杀煤矿工人生命的“头号杀手”,瓦斯不治,矿无宁日。瓦斯不治,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瓦斯事故并不是天灾,也不是防不胜防,通过以往的事故分析,98.5%的瓦斯事故是因疏于管理,违反瓦斯管理制度等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只要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防止瓦斯积聚和引爆火源就可以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一、防止瓦斯积聚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根本措施防治瓦斯主要是针对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而言。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5%16%的瓦斯浓度、12%以上的氧气和能够引爆的热源。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爆炸都不会发生。因此,预防瓦斯爆炸的手段就是除去产生爆炸的一个或几个条件。防止瓦斯事故,根本措施是防止瓦斯积聚。由于矿井通风系统复杂多变,矿井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多种多样,加上矿井的管理因素,井下瓦斯积聚是经常发生的,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风量供应不足,通风系统不合理或通风设施遭到破坏,停电停风、循环风等,很容易形成瓦斯爆炸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矿井所有瓦斯爆炸皆系瓦斯积聚因起的。因此,发生瓦斯积聚必须及时处理,以保证瓦斯浓度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井下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很多,但最常用、最可靠的是加强通风,加强检查,加强局部瓦斯积聚处理,消除微风或无风区。分析历年来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都是由于不重视通风这一基础工作导致瓦斯积聚,最后引发爆炸,究其原因:一是通风系统缺乏稳定性。井下的风筒、风门、风窗、风桥、风障等通风设施是为矿工提供新鲜空气和防止瓦斯积聚、预防瓦斯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些通风设施一旦被破坏,风流就可能紊乱、导致瓦斯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所以,要自觉爱护井下通风设施,通过风门时要立即随手关好,不能将两道门同时打开,以免造成风流短路。发现通风设施破坏损、工作不正常或风量不足时,要及时报告,修复处理。而有的矿在日常管理中,视此规定如同虚设,表现在该构筑密闭的地方不构筑密闭,该使用风桥的地方不使用风桥,该分区通风的地方做不分区通风。这样一来就造成事故地点形不成通风系统,风流难以控制,风量无法保证,瓦斯不能稀释,最终导致积聚,达到爆炸条件。如:1997年同煤集团永定庄矿发生的“9.18”瓦斯爆炸事故和2000年该矿发生的“9.5”瓦斯爆炸事故都是由于进风顺槽与盘区回风巷的一座风桥引起的。“9.18”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短缺一座风桥,工作面未构成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而“9.5”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作面风桥被放炮震坏,没有及时修复,漏风严重,造成风流短路,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引起瓦斯积聚酿成事故。二是对通风管理工作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对通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一些煤矿管理者缺乏科学的认识,错误地认为通风工作简单,只要能往工作区域送风就可以了,即使通风系统有了问题也不会马上发生瓦斯事故。这些人往往看不到通风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性、严密性、导致有的煤矿井下局扇随意停开、一台局扇多头送风差等,有的甚至对工作面长时间处于无风状态不闻不问。如1997年7月1日四老沟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就是由于该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398m3/t,属低瓦斯矿井,导致一段73米长的盲巷长期无人管理而造成事故。三是对通风管理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不够。首先,保持矿井正常通风是防止瓦斯灾害的主要方法,矿井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和完好的矿井通风系统是保持矿井正常通风的主要环节。一旦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矿井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势必造成全矿井各采掘工作面的通风系统破坏,影响区域的采掘工作面瓦斯大量积聚。为了防止瓦斯灾害事故,必须制定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在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后,因无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不力,盲目开启主要通风机和井下送电,不止一次酿成多人伤亡的瓦斯爆炸事故。如1999年8月25日河南平顶山韩庄局二矿因欠电费供电局拉闸,全矿停电,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来电后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死亡55人,究其原因,是因为全矿突然停电处理不当引起的。从以上事故原因分析不难看出,历年来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无一不与瓦斯积聚、通风异常有关。要想根治瓦斯事故,必须加强瓦斯管理,利用科学的监测手段,严格的管理制度,瓦斯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二、杜绝火源是预防瓦斯事故的重要手段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最低点燃温度,绝热压缩时565,其它情况下650,最小点燃能量为0.28mj。在煤矿井下能引爆瓦斯的火源很多,矿井井下的明火(1000以上)、煤炭自燃、电弧(平均4000)、电火花、赤热的金属表面(可达1500)以及撞击和磨擦火花,都能点燃瓦斯。井下主要热源主要通过人的行为控制,如使用防爆设备、杜绝明火作业、放炮使用安全炸药等。然而,仍有部分自然因素引起的火源无法控制。如磨擦火花、碰撞火花等都能产生足以引爆瓦斯的能量。分析历年来所发生的瓦斯爆炸,由于磨擦火花、碰撞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仅占1.5%;而爆破引起的瓦斯爆炸占39%,成为瓦斯爆炸的第一火源;电气失爆引起的瓦斯爆炸占34.1%,是瓦斯爆炸的第二火源。其它原因引起的瓦斯爆炸占25.4%。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瓦斯爆炸是由明火或电气火花引起的。爆破引起的瓦斯事故,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为不严格执行爆破管理制度,不实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不使用水炮泥;不实行爆破前后洒水制度等造成的。对以往的事故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瓦斯事故都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热源条件,而往往存在的热源条件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电气失爆,违章拆卸矿灯等。如1988年5月14日山西霍县矿务局某矿由于工人违章打开开关盖子,扳动手把送电,开关内产生电火花,造成明火,产生引爆火源,引起瓦斯爆炸,当场死亡50人伤4人。1988年8月4日夜班,甘肃某矿一号井一名工人拆矿灯进行修理,因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造成45人死亡,4人受伤。由于电器失爆造成瓦斯的瓦斯爆炸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加强煤矿井下的电器管理,杜绝电器失爆。是预防瓦斯爆炸的又一可靠途径。三、强化制度落实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有力保障“瓦斯”被列为“五大灾害”之首,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危害,夺走了成千上万矿工兄弟的生命,国家一直十分关心煤矿的瓦斯治理工作,特别是2006年2月23日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的重要举措;紧接着又在安徽淮安召开了瓦斯治理现场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煤矿安全生产和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了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煤矿工作上的责任,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打一场煤矿瓦斯治理的攻坚战,解决抑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多发势头。预防瓦斯首先必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企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海州立井事故之后,在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国家三令五申,各级政府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的情况下,全国煤矿又相继发生了多起特大瓦斯事故,其中,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8起。而且,这些事故都是重大责任事故,这说明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安全责任制度没有真正地落实下去。安全制度不落实是预防瓦斯事故的“天敌”,不落实制度就会造成井下瓦斯积聚,不落实制度就会发生瓦斯超限,不落实制度就会产生引爆瓦斯的火源,不落实制度迟早要发生瓦斯事故,这是一次又一次带血的见证。四、“以人为本”是预防瓦斯事故重要原则治理瓦斯,关键在于“治人”。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在安徽淮南召开,和过去常见的“安全工作会议”、“煤矿安全会议”不同,为煤矿安全的其中一个环节单独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会议,在建国以来还是头一次。这表明:政府已经认识到,瓦斯作为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已经到了不能片刻拖延、需以“超常规”的速度进行治理的时候了。人们对“瓦斯”已经非常熟悉,不过和其它科技名词的普及不同,人们熟悉瓦斯的过程是伴随着一起起的煤矿事故、一批批矿工的死难、一次次血的教训。当“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树立之后,“战胜瓦斯”也是所有人的愿望。那么,我们靠什么战胜瓦斯?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答案是显然的:我们要靠技术。目前国内外控制瓦斯事故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只要安全设备到位,只要对安全规程操作执行到位,瓦斯事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抑制。此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就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而据专家对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瓦斯事故的分析,仍有一些煤矿没有把这十二字方针落实到实处。可见,技术因素并不是第一位的。也有人提出我们缺少资金。的确,过去煤矿安全欠账达到数百亿。但是,这几年国家煤炭价格上涨,利润攀升,从收益中拿出一些来治理瓦斯,绝对可以做到。解决资金、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相对是容易解决的。最担心的是“人”。人的问题解决不好,瓦斯是不会得到抑制的。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煤矿管理者就不会为了效益而让工人下到不安全的井下;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工人有权拒绝到可能出事的矿井工作;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当有人胆敢让工人冒险下井时,工会组织和劳动保障部门就会站出来维护工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上高难数学试卷
- 江苏省省级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
- 鹏程杯初一数学试卷
- 七八单元数学试卷
- 唐山滦南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丽水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邳州七年级月考数学试卷
- 七五年高考数学试卷
- 南阳市一模文科数学试卷
- 潜江高三月考数学试卷
- 水厂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2025CSCO子宫内膜癌新进展及指南更新要点
- 2025年贵州省存量房买卖合同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既有供暖蒸汽管网及设施改造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
- 2025-2030中国细胞分选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三版)教案
- 电信装维人员服务规范
- 2025年水文勘测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附答案)
- 加油站气象灾害防御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