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学年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学年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学年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学年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A. Thesis Proposal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论文题目: 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Title :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Number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专 业: 英 语 指导教师: 马金海 班 级: 09级2班 学 号: 294010604 姓 名: 杜变变 日 期: 2012年11月20日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一、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意义: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高效使用表达了文化内涵的渗透,这使得人类文化的传播和表达成为可能,因此,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然而,数字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这充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多方面的文化功能。汉语和英语分别源自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系统,因此它们各自的数字文化内容和表达方式都各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数字在东西部文化中的真正使用功能都是一样的-计数。数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于各族人民,它是各民族文化的“共核”部分,而除了其在数学方面的功能相同之外,从语言层面来说其表达的文化含义和各自的功能的几乎完全不同,从而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形成这两种语言之间理解上的文化差异。 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跨文化沟通趋势呈现加速势态。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致使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各自的语言环境下对相同的的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比如不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崇尚和禁忌的数字等。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在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选择各民族不同的宗教,民族心理,语言美学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造成的数字文化差异。通过这几个方面分析,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的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到有用的交流信息,拓宽英语学习者的视野,提高跨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修养,并且使不同文化的的人分别尊重他们各自的习俗和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际活动,减少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2、 文献综述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约翰泰勒(John Taylor),于1871年发现宗教信仰文化的最早形式是“万物有灵论”。他指出,“万物有灵论的起源除了神话和宗教。”数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的精神和命运。由于西方人深受宗教信仰,他们认为数字语言不仅是一般的符号,更也有神奇的力量,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某些东西。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密切地参与与数字命理有关的事宜。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由于不同的文化观念,数字被相应赋予了积极的或消极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明确地体现出了不同民族的民族心理文化。另外,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詹妮弗塞德尔认为,“数字和语言是不能够分开的,你可以不选择使用与否。而且哪里有数字,哪里就有美感”。与此同时,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指出:“数字不可能盲目地融入世界,它们可以一起存在于有序的平衡系统之中,像形成结晶或音乐和弦的那样,按照和谐的法律拥抱”。很显然,在他看来数是贯通于一切事物之中的。 中国在各种领域对数字在文化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专家是中国学者吴惠颖,他关于数文化的优秀专著中国数文化论述了数字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他指出:“数字- 国人的第二代语言。”该专著清楚地研究了数字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此外,也有许多学者对中西方的数字文化差异有所研究。并且有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深入探索数字文化,对该项议题的研究探讨奠定了深厚的研究基础。中国的一些研究人员从形式对比的角度分析,更注重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各体差异。例如,中国文化语言学家,语言学家申小龙所著的中国文化语言学中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研究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及著名学者张德兴所著的数理乾坤,专门研究了数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和运用。是这一领域的典型例子,他在研究数字与中国的文化中,研究了数字差异与民族心理和传统的概念对数字文化的影响。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也有很多优秀的文章研究关于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形成差异的各种因分析。 综上所述:经过前人的不懈探索,文化科学家和语言学家都逐渐认识到数字语言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存在截然不同的很多因素。本文从文化层面,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语言美学等三个方面,根据之前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将重点分析造成数字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产生差异的缘由。三、本选题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中西方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英汉数字语言文化产生差异的成因。难点:由于文献不足,资源有限,加之个人的观点和能力,可能会对研究对象分析不过全面和深入。四、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步骤:1.借助图书馆及网络收集资料2.整理、阅读、分析资料3.拟定题目4.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题5.写论文提纲6.写初稿 方法: 文献分析法 研究措施: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五、论文撰写框架 1.引言 2.文献综述 3.造成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差异的成因分析 3.1. 数字与不同的宗教信仰 3.2. 数字与不同民族心里 3.3. 数字与语言美学 4. 中西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 5. 结语 参考书目 致谢 六、研究时间安排2012年9月末-拟定题目2012年10月初-收集资料2012年11月中旬-拟定提纲2013年3月末-初稿2013年4月中旬-二稿2013年5月初-三稿2013年5月中旬-定稿七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 陈晓芸.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2006(12).3 胡建华.中西文化数字的性质、涵义之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4 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5 刘英凯. 符号学与跨文化交际 J . 东西方文化评论, 1989, (2) .6 刘辉.从文化角度看东西方民族的数字观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1,(1).7 刘艳晖.英汉数字中吉凶数字的隐喻意义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8 管振彬.数字习语中的中西民族文化心理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10).9 申小龙. 中国文化语言学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10 王红旗数字神奇的含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1 吴慧颖. 中国数文化M. 长沙:岳麓出版社,1990.12 许渊冲. 译.唐宋诗一百五十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3 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14 杨晓军,杨祝英. 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 报,1999(2). 15 叶舒宪.原型数字“七”之谜兼论原型批评对比较文学的启示J. 外国文学评论,1990,(1):28-34.16 曾于芳. 由英语习语、谚语看中英文化差异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