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的作用类别文言虚词比现代汉语虚词范围较广,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六类。现将上述六类中常见的虚词按其作用分为十六点予以分析: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予(y)、卬(ng)朕(zhn)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时,译为“我的”“我们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第二人称:汝、女(r)尔(r)、若、乃说明:第二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你”,表示复数时译为“你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你的”、“你们的”。第三人称:之、其、彼、伊(y)、渠、厥说明: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他(她、它)”;表示复数时,译为“他们(它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他的、他们的”。二、指示代词:近指代词:此、是、斯、兹(z)、之、夫说明: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里、这个、这种”。远指代词:彼、其、夫说明: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里、那个、那些”。虚指代词:或、某说明:虚指是有所指,但所指的对象并不确定。“或”可译为“有的、有人”。无指代词:莫、毋(w)、无说明:“莫、毋、无”在句中用作主语,表示“没有人、没有东西”的意思时,就是无指代词。旁指代词:他说明:旁指是表示“别的、旁的”的意思。三、疑问代词:问人:谁、孰说明:问人的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或“哪一个”。问事物:何、曷(h)说明:问事物的疑问代词,可译成“什么”。问处所、情况或原因: 安、焉、奚(x)、胡、恶(w)、盍(h)、乌(w)、何说明:问处所、情况或原因的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什么、为什么”。四、程度副词:表轻度:稍(今译“稍微”)、略(今译“略微、几乎”)、少(今译“稍微”)、颇(今译“略微”)表比较:益(今译“越、更加”)、弥(今译“越”)、愈(今译“更加”)、尤(今译“更加”)、更(今译“更加”)加(今译“更”)、滋(今译“更加”)表高度:殊(今译“很、极、特别、非常”)、颇(今译“很”)、最(今译“最”)、极(今译“非常”)、至(今译“最”)、甚(今译“很”)、绝(今译“极”)、良(今译“很”)、酷(今译“极”)、孔(今译“很”)五、范围副词:表全部、概括:皆(今译“全、都”)、咸(今译“都”)、悉(今译“全、都”)、举(今译“全、都”)、俱(今译“全、都”)、尽(今译“都”)、毕(今译“都”)、既(今译“全部”)、凡(今译“一共、总共”)、共(今译“一起、一同”)、并(今译“一起、一同”)、率(今译“全、都”)、偕(今译“一起、一同”)、备(今译“都”)表局部、个别:但(今译“只、仅、不过”)、唯(今译“只”)、止(今译“只、仅”)、徒(今译“只、仅、只是”)、独(今译“只有”)、仅(今译“差不多”)、第(又作“弟”,今译“只、仅、不过”)六、否定副词:表示否定(用于陈述句):不(今译“不”)、弗(今译“不”)、未(今译“没有、不”)、勿(w,今译“不”)、毋(今译“不”)、莫(今译“不”)、无(今译“不”)、非(今译“没有、不”)、匪(今译“不是”)、靡(m,今译“不”)表示禁止(用于祈使句):勿(今译“不要、别”)、毋(今译“不要、别”)、莫(今译“不要、别”)、无(今译“不要、别”)表示疑问(用于疑问句末):不(今译“否”)、否(今译“没有”)、无(相当于“否”,今译“不”)、未(相当于“否”,今译“没有”)七、时间副词:表示过去:已(今译“已经”)、曾(今译“曾经”)、尝(今译“曾经”)、既(今译“已经”)、业(今译“已经”)、向(此义繁体字写作“嚮”,与方向的“向”不同,今译“从前、过去”)、初(今译“当初”)、曩(nng ,今译“从前、过去”)、昔(今译“从前”)表示现在:方(今译“正在”)、会(今译“正、正巧碰上”、适(sh,繁体字为“適”,今译“刚才”)、向(今译“刚才”)、立(今译“立刻、马上”)表示将来:且(今译“将要”)、将(今译“将要”)、行(xng ,将、将要)、欲(今译“将要”)、其(今译“将要”)表示经常:常(今译“经常、平常”)、素(今译“一向、向来”)、雅(今译“一向、向来”)表示短暂:俄(今译“不一会儿”)、旋(今译“一会儿、过一会儿”)、须臾(今译“一会儿、片刻”)、且(今译“暂且”)、暂(今译“暂且”)、乍(今译“忽然”)、暴(今译“忽然、突然”)、未几(j ,繁体字作“幾”,今译“不久”)、忽(今译“忽然”亟(j),今译“赶快”)八、情态副词:表示确信:诚(今译“真正”)、良(今译“确实”)、信(今译“实在”)、实(今译“确实”)、必(今译“一定”)固(今译(1)坚决;(2)本来)表示缓急:渐(今译“渐渐”)、稍(今译“渐渐”)、徐(今译“慢慢”)、遽(j ,急忙)表示终究:竟(今译“终究”)、终(今译“终究”)、卒(今译“终于”)表示态势:果(今译“果真、果然”)故(今译“故意”)乃(今译(1)却、竟然;(2)才;(3)就、于是)、徒(今译“白白地”)、几(j ,繁体字作“幾”,今译“几乎、差点儿”)九、语气副词:表示劝勉、命令:尚(可不译出。例:尔尚辅予一人!书经汤誓译文:你辅助我一个人!)、其(可译为“可”,或不译出)表示希冀:庶(今译“希望”)、庶几(j ,繁体字作“幾”,今译“希望”)、唯(今译“希望”)、幸(今译“希望”)表示推测、估计:岂(今译“可、或许”)、其(今译“大概”)、殆(今译“大概”)、或(今译“也许”)、庶(今译“或许”)、庶几(j ,繁体字作“幾”,今译“可能、也许”)表反诘:岂(今译“难道”)、其(今译“难道”)、独(今译“难道”、宁(今译“难道”)、庸(今译“难道”)、巨(也作“讵”,今译“难道、岂”)十、表敬、表谦副词:表敬:谨(表示恭敬,可不译)、敬(表示恭敬,可不译)、幸(表示幸运,可译作“幸而“,句中语序稍有不同。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译文: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也赦免了我。)、请(表示“请允许我”,可不译)、敢(表示冒昧,可译作“请”)、猥(wi ,因对方不惜降低身份做对说话人有关的事而表示敬意,可意译)、枉(因对方不惜降低身份做对说话人有关的事而表示敬意,可意译)表谦:窃(表示“私下里”,可不译)、伏(表示谦下,可译为“私下里”)、辱(表示谦逊,可译为“承蒙”)十一、频率、重复副词:表频率:亟(q ,今译“屡次、再三”)、屡(今译“屡次、接连几次”)、数(shu ,今译“多次”)、辄(zh ,今译“常常、总是”)、每(今译“常常、时常”)、迭(di ,今译“屡次、接连”)、频(今译“接连”)表重复、持续:复(今译“再、又”)、更(今译“再”)、又(今译“又”)、再(今译“又一次”)、亦(今译“也”)、尚(今译“还”)、犹(今译“还”)十二、介词:表时间:于(今译“在、到”)、以(今译“在”)?乎(今译“在”)、自(今译“从”)、从(今译“从、自”)、至(今译“到”)、当(今译“在”)表处所:于(今译(1)到;(2)从;(3)在)、乎(今译“在”)、自(今译“从”)、从(今译“由、从”)、至(今译“到”)、在(今译“在”)、由(今译“从、由”)、缘(今译“沿着”)、当(今译“在、对着”)表对象:与(今译“同”)、以(今译“把、拿“)于(今译(1)向;(2)对;(3)给)、为(今译“替”)、因(今译“通过”)、乎(今译“跟”)表方式:以(今译(1)用;(2)凭)、与(今译“用、以”)、因(今译“凭、靠”)、于(今译“靠、拿”)表原因:以(今译“因为”)、为(今译“因为”)、于(今译“由于”)、因(今译“因为”)表被动:于(今译“被、受到”)、为(今译“被”)、见(今译“被”)、被(今译“被”)表比较:于(今译“比”)、比(今译“比“)、十三、连词:表并列:与(今译“和、跟”)、及(今译“和、以及”)、且(今译“又又,而且,也可不译)、而(今译”又又,有时可不译出)、以(今译“而又”)、暨(j,今译“和”)表连贯:而(今译“就、便”)、则(今译“就、于是”)、遂(今译“就、于是”)、因(今译“于是”)表递进:而(今译“并且、而且”)、且(今译“并且、而且”)、而况(今译“何况、况且”)、矧(shn ,今译“况且”,例:矧今之人,曾不是思。译文:况且现在的人,竟不去想这个。分析:此句中“是”是动词“思”的宾语,前置)表选择:抑(y,今译“还是”)、如(今译“或者”)、若(今译“或者”)、其(今译“还是”)、且(今译“还是”)、将(今译“还是”)表因果:以(今译“因为”)、为(今译“因为”)、由(今译“由于”)、因(今译“因为”)、故(今译“所以”)、以故(今译“因此、由于这个原因”)表假设:如(今译“如果”)、倘(今译“倘若”)、若(今译“如果”)、苟(今译“假若、假如”)、使(今译“如果”)、令(今译“假如、假使”)、第令(“第”又作“弟”,今译“假如、假使、即使”)、藉第令(藉,ji ,第又作弟,今译“假如、假使、即使”)表条件:则(今译“那么”)、无(今译“无论”)、纵(今译“即使”)表转折:但(今译“可是”)、然(今译“可是”)、而(今译“可是、但”)、则(今译“却”)、顾(今译“不过”)表让步:虽(今译“虽然”)、虽然(今译“虽说如此”)表偏正:而(今译“地”)、以(今译“地”)十四、结构助词:之:(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中间,组成偏正词组。可译为“的”。 (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它词组化。可不译出。 (3)帮助提前宾语,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可不译出。 (4)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起调整节奏的作用,无义。译时可省去。者:附在词或词组后面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字结构。所:通常用在动词或动词词组前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人或事物,可译为“的人”、“的事物”。十五、语气助词:句首语气助词:盖(表示下边说的话是一种带推测性的断定。有时可译为“大概”)、夫(用在句首,有引起议论的作用。现代汉语无此用法,不必译出)、惟(用在年月、朝代前,表示叙事开端,可不译出)句中语气助词:者(表提顿。提出人或事物,停顿一下,使读者注意后面说明或解释的部分,可不必译出)、也(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不必译出)、兮(多用于韵文,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可译为“啊”)句末语气助词:(1)表示陈述语气:也(1)表示判断,可不译;(2)表示解释、肯定。可不译,有时可译“啊”)、矣(1)表示已然,即已经实现的事情,可译为“了”;(2)表示将然,即将要实现的事情,可译为“了”)、焉(今译“呢”)、耳(今译“罢了”)、已(今译“了”)、云(含有根据传闻而不十分肯定的语气,可不译出)(2)表示疑问、反问语气:乎(1)今译“吗”;(2)今译“呢”)、邪(耶y ,(1)今译“吗”;(2)今译“呢”)、与(欤,y ,繁体字为“與”及“歟”,(1)今译“呢”;(2)今译“吗”)、哉(1)今译“吗”;(2)今译“呢”)、也(今译“呢”)(3)表示推测语气:乎(今译“吧”)、耶(今译“吧”)、与(今译“吧”)(4)表示感叹语气:哉(今译“啊”)、夫(今译“呀、啊”)、也(今译“呀、啊”)、矣(今译“啦”)、乎(今译“啊”)(5)表示祁使语气:也(今译“啊”)、矣(今译“吧”)十六、叹词:(1)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对讲机租赁及培训与售后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破碎工程临时用电服务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度企业电脑病毒防护与清除服务合同
- 2025年定制建材代购代理协议
- 2025版水沟清洁外包及环境卫生管理合同
- 2025版数字经济股权投资与转让协议
- 2025测量合同范本:地质勘探项目合同模板
- 2025版全新教育培训机构合作移交协议下载
- 2025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外用工服务与管理合同
- 2025标准婚庆策划中介服务协议
- 《中国英语教育史》教学大纲
- 临床医学《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
- 2022-2023学年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单词、词组、句子背默
- 学术会议中的品牌建设与维护
- 传感器概述课件
- 腾讯云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考试题(附答案)
- 中医治疗烫伤的预防及处理
- 叉车操作人员培训课件
- 大学专升本调研报告范文
-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医院行政人员培训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