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商与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以及资源的限制,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其活动与环境的相容性。本文研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企业如何从环境战略角度设计其供应链结构,有效识别供应链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构建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指标体系,使供应链制造商与供应商协作进行节能减排、废物处理等管理,以应对来自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压力,从而促进制造商与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 合作伙伴关系 评价指标体系 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5)01-0073-05IDOL10.13529/j.c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湖南省低碳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批准号:2011ZK2051) 作者简介王忠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与管理; 刘建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博士主,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与管理。(湖南长沙410004) Abstract:Withtheincreaseofenvironmentalpressuresandthelimitationofresources,theconstructionofgreenenterprisehasbecomeoneoftheurgenttasksChineseenterpriseshavetofaceintheprocessofdevelopmheiractivitieswiththeenvironmlychainmanagement,onthewaysstructureofsupplychainfromtheangleofenvironmentalstrategies,effectivelyidentifythepartnershipandsuppliersalongthesupplychainfromthestrategiclevel,andconstructthesuppliersystemtohelpevaluatewhichsupplieristhemostsuitablepartnerforthereductionmanagementapproachastorespondtoenvironmentalpressuresfromthegovernmentandgroups,thuspromotingthehealth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strategicpartnershipandsuppliershiprelationship;evaluationindexsystem;strategicresearch 一、引言 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以及资源的限制,建设绿色环保型企业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其活动与环境的相容性。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供应链管理中综合考虑对供应链周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从系统的观点与集成的思想出发,寻求解决制造企业活动与环境之问冲突的有效方式。目前,由于意识到节能减排、废物处理管理在节约成本、树立声誉和降低风险等方面对运营绩效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其环境战略的重点从单个公司层面转移到整个供应链水平上,以进一步开发自身减排潜力,保持市场竞争力,满足日益增加的客户期望,应对来自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压力。 根据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机理,想要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首先是对战略需求的识别,其次是对合作伙伴的评估和选择。因此,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供应链制造商与供应商协同节能减排、废物处理管理,需要引入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模型,对现有的供应商选择流程进行修正,以向制造企业提供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框架。本研究的重点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构思出一个供应商选择决策框架,以实现共同节能减排和废物处理;二是提出一套系统的绿色供应商评价标准,以增强环境评估过程中的有效性。本文将绿色供应链理论与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理论相结合,提出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的指标体系,对于帮助制造企业在绿色经济的新环境下客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富于竞争力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绿色供应链管理英文全称为“Environmental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为ESCM。绿色供应链管理(ESCM)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而这些因素则通过采购、物流、物料管理、制造和处理流程将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去。如同产品生命周期评估过程,绿色供应链管理考虑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管理试图重组供应链,以改善其环境绩效,使企业能够降低其与环境相关的成本,避免预期的未来成本,并探索节能减排、废物处理的新方法。 国内外学者们对绿色供应链管里进行了一些研究。Zsidisin和Siferd(2001)将单个公司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ESCM)定义为:“就某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设计、采购、生产、配送、利用、再利用和废弃处置等方面而言,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采取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开展的供应链管理活动和所形成的关系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应对一系列与自然环境相关联的问题。”Mclntyre等人(1998)研究了欧洲施乐公司关于为其集成供应链构建环境绩效指标的举措。他们注意到,如果不考虑对供应链整体的影响,那么任何一家企业的环境战略都是不完整的。通过全面的收集信息,施乐公司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供应商的活动和控制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Humphreys等人(2003)对一家跨国电子通讯公司展开案例研究,发现对不同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明确的排序分级,可以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环境管理水平;此外,如果有可能与国际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那么供应商们将更愿意致力于供应链环境绩效改善工作。JacquesLopez等人(2008)研究了加拿大新的中小型企业开展环境供应链管理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和机遇,并认为时间和专门用于解决固体废弃物和能源问题的财政资源,是实施环境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限制因素。BalanSundarakani等人(2010)研究了供应链中的碳足迹,并使用拉格朗日公式和欧拉方程对模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特别关注供应链前期设计阶段的工作。杨光勇和计国君(2011)以环境底线原则和产品外部性为基础,研究了以关注环境生态收益为核心的环境底线供应链,认为构建环境底线供应链需要减缓产品引入速度,以及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与综合性回收网络相结合。崔立民(2012)提出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各领域绿色环境保护意识在持续加强,认为如何抓住机遇,运用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主要特点的低碳经济模式来改进环境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颜波和石平(2013)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运用DEA方法的C2R模型以及在C2R模型基础上改进建立起来的超效率DEA模型,对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的指标体系。 三、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指标体系 本文拟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测量供应链环境绩效的关键指标,鉴于此,构建的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一)供应商简况(SupplierProfile) 1.工艺成熟度(Technologicalmaturity):决策模型中通过工艺成熟度这个标准,就可以知道供应商某一产品、流程或制造技术当前的进展情况。处于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产品有更多的改进空间,所以也具有更大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相比之下,处于工艺高度成熟阶段的产品更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更低碳的新产品所替代。 2.地理邻近性(Geographicproximity):将地理邻近性这一因素作为供应商评价标准之一,是因为有研究表明:企业的二氧化碳管理能力和相关策略制定会根据其地理位置而发生改变。例如,Scholtens和Kleinsmann(2011)发现,英国和荷兰两地的承包商从事二氧化碳减排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是不一样的;类似的,Weinhofer和Hoffmann(2010)也注意到.欧洲、日本和美国这三个国家的公司之间碳排放策略也差异很大。 3.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Lifecyclecostmanage-ment):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使制造商能够从成本的角度衡量供应商二氧化碳管理能力,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一是能源价格不断上升引起成本增加,进而给能源密集型产业带来风险;二是碳排放量减少与能源节约是相联系的,反过来能源节约会带来成本节约。 4.与订单相关的二氧化碳量(Order-relatedC02volume):这一标准可以提供有关供应商减排潜力的信息。由制造商订单引起的供应商碳排放量越低,显示出供应商减排潜力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当某一供应商与订单相关的二氧化碳量较高时,该制造商一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就被视为是更有价值的。 5.战略重要性(Strategicimportance):总的来说,“战略重要性”这一标准考虑了与其他供应商相比较,某一供应商对该制造商的市场支配力,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供应商雄厚的客户基础可能是得益于其产品生产流程的改进。 (二)二氧化碳管理能力(C02ManagementCompeten-cies) 1.二氧化碳减排实践活动图谱(SpectrumofC02re-ductionpractices):二氧化碳减排实践活动图谱指的是供应商为改善公司碳排放量平衡所采取措施的多样化。供应商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驱动性因素除了法律上的硬性要求之外,还包括对气候变化的日益重视、试图提高环境绩效、对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愈加关注等。依据先前的研究,减排实践活动大致可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大类。与外部活动相比,内部活动直接关注公司本身内部的二氧化碳减排。以百事可乐公司为例,它就应用了一个更加广泛的二氧化碳减排实践活动图谱。除了使公司本身的业务流程更加环保高效之外,百事可乐公司还将供应链合作伙伴融人到其二氧化碳减排实践活动中。同时,百事可乐公司的这一策略也充分表明了气候变化对商业决策的重要影响程度。 2.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报告(C02accountinganclreporting):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报告也是百事可乐公司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有效管理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公司、流程或更加复杂的产品层面上测量碳排放量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识别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从而有目的性地采取减排措施。Hedberg和Malmborg(2003)认为,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企业能够检测出当前的运营状况、制定新策略并且跟踪产品未来的改进。追踪碳排放量的标准体系有很多,如ISO14064、PAS2050等。 3.二氧化碳减排计划和目标的制定(DefinitionofC02reductionplansandLargets:将这一要素作为其中一个评价标准是因为之前有相关研究表明,没定减排目标是实现碳排放量缩减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可以极大地推动公司积极投入到碳减排管理工作中,已经制定详尽的减排计划的供应商被视为是对碳减排管理领域更加感兴趣的,并且相关经验也可能是更丰富的。相对的和绝对的指标都可以被使用来设定碳减排目标,但制定计划和目标的前提条件是统计和分析碳排放量。 4.对外部环境管理活动的参与(Commitmenttoexternalenvironmentalmanagementactivities):这一标准描述了供应商对公司外部环境管理活动的参与性程度.参与活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参与诸如“产晶碳足迹项目”、“国际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目”之类的环保倡议活动,也可以是参加由政府发起的环保志愿者活动或者是各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会议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表明供应商已经意识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并且在环境管理活动中尽出自己的一份力。Sharfman等人(2009)发现,供应商参与环境管理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它们被制造商选为合作伙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实施管理(ImplementationManagement) 1.体制的相容性(CompatihilityofSystems):企业之间运营体制的相容性,有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合作。体制的相容性简化了沟通和协调过程,因此增加了双方合作活动的这一评价标准指的是供透明性、降低了交易活动的复杂性一总的来说,产品流程和应商在碳减排措施方面与制造商共同投资并联合使用相碳排放量统计标准方面的相容性,是影响制造商与供应商有效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二氧化碳数据币口信息交换(COzclataandCO:knowledgeexchange):成功的管理合作伙伴关系并提升合作伙伴的绩效要求合作双方之间实现充分的信息交换。结合当前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管理的大背景,相关信息交换主要包括碳排放数据和管理经验的交换。比如说,为了帮助某个合作伙伴改善其碳排放量平衡,则需要分析合作伙伴的碳排放数据,从而识别出其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然后,需要将碳减排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这个合作伙伴。协助合作伙伴实施碳减排工作所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越少.相应的费用支出(如人力、财力、时间等)就会越低。 3.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活动的支持(Supportforimple-mentationofCOreductionpractices):这一评价标准指的是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公司之间直接开展相互扶持工作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和支出,如帮助合作伙伴安装碳减排设施设备所引起的费用等。公司和其意向合作伙伴之间生产系统的兼容性或相似性有助于增强对彼此情况的了解。不同于上述的信息交换指标,实施支持是一个物理性特征。然而,信息交换和实施支持这两个指标对于改善合作伙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都是同等重要的。 (四)组织因素(OrganizationalFactors) 1.关系紧密性(Relationshipcloseness):现存的文献表明,双方关系紧密性程度将对高效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产生巨大影响,并且合作伙伴关系不紧密还会严重阻碍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实施。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减少与协商、监管等相关的交易成本,并积极鼓励公司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合作伙伴关系紧密能够增强制造商与供应商共同投资某些项目的意愿,从而增加彼此交易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此外,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的充分信任也为双方协作进行环境管理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对变化的响应能力(Responsetochanges):这一评价指标描述了当制造商碳减排策略发生变化时,供应商在自身产品工艺流程中作出调整以应对前者变化的响应能力,旨在降低供应链整体碳排放量。 3.二氧化碳风险评估管理(CO:riskevaluationmanage-ment):企业必须为日后更严格的政府法规、日益增长的客户期望以及由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自然、环境问题(如资源稀缺)做好准备;这样也就使得风险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供应链上的透明性将有助于风险的评估和适当措施的甄选。 4.在二氧化碳减排实践方面的联合投资(Jointinvestmentsinco2reductionpractices):这一评价标准指的是供应商在碳减排措施方面与制造商共同投资并联合使用相关资源的意愿。协作管理带来的收益比若干独立个体分别产生收益的总和还要大得多。因此,通过共同投资和联合使用资源,合作伙伴们能够被开发出更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 5.二氧化碳减排战略上的一致性(Congruenc。fth。C02strategies):制造商和供应商在二氧化碳减排战略上的一致性也是另一个关键的供应商评价标准。说到底,共同协作本质上是一个利己主义的过程;每个参与进去的合作伙伴都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增加自身的收益。相应的,动机是否一致或目标相同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协同合作的有效性。这一评价标准指的是某一供应商实现自身目标,同时满足制造商需求的能力。之前有研究表明,追求供应链整体碳排放量降低的公司A更愿意和旨在减少自身内部碳排放量的公司B展开合作。这是因为在这样一种合作模式下,合作伙伴们的目标都得到实现:公司A通过协助合作伙伴B开展碳减排工作而实现了供应链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减少;同时公司B由于得到A的帮助,最终也降低了自身的碳排放量。 (五)风险因素(RiskFactors) 1.供应商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降低(Lossofthesupplie,sC02savings):这一评价标准描述了当供应商二氧化碳减排量降低时,制造商的碳排放平衡随之也会间接地受到破坏,从而带来的风险。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降低会对企业的公众形象、信誉和环境绩效评价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许多研究学者都认为,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活动主要就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公众信誉。造成二氧化碳减排量降低的原因有很多,如供应商产品结构的改造、采购订单的取消、供应商公司倒闭等。 2.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活动过程中的延误性(CO:,。一ductionpracticesrealizationdelays):这个评价标准指的是供应商因没有在双方协定好的时间期限内完成二氧化碳减排活动而引起的风险。这是因为这样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下游制造商二氧化碳减排任务的按时完成。 3.供应商提高产品价格(Increasingproductpriceofthesupplier):这个指的是供应商提高产品价格所带来的风险。供应商的市场支配力、产品的高度定制化要求、采购来源单一都会增加下游制造商对该供应商的依赖性,这些都为供应商提高产品价格创造了有利空间。 4.将二氧化碳减排管理经验泄露给竞争对手(TransferofC02managementknowledgetorivals):总的来说,这一评价指标描述了供应商将相关的二氧化碳减排管理经验转移给其他客户时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当其他客户刚好是某制造商的竞争对手时,那么这家制造企业同时将面临失去竞争优势的风险。 四、构建环境供应链管理背景下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意义 (一)改善供应链整体环境绩效 在以往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合作模式中,合作双方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效益的增加,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平衡为代价,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行业经济是没有前景可言的。如果充分结合环境因素去考虑整条供应链业务的运作流程,那么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会有所减弱,从而改善了供应链整体的环境绩效。 (二)增强环境供应链管理能力 当前的环境供应链是较脆弱的,容易受到气候、资源、政策、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这一因素对环境供应链的影响程度是较大的。所以,迫切需要在环境供应链管理背景下,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建立科学、高效的合作伙伴关系,对各个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也获取经济方面的收益。 (三)提高供应链经济效益供 应链中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如果环境绩效方面得到了改善,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率利用,那么供应链业务运作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供应链产生的经济价值无疑就会提高。反过来,如果环境要素投入过多,就不仅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产品前期的制造成本还会大大增加,后期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不会令人满意。 (四)实现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想要实现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在环境供应链管理背景下,构建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下传统节日作文清明节(8篇)
- 赤壁怀古:古诗文意象解读教案
- 科技之光与时代力量:初中八年级科普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 时间和位移的课件
- 一年级日记看电影100字15篇
- 贵金属交易风险披露书及合同书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早期阅读犟龟课件
- 观少年派有感1500字(10篇)
- 纪检业务培训课件模板
- 施工照片拍摄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运维培训内容
- 【中信建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行业AI产品深度拆解(系列1)-可灵:头部AI视频产品
- 广西桉树造林技术改进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深入研究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 水电站优化调度培训课件
- 2024年内科护理学(第七版)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
- 信息系统监理师(中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解读
- 线路迁改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