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1.能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2.能说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感受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 学法指导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合作探究,概述诗情。 自主学习1.文体链接歌、行:古代诗歌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词:是唐末兴起的一种新的诗体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它是一种配着音乐歌唱的艺术形式。它源于诗又不同于诗。在形式上,每首词都有词调,词的句式不像诗那样整齐,而是参差错落,有长有短,押韵也比诗灵活。在内容上,词所反映的生活面不如诗广阔。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而来,兴起于金元时代,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小令在元代又称“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2.写作背景饮酒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当时这个家庭已经衰落。他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却看不惯官场中钻营巧取的作风,终于归隐田园。饮酒诗一组20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写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 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被那里开阔秀丽的景色吸引。此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情思,于是就有了这一千古名篇。雁门太守行 在李贺生活的年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多次战争。雁门太守行就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恨的元曲。3.古诗朗读停顿的划分:从形式上看,四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节奏;五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三节奏或二、二、一节奏;六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二节奏;七言的古诗,常采用二、二、三节奏或二、二、二、一节奏。但是诗歌停顿的划分,可以按意义单位分,也可按音节分,有规律可循,但并无定数,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将次北固山下划分朗读节奏。 (1)按意义单位划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按音节划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文学常识(1)填表篇名作者朝代称谓体裁出处饮酒名 ,字 古体诗陶渊明集登幽州台歌后世称为陈拾遗古体诗次北固山下唐代 全唐诗雁门太守行人称“诗鬼”乐府旧题诗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号 全元散曲(2)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 ,秋思是 。作者是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他三位是 、白朴、郑光祖。5.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结庐: 怆然: 次北固山下: 客路: 风正: 临易水: 玉龙: 6.分别默写这五首诗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饮酒: , 。(2)登幽州台歌: , 。 (3)次北固山下: , 。(4)雁门太守行: , 。(5)天净沙秋思: , 。 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饮酒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二:登幽州台歌1.登幽州台歌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探究三:次北固山下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探究一:雁门太守行1. 第三、四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情景? 2.这首诗几乎每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描绘了几个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二:天净沙秋思1.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如何理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话? 3.哪些景物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 我的收获采菊东篱下,天地悠悠的怆然,春入旧年的哲理,刀光剑影的悲壮,游子断肠的乡愁,无不让我感怀。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因此, 17.诗词五首自主学习3.(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1)陶渊明、东晋、潜、元亮、陈子昂、唐代、陈子昂集补遗、王湾、五言律诗、李贺、唐代、李贺诗集、元代、东篱、散曲(2)曲牌名、题目、关汉卿5.盖房子 悲伤的样子 临时驻扎,停留 旅途 顺风 抵达 宝剑的代称6.(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饮酒1.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而无车马喧”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 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等,心情闲适,心志高远,因此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不感到“车马喧”了。2.“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3.通过眼前的景物的叙述,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探究二:登幽州台歌1.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2.流露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苦闷的情绪。探究三:次北固山下1.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2.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博大的胸襟。第二课时探究一:雁门太守行1.第三句是从听觉的角度,第四句是从视觉的角度。2.这首诗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 “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色彩斑斓,对比鲜明,准确地表现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显得奇诡而又妥帖。3.两个。一个是日落前边关将士守城的情景;一个是援军的行动。表达立志报效祖国的壮志决心。探究二:天净沙秋思1.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短期公寓租赁合作协议范本
- 语言幼儿防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红酒培训基础知识大全课件
- 2025合作协议范本:讲座教授聘任合同示例
- 红茶鉴赏知识讲解课件
- 诗词竞赛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风险管理单记录与跟踪模板
- 文档资料归档与索引制作指南
-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课程教案
- 企业形象塑造与品牌推广模板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GB/T 18884.2-2015家用厨房设备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 文化政策与法规(第一课)
- 色彩基础知识ppt
- 寻找消失的滇缅路:松山战痕课件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送给老师的花|沪教版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最新开工报告范文
- 制药企业仓库温湿度分布的验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