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9课项脊轩志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1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9课项脊轩志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2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9课项脊轩志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3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9课项脊轩志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4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9课项脊轩志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脊轩志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后徙居嘉定(今上海嘉定)。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项脊,地名,作者祖居之处。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斋。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如:(1)陋室: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老学庵: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3)七录斋: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4)聊斋: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5)瓶水斋: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唐宋派是明代的一个主要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既推尊先秦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和发展,提倡学习唐宋文,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同时针对复古派的摹拟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的主张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唐宋派创作的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们的文章大都直抒胸臆,文从字顺,气韵流畅,平易近人。其中,以归有光的散文成就最高。1通假字(1)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同“_”,_(2)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同“_”,_ (3)而母立于兹 同“_”,_ (4)以手阖门 同“_”,_2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义:_今义:寺院的住持。(2)往往而是古义:_今义:每每,常常。(3)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古义:_今义:学习读书。3一词多义(1)顾(2)置(3)归(4)而(5)之4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_(2)使不上漏:_(3)前辟四窗:_(4)内外多置小门墙:_(5)东犬西吠:_(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_(8)借书满架:_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1)妪,先大母婢也:_(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_(3)其制稍异于前:_6翻译句子(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译文:_(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译文:_(3)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译文:_(4)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译文:_(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译文:_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渗漉(l) 老妪(u) 扃牖 (yu)珊珊可爱(shn)B修葺(q) 栏楯(dn) 长号(ho) 万籁有声(li)C先妣(p) 阖门(h) 异爨(cun) 冥然兀坐(w)D垣墙(yun) 偃仰(yn) 象笏(h) 呱呱而泣()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室始洞然(宽敞的样子)桂影斑驳(错杂)先妣抚(抚摸)之甚厚妪每(每次)谓予曰风移影动,珊珊(美好的样子)可爱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其制(规制,格局)稍异于前或凭几学书(写字)旧时栏楯(横的叫栏,纵的叫楯)瞻顾遗迹(回顾)A BC 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C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_。(2)借书满架,_,_,万籁有声。(3)三五之夜,_,_,_,_。(4)庭有枇杷树,_,_。二、阅读理解训练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迨诸父异爨迨:等到B凡再变矣 再:两次C大类女郎也 类:好像D客逾庖而宴 宴:宴请9下列句子中,能够表现祖母对孙子关怀期望的一组是()某所,而母立于兹。儿寒乎?欲食乎?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ABCD10下列有关这段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河中最动人的浪花,因此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产生共鸣。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离和破落,二是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三是写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C这段文字,将大家庭分离、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怀才不遇、功名未成之喟叹与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动人的魅力。D和五人墓碑记选择重大题材、阐明生死重大意义不同,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题材尽管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段文字的一大特色。答案精析基础梳理1(1)挡抵挡(2)姗姗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3)尔你(4)合关闭2(1)一丈见方。(2)到处。(3)学习写字。3(1)动词,环顾/动词,拜访/动词,看/动词,看/副词,可是、但是/副词,难道、反而(2)动词,安放/动词,设置/动词,放弃、丢下(3)旧时指女子出嫁/动词,回来/动词,回去、归隐(4)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代词,你/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5)结构助词,的/代词,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补充音节/代词,它/助词,补充音节/代词,那4(1)名词作状语,向下(2)名词作状语,从上面(3)名词作状语,在前面(4)名词作状语,在里面;在外面(5)名词作状语,对着西面(6)名词作状语,亲手(7)名词用作动词,喂养(8)形容词用作动词,堆满5(1)判断句(2)被动句(3)介词结构后置句6(1)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2)农历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树影摇动,可爱极了。(3)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4)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痛哭而不能自已。(5)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依纲扣点1DA项“妪”读y。B项“楯”读shn。C项“妣”读b。2B洞然:明亮的样子。抚:对待。每:每每,常常。栏楯:栏杆。3CA项每次/常常。B项才/起初。C项介词,在。D项环顾/只是。4DD项修葺:修补。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A项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B项古义:到处。今天:每每,常常。C项古义:学习写字。今义:学习读书。5BA、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