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升值OR加息:中国治理通胀两难背后的难言之隐2010年行业盘点文章系列宏观经济篇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这三个英文字母一次又一次拨动着普通民众及专家学者们敏感的神经。11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了5.5%,创下28个月来的新高,物价的持续上涨已成为不争事实。虽然央行推出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就目前而言,调控措施尚未显现出明显的效果,社会各界对于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以及下一步的调控举措预测,也众说纷纭。到底什么是当前通胀的根源所在?治理通胀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中国经济的决策者一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却非常吝于动用升值和加息这两种调控手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哪里?本文将从当前通胀的原因讲起,一一做出解答。一、通货膨胀背后的原因解读:主动超发和被动超发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目前的通货膨胀官方给出的原因很多,如: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结构性低估、美国释放过度流动性的输入因素等。但归根结底,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流动需要的必然反映。而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从宏观层面来看,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货币的主动超发:是指央行有意识的释放过多的货币:包括财政赤字,信贷过度释放等。主动超发表现比较突出的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2009年释放了十万亿元的信贷增量,当年我国M2同比增长了27.7%,2010年前三季度M2同比增长了14.1%,均超过同期GDP增速,造成了经济体中流动性的过剩。 其次是货币的被动超发,主要来源于中国的外汇管理机制和长期的经常项目顺差:在我国,居民和企业不能持有外汇,长期的外贸顺差,出口、进口净顺差必须在银行结汇,之后由银行卖给中央银行,形成所谓“高能基础货币”供应。长期的贸易顺差形成的外汇储备结汇成人民币之后,所有的人民币都以超发货币的形式存在于本国经济体当中。这部分货币量截止2010年11月底,为人民币22.18万亿。按M2为70万亿计算,已经相当于M2的30%左右,占M1的70%左右。无论是主动超发还是被动超发,流动性的过量供给毫无疑问的会引起资产泡沫、通货膨胀。但超发的货币不会立即体现在最终端的物价指数CPI上,超发的货币会催生出资产泡沫,尤其是货币吸纳能力最强、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也就是股市。最初的货币超发使得股市在08年10月到09年8月期间涨了一倍,但是当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以支撑股市继续上涨的时候,过剩的流动性就面临着转移,先是货币吸纳能力同样很强、但流动性稍差的资产:如住房,之后资金再转而炒作大宗商品、最终进入米市,其结果就是物价的全面上涨,CPI一路走高。二、存款准备金率:已上调至历史最高点,调控效果直接但是有限从今年1月份起,央行已经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般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到了18.5%的历史最高点。尽管央行收紧货币的意图明显,但实际效果欠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直接控制信贷规模增长的方式,但是流动性过剩不仅仅受到信贷规模的影响,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在高增长预期和高投资冲动的情况下,仅仅控制信贷规模能产生的效果直接但是有限,可以看到,随着存款准备率的接连上调,CPI也在一路上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人民币升值:面临两大风险,或为经济增长不能承受之重在调控的常规手段中,人民币升值是能够使通胀率降下来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升值能够有效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同时抬高出口商品的价格减少外部经济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因此是非常有效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但目前来看,中国政府似乎坚决反对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来抑制通胀和消除国际贸易不平衡。理由是一旦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的出口企业将面临沉重打击,中国就会出现经济衰退、工人失业、社会动荡等等,并以当年的日本作为例证。但我们真正考察历史就会发现,广场协议当时货币被逼迫升值的国家很多,包含了日本、德国、法国等,尽管日元从1985到1988年升值超过86%,但同期,西德马克也升值了70.5%。但德国马克的升值过程是在一年之内完成的,经济随之完成转型,也并没有像日本一样陷入长期衰退。而日本的做法是一方面抗拒快速升值,采取缓慢升值的方法,另一方面超发货币创造资产泡沫。我国现在的做法与当年日本如出一辙,不能不引人深思。认为人民币一升值,出口企业就会面临困境、大量破产、员工面临失业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中国并不像是台湾或柬埔寨这样的小经济体,一旦货币升值、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就会而且能够向外转移;中国是大经济体,经济的体量决定了即使成本上升,国际经济分工上也很难快速找到能承接转移的地方。升值能够抑制通胀,当然也可能造成出口下降、经济增速下降等风险,但这可能并非中国政府不采纳人民币快速升值政策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在升值之后,被动超发逆转,货币超发造成的资产泡沫破裂和继之而来的资本的外流可能会导致中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破产。我们可以预见,一旦货币升值,我们的经济面临着两大风险:首先,升值会把被动超发的货币这一部分抹平,而我国主动超发的机制又是受到限制的,如果快速升值到均衡水平的话,就面临着货币供应不足的风险。而我国所有的在建工程都需要持续的货币供应,如果货币供应不足的话,我们的经济发展就面临着极大风险。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一旦货币升值到位,目前泡沫化严重的中国房地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原来由房地产吸收的过量流动性将转而配置外币资产。一旦过量流动性由房地产中撤出转而配置外币资产成为趋势,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地方财政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是中国当前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承受之重。四、加息:不会是2011年货币政策的常规选项,负利率将长期保持加息是应对通货膨胀的另一个有效手段,它能够抬高借贷成本以抑制借贷活动,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速,达到抑制通胀的效果。另一方面,长期负利率环境下制造的通胀预期会加速货币的流通速度,使银行体系内的储蓄存款活期化、松动化,加剧通货膨胀;而加息、尤其是加息到消除负利率的水平,能够有效抑制储蓄存款的松动化,消除恐慌性需求,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从而降低通胀率。而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通货膨胀发生以后,中国经济的决策部门包括它们的经济学家喉舌,在一开始是否认通货膨胀的存在,在通胀愈演愈烈,已经无法掩盖的情况下,又抛出了加息无用论。其核心论点是,当前的通货膨胀是由输入性因素和成本上升引起的,因此加息无益。但真正的天机是:2008年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无论是地方政府及其平台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还是国有垄断企业,它们在增加的信贷增量中攫取了最大的份额,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错配,而这些天量信贷资助的项目很多经济效益较差,即使在当前极低利率水平下,这些项目将来的还贷能力也非常可疑,而一旦利率恢复到市场均衡标准(在当前水平上至少加3个百分点),这些项目的命运可想而知。此外,十万亿地方政府平台贷款背后的坏账很可能再一次把中国银行业拖入深渊,这又是我们的经济不可承受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储蓄存款的拥有者成为被牺牲的利益相关方。可以预见,只要通货膨胀还没有达到威胁政治稳定程度,负利率将长期保持,加息只是安抚民众焦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29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试题(无答案)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化学九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大连市名校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北京海淀人大附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做个有缘人第9课【老师您好】 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15)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2026届北京顺义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商铺租赁合同签订中的租赁期限与续约规定
- 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新版表
- 大班科学《神奇的洞洞》课件
- 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 控制计划CP模板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路面压浆施工方案
- 第8课时 主题阅读《雨的四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Linux基础入门培训
- 现场技术服务报告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