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doc_第1页
如何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doc_第2页
如何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doc_第3页
如何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doc_第4页
如何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向来有着强烈的好感。不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传统文化所散发出来的永恒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吸引着我。之所以如此,是在于传统文化里凝聚着人类智慧与精神的积淀,以及通过世代流传下来的那些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在现代展览业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国展览业所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展览人,尤其是中国的展览人,如何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中国展示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中国人的骨子里向来不缺乏设计与创作的灵性。我们的书法形神兼备,看似随意挥洒却有着韵律与节奏的和谐统一;我们的国画“无画处皆成妙境”, 看似空阔的留白却透着说不出的意境悠远;我们的传统纹饰精美华贵,看似错综繁复,却有着对自然、生态、人文惊人的把握和提炼;我们的工艺品造型生动,用料考究,看似源于传统经验的雕琢刻画,却闪现着惊为天人的聪明才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积淀着古老的哲学思想,另一方面却蕴涵着极其现代的设计理念。然而令人惭愧的是,这些曾经令世界难以望其项背的东西,却没有在我们这里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看看我们周围,几乎所有能给世界带来震撼的东西都来源于我们的祖先,来源于我们的博物馆,现代设计在中国走入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简单的“拿来主义”差不多充斥着所有的设计领域,蚕食着我们的思想,中国的设计师面临着一个空前窘迫的现状那就是我们正在慢慢蜕变成一群脑子里鲜有故事的人。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的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地抛下了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欧美的设计更是成了引领全球设计潮流的风向标。这其中得益于西方人创作时活跃的思维和迸放的激情,于是我们当中有些人想当然地把人种和文化的差异当作是造成这种差距的直接原因而觉得理所应当。可是我们应当看到,作为亚洲近邻的韩国和日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黄皮肤,黑眼睛,他们在设计领域的飞速进步却令世界为之赞叹。亚洲人特有的细腻使得他们在平面、包装、工业造型,展览展示等诸多设计领域独树一帜甚至赶超欧美。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韩国和日本的优秀设计师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的作品中总是巧妙地融合了各自许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因而显得个性鲜明。在欧美设计风靡全球的今天,他们的作品以其特有的东方魅力,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和称赞。韩、日在艺术界的成就告诉我们,只有将自己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里中去,才能在现代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中国的展览设计师而言尤其重要。因为设计总是互通的,展览展示设计作为设计领域中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虽然没有太多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同行们在其他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足够我们好好总结并且受用终身。对于中国的展览设计师而言,要想学会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首先,我们应当学会静心地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设计师,如果做不到对传统文化有所研究,有所见地,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诠释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钻研,如果只是浅尝辄止,你的作品也势必会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其次,我们应当学会细致地观察。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的重要基础,是思维的起点,更是艺术思想的触角。 善于观察的人,随时随地都会从身边的人或事得到对自己有益的启示,对于这样的设计师而言,无疑意味着拥有了取之不尽的丰富的资源。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希腊人给了世界一个惊奇。古老的希腊神话被希腊人用极其现代的手法演绎得出神入化。时隔两年,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卡塔尔这个只有74万人口的小国更是给世界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当我们从一个展览设计师的视角见证这一切的时候,除了赞叹之外是否注意到许多和展览展示相关的细节,得到更多的关于怎样用现代展示理念诠释传统文化的启迪呢?雅典奥运会和多哈亚运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却演绎了各自的精彩。其一,他们都运用了水的元素。希腊人用了五十万加仑的水注满整个体育场,配合蓝色的灯光,将会场打造成了一片神秘的蓝色海洋;而卡塔尔人则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全场投下了虚拟的海水,随着舞者的脚步向岸边层层推进。蓝的水,黄的沙,多哈的“海水”更显出无形胜有形的妙处。其二,他们都巧妙地利用了大屏幕与现场互动。希腊人编排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场景:一个会场上的鼓手和大屏幕里一个在奥林匹亚的鼓手相对击鼓,这种古老与现代的对话,瞬间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全场观众激动不已;而卡塔尔人更是用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LED显示屏,与现场的互动贯穿始末,为演出开拓了除地面,天空以外的第三空间。现场效果只能用“视觉震撼”来形容,可以称作是革命性的突破。其三,他们都在说一个故事。希腊人用史诗般的宏大场面给我们重新讲述了一遍希腊神话;而卡塔尔人则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卡塔尔男孩成长为“探索者”的故事, 利用探索这条主线,开幕式在短短的时间里讲述了人类科学漫长的发展史。从开幕式上天马行空的点火方式,到闭幕式上神奇的飞毯,卡塔尔人把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再一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发现它,提炼它,运用它。再者,我们应当学会客观地思考。我们在经历了所有的这些感动之后,不妨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一、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这样做?二、为什么他们能做得这么好?三、为什么我们想不到?四、为什么我们做不好?不要简单地把原因全部归结到预算问题,低成本、小制作所成就的经典案例在各行各业不胜枚举。经典的诞生源于理念,而不是金钱。没有现代理念的支撑,再绚丽的演出也仅仅是金钱的堆砌,不但打动不了人,反而会遭人鄙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在眼前,中国的传统文化绝非仅仅只是简单的踩高跷和茉莉花,也不是简单的脸谱展示和舞龙舞狮,民族特色也绝不能等同于五十六个民族轮番上台表演一番大联欢。我们也有我们的神话故事和美丽传说,中国究竟要以何种方式,为世界创造一个新的经典?我们曾向世界承诺要举办一届节约的奥运,绿色的奥运,我们不能去拼资金,拼投入,那么我们只有拼思想,拼理念。最后,我们应当学会大胆地突破。在永怡传播,看到最多的两个字是:“变态”。江南春先生说:“广告就要变态就是要改变消费者的态度。”这个词,对于展览设计师来说同样适用。其实,展示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就是要最大化地改变参观者的态度。否则,一个毫无新意和吸引力的展台,只能把观众变成匆匆过客。今天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越来越快地融入世界,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只知道长城的层面上。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的外墙直接使用了长城的巨幅喷绘,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的内墙运用了浮雕来展现我们的华夏文明。没错,那个喷绘的确是像极了长城,那个浮雕墙也的确是涵盖了许多内容,可是反思我们自己,为什么一表现长城就非得惟妙惟肖?为什么一叙述历史就非得是满墙浮雕?同样的表现手法,为什么这用了那用,你用了我用?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所突破吗?那样的东西,我们做得再好,也不过是让人赞叹工艺的精良,什么时候也能让世界为我们的思想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呢?比起中国古代讲究“神似而形不似”的意境,我们真的还不如古人。去过苏州博物馆的朋友大概都会对它印象深刻。作为贝聿铭先生在国内唯一亲自设计的博物馆,它的建成给我们当代设计师上了如何传承和求变的生动的一课。贝聿铭先生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造型,却突破了“大屋顶”在采光上的束缚,他大胆地采用了玻璃,开放式钢架这些看似和水乡格格不入的材料,得以让阳光能够尽情地倾洒到室内,加之精心设计的移步换景的精妙布局,使苏州博物馆既有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又能体现苏州独特的地方风貌。这对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这些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做到用现代展示理念来诠释传统文化,我们确实需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变态”的人,大胆一点,再大胆一点。有所突破,才会有所成就。设计发展到今天,但凡我们称之为大师的人都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