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经典照耀语文的天空.doc_第1页
让国学经典照耀语文的天空.doc_第2页
让国学经典照耀语文的天空.doc_第3页
让国学经典照耀语文的天空.doc_第4页
让国学经典照耀语文的天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迁市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申 报 表申报单位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 项目名称 让国学经典阅读照亮语文的天空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申报日期 2012 年11月28日 一、学校基本情况和特色优势宿豫实验高级中学组建于2011年7月,是由1952年建校的大兴高级中学和1956年建校的来龙高级中学合并而成,是宿豫区唯一的一所公办高中。历史上,两校成绩斐然,享誉市内外。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直雄居我市同类学校之首,大兴高中2000、2001年连续两年本科达线超过200人,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本科上线超200人的农村高中。学校先后有千余名同学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竞赛中获得大奖,两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扎实细致的管理作风、不断提升的教育教学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两校丰厚的底蕴流淌在年轻的实验高中的血脉里。厚重的历史积淀、卓著的办学业绩彰显出学校的品位。新的校区坐落在宿豫区内,东与原古楚淮安相望,西与运河相邻。江山大道傍校区而过,与324省道相接。占地约12803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9217平方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现有44个教学班级,在校生2050名,教职工246名,专任教师213名。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05人,占专任老师的49.2;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49人,受到区级以上各类表彰的教师50多人。组建以来,学校以“塑造健全人格,陶冶美的心灵”为服务宗旨,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稳中求升,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营造良好的“三风”,培养“志向高远,基础扎实,身心两健,文体并重”的有特色的现代高中生。立足校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学校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改造教室、师生餐厅、学生公寓,增添通用技术室、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所有教室、实验室及各类功能室均按高标准进行了配置。科技楼、教学楼、师生餐厅巍伟壮观,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区独立,绿茵、花丛、广场、石刻相映成趣,一所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品位高雅、环境温馨的现代化、园林式校园已经形成。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走内涵发展之路,全力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教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形成了教育科研、语文教学等方面鲜明的特色优势。1、教育科研,氛围浓郁。学校坚持科研先导的发展战略,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展开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常态化与苏南名校合作的基本方式,形成了有效的教育科研机制,坚定了依靠科研提升质量的信念,教师投入研究热情高、成果丰富。2年来,学校承担了省市级10余项课题,全校形成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2、语文教学,特色鲜明。多年来,语文教学以“经典阅读引领学生成长”为目标,探索开展经典阅读的有效方式,经典阅读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学校引领学生走进经典、亲近经典;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还通过定期举办读书征文活动,营造浓郁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3、语文教学,特色鲜明。多年来,语文教学以“培养终身阅读者”为目标,探索开展自主阅览、广泛读书的有效方式,开展“实验高中读书活动”,每位学生高中三年人均阅读50本书,以教师的博览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校长特别推荐”的形式,引领学生读高品位的书;还通过定期举办读书征文活动,创造浓郁读书氛围,促进学校向阅读型校园转变。二、项目基础及目标内容(一)基础条件1、师资状况。27位专任教师中, 8人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9人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大多数教师有循环教学经历,教师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都能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中。2、课程建设。学校实现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建构了富有特色的语文课程体系。探索国学经典进入高中课程的途径,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让学生系统接受论语、孟子等国学典籍的熏染。3、载体建设。本学期初,学校成立鹤鸣文学社,大力组织学生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并在校园网开辟国学经典阅读专栏,文学社社刊鹤鸣杂志于2012年12月创刊,成为促进国学经典阅读的又一个阵地。4、硬件条件。学校拥有藏书达80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及大型电子阅览室,极大的方便了学生阅读的需要,为开展国学诵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目标内容语文课程基地的建设目标为:1、营造全新学习环境。致力于打造国学经典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将建设国学经典展示室,悬挂古代学者画像,张贴国学经典中名言名句,陈列国学经典有关书籍,播放国学经典的视频、音频。让学生一走进展示室就能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感受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校园教学楼、路道将悬挂国学经典名言警句,营造书香校园,从而让学生迷恋国学经典阅读,为学生成为终身读者奠定基础。2、培养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生。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让全校学生都能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学校将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各年级各班开设国学经典课,传授国学经典。利用“晨诵、 “班会诵”、晚诵等诵读方式,扎实地开展诵读活动。让国学经典滋润每位学生的心田。利用校园广播、电脑等现代化传手段播放国学经典朗诵音视频,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将以课程基地建设为引领,开展有关国学经典诵读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1)各班组织国学经典节目表演:或朗诵,或歌唱,或情景剧、或课本剧。并推出优秀节目参加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汇报演出。(2)组织学生撰写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进行经典诗文书法比赛(3)以经典诵读为核心举办校园文化节,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汇报演出,展示国学经典诵读成果。(4)举行十八岁成人典礼,以“诵国学经典品诗书香气塑高尚人格 创校园特色”为主题,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4.全面提升语文成绩。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使用,势必激发广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整体素养。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进入发展的良性轨道。三、项目创意及效能分析(一)项目创意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旨在促进学生阅读,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魅力。进而推动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身心两健的未来建设人才。同时也通过此课程基地建设,打造校园文化,营造校园浓郁的书香氛围。探讨研究并进而形成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特色,并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业务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改变语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现象。以国学经典的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实践潜能和创造潜能,办人民满意教育。(二)效能分析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自觉传承中华文化。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3、提升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4、推进素质教育。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四、项目保障、社会支持及序时进度(一)项目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徐勇校长为组长的“学科基地创建领导小组”,确定由徐立建副校长牵头负责协调日常工作,并聘请了市教研室朱晓荔老师、区教研室张明主任为顾问,负责指导创建工作。具体创建工作由学校教导处、教科室、与语文教研组落实。2、物质保障。学校图书馆将配齐国学经典方面的书籍,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各个班级配有书橱,由学校为其配备国学经典方面的书籍,为学生阅读提供便利。3、经费保障。学校前期自筹2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同时争取省厅支持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并积极向区政府、区教育局申请专项经费。(二)社会支持语文基地建设得到了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兄弟学校、及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三)序时进度1、2012年11月,完成基地创建方案。约请创建顾问评审创建方案。2、201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