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情况例析.doc_第1页
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情况例析.doc_第2页
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情况例析.doc_第3页
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情况例析.doc_第4页
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情况例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类型例析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此处误用了词义,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句中的 “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出自礼记 檀弓下,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在句中使用时,由于望文生义,误解成了美好之意。)1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意思是“为节目叫好”。)1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效法的经典或法则。该句误用为“不足以拿来教训”的意思。)13)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不容分说”不是“不用说,肯定是”的意思,而是“不容许别人讲话就直接做某事”。)这样的熟语还有: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一琴一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二、近义混用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三、褒贬失当(或不辨色彩、色彩不明):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表现为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在近些来的高考中,“无所不为”、“趋之若鹜”、“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等词语都出现过。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例句中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作者以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用于褒义。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此处可以考虑改用“源源不断”之类的修饰语。)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巧立名目”的意思是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想方设法编造理由,定出新的名义。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贬义成语,但句中所言对旅游项目的开发,为景区添光彩,绝无什么当贬之处,再者,“巧立名目”说的是“我们”,一般而言,不会有谁轻易对自己使用贬义词的。)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凤毛麟角”的字面意思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虽然它也表示事物稀少,但常用以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语含褒义,而本句却以之指称那些“来这里旅游的人”,这是将褒义成语降格而为中性成语,此种情况亦应属于不辨色彩,与褒贬两极互混这种较明显的情况相比,其隐蔽性更大,也更容易让考生陷进去。)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它生物缓缓移动。后用于比喻坏人准备进攻或行动。多含贬义。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11)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至”多含贬义,多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和句中的“关心”感情色彩刚相反。12)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年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睚眦必报”是个贬义词,意思指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这里所用的感情色彩刚好相反了。13)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品头论足”是贬义词,用到该句明显属于褒贬不当贬词褒用的常有: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形形色色 无独有偶无所不为 长此以往 趋之若鹜 半斤八两等量齐观 费尽心机 大而无当 大言不惭明目张胆 明哲保身 忘乎所以 高谈阔论始作俑者 好高骛远 邯郸学步 评头品足如丧考妣 一丘之貉 咄咄逼人 虎视眈眈褒词贬用的常有:有口皆碑 拭目以待 神机妙算 名不虚传 凤毛麟角 洋洋大观 沁人心脾 别有天地 别出机杼 有头有脸 有口无心 惨淡经营 来日方长四、顾此失彼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用“穿云裂石”形容大力士的功力令人费解,“穿云”指冲上云霄,“裂石”指使石头裂开。大力士可以使石头裂开,但他们如何冲上云霄呢?冲上云霄仅靠人体的力量是不够的。这次演出比较成功,只是个别动作有点装腔作势,不自然。(“装腔作势”除褒贬失当外,也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装腔作势”是指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和姿态,形容做作。例句是针对“个别动作”而言,很显然,动作只能“作势”,不能“装腔”。)五、前后矛盾二嫂喃喃地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只能怨天尤人罢了。”杂志社的来稿虽多,可是不刊之论、有份量的稿子太少了。分析:中的“怨天尤人”是形容对不如意的事一味强调客观或埋怨他人,而该句前面说二嫂已经认命,这样句意前后矛盾,造成表达上的混乱。中的“不刊之论”是指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的著作。而后面又说这样的稿子没有份量,显然是因为不理解“不刊之论”的含义而造成了语意的前后矛盾。六、误用词性我们必须打破老一套的墨守陈规。(除了“老一套”与“成规”语意重复外,还犯了词性误用的错误。“墨守成规”是个动词性短语。作者却让它带上了“老一套”以个定语。显然是把它当成名词性短语看待了,可将“老一套”去掉,并将“墨守成规”改成“陈规陋习”。)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作者是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七、不合逻辑庞涓对部下笑道:“我早知道齐兵劫弱,果然被我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荆轲对太子丹说:“臣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分析:上述两句中,庞涓、荆轲都是战国人,而加点的两个成语分别出自晋书谢玄传和清代吴研人的痛史,“前人”不可能说出“后人”的话,所以不合逻辑。八、堆砌成语 在辩论会上,它的观点被驳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面目全非。分析:在这个例句中,加点的三个成语语意相近,重复使用,表面上似乎很有说服力,实则罗嗦,不如任意删去两个。九、张冠李戴(或叫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拉运书籍的时候,牛会累得出汗,此之谓“汗牛”;堆放书籍的时候,会一直堆到屋顶,此之谓“充栋”。“汗牛充栋”常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虽然这个成语也表示数量多,但它仅用于表示“书籍”的数量,而不是一概表示所有事物的数量。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此对象错用于自然物)本刊将革新洗脸,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革新洗脸”是指“彻底改悔”,往往用于犯有过失或罪行的人。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此指“影子闪得快,对象错)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何谓“拍手称快”?其字面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可是,这个成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的,它多用来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不是表示在任何情况下的欢乐心情。而上句则没有顾及该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将其扩大为表示一般意义上的欢乐,是错误的。)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琳琅”指美玉。根据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可见,这个成语的使用对象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上句却用它来形容城市“夜景观”建设的情况,属于不辨对象的错乱使用。)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绘声绘色”是描绘声音和形貌,形容描述得生动逼真。“绘”是描绘的意思。可见,这个成语只用于口头对某人某事的叙述、笔下对某人某事的描写,除此之外,用其他形式生动逼真地表现人、事、景,均不能用“绘声绘色”。上述句子是讲两位同学的表演,其中固然有口头叙述的成分,但同时也有更多的形体语言(表演),因而属成语使用错位。)10)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潜移默化”所用的对象是人的思想性格,而该句的对象是人气、环境,因此属于对象用错致误。)11)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珠圆玉润”形容的对象是歌声优美或文字的流畅,不形容人的穿戴。)12)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受到一样,一般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表示感激和谢意)十、重复赘余: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独自”)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民不聊生”意思就是人民没办法生活。)常见的类似错误还有:“广大灾民哀鸿遍野”、“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到处都是漫山遍野”、“说话音量很大,声如洪钟”、“一天天的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的当务之急”、“妄自菲薄自己”等;这样的用法都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十一、自相矛盾(或前后矛盾):有些成语,就其本身的意义来看尽管准确,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子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上文的语势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意,“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莘莘”与定语“一位”矛盾)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熟视无睹”针对的是多次看到某现象漠不关心,句子里才“一次”,前后矛盾)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宛然在目”是仿佛在眼前,是一种回忆。而句子已说一切就在眼前,所以属于前后矛盾。)十二、夸大其辞(或不分轻重、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或是夸大其辞,或是轻重失调,或是大词小用,或是小词大用。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 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左右逢源主要指人因为造诣深,积累多,取用材料时思路开阔,取之不尽。或指做事时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用在孩子身上,又是谈常识性问题,这就失度了。)十三、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成语本身并无合不合逻辑的问题,可一旦进入特定的句子中,与句子发生组合关系时,就有可能出现不合逻辑事理之弊,或前后矛盾,或无法讲通。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他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显然并非“不以为然”之后相应的正确态度,而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两个成语,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屈指可数”的意思是扳着手指头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很少,寥寥无几。而前句中的“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意味着有大量的网络写手存在,因为网络文学的繁荣和蓬勃发展,必须有赖于数量可观的网络写手的支撑,不然是谈不到“蓬勃发展”的,可见,该成语与整句的意思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考生如果头脑不清醒,就会看走眼。)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阑珊”意为将近、衰落,“春意阑珊”指春天即将过去。而本句在前面明明交代时间是在“初春”,“初春”又怎么会是春意将近呢?出现这种逻辑事理上的抵牾,其根源在于对“阑珊”的意思未正确理解。命题人就利用了考生可能存在的词义上的这个盲点,制造了逻辑上的矛盾,挖下了一个陷阱。)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的动作。(“偃旗”意为放倒军旗,“息鼓”是停击军鼓。比喻停止论争或事情中止。使用这个成语意味着原先的动作行为均已停止,但本句中“偃旗息鼓”的后面却说“没有太大动作”,没有太大动作则意味着动作行为一直没有停止,只是规模、程度上稍小些而已。这样,该成语与后面的说法发生了事理上的冲突,在逻辑上就陷入了矛盾。)十四、不当搭配: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下列成语中与句中其他成分就存在搭配不当(既有主干的搭配,也有修饰语的搭配)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要么把“对”改为“把”,要么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十五、颠倒尊卑(或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两句中,“不耻下问”和“抛砖引玉”都是谦词,这里犯了谦敬错位的错误。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作谦词,只能对己。这里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十六、不合语境: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不恰当。与语境相协,是对词语使用的共同要求,成语当然也不例外。命题者对此种错误类型往往情有独钟,屡屡在这上面作文章。例如: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当仁不让”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意谓面对仁德,即使是老师,自己也不谦让。后用“当仁不让”泛指碰到应当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退让。使用这个成语有两个条件:一是所做的事应当合乎仁,即仁德;二是做时有“让”的必要或可能。角逐奥斯卡奖本就不属于什么该不该做的事,既是角逐,是比赛,就不存在“让”的可能和必要。因而,该成语与所提供的语境相悖。考生如不能认识到该成语的使用条件,就会发生误判。)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不容分说”意为不允许分辩和说明。使用这个成语的语境应是,在相互讨论或存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可能的场合,一些人的独裁和武断的行为。倘若不是此种场合,就不宜使用该成语,而本句提供的语境不具备这个成语所需要的特点。如果换成“不容置疑”就可稳妥。命题者正是利用这两个成语有共同语素的特点来制造干扰,考生稍不留意,就会被“忽悠”。)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不堪设想”指预料的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熟语比喻人多力量大的意思,而该句只强调向别人请教,与该句的语境不符合。)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十七、断词取义(或词义用错):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它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而且,成语是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的含义也相对固定。因此,成语在使用时要求也较高,如果句子和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出入,我们称其为“词义用错”。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投桃报李”的意思指他送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赠东西,而从该句看,有“报答”的意思,用“投桃报李”是不能表达的。)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全国卷)(“一念之差”常指因一时疏忽或考虑不周引起严重后果,而本句却是“变废为宝”的巧妙之举,用“一念之差”来表达,词义用错了)十八、功能混乱: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