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后对点集训.docx_第1页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后对点集训.docx_第2页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后对点集训.docx_第3页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后对点集训.docx_第4页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后对点集训.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4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一板块修辞手法12016山西八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九日登梓州城注 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注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答:_答案第三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风”“江雨”写活了。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扶”一“暗”,拟人化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解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诗句,“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中“扶”的意思是“扶起”,“暗”的意思是“使昏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湖风把柳树扶起,江雨使山楼昏暗”,景物的阴暗,烘托了凄凉忧伤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感。22017新余四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将进酒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前五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诗人抓住琉璃钟(杯)、琥珀浓(酒)、真珠红(酒)、“烹龙炮凤”(肴馔)、罗帏绣幕(宴庭陈设)等物象描绘了筵席的华贵丰盛。主要采用了夸张、借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宴席上的欢乐沉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的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盛:杯是“琉璃钟”,酒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陈设为“罗帏绣幕”。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令人心醉,无以复加。它们分别属于形容(“琉璃钟”形容杯之名贵)、夸张(“烹龙炮凤”是对厨肴珍异的夸张说法)、借喻(“琥珀浓”“真珠红”借喻酒色)等修辞手法,对渲染宴席上欢乐沉醉的气氛效果极强。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第二板块表达方式12017嘉峪关市一中模拟阅读下面元曲,完成后面的小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注薛昂夫:元代散曲家,回鹘人。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春、夏、秋、冬的西湖四季景色。淀:青黑色染料。练:白色的丝织品。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同是表达游湖之感,上面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元曲间接抒情,虽夜深路远,还不愿返回,劝友人继续饮酒,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游西湖的喜悦和兴奋。唐诗直抒胸臆,绿荫下白沙堤的“行不足”,直接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愉悦之情。(意思答对即可)解析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表达的情感是间接的。作者写到别管那些天晚路远的事,且自饮酒游西湖。表达自己沉醉于西湖美景之中的喜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接表达了诗人徜徉在西湖美景中的愉悦。22016周口市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小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技巧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通过细节(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深切思念家人的诗人形象。诗中以“步月”“看云”描写诗人内心的不宁静,以“清宵立”“白日眠”写诗人思念之久、之倦。解析这是考查诗歌表现技巧,其中要理解诗句,抓住诗句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这属于细节描写,也可以说是动作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诗人内心情感。32017南昌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注孟浩然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注“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要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答:_答案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代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颔联写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显现其诗风“清淡”的特点。解析解答此题,要知人论世。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描绘山川景物、抒写农家生活都不求词藻华美,许多诗中都显示出其恬淡孤清的风格。孟浩然的山水诗描绘山水田园清新秀丽,描写景物多用白描手法,可联系这些作答。第三板块表现手法12017江西高二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寄黄几度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答:_答案对比(对照、映衬)手法,前一句写当年在桃李春风中痛快地饮酒畅谈,后一句写一别十年,只有每天挑灯夜读时才彼此深情地想念。这样写充分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解析本题关键词是“春风”“十年灯”,仔细推敲可知,前一句写当年在春风中饮酒的情形,后一句是写十年后挑灯夜读的思念的情形。所以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分析作用时,要换位思考,阔别十年,回忆曾经的美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了对友人的思念。22016湖北襄阳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过东郊故园追和家大人韵清沈绍姬昔年亭馆筑城闉,此日重游自怆神。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注家大人: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闉(yn):古指瓮城的门。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承受父亲的教诲。趋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鲤,孔子之子伯鱼。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分彩笔:分写诗的任务。江淹少时,曾梦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晚年又梦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自后作诗,再无佳句。后人因以“彩笔”指词藻富丽的文笔。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手法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衬托。“楼上青山认旧邻”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楼上青山”的依旧,衬托出故园的残破。虚实结合。“昔年”为虚,“此日”为实,“门前碧草埋荒径”为实,“记得趋庭分彩笔”为虚;虚实对比,突出了故园的昔盛今衰。拟人。“楼上青山认旧邻”,赋予青山人的情感,借青山的不忘旧邻来表达自己对旧朝的不忘,对故乡、对已逝亲人的怀念。对比。昔年在城郭内修筑亭馆,现在却是“门前碧草埋荒径”,以过往景色和如今的衰败作比,表现出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感。解析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对比、衬托和虚实相生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首先选择两种表现手法,然后集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分析效果。32017安徽屯溪一中模拟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唐多令宋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注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南楼,楼名,在武昌,二十年前作者曾与故人到此登楼览胜,武昌当时是抗金前线。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或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中实写眼前凄冷的景象,说自己不过是匆匆经过南楼,马上要回家乡了,满怀的愁绪无法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对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行了对比描写,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浓郁愁绪。解析结合诗词分析,该词将眼前之景与二十年前的故景交替,虚实结合。第四板块篇章结构12017揭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送人游塞王建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注人去时。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注边头:边疆;边地。“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这两句写了分别的地点以及朋友即将赴往的地方,照应了首联分别时的情景,也为后面写分别的场景感受作了铺垫。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解析“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一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暮色时分送友人离去的情景,开启下文送友人的情感抒发。“城下”“边头”点明了离别的地点和友人将去的地点。22017武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临江仙辛弃疾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重记兰亭。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注作者罢官闲居时,与友人一起游园后写下本词。井床:井边的栏杆。乌丝:印有墨线的纸。上片描写景物的层次非常清晰,请简要说明。答:_答案从时间的角度,分为两个层次来描写:前三句是第一个层次,写白天所见;后两句是第二个层次,写入夜后的情景。从“听觉视觉”转换的角度,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写听觉,第二句写视觉,构成第一层“听觉视觉”转换;第三、四两句写听觉,最后一句写视觉,构成第二层“听觉视觉”转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解析上片主要从时间和感觉两个角度,层次分明地写景,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即可。第五板块综合训练1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梦寻梅宋方岳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注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金貂:汉代的宫饰。 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获后的欣喜。C颈联写出了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他虽生活在蓬茅下,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可以在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D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E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2) 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答:_答案(1)CE(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罕有人至的幽居之所,诗人闲适自足,以济世救人与围炉夜话为乐事。诗句中的闲适自足,表面上看与“梅”没有直接关联,却与梅“高洁、脱俗”的内在精神相契合。这种对闲适别致的生活内容着意刻画,也为尾联抒发对脱俗孤傲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做了铺垫。解析(1)C项,不是作者的真实生活状态,而是作者的梦中所想;E项,“全诗用梦境”错,最后一联不是梦境的刻画。(2)解答本题应该先明确诗句的含义,然后再与梅相联系,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如梅花的高洁、脱俗与诗人此时的心态正相契合。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许浑,晚唐诗人,久居江苏镇江。 汀洲,水中沙洲,江南地区常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C“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运用白描的手法,抒发吊古之情,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D颈联虚实结合,以山雨降至时眼前的实景叠合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E尾联对行人的嘱托,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2)诗开篇即言“愁”,结合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答案(1)CE(2)眼前处境之愁(思想之愁):诗人远离家乡,一旦登高,看到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物是人非、王朝衰败之愁:秦苑汉宫的荒芜,展现着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解析(1)C项,运用了实景叠合虚景的手法,不是白描手法。E项,尾联是希望读者从物是人非、颓败的自然景物中思索历史的教训,不是顺其自然。(2)诗中首联的“汀洲”,意为水边之地和水中之地,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颈联写出而今的咸阳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3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江上渔者第二句一个“但”字流露出作者对“江上往来之人”的强烈的批判、谴责之情。B江上渔者“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主旨所在。C农家望晴“尝闻”二字,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D江上渔者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在大风大浪里,这条小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让人感觉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E农家望晴的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白发老农像鹤一样站在麦场高处盼望晴天,写出其坚韧的形象特征。(2)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答案(1)AE(2)相同点:两首诗都是悯农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不同点:范诗写的是江上的渔民。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但它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雍诗写的是秦地的农民。麦收时节,风雨不止,白发老农长久站在麦场高处,盼望着天晴。解析(1)A项,主要是对“打鱼人”的同情;E项,反映的是农民焦急的心态。(2)江上渔者一诗通过反映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农家望晴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集中刻画了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歌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此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没有歌颂的话。所以两首诗都是悯农诗。不同点是各自所写的重点不同。42017甘肃一诊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凉蟾宋祁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鹊鸦依空墙,蟏蛸已在户。君行阅三岁,确战亦云苦。新衣本自绽,故裳复谁补?朔风万里来,倘或从君所。风过无传音,徘徊独谁语。注凉蟾:这里指秋月。相传月中有蟾蜍,故云。蟏蛸:一种蜘蛛,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1)古人认为诗的前两句“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十分奇警。请指出这两句“奇”在哪里,并简要赏析。答:_(2)本诗结尾处“朔风万里来”四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做简要分析。答:_答案(1)构思奇。第一句诗人用“凉蟾”代“秋月”,写月光把周围的残云咬蚀尽了,终于露出了皎洁的月光,生动地描绘了“云破月出”的景色;第二句,以月影飞上思妇居住的西廊,来说明月亮是从东方升起来的。这种写景的方式,构思奇特、与众不同。用词奇。“啮”是“咬”的意思,用词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自然生动。(2)眼前“朔风”吹过是实写,想象“朔风”由“万里”外而来,实中有虚;“倘或从君所”进一步驰骋想象,北风或许就是从万里外自己丈夫那儿吹过来的,是虚写。可是北风并未传来任何音信,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最后只能空自徘徊,又回到眼前,是实写。虚实结合,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团圆的美好愿望。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了解诗句的含意,然后再从用词、表现手法、构思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诗歌前两句主要写景,构思十分奇特。第一句“凉蟾啮残云”:诗人不说“秋月”,却以“凉蟾”代之;不说“云破月出”,却说月光把周围的残云给咬蚀尽了,终于露出了皎洁的整个月亮。第二句“飞影上西庑”:不直说月亮升起来了,却写月影飞上了思妇居住的西廊,以此说明月亮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另外,第一句的用词也十分精巧,尤其是“啮”字,用得生动巧妙。(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