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doc_第1页
钢铁业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doc_第2页
钢铁业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doc_第3页
钢铁业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doc_第4页
钢铁业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铁业: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 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的钢铁产业,迄今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它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成为大气污染的大户,也是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困难户。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美丽中国梦,必须对钢铁产业进行绿色转型,使之成为绿色产业。对此,在采访中得出结论:绿色转型是钢铁产业的生存之道。十面霾伏向钢铁产业敲警钟进入2013年,环境污染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早在今年1月份,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突如其来地遭遇了一场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再现六级严重污染,一些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了预警。据卫星遥感监测表明,污染带贯穿中国中东部,灰霾面积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危急之下,北京也首次启动了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事实上,关于霾,并非当代社会才出现。霾古已有之,尔雅上说:风而雨土曰霾。而此次北京等地区出现的霾,并非尔雅中所描述的霾,而是一种工业大气污染而造成的霾。资料显示,霾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是工业废弃排放、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映所形成的二次污染。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霾的造成,主要还是粉尘造成的,比如铁粉尘、煤粉尘等污染物而形成的霾。而钢铁所排放出的烟尘以及污染对霾天气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部门研究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中,工业排放污染物约占17%,汽车尾气约占总污染物的20%,除北京市本身排放外,外来的污染物约为20%。环保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曾在2013第四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坦言,环保部到四川进行调研,看到当地的一些钢铁企业污染排放等现状触目惊心,浓烟蔽日,气味刺鼻。我们看到,连日的雾霾,PM2.5值居高不下,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已经非常迫切。而钢铁行业高耗能、高排放,对于大气污染影响非常大。对于今年发生在各地的雾霾天气,一些专家认为,虽然钢铁行业不是造成霾天气的元凶,但是也与钢铁行业污染排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钢铁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也比较明显。刘炳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严重的20个城市中,17个城市有钢铁企业,实际上钢铁行业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对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何杭生向表示,钢铁企业在生产钢材过程中,其最能产生污染的就是炼铁、烧结、焦化、脱硫等环节,如果没有有效控制和处理,则会形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霾的发生,将迫使政府对钢铁产业的节能减排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其违规企业的惩罚措施更为严厉。而受其影响,一方面,钢铁环保成本将会日益增加,且其总成本占比也会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企业淘汰速度会更加快,市场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分析师表示。节能减排逼迫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相关数据显示,由于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2007年黑色冶金及压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工业排放,烟尘占9.7%,粉尘占16.02%,二氧化硫占8.24%。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6.27亿吨,钢铁企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粉尘的量分别占同期工业排放量的9.5%、6.3%、9.3%和20.7%。到了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已经超过了7亿吨,预计今后10年之内,粗钢产量还会进一步提高,各种污染物继续增加。钢铁行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早在2007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以上,而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到了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的70%以上。来自中钢协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2012年废弃累计排放86889.9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累计排放68.18万吨,烟粉尘累计排放42.78万吨。种种迹象表明,近些年来越来越糟糕的空气污染似乎和这几年快速崛起的钢铁企业有关。曾在河北、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地采访时也注意到,一些钢铁企业脱硫设备时好时坏,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甚至连脱硫设备都不开,二氧化硫在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使得空气中夹杂着烟尘与污染,而这些污染源的案例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在伴随着绿色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钢铁行业,也一直被列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钢铁行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转变钢铁工业发展的方式。同时也将提高钢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就特别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是实现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当前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节能节排显得尤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钢铁产业节能节排的相关政早在2009年3月份,中央政府就发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2010年国家进一步推动钢铁产业节能减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与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近些年来,关于钢铁产业中所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等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遏制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近期,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已经正式经国务院发布。据了解,该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五是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六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七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八是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九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制定完善并即使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十是明确各方责任,动员全面参与,共同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的发布,不过是中央政府最近对于空气污染的一系列调结构政策的延续。同时也表明了,中央政府对整治环境污染、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的决心。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出台的行动计划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出,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等21个重点行业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此次国务院对例如钢铁等重点行业的目标措施,随着节能减排措施的持续推进,特别是总量控制和环境税征收开启,将倒逼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分析师说。绿色转型是钢铁产业生存之道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并改变当前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模式,在节能减排、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推动兼并重组具有现实意义。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产业,其治理污染与淘汰落后产能似乎一直伴随着钢铁产业成长的一个难题。未来10年,钢铁产业如何发展?分析师认为,随着行动计划的发布,也奠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国大气污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了解到,行动计划也设定了污染防治工作目标,经过5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转好。分析师表示,钢铁产业作为一个较大的污染源头产业,行动计划的提出和实行,对钢铁业来说不失是一个鞭策成长的过程。在此背景下,钢铁产业走向绿色产业发展就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分析师告诉,由于目前钢铁行业的困境还会持续,在行业下滑已成大势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将逐渐摆脱以前对产量和规模的追求,转而从产品质量、内部效益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求突破。未来10年内,我国钢铁行业将进入调整期,钢铁行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干预行为将被遏制,钢铁行业的市场化调整将成为主流,大量的环保不过关、质量不过关、产能落后的钢铁企业将退出钢铁市场,钢铁行业有望在调整中产生新的竞争格局。分析师强调。 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的钢铁产业,迄今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它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成为大气污染的大户,也是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困难户。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美丽中国梦,必须对钢铁产业进行绿色转型,使之成为绿色产业。对此,在采访中得出结论:绿色转型是钢铁产业的生存之道。十面霾伏向钢铁产业敲警钟进入2013年,环境污染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早在今年1月份,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突如其来地遭遇了一场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再现六级严重污染,一些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了预警。据卫星遥感监测表明,污染带贯穿中国中东部,灰霾面积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危急之下,北京也首次启动了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事实上,关于霾,并非当代社会才出现。霾古已有之,尔雅上说:风而雨土曰霾。而此次北京等地区出现的霾,并非尔雅中所描述的霾,而是一种工业大气污染而造成的霾。资料显示,霾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是工业废弃排放、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映所形成的二次污染。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霾的造成,主要还是粉尘造成的,比如铁粉尘、煤粉尘等污染物而形成的霾。而钢铁所排放出的烟尘以及污染对霾天气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部门研究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中,工业排放污染物约占17%,汽车尾气约占总污染物的20%,除北京市本身排放外,外来的污染物约为20%。环保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曾在2013第四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坦言,环保部到四川进行调研,看到当地的一些钢铁企业污染排放等现状触目惊心,浓烟蔽日,气味刺鼻。我们看到,连日的雾霾,PM2.5值居高不下,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已经非常迫切。而钢铁行业高耗能、高排放,对于大气污染影响非常大。对于今年发生在各地的雾霾天气,一些专家认为,虽然钢铁行业不是造成霾天气的元凶,但是也与钢铁行业污染排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钢铁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也比较明显。刘炳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严重的20个城市中,17个城市有钢铁企业,实际上钢铁行业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对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何杭生向表示,钢铁企业在生产钢材过程中,其最能产生污染的就是炼铁、烧结、焦化、脱硫等环节,如果没有有效控制和处理,则会形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霾的发生,将迫使政府对钢铁产业的节能减排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其违规企业的惩罚措施更为严厉。而受其影响,一方面,钢铁环保成本将会日益增加,且其总成本占比也会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企业淘汰速度会更加快,市场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分析师表示。节能减排逼迫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相关数据显示,由于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2007年黑色冶金及压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工业排放,烟尘占9.7%,粉尘占16.02%,二氧化硫占8.24%。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6.27亿吨,钢铁企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粉尘的量分别占同期工业排放量的9.5%、6.3%、9.3%和20.7%。到了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已经超过了7亿吨,预计今后10年之内,粗钢产量还会进一步提高,各种污染物继续增加。钢铁行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早在2007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以上,而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到了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的70%以上。来自中钢协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2012年废弃累计排放86889.9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累计排放68.18万吨,烟粉尘累计排放42.78万吨。种种迹象表明,近些年来越来越糟糕的空气污染似乎和这几年快速崛起的钢铁企业有关。曾在河北、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地采访时也注意到,一些钢铁企业脱硫设备时好时坏,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甚至连脱硫设备都不开,二氧化硫在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使得空气中夹杂着烟尘与污染,而这些污染源的案例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在伴随着绿色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钢铁行业,也一直被列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钢铁行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转变钢铁工业发展的方式。同时也将提高钢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就特别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是实现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当前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节能节排显得尤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钢铁产业节能节排的相关政早在2009年3月份,中央政府就发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2010年国家进一步推动钢铁产业节能减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与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近些年来,关于钢铁产业中所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等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遏制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近期,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已经正式经国务院发布。据了解,该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五是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六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七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八是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九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制定完善并即使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十是明确各方责任,动员全面参与,共同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的发布,不过是中央政府最近对于空气污染的一系列调结构政策的延续。同时也表明了,中央政府对整治环境污染、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的决心。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出台的行动计划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出,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等21个重点行业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此次国务院对例如钢铁等重点行业的目标措施,随着节能减排措施的持续推进,特别是总量控制和环境税征收开启,将倒逼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分析师说。绿色转型是钢铁产业生存之道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并改变当前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模式,在节能减排、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推动兼并重组具有现实意义。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产业,其治理污染与淘汰落后产能似乎一直伴随着钢铁产业成长的一个难题。未来10年,钢铁产业如何发展?分析师认为,随着行动计划的发布,也奠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国大气污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了解到,行动计划也设定了污染防治工作目标,经过5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转好。分析师表示,钢铁产业作为一个较大的污染源头产业,行动计划的提出和实行,对钢铁业来说不失是一个鞭策成长的过程。在此背景下,钢铁产业走向绿色产业发展就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分析师告诉,由于目前钢铁行业的困境还会持续,在行业下滑已成大势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将逐渐摆脱以前对产量和规模的追求,转而从产品质量、内部效益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求突破。未来10年内,我国钢铁行业将进入调整期,钢铁行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干预行为将被遏制,钢铁行业的市场化调整将成为主流,大量的环保不过关、质量不过关、产能落后的钢铁企业将退出钢铁市场,钢铁行业有望在调整中产生新的竞争格局。分析师强调。 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的钢铁产业,迄今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它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成为大气污染的大户,也是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困难户。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美丽中国梦,必须对钢铁产业进行绿色转型,使之成为绿色产业。对此,在采访中得出结论:绿色转型是钢铁产业的生存之道。十面霾伏向钢铁产业敲警钟进入2013年,环境污染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早在今年1月份,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突如其来地遭遇了一场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再现六级严重污染,一些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了预警。据卫星遥感监测表明,污染带贯穿中国中东部,灰霾面积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危急之下,北京也首次启动了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事实上,关于霾,并非当代社会才出现。霾古已有之,尔雅上说:风而雨土曰霾。而此次北京等地区出现的霾,并非尔雅中所描述的霾,而是一种工业大气污染而造成的霾。资料显示,霾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是工业废弃排放、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映所形成的二次污染。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霾的造成,主要还是粉尘造成的,比如铁粉尘、煤粉尘等污染物而形成的霾。而钢铁所排放出的烟尘以及污染对霾天气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部门研究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中,工业排放污染物约占17%,汽车尾气约占总污染物的20%,除北京市本身排放外,外来的污染物约为20%。环保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曾在2013第四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坦言,环保部到四川进行调研,看到当地的一些钢铁企业污染排放等现状触目惊心,浓烟蔽日,气味刺鼻。我们看到,连日的雾霾,PM2.5值居高不下,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已经非常迫切。而钢铁行业高耗能、高排放,对于大气污染影响非常大。对于今年发生在各地的雾霾天气,一些专家认为,虽然钢铁行业不是造成霾天气的元凶,但是也与钢铁行业污染排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钢铁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也比较明显。刘炳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严重的20个城市中,17个城市有钢铁企业,实际上钢铁行业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对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何杭生向表示,钢铁企业在生产钢材过程中,其最能产生污染的就是炼铁、烧结、焦化、脱硫等环节,如果没有有效控制和处理,则会形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霾的发生,将迫使政府对钢铁产业的节能减排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其违规企业的惩罚措施更为严厉。而受其影响,一方面,钢铁环保成本将会日益增加,且其总成本占比也会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企业淘汰速度会更加快,市场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分析师表示。节能减排逼迫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相关数据显示,由于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2007年黑色冶金及压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工业排放,烟尘占9.7%,粉尘占16.02%,二氧化硫占8.24%。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6.27亿吨,钢铁企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粉尘的量分别占同期工业排放量的9.5%、6.3%、9.3%和20.7%。到了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已经超过了7亿吨,预计今后10年之内,粗钢产量还会进一步提高,各种污染物继续增加。钢铁行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早在2007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以上,而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到了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的70%以上。来自中钢协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2012年废弃累计排放86889.9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累计排放68.18万吨,烟粉尘累计排放42.78万吨。种种迹象表明,近些年来越来越糟糕的空气污染似乎和这几年快速崛起的钢铁企业有关。曾在河北、内蒙古、山东、广东等地采访时也注意到,一些钢铁企业脱硫设备时好时坏,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甚至连脱硫设备都不开,二氧化硫在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使得空气中夹杂着烟尘与污染,而这些污染源的案例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在伴随着绿色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钢铁行业,也一直被列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钢铁行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转变钢铁工业发展的方式。同时也将提高钢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就特别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是实现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当前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节能节排显得尤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钢铁产业节能节排的相关政早在2009年3月份,中央政府就发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2010年国家进一步推动钢铁产业节能减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与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近些年来,关于钢铁产业中所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等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遏制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近期,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已经正式经国务院发布。据了解,该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五是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