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酸体保护人民健康.doc_第1页
防治酸体保护人民健康.doc_第2页
防治酸体保护人民健康.doc_第3页
防治酸体保护人民健康.doc_第4页
防治酸体保护人民健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治酸体,保护人民健康防治酸体,保护人民健康杨子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授国际医学生物工程科学院 院士一、引言人体由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是一个有特定功能的,能独立生存的生命个体,人体实际上是众多细胞的有机联合体,细胞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器官功能的好坏,影响到人体功能的好坏。只有身体细胞功能正常了,人体器官功能才能正常,身体才能健康,生命才能延续。所以爱护身体健康,首先要爱护组成人体基本单位细胞的健康,只有人体细胞健康了,人体健康才有根本保障。人体细胞生存在人体体液中。健康人体体液呈弱碱性,Ph7.35-7.45之间。也就是说,细胞只有生存在弱碱性体液中才能发挥正常功能,如果因某种原因,人体体液失去了生理弱碱性,变成酸性,这直接影响到细胞的生存环境,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脑细胞受到损害,会得脑病;肝细胞受到损害,会得肝脏病;心肌细胞受到损害,会引发心脏病;胰岛细胞受到损害,会引发糖尿病;肾细胞受到损害,会导致肾病,等等,因此我们说保护人体细胞就是保护我们的健康,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现代人生活富裕了,餐桌上的鸡鸭鱼肉蛋等各种肉食海鲜多了,并且已成为我们生活常用的菜肴,这些酸性食品吃多了,就可能使体液生理弱碱性渐变为酸性,直接对人体细胞功能造成损害。以某市对330万居民膳食的调查显示,近20多年来,居民膳食结构中,食粮、薯类及豆类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从过去的三分之二下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而肉类、动物性脂肪及油脂的摄入量上升了近10倍,远远超过正常需要量,这种饮食结构如果不及时调整纠正过来,久而久之,会对居民的健康造成损害。有些人经常被头疼、乏力、情绪烦躁、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困扰自己,但检查不出身体有什么毛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再发展,就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硬化、糖尿病、痛风、肥胖等。过去这些病被称为富贵病,现在为什么发病率增加了呢?这不能不让人们不考虑到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改变有关。二、酸体的形成1、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经体内消化分解、新陈代谢从而产生能量,是供人体维持健康和生命延续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同时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最终产物,是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体外。而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化合形成碳酸,这是人体体液酸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碳酸进一步分解形成氢离子和碳酸根。根据J. Craig Longenecker的公式:PCO2分压=1.5(HCO3)+8(2),从式中可知CO2在体内酸碱平衡方面,是增酸的首要代谢产物,而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就是Ph值,是体液酸碱度的重要指针。除此之外糖类的氨基酸类食物分解产生的酮体,特别是某些人摄入过多脂肪食物,代谢不充分时,产生的D-a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等分解产物,对酸体的形成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但在合理的膳食中,它们不能占全部,而只能占一定的比例。因这三大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都属于酸性,是酸性食品。3、人体生理功能具有酸碱平衡自我调节缓冲系统,以便保持体液正常的Ph值。体液中非挥发酸性代谢产物,主要由肾排除,日排除值约为50-70mmol,病理情况下,排酸量会有所增加。二氧化碳挥发性酸性产物,机体每天大约产生1500mmol,主要由肺呼吸道排除。人体血液中虽有酸碱缓冲调节系统,保持体液酸碱平衡,但调节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如超出了生理调节范围,酸性产物在体内逐渐积累,如不及时纠下、清除、最终会形成酸体。4、虽然人们生活富裕了,饮食中的鸡鸭鱼肉、大米白面、食糖、酒类等这些高热量生理酸性食品增加了,这些膳食营养成份,代谢最终产生,都属于酸性。生活膳食中,如过多的摄取这类生理酸性食品,不能合理的与碱性食品搭配,超出了生理酸碱调节功能,引起体内代谢酸碱失衡,酸性代谢产物逐渐积累增多,会形成有害健康的酸体。5、再者不良的生活方式,精神高度紧张、压抑、睡眠不足,或环境污染、水质酸化、有机磷农药污染等,都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影响,成为形成酸体的危害因素。三、酸体的危害1、人体是细胞组成的,体液酸化,人体细胞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研究发现,体液酸化的人,细胞活性下降,细胞膜蛋白合成困难,细胞膜受损,各种酶活性降低,且易发生细胞退行性变性和死亡。据测试,当人体Ph值偏酸0.1时,胰岛细胞功能即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活性降低30%以上,体内的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释放能量,也会随体质偏酸而明显下降。肌红蛋白、血红蛋白都处于等电位状态,从而病人出现睡眠不好、全身乏力,免疫力、智力随之下降,这是体液酸化引发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2、 临床观察癌症病人体液多呈酸性。日本学者曾进行过一次对100例癌症病人的血液Ph值的测试,结果100名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化反应。据报道,癌细胞适于Ph6.85-6.95偏酸的环境中生存,癌细胞在酸性体液中容易扩散。而只有在体液Ph值呈弱碱性时,人体免疫细胞才有旺盛的吞噬和消灭癌细胞的功能,不利于癌细胞生存。目前不少医院常用一些措施给以碱性药物和食品,提高体液的Ph值,减少癌细胞的转移机会。因为人体体液长期处于酸性,容易得癌症,体液Ph值长期低于正常值时,给癌细胞生存发展提供了温床,将人体体液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碱性范围内,致癌基因难以激活,是最好的防癌办法。3、大家知道,人的生命是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的,蛋白质功能在体内随人体Ph值的变化而改变,当蛋白质带电,正负电荷相等时,即蛋白质处于等电点,在此状态条件下,蛋白质容易发现物质沉淀。血红蛋白的等电点接近人体中性,如体液呈酸性时,可能造成物质沉淀的发生,因此酸体的人,容易发生血管壁脂质沉积,成为血管硬化的首要影响因素。蛋白质分子在酸性环境中带正电,而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故体内酸碱环境的改变,影响蛋白质带电状态,也就是说,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将会影响生命现象发生变化,当身体内环境由正常的弱碱性偏离成酸性时,人体体内蛋白质酶抗体,受体、激素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功能紊乱,造成胰岛素对抗,酶活力下降,从而导致血糖、血脂、尿酸等含量水平升高,于是随之而产生的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肿瘤等疾病发生率增加。4、酸性体质的人由于体液酸性化,使骨骼中钙质不断溶出和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关节部位组织液酸化,导致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酸性体质的人因体液酸化易导致血液镁、钙含高升高,从而导致身体各部位脏器结石症发生率增加。酸性体质的人,体内尿酸排泄速率减慢,常在关节部位或某些器官内尿酸堆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性含量增高,这是痛风病发病的基础。人体运动时为了获得能量,体内糖、脂肪、蛋白质消耗量急增,结果体内乳酸、磷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也随之急增、堆积、引起肌肉关节剧烈酸痛。5、体液酸性化,是代谢疾病根源。酸性体质的人,因为机体酸碱平衡的生理内环境被破坏,造成一系列的酶受体抗体和某些激素功能紊乱,导致机体早衰,功能失衡或产生异变。酸性体质的人,体液中脂肪分子加速分解,导致组织脂肪沉积,人体肥胖、脂肪肝。体液酸化,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当唾液处于酸性情况下,口腔内易于细菌繁殖,是产生口臭主要根源,因此酸体的人易发生口臭。6、轻微的酸性体质的人常感到疲倦乏力,头晕头痛、食欲差、全身感到不适,抵抗力低下,易患感冒,如果不能尽快纠正,任其发展下去,会产生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紊乱。如酸性体质继续加重,则会引起肝肾功能下降,新陈代谢减缓,胃肠功能失调,可能导致高血压、溃疡病、糖尿病的发生,肾功能受损,性功能下降。从外表看来,面黄肌瘦,记忆力减退,头昏脑胀,反应迟钝,有未老先衰的倾向。四、食物生理酸碱属性的判断在我们生活摄取的饮食中,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保持体液生理弱碱性的关键。怎样判断食物的酸碱属性呢?这个问题要从食物代谢最终产物的酸碱属性来决定,而不是由食品的味道来判断。如葡萄、柠檬、食醋味道虽是酸的,但对它们的测试结果是属于碱性食物,所以这里我们用 生理酸性食物或生理碱性食物的名词,以示与用味道判断食物酸碱性的区别。一般来说凡含氮、硫、磷元素较多的食物如大米、面粉、肉类、蛋类、啤酒等均属生理酸性食物;凡含钾、钠、钙、镁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蔬菜类、水果类、豆类等植物多属生理碱性食物。如下表所示:生理酸性食品生理碱性食品食品酸度食品酸度食品酸度食品酸度蛋黄19.2鸡肉10.4蛋白3.2海带40.0乳酪4.3猪肉6.2牛奶0.2香蕉8.8鱿鱼29.6牛肉5.0大豆10.2栗子8.3章鱼12.8马肉6.6菠菜15.6草莓5.6鲤鱼8.8花生5.4胡萝卜6.4桔子3.6牡蛎8.0油脂0.4马铃薯5.4苹果3.4鳗鱼7.5豌豆2.5藕3.8葡萄2.3干贝6.6大米4.3黄瓜2.2梨2.6鲍鱼8.8面粉3.0茄子1.9西瓜2.1虾3.2啤酒1.1香菇17.5茶1.6蛤蜊7.5燕麦17.8姜21.1葡萄酒2.4泥鳅5.3米糠85.2芋头7.7咖啡1.9老年人代谢功能低,摄取过量碳水化合物,引起酸性代谢产物过多,排除不畅,容易造成酸性物质的积累,加重体液酸化,脂类食品分解产生酮体,特别是某些病人,代谢功能受损,过多的摄取油脂类食品,也容易加重体质酸化,因此摄取食物时,要适当注意酸碱食物两者的搭配。当然民以食为天,我们不仅要了解食物营养成份和它的酸碱属性,还要照顾到食物的色、香、味、营养等多种成分合理的科学搭配,这种膳食,才是有益于健康的好膳食,这样既得到了饮食文化的享受,又维护了身体酸碱平衡,保护了健康。五、防治酸体,保护健康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人的一生从生到死是一个生命体的全过程。凡能称之为生命的机体,都具有新陈代谢功能,这是生命体最根本的特征。一旦有机体新陈代谢终止了,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有机体的死亡。人类代谢最基本的物质来源是食物,食物就成为人类生存、劳动和繁衍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摄取科学合理的食物,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生长、提高机体防病能力的基本条件。科学平衡膳食除注意热量,营养因素外,还要注意生理酸、碱性食物的配比。当前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生活富裕了,由于对营养科学知识的不普及,人们只知道追求鸡鸭鱼肉食物的营养,盲目崇尚大油大肉的快餐,而忽视了食物酸碱失衡引起的酸体对健康的危害,使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痛风、癌症、肥胖以及与代谢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增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六、结束语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国人民吃得饱穿得暖,正在奔向丰衣足食的小康社会。人民富裕了,生活改善了,但所谓“生活方式病,富贵病”酸体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了。酸体发生率之高,影响面之大,涉及人群之广,甚至于成为当前影响老百姓健康的大敌,这也是我国医学防病治病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的宗旨就是从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介绍了酸体的发生机理与危害,酸体的发生与平衡膳食的关系,提出了防治酸体的方针和建议,其目的就是为唤起医学界、营养学界科技人员的重视,提倡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开展“食育”教育,合理用膳、防治酸体,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者简介:杨子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生物材料人工器官和医学工程研究50多年。1956-1965年研制电针麻仪、冷光紫外治疗机用于临床。1983年在我国开创了人工心脏及IABP研究,后者利用临床。1985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医用聚氨脂、CAPD、CCPD,大输液袋用高分子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