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1 1 ABSTRACTABSTRACT2 2 1 1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概念3 3 2 2 FORFOR 语句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语句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3 3 3 3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4 4 3.13.1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4 4 3.23.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4 4 3.3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4 4 4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4 4 5 5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5 5 5 5.1.1 学生基础知识分析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5 5 5 5.2.2 学生心理分析学生心理分析 5 5 6 6 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分析6 6 6.16.1 教法分析教法分析 6 6 6.26.2 学法分析学法分析 6 6 7 7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6 6 7.17.1 资料资料的准备的准备 6 6 7.27.2 备课备课 6 6 7.37.3 课件课件的准备的准备 7 7 7.37.3 教学教学环境的准备环境的准备 7 7 8 8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7 7 9 9 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与反思101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111 II 致致 谢谢1212 附附 1 1 FORFOR 语句教案语句教案1313 附附 2 2 FORFOR 语句说课语句说课稿稿1 19 9 附附 3 3 课件课件2 22 2 ForFor 语句的教学设计语句的教学设计 XX 专业 XX 指导教师 XX 摘要:教学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课程的学习方法。本文在分析 C 语言中 for 循环语句教学重难 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 C 语言中 for 语句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中职学生基础 差、学习能力和毅力不足的特点以及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在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这种带着任务 主动学习的探究模式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调动不同程度者的学习兴趣,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纳 2 The statements about for teaching design Major:专业 Author:姓名 Supervisor:教师 Abstract:To teaching students understand learning method about courses is the key point of teach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nalysis of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point about “for“ loop in C program language, and integrate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vestigate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for“ in C program language, formulat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methods, to point vocational students is poor performance of study, inadequate of learning, impatiently,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under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ask-driven pedagogies”, improve ability of learning for students, enable students to positive complete learn task to achieve knowledge of Sense-Making. Creation of contex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to mobilize the different student of interest lear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constructivism,Mission driving,Cooperative learning 3 ForFor 语句的教学设计语句的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 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 方法。是教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教材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 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种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系统的观点 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先讲解 for 语句的结构,然后举例,最后再让学 生自己编程上机练习,这种方法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多大作用,根本无法达到教学 目标。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才会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所以本选题的目的在于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解 决学生学习 for 语句的困难,使中学生更容易学习 for 语句的格式及用法,为以后编 写程序奠定基础。 2 for语句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为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空间,教师可根据自身对学科教学的 理解和体会,不断改进教学,使每一节课都各具特色,凸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 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 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 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 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媒体也不再仅仅 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即作为学 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根据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 标要求,结合社会行业对计算机技术操作型人才的需要,本教学实际的理念是:以提 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教学,努力使 4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设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让学 生的脑、手、眼、口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 惯,重视对学生 for 循环语句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编程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程序设计、 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任务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课教学 目标如下: 3.13.1 知识与技能 学生需要掌握 for 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和功能,理解其执行过程。能够根据实际 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能够读懂含有 for 循环语句的程序, 运用 for 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了解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便利,从而认识到循 环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会分析哪些问题需要循环结构来解决,哪 些问题运用 for 语句更简便以及如何运用 for 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2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讲解,逐步深化对循环思想和执行过程的理解。采用 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基于任务的探索和 小组的合作,使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提问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加深理解与记忆。 3.33.3 情感价值世界观 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同时促进同学之间分享彼 此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理念。运用循环结构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 能力,体验程序设计的内涵与魅力,产生对程序设计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 的学习兴趣。 4 教材分析 关于 C 语言的教材多种多样,我参考了几种教材的特征,比如谭浩强的C 语言程 序设计比较适用于高等教育的学生, C 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采用工学结合、任 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教材编写的比较合理有趣,但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或计算机培训班 使用。而Linux C 编程一站式学习体系比较生硬,缺乏整体感,衔接得不好,很多 地方没有做到由潜入深、循序渐进。所以综合考虑, 最终采用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教程作为本教学设计的教材。 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是重庆大学出版社于 2006 年出版的,由张正琼、黄 5 文胜担任主编。该书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主干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后的新教学大纲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指导思想 上,一改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一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教 学的主体;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模块任务活 动”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该书共分为 6 部分,每部分由若干个模块组成,主要内容包括:C 语言基础、程序 流程控制、构造数据对象、实现模块化程序、文件操作、程序设计实践。 认识 for 语 句是该教材程序流程控制部分第三模块任务三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三种循环语句中 for 语句的结构及用法。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其主要应用方向是让计算机重复做大量相同或相似的事情。本任务之前,学生已经学 习了三种循环语句中的另两个:while 语句和 dowhile 语句。在这三种语句中,for 语句功能更强大,使用更广泛,也是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种语句。 本教材只是通过两个程序段引出 for 语句,给出了它的简单语法格式,应用 for 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并没有给出其语句的具体执行过程。我认为这样会导致 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 for 循环语句的 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根据本节内容将在 while 语句和 dowhile 语句的基础之上学习 for 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 5 学情分析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所以要想达到较 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5.15.1 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C 语言通常是学生基础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入学的分 数较低,基础比较差,底子薄,特别是在数学方面,入学时基本没有任何计算机程序 设计基础。对于毫无程序设计经验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算法,也不理解 程序编制和运行过程,很难读懂流程图,会感觉 C 语言很难学,茫然不知如何入手。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 C 语言程序的编程环境与运行方法,了解顺序结构 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并且学习了循环语句中的 while 语句和 do.while 语句, 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和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 5.25.2 学生心理分析 中职学生学习C语言难的原因除了基础差之外,在学习上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特别是一些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由于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 速度,很快就失去学习兴趣。而for语句使用灵活、形式多样、容易出错,许多学生感 觉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在运用for语句编写程序时往往无从下手。所以如何 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掌握for语句的内容是本设计研究的 6 主要内容。 6 教学方法分析 6.16.1 教法分析 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这门课本身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 for 语句的功能强大,使用灵活,逻辑性较强,学生难 以把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节内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并辅以任务驱动及讨论的方 式,启发、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突破重难点, 让学生主动地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掌握 for 循环语句的应用。 6.26.2 学法分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所以教 学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动手能力强,而中学生的学习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所以要告诉学生注意转换学习方法,勤于动手,以动手带动理解,注重实践和应用能 力的培养。另外for循环语句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多个抽象术语,形式富于变化,执行过 程较复杂,且语句执行顺序较为特殊。多数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程序中的 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等问题较难掌握。针对这些情况,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 识的掌握,通过分组讨论及做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注意引 导学生总结常用方法,遇到一道题,要学会解决类似的题;另外还要给学生留出自主 学习和创新的空间,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7 教学准备 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及是否适当地运用教学手段 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在课前我准备了以下几 点: 7.17.1 资料的准备 现在有关 for 语句的资料非常多,这些资料都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 编写的,这些现有的教学经验,可以为研究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我在网络上 查找了不少教学案例及运用 for 语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题型,如用循环结构 for 语句解决数列前 n 项和问题 、 精当的“设例+设问”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 c 语言循环结构中 for 语句与 while 语句辨析等;另外在教材方面,我也参考了多种 版本的 C 语言教材,如:谭浩强的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及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C 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等。 7.27.2 备课 7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其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我备课的内容就是撰写教案及说课稿,并 根据教学内容,围绕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不断优化与创造。对如何吸收现实生活 中鲜活的素材将他们整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解读阐释教材,实施突破教学重 点和难点的策略使学生彻底理解教材的精髓,以及如何吸引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等 问题进行不断的推敲、改进和完善。 7.37.3 课件的准备 因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主要是配合教师教学使用, 教师可以通过上课的讲解来配 合多媒体界面上的内容。而且我们知道,通过听视觉的配合对记忆的刺激远远大于单 独的视觉刺激,且具有美感的界面无疑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件制作是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案,注意图片、文字、色彩等要素 之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在课件内容选取上,尽量简明扼要,重点明确,以提纲式为 主,并且注意语言简洁、明朗。 7.47.4 教学环境的准备 本节课应在具有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的电脑室或具有大屏幕投影仪的多功能室上 课。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发言的现场事件进行有效讲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努力 创设师生之间的互动场景,使学生在讨论中协作学习,在发言中共享成果。 8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复习 引入 (5 分钟) 任务 1:假如从今天开始,第 1 天为 “希望工程”存入 1 分钱,第 2 天 存入 2 分钱,第 3 天存入 3 分钱,问 100 天后你将为“希望工程”存入多 少钱? 提问:有没有一种语句可以让三个部 分写在同分位置,让读者更加清晰明 了? 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解答:用 while 语句作出程序解答。 提出问题导出 本课内容 for 语句, 与 while 语句相比 较,突出 for 语句 的优势。 通过对前 面内容的复习, 了解学生对循 环结构的相关 知识的掌握情 况,为引入这 一节内容做一 个铺垫。 新课 讲解 (10 分钟) 写出 For 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表达式 1;表达式 2;表达式 3) 循环体语句 教师将 for 语 句的结构写在黑板 上,对照 while 语 句所编写的程序, 重点突破 8 表达式 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 表达式 2:循环条件 表达式 3:循环变量自增 对语句中各个表达 式的作用进行讲解。 For 语句的执行过程: 先计算表达式 1; 然后计算表达式 2,如果表达式 2 条件成立,即循环条件成立,就执 行一次循环体;接着计算表达式 3, 为下一次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立作准 备,到此完成一次循环。 以后,每次都是从计算表达式 2 开始,进入下一次循环,直到表达式 2 不成立时结束循环。任务 2:画出 for 语句的执行流程图 对 for 语句的 执行过程进行讲解。 学生根据教师 的讲解画出流程图, 教师指出学生所犯 的错误并给出正确 的流程图。 为学生引 入 for 语句的 执行过程,并 练习画流程图, 帮助学生正确 理解执行过程, 加深他们的记 忆。 程序 讲解 (5 分钟) 例:将任务 1 的问题用 for 语句表示 main( ) int x,y=0; for(x=1;x=1000 的最小 n 值。 3、校园歌手大赛,10 评委的平均分 将是该选手的最后得分,请设计一个 程序,输入 10 位评委的打分,输出 该选手的得分。 力。 9 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巩固练习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学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令我振奋的是 几乎每位学生都对本课的学习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们对 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本节课重难点的把握及语句的运用都很好。当然也有不足,由于 学生层次的不同,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提高。 11 参 考 文 献 1 袁国伟.c 语言循环结构中 for 语句与 while 语句辨析J.科技信息,2006 年第 12 期 2 刘琳 陈晓慧.对教学设计研究方法的探讨.现代教育技术J,2010 年第 7 期 3 高文.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年 4 王创伟 汤克明 蔡长安.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方案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 2010 年 11 期 5 任华.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 c 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科技传播,2011 年 02 期 6 李文娟.浅议 c 语言 for 语句的执行过程及应用问题J.硅谷,2010 年 16 期 7 季焕淑.浅谈高职学生的 c 语言教学方法J.硅谷,2011 年 03 期 8 王颖 杨文莲 刘丽娟.c 语言教学中不容小觑的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1 年 02 期 9 王静.精当的“设例+设问”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N.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 年 4 月 10 胡玲洁.信息技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N.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年底 2 期 11 古力米热阿吾旦.c 语言中 for 循环语句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 年 13 期 12 王小荣 刘双喜.c 语言中 for 语句的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 年 24 期 13 李亚宁.c 语言中计数循环语句几种形式的处理方法J.科技资讯,2007 年 30 期 14 庞燕芳.对 c 语言中循环结构的教学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 年第 5 期 15 周燕.用循环结构 for 语句解决数列前 n 项和问题J.信息技术教育,2004 年第 08 期 16 (美)R.M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皮连生译)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 1 日 17 谭浩强.C 语言程序设计(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年(2007 年重印) 18 张正琼 黄文胜.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三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 月 19 周雅静 钱冬云.C 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年 8 月 12 致 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 XX 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 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X 老 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 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 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 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 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 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13 附 1 for 语句教案 教 案 课程名称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任课教师胡琴 章节(课题) 任务三:认识 for 语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 FOR 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 2)理解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 for 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 点 1、掌握 FOR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难 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课前准备 根据我确定的教法,在教学前要做必要的准备,这里我准备了多媒体设备、 PPT 课件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 板 书 设 计 14 1、 for 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表达式 1;表达式 2;表达式 3) 循环体语句 2、for 语句的执行过程 表达式 1 表达式2 循环体语句 表达式 3 3、for 语句的特殊用法 4、for 语句综合应用 5、课堂小结 6、作业 教 学 过 程 教学要 求 教师活动和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及讲解 备注 引出本 课要讲 的 for 语句 任务 1:假如从今天开始,第 1 天为“希望工程”存入 1 分钱,第 2 天存入 2 分钱,第 3 天存入 3 分钱,问 10 天后你将为“希望工 程”存入多少钱? 提问:有没有一种语句可以让三个部分写在同分位置,让读 者更加清晰,明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语句for 语句。 For 语句优越性:代码简洁可以让三个部分写在同一位置,让 读者更加清晰,明了。 学生解答:用 while 语句作出 程序解答。 提出问题导出本 课内容 for 语句, 与 while 语句相 比较,突出 for 语句的优势。 掌握: 基本格 式和各 个表达 式的功 能和特 征 写出 For 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表达式 1;表达式 2;表达式 3) 循环体语句 表达式 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 表达式 2:循环条件 表达式 3:循环变量自增 教师将 for 语句 的结构写在黑板 上,对照 while 语句所编写的程 序,对语句中各 个表达式的作用 进行讲解。 掌握: for 语 句的执 行过程 讲解 For 语句的执行过程: 先计算表达式 1; 然后计算表达式 2,如果表达 式 2 条件成立,即循环条件成立, 就执行一次循环体;接着计算表达 式 3,为下一次判断循环条件是否 成立作准备,到此完成一次循环。 以后,每次都是从计算表达式 流程图: 表达式 1 表达式2 循环体语句 表达式 3 为学生讲解 for 语句的执行 过程,学生根据 教师的讲解画出 流程图,教师指 出学生所犯的错 误并给出正确的 流程图。帮助学 15 2 开始,进入下一次循环,直到表 达式 2 不成立时结束循环。 任务 2:画出 for 语句的执行 流程图 生正确理解执行 过程,加深他们 的记忆。 for 语 句例子 讲解 例:将任务 1 的问题用 for 语句表示 main( ) int x,y=0; for(x=1;x5) break; 4、循环体可以是空语句 for (i=0;i=1000 的最小 n 值。 3、校园歌手大赛,10 评委的平均分将是该选手的最后得分,请设 计一个程序,输入 10 位评委的打分,输出该选手的得分。 帮助学生消 化和巩固本节课 所学习的知识, 考查学生学习和 掌握的情况,培 养思考和编程能 力。 后记 意见签名时间 审批 情况 检查 记录 意见: 检查人: 年 月 日 20 附 2 for 语句说课稿 for 语句说课稿 课题:认识 for 语句 说课者:重庆市 中学 教师 教材: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三版,张正琼 黄文胜主编 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流程控制: 模块三任务三 P100-P104 21 重庆大学出版社 二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认识 for 语句 一、教材分析 认识 for 语句一课是重庆大学出版社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这一教材流程控制下第 三模块任务三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 C 语言的语法基础和程序的基本结构,学习了 while 语 句和 do while 语句后,对循环语句的进一步学习,是整个 C 语言程序结构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 FOR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理解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能用 for 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语句的正确格式,并能够正确的理解 for 语句中各个表达式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和使用 for 循环编写程序相当重要,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掌握 for 语句的结构” 。 学生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那些时候该使用那种循环来解决 问题比较简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设备吊装后定位校准技术方案
- 排水管网穿越障碍物施工方案
- 铝幕墙数字化成本动态管控方案
- 管网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管理方案
- 标准厂房成本预算控制方案
- 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景观营造方案
- 排水管网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方案
- 农村发展经济管理和咨询服务协议
- 岗位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小学数学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连打版 2000题
- DL∕T 1917-2018 电力用户业扩报装技术规范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
- GB/T 44139.2-2024睡袋的要求第2部分:原材料性能
- 模态逻辑的本体论含义
- 顶楼违建房买卖协议书
- 医学伦理与道德规范
- 大学团支书竞选
- 2022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JTG 2120-2020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 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