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树郭橐驼传 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有柳河东集。通假字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既然已(“已”通“矣”,了)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 病瘘,隆然伏行。 (病,患病)2. 早实以蕃。 (实,结果实)3.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作动词用,手抓,掐)4. 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5. 其莳也若子。 (子,对待子女)6. 名我固当。 (名:称呼)7.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活得长久)8. 不知始何名。(名:叫名字)9. 传其事以为官戒。 (传:记录,记载)10. 移之官理可乎? (官:做官)2)名词作状语1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2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3 旦暮吏来而呼曰。 (旦暮:从早到晚)3) 动词作名词1 或移徙 (移徙:移栽的树)2 传其事以为官戒。 (传:作传)3 其培之也 (培:培土)4 忧之太勤(虽曰忧之) (忧:为担忧)4)使动用法1 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2 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3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得早;蕃,使多)4 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5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荣。安:使安乐。)6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烦:使繁琐。)7 遂而鸡豚。(遂:使长成,喂大。)5)意动用法1.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一词多义1.病 病偻。(得病)故病且怠。(困苦)2. 害不害其长。(妨碍)其实害之。(伤害)3. 虽虽窥伺效慕。(即使)虽曰爱之。(虽然)4. 故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故不我若也。(所以)5. 实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其实害之。(实际上)6. 若其置也若弃。(像)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7. 而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早织而缕。 (通“尔”,你们)8. 为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吾又何能为哉(做)9. 以早实以蕃(而且)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用、来)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以子之道(把)10. 名不知始何名(名字)甚善,名我固当(称呼)11. 业驼业种树(以为职业)官理,非吾业也(职业)古今异义1. 故乡人号之“驼”。 故乡(古义:两个词,所以 乡里;今义:指家乡。)2. 既然已。 既然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3. 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4. 若不过焉则不及。 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5.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小人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6. 得养人术。 养人(古义:治理百姓;今义:养活别人)重要实词1. 病瘘(瘘:脊背弯曲)2. 隆然伏行(伏:弯曲)3. 甚善,名我固当(固:确实)4. 故乡人号之驼(号:称)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效:仿效)6.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繁殖,滋生)7.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勖:勉励)8.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缫:煮茧抽丝;缕:线)9.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多)10.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戒:戒鉴)11. 其莳也若子(莳:栽种)12. 根拳而土易(拳:拳曲,弯曲,易:更换)13.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本:树根)14. 移之官理(理:治。官理,指做官治民)15. 字而幼孩(字:养育)16. 遂而鸡豚(遂:喂大)17.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辍:停止)18. 故病且怠(病:困苦,怠:疲乏)句式1.判断句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2. 倒装句郭橐驼,不知始何名3. 省略句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而卒以(之)祸苟有能反(于)是者然吾居(于)乡移之(于)官理,可乎4. 宾语前置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吾又何能为哉5.定语后置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病梅馆记 文学常识龚自珍: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近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绳,约束 (2)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2、 形容词作动词 (1)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2)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尽 3、 形容词作名词 (1)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2) 删密:密,密集的地方 (3) 锄正:正直的地方 (4)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4、 使动用法 (1)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使病;夭,使弯曲 (2) 必复之全之:复,使康复 (3) 纵之顺之:顺,使顺 (4) 夭其稚枝:使弯曲 5、 为动用法 (1)既泣之三日:泣,为哭泣 一词多义 1、 明 (1)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2)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明白地 2、 病 (1) 病梅馆记:病态的 (2) 以夭梅病梅为业:使病态 (3) 而江浙之梅皆病:变成病态 古今异义 1.遏其生气:生气,古:生长之势;今:不开心句式 1)省略句 1.(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2)固定句式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促织文学常识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通假字1 昂其直,居为奇货(“直”通“值”,价格)2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通“尔”,你的)3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裁”通“才”,刚)4 翼日进宰(“翼”通“翌”,次)5 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6 两股间脓血流离(“流离”通“淋漓”)词类活用1) 意动用法1. 成然之(然:认为对)2. 成以其小,劣之(劣:认为低劣)3. 益奇之(奇:认为奇特)2) 使动用法1. 昂其值,居为奇货(昂:使高昂)2. 辄倾数家之产(倾:使.用尽)3. 不如拼博一笑(拼:使.拼斗)4. 而高其直(高:使.高昂)3) 名词作动词1. 儿涕而去(涕:流泪)2. 旬余,杖至百(杖:挨棍棒,杖责)3. 细疏其能(疏:向君主陈述)4.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诏:下诏)5.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仙:成仙)6. 裘马扬扬(裘,穿着皮衣。马,骑着马。7. 天子一跬步(跬步:走一步半步)8. 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华)9. 大喜,笼归(笼:装进笼子)4) 形容词作动词1. 欲媚上官(媚:谄媚、讨好)2. 近抚之(近:走近、靠近)3. 薄产累尽(尽:赔完)4. 而心目耳力具穷(穷:用尽)5) 形容词作名词1. 成述其异,宰不信(异:特殊的本领)6)名词作状语1 岁征民间(岁:每年)2 得佳者笼养之(笼:用竹笼装着)3 取儿藁葬(藁:用草席裹着)4 力叮不释(力:用力)7) 动词作状语1 审视(审:仔细地)2 啼告母(啼:哭着)3 惊起觇视(觇:偷偷地)4 成骇立愕呼(骇:害怕地,愕:惊讶地)一词多义1.顾:成顾蟋蟀笼虚:回头看,动词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看,环视,动词顾念蓄劣物无所用:转折连词,但是2. 靡:靡计不施,迄无济:无,没有,动词试与他虫斗,虫尽靡:败退,动词3. 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索取,动词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责任,差使,名词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责令,动词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责罚,动词4. 然:然睹促织:连词,然而,可是成然之:动词,认为对俨然类画:助词做形容词尾,的样子5. 发:窥父不在,窃发盆:打开,动词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挖,动词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头发,名词6. 杖:杖至百:杖责,动词乃强起扶杖:拐杖,名词7. 举:举家庆贺:全,副词手裁举:举起,动词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把、拿,动词8. 自:自昏达曙:从,介词不如自行搜觅:自己,代词自与汝复算耳:自然,副词9. 上: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名词见虫伏壁上:上面,名词以金笼进上:皇上,名词上于盆而养之:放,动词10. 尚:宫中尚促织之戏:盛行、提倡,动词虫宛然尚在:还,副词11. 以:以一头进:拿,介词能以神卜:凭借,介词成以其小:认为,动词各各竦立以听:而,连词成氏子以蠹富,以促织贫:因为,连词覆之以掌:用,介词亦不复以儿为念:把,介词12. 顿:顿非前物:立刻,副词顿足失色:跺,动词句式1. 被动遂为猾胥报充里正旬余,杖至百2.判断此物故非西产(表否定的判断句式)非字而画(表否定)邑有成名者3. 定语后置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的年轻人)4. 状语后置转侧床头掭以尖草后者爇香于鼎覆之以掌焚拜如前人既而得其诗于井5. 固定结构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表示推测,“莫非吧”)岂意其至此哉?(表示反问,“难道吗”“怎么呢”)成不敢科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无所”没什么,“所”代词,代财物)阿房宫赋文学常识选自樊川文集。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家。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赋,是一种文体。特点是“铺采摛文”(刘勰),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通假字缦立远视 缦,通“慢”。古今异义钩心斗角 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 北,从本;西,向西。廊腰缦回 腰,像人的腰部一样;缦,像绸带一样;蜂房水涡 蜂房,像蜂房;水涡,像水涡。辇来于秦 辇,乘辇。朝歌夜弦 朝、夜,从早到晚。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鼎,把宝鼎;玉,把美玉;金,把黄金;珠,把珍珠;日益骄固 日,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谁得而族灭也 族,把整个族。(二)名词作动词朝歌夜弦 歌,唱歌;弦,弹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铛,当作铁锅;石,当作石头;块,当作土块;砾,当作石子。 楚人一炬 炬,放火。族秦者,秦也 族,灭族(亦可理解为使动用法:使灭族)。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龙,出现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虹,出现彩虹辞楼下殿 下,走下。(三)数词作动词四海一 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收藏的金玉珍宝;经营,营谋积累的金玉珍宝。(五)形容词作名词齐楚之精英 精英,金玉珍宝。(六)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以为鉴。(七)使动用法奈何取之尽锱铢 尽,使尽。特殊句式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3.状语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4.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5.定语后置绿云扰扰(可不理解为“宾语前置”)明星荧荧(可不理解为“宾语前置”)钉头磷磷(可不理解为“宾语前置”)6.省略句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复道行(于)空,不霁何虹?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7.固定结构奈何:为什么 怎么奈何:对怎么办?黄州快哉亭记文学常识选自栾城记。苏辙:字子由,晚年退居颍川,自号颖滨遗老,又号栾城,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词类活用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从)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句式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被动句。谪,被贬官。)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介词结构后置句)振之以清风。(介词结构后置句)照之以明月。(介词结构后置句)今乃得玩之(于)几席之上。(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判断句)快哉此风!(主谓倒置句)而风何与焉?(宾语前置句,“何”是动词“与”的宾语。)将何往而非病?(宾语前置句,“何”是动词“往”的宾语。)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句,“何”是动词“适”的宾语。)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宾语前置句,“自”是动词“放”的宾语。)乌睹其为快也哉!(“乌哉”有“哪里呢”的意思。)项脊轩志文学常识选自震川先生集。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人。题中“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往往而是(往往,到处)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童)余久卧病无聊(无聊,无所依靠)余稍为修葺 (余,我)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访,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表转折,连词) 往往而是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代词)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做,介词) 以 以当南日 (用来,介词,表目的)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 (太阳,名词)一日,大母过余曰 (天,一昼夜,名词)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前前辟四窗 (名词作状语,在前方,行为方向)从轩前过 (前面,形容词)之顷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调整音节,助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他日汝当用之 (代象笏,代词)西东犬西吠 (向西边,副词)室西连于中闺 (的西边,形容词)得不能得日 (得到,获得,动词)得不焚 (能,能够,助动词)已日过午已昏 (已经,副词)已为墙 (然后,副词)当以当南日 (挡住,动词)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应该,助动词)然室始洞然 (的样子,词尾)然余居于此 (然而,但是,连词)书借书满架 (书,书籍,名词)或凭几学书 (字,文字,名词)食小鸟时来啄食 (食物,名词)欲食乎 (吃,动词)大先大母婢也 (大母,指祖母)大类女郎也 (很,非常,副词)所某所而母立于兹 (地方,处所,名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由,自,介词)从余问古事 (向学习,动词)自余自束发 (从,由,介词)自语曰:“” (自己,代词)归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动词)吾妻归宁 (回,返回,动词。归宁,出嫁的女儿会娘家探望)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抚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垣墙周庭:(垣,砌)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前辟四窗 (前,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又北向 (北,朝北,指坐北朝南)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指西家) 室西连于中闺(西,在西面)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 数词用作名词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整体)句式 1判断句 1)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2) 轩东故尝为厨用“也”表示判断。如: 3)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1)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 3) 吾儿,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明月半墙 (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3) 室西连于中闺 4) 鸡栖于厅 5) 其制稍异于前 4。被动句:得不焚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文学常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又题为孔雀东南飞。通假字终老不复取 同“娶”吾今且报府 同“赴”箱帘六七十 同“奁”蒲苇纫如丝 同“韧”,柔软而又坚固府吏见丁宁 同“叮咛”,嘱咐摧藏马悲哀 同“脏”,脏腑奄奄黄昏后 同“晻晻”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 婆婆2、昼夜勤作息 工作3、我有亲父兄 兄长4、我有亲父母 母亲5、逼迫兼弟兄 兄长古今异义共事二三年 一起生活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可怜体无比 可爱本自无教训 教养便利此月内 吉利叶叶相交通 交错相通窈窕世无双 形容男子文静的样子生人作死别 活着的人处分适兄意 处理不久当归还 回来主簿通语言 说的话既欲结大义 婚姻一词多义相(1)儿已薄禄相(相貌、福相)(2)相见常日稀/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互相)(3)副词、偏指一方,相当于及时相遣归(我)久久莫相忘(我)嬉戏莫相忘(我)会不相从许(你)还必相迎娶(你)誓不相隔卿(你)誓天不相负(你)不得便相许(你)好自相扶将(她)登即相许和(他)蹑履相逢迎(他)怅然遥相望(他)见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偏指一方,我)渐见愁煎迫(被)自自誓不嫁/亦自缢庭树/自挂东南枝/不图子自归/不迎而自归(自己)举动自专由/汝岂得自由/进止敢自专/那得自任专(在词组里充当主语,自己)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代词,其)自君别我后(介词,自从)我自不驱卿(语气副词,原本)本自无教训(时间副词,原本)自可断来信(时间副词,即、马上)葳蕤自生光(连词,而)物物各自异(有)好自相扶将(与他词组合成词组)区区何乃太区区(小,指见识浅)感君区区怀(忠诚相爱)遣为仲卿母所遣(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十七遣汝嫁(送)县令遣媒来(派)谢阿母谢媒人(谢绝)谢家事夫婿(辞别)多谢后世人(劝告)适始适还家门(出嫁)处分适兄意(依照、适合)适得府君书(刚才)若今若遣此妇(如果)君既若见录(既若:这样)为为仲卿母所遣(介词,被)阿母为汝求(介词,替)慎勿为妇死(介词,为了)为诗云尔(动词,写)十七为君妇(动词,做)君既为府吏(动词,担任)非为织作迟(动词,是)君家妇难为(动词,做)黄泉共为友(动词,结为)始尔未为久(动词,算)时时为安慰(动词,作为)遣丞为媒人(动词,做)自名为鸳鸯(动词,叫作)举举动自专由(动作名,行为)举言谓新妇/举言谓阿妹(动词,启、张)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动词,抬)莫令事不举(动词,成)举身赴清池(动词,投(身)因于今无会因(名词,因缘、机会)因求假暂归(于是)得夜夜不得息/汝岂得自由/不得便相许/那得自任专(能够)幸复得此妇/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贺卿得高迁(得到、娶到)适得府君书(得到、收到)阿母得闻之(不译)何何意致不厚/何意出此言(岂、哪里)何乃太区区/何言复来还/何不作衣裳(为什么、怎么)隐隐何甸甸(副词,何等、多么)作计何不量(多么)其往欲何云(怎么样)君还何所望/贵贱情何薄/汝今何罪过(什么)且吾今且报府(暂且)且暂还家去(暂时)磐石方且厚/四体康且直(而且)便便可速遣去/便可白公姥/不得便相许/泪落便如泻/便作旦夕间(就)便言多令才(能说会道)便可作婚姻/便复在旦夕(随即、立刻)便利此月内(与“利”连用,吉利)尔为诗云尔 助词始尔未为久 助词诺诺复尔尔 如此如此君而妾亦然 这样作计乃尔立 这样词类活用 1、名作状孔雀东南飞(向东南)相见常日稀(一天天地)昼夜勤作息(从白天到夜晚)耳著明月铛(耳朵上)手巾掩口啼(用手巾)金车玉作轮 (用玉石)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在早上、在晚上)卿当日胜贵(一天天地)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在东西两边,在左右两边)2、名作动以此下心意 放下仕宦于台阁 做官3、形作动千万不复全(保全)窈窕艳城郭(称艳)4、使动用法足以荣汝身(使荣耀)5、意动用法戒之慎勿忘(以为戒,把当作借鉴)6、为动用法 时人伤之 (为悲伤)特殊句式判断句汝是大家子被动句仍更被驱谴/今日被驱谴/同是被逼迫渐见愁煎迫为仲卿母所遣省略句念母劳(于)家里俱会(于)大道口窈窕艳(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我命绝(于)今日徘徊(于)庭树下自挂(于)东南枝合葬(于)华山傍(省介词“于”)府吏马(走)在前,新妇车(行)在后汝今(有)何罪过(省动词)(府吏)下马入车中(省主语)介词结构后置句:仕宦于台阁梦游天姥吟留别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称为“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与杜甫并称“李杜”。通假字:1 脚著谢公屐 “著”同“着”,穿。2 列缺霹雳 “列”同“裂”,决裂。3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同“需”,要想。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同“侍”,侍奉。古今异义:1 烟涛微茫信难求 古义:难以识别、实在、找到,今义:细微、相信、请求。2 云霞明灭或可睹 古义:暗、有时,今义:消灭、或者。3 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义:高出,今义:选拔。4 湖月照我影 古义:投下,今义:照片。5 渌水荡漾清猿啼 古义:凄凉,今义:清洁。6 身登青云梯 古义:石级,今义:楼梯。7 千岩万转路不定 古义:无数的峰峦、迂回蜿蜒,今义:数字、岩石、转弯。8 迷花倚石忽已暝 古义:不知不觉,今义:忽然。9 熊咆龙吟殷岩泉 古义:震撼,今义:殷切。10 栗深林兮惊层巅 古义:重叠的,今义:层次。11 水澹澹兮生烟 古义:升腾,今义:生气。12 青冥浩荡不见底 古义:空、边际,今义:冥想、底层。13 日月照耀金银台 古义:宫阙,今义:台子。14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古义:神仙,今义:君王。15 虎鼓瑟兮鸾回车 古义:运行,今义:回归。16 别君去兮何时还 古义:离开,今义:出去。1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古义:低头,今义:摧残、眉毛。18 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义:能、舒畅,今义:得到、开关。一词多义:1 青 云青青兮欲雨 黑沉沉 青冥浩荡不见底 碧 且放白鹿青崖间 青青的2 来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句中助词,无意义 失向来之烟霞 刚才 古来万事东流水 以来3. 之 我欲因之梦吴越 指代“越人谈天姥山的奇观”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的4 列 列缺霹雳 同“裂”,决裂 仙之人兮列如麻 列队5 忽 迷花倚石忽已暝 不知不觉 忽魂悸以魄动 忽然6 君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神仙 别君去兮何时还 指代“作者在山东漫游时结识的朋友”7 行 世间行乐亦如此 作 须行即骑访名山 行走8 摧 丘峦崩摧 坍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低9 事 古来万事东流水 事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同“侍”,侍奉10 开 訇然中开 打开 使我不得开心颜 舒畅11 云 身登青云梯 云霄 云青青兮欲雨 乌云 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震惊12惊 恍惊起而长嗟 惊醒词类活用:(一) 名词活用作动词:1 越人语天姥 说起2 云青青兮欲雨 下雨3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降下4 虎鼓瑟兮鸾回车 弹着5 使我不得开心颜 欢笑(二) 名词活用作状语:1 对此欲倒东南倾 向东南方向2 一夜飞度镜湖月 一夜之间3 半壁见海日 在半山腰4 空中闻天鸡 在(高)空中5 訇然中开 从中间6 古来万事东流水 向东(三) 使动用法: 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颤栗,使震惊(四)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贯文言句式:(一) 省略句:1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省略主语、谓语、状语)航海的人谈起瀛洲,(都说它在)烟雾(弥漫)、波涛(滚滚之中),无边无际,难以识别,实在难以找到。2 空中闻天鸡。(省略动宾)在(高)空中,(又)听到了天鸡的(啼叫声)。3 失向来之烟霞。(省略定语)(而)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已全)消失了。4 恍惊起而长嗟。(省略补语)猛然惊醒,坐起身来,长叹(一声)。5 送我至剡溪。(省略介词)(明月把)我送到剡溪。(二) 定语后置:1 天台一万八千丈。(一万八千丈天台)(就是那)一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2 一夜飞度镜湖月。(月镜湖)一夜之间,(我就)飞过(那)月下的镜湖。(三) 谓语前置:1 渌水荡漾清猿啼。(猿啼清)(这里)流水清澈,(微波)荡漾,猿啼凄凉。2 千岩万转路不定。(路万转)无数的峰峦,山路迂回蜿蜒,(方向)难以确定。3 水澹澹兮生烟。(烟生)水波动荡啊,雾气升腾。4 失向来之烟霞。(向来之烟霞失)(而)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已全)消失了。5 使我不得开心颜!(心开)叫我不能心情舒畅,(尽情地)欢笑!秋水 文学常识选自庄子外篇。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反映道家学派思想的代表著作,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庄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老庄。通假字 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 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 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 豪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专指地名“北海”。 2.百川灌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表情。今义:相貌。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学识高的人。今义:不吝啬。 5.东面而视:古义,向东面。今义,东边。 6.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黄河流域一带。今义,一个国家。 一词多义 1.之 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 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 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 2.于 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 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比 莫大于海 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3.以 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介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连词,来 伯夷辞之以为名 4.为 动词,认为 以为莫己若者 介词,用 不可为量数 动词,取得 伯夷辞之以为名 5.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 (及、比得上,动词) 6.闻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7.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弗信(开始,名词) 词类活用 1.名作动 面 名作动,面向 东面而视 2.名作状 时 名作状,按时 秋水时至 东 名作状,向东 顺流而东行 东 名作状,向东 东面而视 3.意动用法 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轻 形作意动,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 多 形作意动,认为.多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方存乎见少 4.形作名 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方存乎见少 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 2.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3.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 又奚以自多 介词宾语前置句 4.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前赤壁赋文学常识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赋是介乎韵文(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成语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重点字词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白露横江(笼罩)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凌万顷之茫然(越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正襟危坐(端正)方其破荆州(方,当)固一世之雄也(本来)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游褒禅山记文学常识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通假字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13.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动词作名词。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省略句、判断句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状语后置句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定语后置1.有穴窈然。重点翻译句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多义词1. 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 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 盖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