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美术园地,以其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多样性和表达思想的深刻性而一枝独秀。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史前石器时代。自那时起,当人类尝试着用与劳动工具、宗教祭仪混沌不分的史前准艺术形式记录自己所见所感之时,便同时也在当时的“艺术”中开始表现自然界的花花鸟鸟。史前石器时代镌刻于石、骨、玉以及彩绘于陶器上的鱼鸟、虫兽纹饰图案,以及捏塑出来的泥制玩具,即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花鸟艺术。隋唐以前的花鸟画,虽然我们所见不多,但在夏商周三代、秦汉、魏晋乃至隋唐时期的玉石器、铜器、陶瓷、木制品、丝织品等物件上,遗存着大量的花鸟装饰,这些遗存至今的花鸟“准艺术”,表现出中国古代能工巧匠高度的聪明才智,是我们在研究花鸟画时不能忽略的历史文化遗存。隋唐五代以后,花鸟画逐渐定型为中国传统绘画绘学体系的一个分支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共同构成了传统绘学体系的总体形态。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美术园地以其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多样性和表达思想的深刻性而一枝独秀。笼统且大略而言,在传统绘学体系的总体形态中,人物画较为注重表现“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观念,山水画则多表现逍遥、怡心、畅神的道家意识,而花鸟画则多有吉祥喜庆气息及其所谓的“人间气”。所以,可以说,如果缺少了对花鸟画学的研究,中国传统的绘画美学思想将不成其完整体系。花鸟画在隋唐以后开始繁荣发展,进入五代,以“徐黄异体”为标识,花鸟画臻于成熟。至北宋画院花鸟画,在赵佶倡导、鼓励下,呈现出形象逼真、意境生动的特色,此期连勾带染、点垛兼施的水墨花鸟画也初露锋芒。于是,此后工笔与写意两大花鸟画形式,便成为支撑中国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这也就是说,两宋以后,花鸟画一方面在皇家扶持下,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深受魏晋士人放逸、洒脱风度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介入绘画活动,从而使花鸟画成为放笔墨以抒胸臆的手段,成为追问宇宙本原与人生究竟的载体,并使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成为人们精神境界、品格学养的象征。在如上意义上,可以说:花鸟画在隋唐五代开始走向成熟之后,发展迅速,蔚为壮观,至元明之时,这些艺术化了的花鸟,涉猎题材极其广泛,不但较之自然界的花鸟更美观、更典型,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画家们的心路历程,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而自此之后,中国的花鸟画,无论是工抑或是写,皆明晰地沿着三条路径发展。(1)史前蒙昧时期渗透着原始人万物有灵意识的花鸟纹饰,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在民间艺术中,在石玉雕刻、陶瓷彩绘、木板年画、剪纸艺术等形式中得以持久不衰地发展演变,并以其祈祝祥瑞的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乃至人生观,且由此而构成中国花鸟画发展壮大的肥沃的土壤;(2)史前渗透万物有灵意识的花鸟纹饰,在国家意识形态形成的早期,逐渐成为“翼教卫道”及其“成教化、助人伦”的辅助性手段,被镌刻于礼器、描绘于庙堂,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发展,花鸟画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开始向借鉴诗骚之比、赋、兴表现手法方向发展,成为以抒情言志方式歌颂太平世事的手段。于是,以所谓“游于艺”的方式而进行的花鸟画的创作活动与赏鉴活动,在保持它抒发情感的前提下,便与“志于道”有了关联;(3)隋唐以后,深受魏晋士人放逸、洒脱风度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介入绘画活动,从而使花鸟画成为追问宇宙本原与人生究竟的载体,体现出“小中见大”、“一叶知秋”,即宗白华先生所谓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般的审美特征。且由此而使中国传统的花鸟画,由于中国古代文人的介入,而成为人的精神境界、品格学养的象征,成为托物言志、抒发情感的有效手段。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史前石器时代的“花鸟艺术”,与原始人的万物有灵意识相关,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原始人的万物有灵意识,在史前期稍晚,即呈现出两种价值指向:其一是指向原始宗教,其二是怡情娱乐。后来,这两种价值指向在文明期乃至国家意识形态形成初期,即呈现融合交汇特征。郑午昌先生曾说:“汉之前,山水画不发达,人物画重成教化、助人伦,惟花鸟画,首开鉴赏之风,凸现审美功能。”这是极有见地的见解。所以,从艺术本体角度看,花鸟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是绝对不能忽略的。重要的是,早在先秦之时,中国古人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时,就已经体创了有关“物候”的学说与有关“仿生”的学说,认识到当自然界的生物,其外部征候发生变化时,那一定与自然环境乃至宇宙天地运动规律(变化)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生物和谐相处,按自然规律生存发展,才是保持人类祥和发展的必要保障。所以,当我们看到商代晚期妇好墓出土的玉鹳,看到这个玉鹳优美弯曲的脖颈犹如环视水面而正伺机欲啄食鱼虾的动人造型,我们耳畔犹如响起多音部穿梭跌宕交响的天籁之音之时;或者,当我们看到战国铜盘附饰上的家鸭栩栩如生的造型,品味着那家鸭造型具有勃勃生机与动人心魄的神态,心中似乎听到了打击乐与丝竹管弦合奏之时,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中国古代,花鸟画早在隋唐五代之时,即已显示初步形成独立绘学学科并呈现出形成流派的端倪了因为此时它可以独立地建构一个虚拟的但却符合自然宇宙的真实的可视的精神境界了。总之,大自然中的花鸟不仅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密切,而且能以其优美的外形和活泼生动的神态给人以美感。花鸟画在隋唐五代成熟之后,经过两宋画院花鸟画的形态学建构,发展迅速,蔚为壮观,这些艺术化了的花鸟,历史悠久,涉猎题材极其广泛,技法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不但较之自然界的花鸟更美观、更典型,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画家们的心路历程,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笔宝贵遗产。第五节隋唐五代时期的花鸟画 南北朝时期,中华各民族在血和火的洗礼中,大迁徙、大融合,为此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继续采取北朝以来的均田制,农业经济迅速发展,隋炀帝贯通大运河以后,极大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唐帝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618年,唐王朝立国。此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反映其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视觉艺术,呈现出灿烂辉煌的景观,在这种情况下,花鸟画开始走向成熟。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五代十国时期,50年间,战乱纷乃,但战场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南部中国却相对安定,经济文化仍然繁荣发展,在偏安生活中,南部中国人承接盛唐遗荫,极尽享受奢华奢侈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五代花鸟画因祸得福,成为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一、唐代早期花鸟画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其成就在人物画,此期花鸟画,目前实物遗留甚稀。在唐代早期,花鸟画虽有独立成科的倾向,但仍然主要见之于人物画的点缀。在周畸簪花仕女图的第一段画面中,妇女们的头上戴有很大的花儿,画面中还有一只欢蹦乱跳、活泼可爱的小狗,在第二段画面中,画有一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在庭院中闲逛,手中拿着一枝红花,她的前面,悠闲地走着一只微煽翅膀的仙鹤,她的后面,跟着一个手持纨扇的宫女,其纨扇上绘有一折枝牡丹花,由此可见唐代花鸟画之一斑。在唐代的墓室壁画中,也可见到水平尚佳的花鸟作品,在章怀太子墓室壁画中,绘有观鸟捕蝉图,图中绘有一只戴胜鸟,造型准确,神态生动,似受人惊吓,正向别处飞去。永泰公主墓室石刻线画中的人物周边盛开的花、飞翔的鸟也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按:章怀太子李贤公元684年卒,永泰公主仙蕙公元701年卒,此二墓刻绘风格属唐初无疑。)不过,上述唐代的花鸟画,并不能代表有唐一代花鸟画的最高水平。史载边鸾长于花鸟折枝草木,蜂蝶雀蝉亦俱妙。贞元中,新罗国进孔雀,善舞,上召边鸾写之,得婆娑态,若应节奏。论者以为,盖其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实为唐以前所未之有也。二、唐诗中描写的花鸟画一般说来,唐末五代是花鸟画走向成熟的时期,但如上所述,五代之前,花鸟画已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出现过一些优秀的花鸟画作。全唐诗中有二十多首专门描写独幅花鸟画的诗作,兹录几首以窥一斑:宋之问咏省壁画鹤: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骞飞竞不去,当是恋恩波。李白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落羽辞金殿,孤鸣托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从这两首诗中,已看出唐代花鸟画已有缘物抒怀、托物见志之特征。杜甫画雕行:高堂见老雕,飒爽动秋骨。初惊无拘卷,何得立突兀。乃知画师妙,功巧造化窟。写此神骏姿,充君眼中物。乌鹊满楞枝,轩然恐其出。侧脑看青云,宁为众离没。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缅想云沙际,自有烟雾质。吾今意可伤,顾步独纡郁。(按:“楞枝”为绞结盘绕的树枝。)齐己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何妨金粉资高格,不用丹青点此身。蒲叶岸长堪映带,获花从晚好相亲。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这两首诗,已说明唐代花鸟画已有了拟人比拟创造物象的特征。当然,唐代花鸟画也有纯为审美欣赏而创作的。李群玉长沙元门寺张员外壁画:片石长松倚素楹,倏然云壑见高情。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可见,当时已有众多欣赏花鸟画的人和专画鸟的著名画家。那么梁广的画是什么样的呢?顾况梁广画花歌:王母欲过刘撤家,飞琼夜入云骈车。紫书吩咐与青鸟,却向人间求好花。上元夫人最小女,头面端正能言语。手把梁生画花看,凝颦掩笑心相许。心相许,为白阿娘从嫁与。这首诗中说,梁广的花鸟画,已经成为青年男女订婚的信物,其审美功能是不言自明的。崔涂海棠图:海棠花底三年客,不觉海棠花盛开。却向江南看图画,始惭虚到蜀城来。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如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人喜爱花鸟画的程度和当时花鸟画的水平。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唐诗中尚有不少脍炙人口的题画兰竹诗。韦遵题施磷画竹图:枯箨危根缴石头,千竿交映近清流。堪珍仲鳞穷幽笔,留得荆湘一片秋。牟融山寺律僧兰竹图: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窃以为,正是唐人对花鸟画欣赏的如此巨大的热情,才促发了五代花鸟画走向繁荣,也正是有唐一代诗人以特有的风、雅、颂品味来赏析花鸟画,所以才导致了嗣后传统花鸟画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特色。总之,在庶士皆诵诗且特别注重诗教的时代孕育成型的花鸟画,自唐代开始,走上“写物之生意”之路,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中国古代,人物画叫“传神”,山水画叫“写真”,而花鸟画则日“写生”。这“写生”,便是“写物之生意”之义。即物(花鸟)的神情动态外貌首先要逼真如生,然后便是能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在唐代花鸟画基础上,五代花鸟画开始走向成熟。相传西蜀画家黄筌技艺非凡,当时淮南访蜀外交官送给蜀主鹤数只,蜀主命筌绘于偏殿壁上。筌画了六种神态:唳天、惊露、啄苔、舞风、梳翎、顾步,非常生动逼真,竞使真鹤以为同类而舞于旁。蜀主佩服黄筌的画艺,遂把此偏殿改名为“六鹤殿”,可见这“写物之生意”除去形神必须肖似以外,这“生意”中还必须有主体情感特征内蕴于其中,不然,画面可能颇具形式美感,但不会有诗意。在我们看来,正是由于有了隋唐五代花鸟画家的努力探索,所以,宋代的米芾为了让世人注重画面的诗意内蕴才这样说:苏轼子瞻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日: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这就是说,这是一种“不根而生从意生”式的为了满足诗意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竹的生动之意象,它直抒画家胸臆,且由此使画家面对笔墨纸砚,一方面能“成竹在胸”(观察自然物象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可“取象不惑”(这是画家主体意识强烈、审美追求明晰的结果),并在这两极关联中,完成以托物抒怀、借景生情为终极目标的描花绘鸟的一系列美的技术操作。在如上意义上,再放眼来看黄筌的芳溆春禽图、徐熙的玉堂富贵图等作品,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画之所以能引发我们无限遐思,能让我们魂魄飞扬,能让我们久久陶醉在醇美的享受之中,其主要原因便是由于隋唐五代花鸟画在“写物之生意”方面都表现出了炉火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9642-4:2019 EN Road vehicles - Automotive cables - Part 4: Dimens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30 V a.c. and 60 V d.c. single core aluminium conductor cables
- 2025至2030中国物资管理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腹部肿瘤培训课件总结
- 多功能工培训大纲
- 白菜除虫知识培训课件
- 规范书写教案培训课件
- 实验室质量监督培训
- 调料销售培训课件
- 智慧城市规划下的公共空间设计美学与实践
- 平台在提升城市形象中的贡献
- 专题:阅读理解 30篇 中考英语高分提升之新题速递第二辑【含答案+解析】
- 企业面试题目和答案大全
- 抖音房产直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近视眼治疗仪市场竞争力剖析及企业经营形势分析报告
- 体育老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自然生态探险之旅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孜县2025年七下英语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2附解析
- 日本所有番号分类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