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文第十周背诵篇目: 1. 上邪 汉乐府2. 有所思 汉乐府3.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1. 上邪 汉乐府民歌铙歌十八曲之一十五铙歌十八曲是汉乐府的郊祀歌。为北狄西域之新声。十分复杂,诗意难晓,字句舛讹,风格多样。铙歌十八曲作为一个整体收集在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的鼓吹曲辞里。 原文上邪(y)!天啊!。上,指天。邪,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我欲与君相知相爱,长命与“令”字通,使无绝衰。衰减、断绝。山无陵(lng) 山峰、山头,江水为竭枯竭,冬雷震震,夏雨(y)降。名词活用作动词雪,天地合合二为一,乃敢才敢与君绝!作品译文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作品鉴赏上邪为铙歌十八曲之一,属乐府鼓吹曲辞。上邪是一首民间情歌,是一首感情强烈,气势奔放的爱情诗。诗中女子为了表达她对情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她指天发誓,指地为证,要永远和情人相亲相爱。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认为当与有所思合为一篇。有所思是考虑决裂,上邪则是打定主意后做出更坚定的誓言。乐府诗鉴赏辞典认为两者相互独立。“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邪”犹言“天哪” ,“相知”即相亲相爱。此句说:“天哪!我要和君相爱,让我们的感情永久不破裂,不衰减。”为了证实她的矢志不褕,她接连 举五种自然界的不可能出现的变异,“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意思是:要想背叛我们的誓言,除非出现山平了,江水干了,冬日里雷雨阵阵,夏天里大雪纷纷,天与地合而为一!。女主人公充分发挥她的想象力,一件比一件想得离奇,一桩比一桩令人难以思议。到“天地合”时,她的想象已经失去控制,漫无边际地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环境都不复存在了。这种缺乏理智、夸张怪诞的奇想,是这位痴情女子表示爱情的特殊形式。而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都被抒情女主人公当作“与君绝”的条件,无异于说“与君绝”是绝对不可能的。结果呢?只有自己和“君”永远地相爱下去。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上邪”三句,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长命无绝衰”五字,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一个“欲” 字,把不堪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此三句虽未进行形象刻画,但一个情真志坚,忠贞刚烈的女子形象已清晰地站在读者面前。3清代王先谦说:“五者皆必无之事,则我之不能绝君明矣。”这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可以说是绝唱之作。诗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内心,以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反证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确实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诗短情长,撼人心魄。正如胡应麟所说:“上邪言情,短章中神品!”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可谓句句在理。从艺术上看,上邪的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间的爱情欲火犹如岩浆喷发不可遏制,气势雄放,激情逼人。读上邪,仿佛可以透过明快的诗句,倾听到女子急促的呼吸之声。上邪是一首用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爱情篇章,其语言句式短长错杂,随情而布。音节短促缓急,字句跌宕起伏。上邪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敦煌曲子词申的菩萨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明显地受到它的启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桔。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不仅对坚贞专一的爱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一辙的,并且连续用多种不可能来说明一种不可能的艺术构思也是完全相同的。2. 有所思 汉乐府民歌铙歌十八曲之一十二原文有所思指她所思念的那个人,乃在大海南。何用何以问遗(wi)“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君,双珠玳瑁(di mo)簪,用玉绍(sho)缭(lio)犹“缭绕”,缠绕之。闻君有他心,拉杂堆集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断绝!鸡鸣狗吠犹言“惊动鸡狗”。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兄嫂当知之。妃(bi)呼(x)豨(x)古乐曲中的助声字,无义。但补乐中之音!秋风肃肃飕飕晨风雉鸟,雉鸡常晨鸣求偶飔(s)当为“思”,是“恋慕”的意思,写女子在悲叹中但闻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鸣不时传来,使她更加感物共鸣,相思弥甚,犹豫不决东方须臾高(ho)是“皜”、“皓”的假借字,白知之。到东方天明就知道到底和那男子分还是合了注释有所思:指她所思念的那个人。何用:何以。问遗(wi慰):“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是汉代习用的联语。玳瑁(di mo代冒):即玳瑁,是一种龟类动物,其甲壳光滑而多文采,可制装饰品。簪:古人用以连接发髻和冠的首饰,簪身横穿髻上,两端露出冠外,下缀白珠。绍缭:犹“缭绕”,缠绕。绍 sho: 连续,继承;缭 lio: 绕,缠绕。拉杂:堆集。这句是说,听说情人另有所爱了,就把原拟赠送给他的替、玉、双珠堆集在一块砸碎,烧掉。相思与君绝:与君断绝相思。鸡鸣狗吠:犹言“惊动鸡狗”。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妃(bi)呼豨(x x):妃,训为“悲”,呼豨,训为“歔欷”。肃肃:飕飕,风声。晨风飔(s思):据闻一多乐府诗笺说:晨风,就是雄鸡,雉鸡常晨鸣求偶。飔当为“思”,是“恋慕”的意思。一说,“晨风飔”,晨风凉。须臾:不一会儿。高:是“皜”、“皓”的假借字,白。“东方高”,日出东方亮。翻译我所思念的人,就在大海的南边。我拿什么赠给你呢?这是一支玳瑁di mo簪,上面装饰有珍珠和玉环。听说他有二心,心里伤悲,拆碎它,捣毁它,烧掉它!烧掉它,风把灰尘扬起!从今往后,不再思念你,我同你断绝相思!当初与你约会时,不免引起鸡鸣狗吠。兄嫂也当知道此事,太过悲哀!屋外秋风声里鸟儿飞鸣,太阳将会知道我的心思吧!赏析这是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记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清人庄述祖云:“短箫铙歌之为军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汉铙歌句解)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开头五句写其对远方的情郎心怀真挚热烈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的南边。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情郎,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问遗 (wi),犹言赠与。她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终于选择了“双珠瑇瑁簪”。“瑇瑁簪”,即用玳瑁(一种似龟的动物)那花纹美观的甲片精制而成的发簪。“双珠”,谓在发簪两端各悬一颗珍珠。这在当时可谓精美绝伦的佩饰品了。然而女主人公意犹未足,再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更见美观(绍缭,缠绕之意)。单从她对礼品非同寻常的、不厌其烦的层层装饰上,就可测出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和分量了。这几句写物寄情,以少总多,表达已言简意丰,情调复缠绵悱恻。试看汉末繁钦定情诗中“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慰别离?耳后瑇瑁钗”等句,分明是受本篇启发而化出,此亦正可发明本诗“何用”三句意蕴之妙处。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晴光滟敛的爱河上顿生惊涛骇浪,爱情的指针突然发生偏转,“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写出了这场风波及其严重后果:她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真如晴天霹雳!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窝燃起了愤怒的烈火。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 (摧),三而烧毁,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从今以后,勿复相思!”一刀两断,又何等决绝!非如此,不足以状其“望之深,怨之切。”(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相思与君绝”以下六句,写其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相思”句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口气已似强弩之末。盖 “相思”乃长期的感情积淀,而“与君绝”,只一时愤激之念,二者本属对立而难统一,故此句实乃出于矛盾心情的叹惋,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鸡鸣狗吠”“喻风声布闻。”(诗比兴笺)易林随之既济:“当年早寡,孤与(宇)独居;鸡鸣狗吠,无敢问者。”即指鳏夫与寡妇夜间来往,惊鸡动狗,已露风声。此处亦谓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悉隐情,而今若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加上始乱终弃的严重后果,自然使她不无顾虑和动摇。何况那“鸡鸣狗吠”中幽会的柔情蜜意时刻,仍然顽固地在牵动着她那旧日的缕缕情思,使她依依难舍呢!“妃呼豨”,正是她在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歔欷长叹。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云:“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观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闻一多乐府诗笺亦云:“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歔欷。”训释至为允当。三字悲叹,在感情、语气上承上启下,直贯结尾二句意脉。“肃肃”,形容风声凄紧;“晨风”,即晨风鸟。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晨风鸟即雉,朝鸣以求偶。“飔”,闻一多训为乃 “思”字之讹,言晨风鸟慕类而悲鸣。“高”,音、义皆同“皓”,指东方发白,天将欲晓。二句写女子在悲叹中但闻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鸣不时传来,使她更加感物共鸣,相思弥甚,犹豫不决。然而她又自信:只待须臾东方皓白,定会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陈本礼云:“言我不忍与君绝决之心,固有如曒日也。谓予不信,少待须臾,俟东方高则知之矣。”(汉诗统笺)如此,则“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洁,感情热烈持恒之义。不过,这层隐喻之底奥,在字面上却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读者似乎亦拭目以待其下文。故庄述祖、闻一多皆以为上邪即本篇下文,应合为一篇。余冠英亦认为“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此说确实发人深省。此诗的结构,以“双珠瑇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余波不竭。中间又以“摧烧之”、“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再以“妃呼豨”的长叹,来联缀贯通昔与今、疑与断的意脉,从而构成了描写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三部曲。层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其次,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选赠礼物的精心装饰,摧毁礼物的连贯动作)和景物的比兴烘托(“鸡鸣狗吠”及末尾二句)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也是相当成功的。3.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触龙,过去也叫触詟zh。战国时赵国大臣。官左师。赵孝成王新立,太后掌权,秦急攻赵。赵求救于齐。齐欲以太后所爱少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他进谏说“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太后为其所动。即谴长安君到齐为质。今本战国策误将“龙”“言”合为一字,称为“触詟”。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战国纵横家帛书,中有触龙见赵太后章,正作触龙。现据以改正。原文赵太后新用事执政,当权,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向,介词齐,齐曰:“必以长安君赵太后幼子的封号为质人质,兵乃才出。”太后不肯,大臣强竭力谏劝说,古代臣对君、下对上的直言规劝。太后明谓左右指代身边的大臣:“有复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吐唾沫,动词其面朝他脸上吐唾沫。”左师官名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气冲冲地而揖等待之。入而徐趋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至而自谢道歉,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而恐太后玉体贵体之有所郄(x)同“隙”,病痛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依靠辇nin 车子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减少乎?”曰:“恃鬻(zh)粥的本字耳。”曰:“老臣今者近来殊很不欲食,乃自强勉强步,日三四里,少益渐渐耆通“嗜”,喜爱(sh)食,和安适,舒服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怒色稍微消解了一些。左师公曰:“老臣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舒祺,最少,不肖不贤,不成材;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赵国侍卫衣服颜色,指代宫廷卫士之数,以卫王宫。没死冒着死罪,臣对君的谦卑用语以闻告诉。”太后曰:“敬诺恭谨应答之词。犹言遵命。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希望及未填沟壑对自己“死”的谦称。自比为贱民奴隶,野死弃尸于溪谷而托之。”太后曰:“丈夫男子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o对年老妇人的尊称之爱燕后赵太后之女,远嫁燕国为后,贤胜过,超过于长安君。”曰:“君过错了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做长远打算。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足跟。,为之泣女嫁乘舆辇将行,母不忍别,在车下抱其足而泣,念悲伤心其远远嫁也,亦哀哀,爱也之代词,她,指代赵太后的女儿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祈祷之,祝曰:必勿使反通“返”,返回、回来。古代诸侯嫁女于他国为后,若非失宠被废、夫死无子、或亡国失位,是不回国的。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甚至赵之为赵赵国立国的时候,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继承人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非,不独非独,不仅,不单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俸禄厚而无劳功劳,而挟重器指象征国家权力的贵重器皿多也。今媪o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go y)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趁现在(您在世)令是“令(之)的省略有功于国,旦山陵崩古代用以比喻国君或王后的死,表明他们的死不同寻常,犹如山陵崩塌,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长安君何以凭什么,介词宾语前置自托寄托自己于赵使自己在赵国立身?老臣以认为媪o为长安君计短考虑得太短浅也,故以为其爱不若不如燕后。”太后曰:“诺应答之词,表示同意,可译“对”,恣任凭君您之助词所使之支使他,派遣他。”于是为长安君约捆缚,套车百乘量词,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质作人质,名词活用为动词于齐,齐兵乃才出。子义赵国贤人。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依靠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俸禄,已以守金玉之重贵重器皿也,而况人臣乎。”文章译文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地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左师公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功劳,占有的象征国家权力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去世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因此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注释(1)赵太后:赵惠文王威后,赵孝成王之母。用事:执政,当权。 (2)长安君:赵太后幼子的封号。质:古代诸侯国求助于别国时,每以公子抵押,即人质。 (3)左师: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触龙言:原作“触詟”二字,据史记赵世家改。 (4)揖:辞让。史记赵世家“揖”作“胥”,胥为等待之意。义较胜。 (5)郄(x戏):通“隙”。有所郄,是身体有所不正常的委婉说法。 (6)鬻(zh注):粥的本字。 (7)耆(sh试):通“嗜”,喜爱。 (8)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9)黑衣:赵国侍卫所服,用以指代宫廷卫士。 (10)宫:原作“官”,从史记赵世家改。 (11)没死:冒着死罪。臣对君的谦卑用语。 (12)填沟壑:对自己“死”的谦称。自比为贱民奴隶,野死弃尸于溪谷。 (13)燕后:赵太后之女,远嫁燕国为后。 (14)踵:足跟。女嫁乘舆辇将行,母不忍别,在车下抱其足而泣。 (15)反:同“返”。古代诸侯嫁女于他国为后,若非失宠被废、夫死无子、或亡国失位,是不回国的。 (16)三世以前:指赵武灵王。孝成王之父为惠文王,惠文王之父为武灵王。 (17)赵之为赵:前“赵”指赵氏,周穆王赐造父以赵城,始有赵氏;后“赵”指赵国。公元前376年,魏、韩、赵三家灭晋分其地。赵国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等地。经赵武灵王至惠文王时,疆域又有所扩大。 (18)微独:非独,不仅,不单。微,非,不;(19)重器:指象征国家权力的贵重器皿。 (20)山陵:喻帝王,此处指赵太后。崩:喻帝王死。 (21)子义:赵国贤人。逐字解释1.选自战国策赵策。触龙,人名。说,劝说。赵太后,赵慧文王的妻子赵威后。2.新用事,刚执政。3.以长安君为质:把长安君作为人质。4.乃:才。5.强谏:竭力劝说。6.明谓左右:明确地对大臣说。左右,指代身边的大臣。7.有复言者:有再说的人。8.老妇:赵太后自称。9.左师:官名。10.盛气而揖之:气冲冲地等着他。11.徐趋:徐步,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12.谢:道歉。13.窃自恕: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14.玉体:贵体。15.郄:同“隙”,病痛。16.恃辇:依靠车子。17.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18.今者:近来。19.殊:很。20.乃自强步:自己只勉强走走。强:勉强21.少益耆食:稍微渐渐喜欢吃东西。耆:通“嗜”,喜爱。22.和:安适,舒服的意思23.色少解:怒色稍微消解了一些。24.贱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25.不肖:不贤,不成材。26.窃爱怜之:私意宠爱他。27.没死以闻:冒着死罪把这话告诉您。28.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希望趁我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托付了。29.丈夫:男子。30.媪:对年老妇人的尊称。31.贤:胜过,超过。32.计深远:做长远打算。33.持其踵为之泣: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34.念悲其远也:为她远嫁而伤心。35.祝:祈祷。36.必勿使反:一定不要让她回来。“反”通“返”,返回、回来。37.继:继承人。38.微独:非独,不仅,不单。微,非,不;39.奉:俸禄。40.劳:功劳。41.挟重器:拥有珍贵的器物。42.山陵崩:古代用来比喻国王或王后的死。43.自托于赵:使自己在赵国立身。44.恣君之所使之:任凭您派遣他。45.约车百乘:置办一百辆车子。46.及:赶上,赶到。文章鉴析从触龙说赵太后看说话艺术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诸葛亮靠经天纬地之言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因势利导而存郑于危难,触龙循循善诱而救赵于水火。言语得失,小则牵系做人难易,大则连及国家兴亡,非常重要。下面就以触龙说赵太后为例,谈谈说话的艺术。1、 察言观色,避其锋芒。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攻赵国,危急关头,赵国不得不求救于齐,而齐国却提出救援条件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溺爱孩子、缺乏政治远见的赵太后不肯答应这个条件,于是大臣竭力劝阻,惹的太后暴怒,“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面对此情此景,深谙说话艺术的左师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地犯颜直谏,批逆龙鳞,而是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他知道,赵太后刚刚执政,缺乏政治经验,目光短浅,加之女性特有的溺爱孩子的心理,盛怒之下,任何谈及人质的问题都会让太后难以接受,使得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触龙避其锋芒,对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事只字不提,而是转移话题。先问太后饮食住行,接着请托儿子舒祺,继之论及疼爱子女的事情,最后大谈王位继承问题。不知不觉之中,太后怒气全消,幡然悔悟,明白了怎样才是疼爱孩子的道理,高兴地安排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2、 关心问候,缓和气氛。面对怒气冲冲、盛气凌人的赵太后,首要的问题是让她能够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给人以劝说的契机,从而引起她谈话的兴趣,一步步进入正题。触龙拜见太后并不难,但见到太后谈什么却很关键。话不投机,三言两语也许就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因此,触龙反复揣摩太后的心理,选择了老年人都共同关心的饮食起居话题,先从自己脚有毛病(也许是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水中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试题及参考答案
- 装修仓库单据管理办法
- 专户资金存放管理办法
- 街道小区楼道管理办法
- 营销创业销售管理办法
- 行政服务提升管理办法
- 中国创新驿站管理办法
- 营养包发放管理办法
- 蚌埠公益岗管理办法
- MATLAB 应用全套课件
- 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
-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课件
- 《培生·小学英语分级阅读80篇》四年级-这套资料难度系数较大
- 2023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教体系统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2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PPT(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故宫宫廷文化公司介绍
- 肾盂癌护理常规
- 一年级上册阅读课全册教案
- 同济大学(内部使用)核心学术刊物基本目录
- 机械基础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