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凸显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建构”多少年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这种在教学预设上长期的“精雕细啄”,使数学课堂教学在普遍意义上陷入了这样一种状态:教者“以本为本”,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问题“牵”着学生,使学生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这样的课也许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学生却如同“被折了翅的雄鹰”,再也难以展翅高飞。在对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反思中,笔者感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使学生在参与和体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下面是认识钟表的两个教学片段,由于受新旧理念的引导,课堂教学的生成价值也截然不同。片段A多媒体出示一个钟面。师:观察这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钟面上有一根长针,一根短针。师:长针还有个名字叫分针,短针也叫做时针。(板书:分针、时针)生2:我发现钟面上有112个数字。(多媒体闪烁演示)生3:我发现这个钟面是5点。师(有些不自然地):是吗,你真聪明!师:现在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面,在钟面上找一找时针、分针,同桌说一说。出示两个钟面(2时、9时)师:你会看吗?生4:2时、9时。师:你是怎么看的?生5(指着2时的那个钟面):我妈妈跟我说过,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2,就是2时。师:真了不起,已经学会看钟面了。那这个为什么是9时呢?生6: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请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6时。同桌说说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从6时到7时,要经过几小时?7时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请拨出12时,你发现了什么?刚才我们认识的都是整时,这些整时的钟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应该怎样来读呢?(小组讨论)得出:读整时时,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片段B展示美丽的钟表世界。师:从这些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钟面上都有一根长针和一根短针。师:那根长针的另一个名字叫分针,短针也叫时针。生2:我发现钟面上都有12个数字。生3:我还知道那个小狗钟面上是5点。师(略带兴奋地):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诉大家吗?生3:因为那个小狗钟面上的分针指着12,时针在5的地方,所以是5点。师:大家认为他的说法对吗?(很多人都表示赞同)师:看来很多小朋友已经有了看时间的经验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来学习今天的知识了。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共同制作一个钟表。小组活动:(教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个钟面(没有数字)、两根长针、两根短针、一个图钉、一块橡皮)要求四人合作,用材料制作一个钟面拨出一个你们认识的时刻展示各组学生的作品:(有整时的也有半时的)师:这些钟面你认为不太合理的有吗?生4:我认为7号钟面不太合理,它的两根针一样长了,都是分针了。生5:4号钟面上的格子有大有小。钟面上的每个格子应该是一样大的。师:钟面上的格子应该是一样大的。如果我们把从12到1看作是一大格的话,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呢?(师生一起数出12大格)生6:10号钟面只写了4个数字。师:小朋友见过这样的钟面吗?生:见过。师:这组小朋友还把钟面上的其它数字给藏起来了,只写了3、6、9、12,小朋友认为对吗?生:对。认读整时。师(指着1号钟面):这个钟面是几点?(9点)9点也叫9时,刚好是整时。哪些钟面上刚好也是整时呢?生指10时、7时、6时、11时师:你怎么那么快就看出是几时了?你用什么办法看的?生7:它们的分针都指着12。生8:我先看分针指着12,就不去管它了,再看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了。师:看整时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反思:从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A精心预设了一条让学生尽快接受知识的“绿色通道”,并按此设计忠实地加以实施,课堂教学成了教案的精致翻版。课堂教学的进程完全按老师所设想的“套路”进行,不允许有任何“出轨”的行为。当学生发现了“钟面上是5点”时,由于超越了老师预先想让学生发现的,便被老师的一句“是吗?你真聪明!”而巧妙地搁置。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找一找,拨一拨,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熟练的操作工”,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程式化的操作。这样的教学,只能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本份,越来越循规蹈矩。这样的课堂有的只是人云亦云,失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精彩!“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人们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新问题。在此我们并不是说课堂教学就变得不可捉摸,无法控制。“因为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追求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充分追求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实现超越预定目标的理想。在片段B中,对于“发现钟面上是5点”这同一个问题,教师没有巧妙地规避,而是略带兴奋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告诉大家吗?”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也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接着让学生合作制作钟面,继续学习的材料由他们自己提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也为探究活动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反馈中出现的各种小小的错误,生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他们在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中建构起整时的认读方法。这也体现了弗赖登塔尔的“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哪怕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再创造!探讨“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深陷在“预设”的巢臼里,统得过死,就会把学生引入幽深的峡谷,这显然有悖于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而纯粹的“生成”也属空中楼阁,矫枉过正。因此,我们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更多地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升教学理念,确立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生成与建构的基础。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705-2025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厚度的测定
- 财务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知识考点
- 酒店与旅游服务合作协议
- ××超市经理岗位办法
-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抒情作文10篇
- 我的家乡美景写真实感人作文4篇
- 农村畜牧养殖防疫保障协议
- 2025年石英纤维及制品项目提案报告
- 社团组织参与及职务证明(8篇)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研究试题试卷
- 驻足思考瞬间整理思路并有力表达完整版
- 成都市青羊区2023年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完整全套课件
- TSGR0003-2023年《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2023年山东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招考聘用劳务派遣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考研英语大纲样题
- 广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名单及分布图
- 驾照体检表通用
-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 2023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附问答题总结)
- GB/T 9867-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