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误区.doc_第1页
学校教育的误区.doc_第2页
学校教育的误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学校教育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背景:人类调查显示,目前患有不同程度职业病的教师达到教师群体的34.5%以上,长期采取坐姿的伏案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使颈、肩、腰椎等疾病成了老师的常见病。一位在某重点中学任教25年的优秀女教师廖老师,今年才44岁,因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被迫告别了心爱三尺讲台,提前内退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老师不少见:忙于拼命抢时间,培优补差,提高一分几率,认为自己认真负责,无私奉献;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科技愈发发达,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人却在科技和物质的双重作用下,迷失了自我:信仰缺失,导致了精神荒芜、灵魂枯萎;价值幻灭,导致了情感沉沦、人性沦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背离,造成了文化在表面繁荣的错觉下,文化之根的逐渐衰微。 李镇西 学校教育误区:误区之一:在教学进程中,仅注重了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有的老师认为认为:教学嘛,就是教,好好地教,教出质量,教出水平。于是乎,教师们各尽所能、挖空心思去挖掘教的技能,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讲的才华。语言,要准确流畅,并尽量地生动、风趣、幽默;知识交待,要面面俱到,有条有理,透彻地分析,详细地讲解,知识要点滴水不露,重点内容更要不厌其烦地数遍重复强调,最终使每个学生都大彻大悟了,豁然开朗了。误区之二:“好学生”标准扭曲了。作为教师,虽然我们总是说要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教学实施中,却是目光只着眼于“学成绩”,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好,就会倍受老师青睐。只要成绩不好,你就一无是处。常此以往,许多成绩单好的学生就更加把目光锁定于成绩。于是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我学习好,就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而成绩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冷眼看待,横挑鼻了竖挑眼,久而久之,“成绩差”在学生心理罩上了浓重的阴影,同时也掩盖了孩子人性中所有的光辉。幼小的心灵是无法承受这种无声的凌辱的,所以最终导致许多孩子欲加放任自流、自暴自弃,将来很可能就真正成了社会的渣子。这样一个可能的社会有用之人就被扼杀在了课堂上。悲哉!误区之三:不怪自己怪学生。目前我国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只把教育作为生存方式,没有把教育作为生活内容,工作上缺乏平等的民主服务意识,缺少人文关怀和爱心,师生情感疏离,学生心理不相适应。一切失败的原因归于学生。每次考试一出来,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比较,如果学生考差了,有的老师就会认为:现在学生太笨了、太懒了,家长太不尊师重教了于是出现了打骂学生,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好的教育行为。 误区之四:教师自己对环境的依赖心理影响了学生。教师是害怕从事高风险的职业的,都是希望能稳定就好。这种职业心态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笔者的身边,多数教师教育孩子是以能谋求到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为追求目标。不敢冒险,不敢挑战,不敢尝试,这无疑会导致自己所教学生袭染这种个性。个性决定命运,把孩子的个性打磨得过于平整后,留下的就只有自卑、怯懦、服从了。 误区之五:因循守旧,不注重学习,知识观念僵化。有的一线教师丧失了对新知识的感知力,普遍陷在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每天的时间都被教学任务挤占得满满的。穷于应付每天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接受再教育。无法接受任何新的教育理念,整学期就只抱着一本教参和教材进课堂。这样的教师似乎一整天都在忙,他们相比于那些富有创新精神、日不离书的教师而言,更忙碌而辛劳,可没有多大的实效。 本人观点 一、知识不等于文化,我们学知识的目的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今天去理解“教学”,它应该是一个词组,是一个并列词组。在课堂上“教”与“学”同等重要,或者说“学”比“教”更重要。因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目的是让学生会学。而学会不是仅仅记住了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式,思维水平的发展。如果只是泛泛地面面俱到地讲解,只是注重学生记住了没有,记住了多少,这样最终教出来的学生可能只是一个盛装知识的容器,或者是一个书呆子,将来到社会上毫无能力可言,尽管他的头脑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在实践中也难以找到用武之地,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是能动敏锐感知环境变化并形成与之对应地适应的机智的人。 二、听话不等于优秀,如果一个孩子连犯错的经历都没有,那么他很难适应这个社会。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可有超常的举动。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孩子失去个人独思的空间,总是处于屈从的心理状态,极难获得最大创造型个性的发展。多数老师都不喜欢过于活泼奔放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奇思怪相、言行出格的孩子总是会备受打击。我认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尤其是注重早期教育,小学阶段就让孩子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惟分数论,敢于放手让孩子尝试课堂外的领域。开阔孩子的视野,关注社会和人生,增强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心志也相对坚强,有远大的抱负。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师能喜欢那些真心实意的爱,真才实学地教,真知灼见地感染,有个性、有风度、有气质,成为孩子的榜样,对孩子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那就好了。倘若整日跟知识打交道的老师其实并不热爱知识,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也不会由衷地尊重知识。一个教师如果只是纯粹地把教书当做一份谋取薪水的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