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ICU监测方案.doc_第1页
2012年ICU监测方案.doc_第2页
2012年ICU监测方案.doc_第3页
2012年ICU监测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1、 监测目的1.1 监测ICU患者医院感染率;1.2 建立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关数据比较体系;1.3 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1.4 减少导管留置和器械相关感染的发生;1.5 利用监测资料说服医务人员遵守感染控制规范;1.6 评价控制效果。2、 监测对象 ICU患者。ICU感染指患者在ICU发生的感染,即患者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患者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48h内发生的感染仍属ICU感染。3、 监测内容3.1 基本资料 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3.2 医院感染情况 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浸入性操作相关性(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结果。3.3 ICU患者日志 每日记录新住进患者数、住在患者数、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及使用呼吸机人数、记录临床病情分类等级及分值。监测方法4.1 采用主动监测。4.2 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见表一。4.3 每天填写ICU患者日志,见表二。4.4 临床病情等级评定 对当时住在ICU的患者按“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一)进行病情评定,每周一次(时间相对固定),按当时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及E级)的患者数,见表三。4.5 填写ICU病人基本资料及医院感染情况,见表四。5、 器械相关感染定义5.1 呼吸机相关肺炎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或临床医生诊断的肺部感染。5.2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血培养至少可获得1个阳性结果,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段5cm)或导管定量培养阳性(103CFU/导管段),并且与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和抗菌谱相同,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液感染源。对于常见皮肤污染菌,如类白喉杆菌(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除炭疽杆菌外)、丙酸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微球菌属,需要不同时间、采集2次或2次以上的血培养才能确诊。如血液中1次或1次以上培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假丝酵母菌属等等,即可确诊。5.3 导管相关泌尿道感染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导管,有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无症状,但1周内有导尿管置入,且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5.3.1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扣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5.3.2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6、 感染标本的采集方法 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临床疑似病例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正确掌握标本的采集时机和方法以及送检时限,及时发现疑似病例。6.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标本采集方法 临床医师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标本。适合于保留导管 标本采集要求:从该可疑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患者至少采取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则从导管中心或VAP隔膜无菌采集,两套血标本的采血时间必须5分钟,分别标记清楚。适合于导管拔除 标本采集要求: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进行定量培养或剪下导管尖端或近心端的5cm交实验室进行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采血方法:采血者用速干乙醇消毒液洗手;75%乙醇消毒培养瓶的橡胶塞,待干60秒;用络合碘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的直径为5cm,待干60秒钟后进行穿刺;穿刺部位消毒后不得再触摸。两个部位采血时间必须5分钟。每瓶采血10ml,尽量保证两套血培养采血达40ml,提高阳性检出率。采血后,血培养瓶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室。采血后的血培养瓶室温放置不能超过12小时。6.2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患者能自行留痰者 让患者漱口后,采集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盖好瓶盖送检。最好为清晨第一口痰,避免唾液。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由下向上叩击患者背部,戴好无菌手套,无菌集痰器分别连接吸引器和无菌吸痰管。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送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无菌集痰器开口高的一端接吸引器,低的一端接吸痰管。6.3 尿标本采集方法中段尿 使用肥皂、清水清洗外阴,撑开外阴或翻转包皮,收集中段尿1050ml。导管尿 络合碘消毒导尿管(接头上端近会阴部)两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导管尿10ml。注意采集后立即送检,若不得不延迟,标本应保存4。7、 资料分析7.1 病例感染发病率和患者日感染发病率病例(例次)感染发病率=感染患者(例次)数/处在危险中的患者数100%患者(例次)日感染发病率=感染患者(例次)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07.2 器械使用率及其相关感染发病率7.2.1 器械使用率尿道插管使用率=尿道插管患者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中心静脉插管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呼吸机使用率=使用呼吸机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总器械使用率=总器械使用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100%7.2.2 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 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患者尿道插管总日数1000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总日数1000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使用呼吸机患者人中肺炎人数/患者使用呼吸机总日数10007.3 调整感染发病率7.3.1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每周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