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语法总结(初级二).doc_第1页
日语语法总结(初级二).doc_第2页
日语语法总结(初级二).doc_第3页
日语语法总结(初级二).doc_第4页
日语语法总结(初级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日语学习方法请加早道官方微信:早道日语补格助词的用法1,存在的地点/存在句有2种格式: 教室(补语)机(主语)(谓语)。这是补主谓结构,译成“有”。全句译成“教室里有桌子。” 机(主语)教室(补语)(谓语)。这是主补谓结构,译成“在”。全句译成“桌子在教室里。”不论在哪种存在句,物体存在的地点,都用“”表示,称作“存在的地点”。另外,存在句中还有个问题是:人和动物用、。其存在地点仍然用“”表示。2,具体时间/在日语中表示时间有2种:一个是象今日()、去年()、来週()、今朝()、夕()等等单个的时间名词。另一个是年、月、时、星期等等直接有数词的时间名词,称作“具体时间”。用具体时间时后面要加“”。如:私今朝(单个的时间名词)時(具体时间名词)起。“ 我今天早晨6点钟起床了。”山田年(具体时间名词)大学卒業。“山田先生在1998年大学毕业了。”水曜日(具体时间名词)。“星期三有考试。”3,动作的对象/英语的及物动词做谓语的句子中有双宾语,即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日语中没有间接宾语,英语的间接宾语在日语中用带的补语表示,就是“动作的对象”用带的补语表示。先生学生(对象)日本語教。“老师教学生日语。”私田中(对象)手紙出。“我给田中发了信。”4,动作的落脚点/“落脚点”的概念容易和“对象”混淆。“对象”应该是人或者是动物之类有生命的东西;而“落脚点”是动作的归宿。李朝早教室(落脚点)来。“小李一大早就来到教室。”(落脚点)乗会社行。“乘公共汽车去公司。”先生黒板(落脚点)字書。“老师往黑板上写字。”用紙(落脚点)名前電話番号書。“请在这张表格上写上姓名和电话号码。”5,移动的方向/一般移动方向用“”表示。而这时的可以用代替。明日(移动方向)行。“明天我去北京。”来年(移动方向)留学“明年我去美国留学。”6,变化结果/事物经过变化,由一种事物变成了另一种事物。这里有2种情况: 客观地描述事物的变化,或者说客观地力量促使了事物的变化,用“名词+”的形式。大学卒業、教師(变化结果)。“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出張行(变化结果)。“因为出差,要去上海了。” 经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了这个变化,用“名词+”的形式。来週海外旅行行事。“决定下周去海外旅行。”今後火曜日日本語勉強日。“我决定今后把星期二定为日语学习日。”用 “名词+”和“名词+”的形式来分别表示“规定和制度”以及“自己决定后一直执行”。学校、夜時校門閉事。“学校规定午夜12时关门。”私毎日2時間日本語勉強事。“我每天都学习日语2小时。”7,来去的目的/在移动动词的前面表示移动的目的,名词或动词连用形后面加 再加动词。町買物(移动的目的)行。“上街去买东西。”食事(移动的目的)行。“去餐馆吃饭。”忘物取(移动的目的)家帰。“回家去取忘遗忘了的东西。”先生授業聞(移动的目的)学校来。 “到学校来听老师讲课。”8,比较的对象/这个形式主要用于进行比较。但是和“”不同,是表示对于一些事物的自己的能力。私寒強。“我不怕冷。”人酒強。“那个人酒量大。”彼自分厳。“他对自己很严格。”母親子供甘。“那个母亲对孩子太溺爱。”私歴史弱。“我不擅长历史。”从这些例句可以看出:虽然日语的形式是基本相同的,但是翻译成为中文后就很不一样了。这里就日语有日语的形式,中文有中文的形式,绝对不是一样的。9,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原因/一般认为表示原因,但是用表示原因和不一样,是专门用于引起心理的和生理的现象的动作之前,强调内在原因。余可笑、思笑出。“因为太可笑了,所以忍不住笑起来了。”長間勉强疲。“由于长时间的学习而疲倦了。”生活困。“生活很困难。”10,特殊动词的要求/有一些动词,不遵守一般的格式,有其特殊的要求。如:“勤(工作)”“住(居住)”“泊(暂住)”等,虽然都是行为动词,但是其动作场所不用“”而用“”。(我估计还有一些动词属于这一类。)私中国銀行勤。“我在中国银行工作。”先生住。“老师住在乌鲁木齐。”北京飯店泊。“在北京,我住在北京饭店。”11,被动式动作的主体/在被动式的句子中,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不用“”“”,而用“”。弟兄(动作主体)殴。“弟弟被哥哥打了。”私子供(动作主体)時計壊。“我的表被孩子弄坏了。”雨(动作主体)降風邪引。“被雨淋了而感冒了。”12,使役态动作的主体/在使役态的他动词句子中,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不用“”“”,而用“”。(自动词句子中 ,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用“”)先生学生本読。“老师让学生读书。”仕事私。“这个工作请让我作吧。”13,被役态的外界力量/在被役态句子中,表示外界强迫的力量用“”。私妻病院行。“我被妻子逼着去了医院。” 私飲、飲。“不是我想喝的,是他们灌我的。”补格助词的用法。下面是补格助词的用法。最后还介绍一下,同样是,但是不是补格助词,而是其他词类的用法,以免混淆。1 活动场所/在以行为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中,活动场所用表示。私達学校(活动场所)勉強。“我们在学校学习。”運動場(活动场所)運動会開。“在运动场举行运动会。”2 比较范围/事物进行比较时总是有一个比较的范围,经常说“在范围内。”这个比较范围用表示。中国(比较范围)、北京大学一番有名。“在中国,北京大学最有名。”私達(比较范围)、李最真面目。“在我们班小李最认真。”3 工具/当人做某种行为时,往往依赖于某些工具。在句子中直接表示所使用的工具,就用表示。(工具)会社行。“乘公共汽车去公司。”万年筆(工具)名前書。“用钢笔写名字。”彼達日本語(工具)話。“他们用日语在交谈。”注意:用表示工具时,一定要直接在工具名词后面加表示,不能加进动词。试比较:乗会社行。这句话仍然译成“乘公共汽车去公司。”但是因为用了动词,表现方式就有了变化。4 方式/主要是描述动作主体的数量。私一人(方式)住。“我一个人住着。”学生五人(方式)先生家行。“学生们五个人去了老师家。”皆(方式)歌歌。“大家一起唱歌吧。”5 总和/和上一项不同,单价或者一个人的不加,2个以上的合计值就要加。靴下一足5元、3足(合计)15元。“袜子1双5元,3双就是15元。”一人3冊10人(合计)30冊。“如果一个人3本,10个人就是30本。”一軒5m必要、20軒(合计)100必要。“如果一家需要5米,那么20家就需要100米。”6 原因/表示构成后面情况的原因。地震(原因)家倒。“因为地震,房子倒了。”山田病気(原因)会社休。“山田先生因为生病,请假没有上班。”事故(原因)電車遅。“因为事故,电车误点了。”和表示工具的情况类似,这里必须是单独地使用“名词+”,如果采用了动词,虽然意思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地震起(原因)家倒。山田病気(原因)会社休。事故発生(原因)電車遅。7 材料/表示物体的构成原料或材料,可以用表示。但是同时也可以用表示。它们的没有严格的区别,但是一般认为,一个物体直接能看出原材料的(即物理变化)用表示;如果已经看不出来原材料的(即化学变化),一般用表示,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表示。木(原材料,即物理变化)作。“这个餐桌是由木材制作的。”米(原材料,即化学变化)酒作。“米可以造酒。”另外,表示公共汽车或电车拥挤时,由于其原因是人造成的,人成了充满车厢内部的原料,所以人用表示。公路堵车也一样。中人(原材料)詰。“公共汽车里挤满了人。”道路車(原材料)渋滞。“公路塞车了。”8 时间限定/表示限定的时间用表示。夏休明日(时间限定)終。“暑假明天结束。”一時間(时间限定)30読。“一个小时读了30页。”今日授業(时间限定)終。“今天的课到此结束。”9 特殊词汇要求:後/有一些词汇,不符合一般规律,有特殊的要求。这里介绍要求的词汇。前、後表示时间,应该用,但是表示在后面时,习惯地用。日本礼儀、飯前頂言、飯後(特殊要求)御馳走様言。、昔神様感謝、今食事準備人感謝。“在日本的礼节中,吃饭前说我要吃了。,吃饭后说吃饱了。过去是对神表示感谢,现在是对准备了这餐饭的人表示感谢。”除了补格助词以外,在日语中有出现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1 .的连用形:中顿、否定/2个带有对比性或者相关的判断句并成一个句子的时候,前面句子的判断助动词就变成连用形表示中顿。敬体的判断助动词因为没有连用形,所以借用的连用形表示中顿。这里的不是补格助词。田中日本人。“田中先生是日本人。”李中国人。 “小李是中国人。”田中日本人(中顿)、李中国人。“田中先生是日本人,而小李是中国人。”私鞄(否定)。“这个不是我的书包。”2.形容动词连用形之一/形容动词的词尾和判断助动词类似,是和。其连用形之一是。形容动词连用形的用法很多,如并列、对比,连接,否定等等。注意这不是补格助词,其判断方法是的前面是形容动词。公園静、動物園賑。“公园里很安静,而动物园很热闹。”(并列、对比)此所奇麗静公園。“这里是美丽而安静的公园。”(连接)中、静。“百货公司里不安静。”(否定)3.接续助词的浊化/接在动词连用形的后面构成连接式时,五段动词要音变,而且接续助词要浊化变成。私毎日日本小説読(浊化)。“我每天读日本的小说。”試験終、最近遊(浊化)“考试结束了,所以我悠闲的玩。”4接续词/接续词有时简化成。由于接续词一般都出现在句首,所以容易辨别。授業終。(接续词)、後。“课程结束了。那么以后怎么办呐?”接续词和接续助词接续词和接续助词在日语中,经常见到、等等词汇。它们是接续词,又是接续助词。接续词和接续助词是常用的词汇,这两种词汇有其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在这里对此进行说明。再有,把主要的接续词和接续助词介绍给大家。一、接续词和接续助词在句中的位置A : 第 一 句。接续词 ,第 二 句 。B : 从 句 + 接续助词 , 主 句 。根据上面的A可以看出,接续词位于2个句子当中,一般情况下,位于前面句子的句号后面。接续词后面一般用逗号隔开,然后,再引出后面的句子。因此,不同的接续词起到以不同的形式连接前后2个句子的作用,但是与前后2个句子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再看B句。这里表示着接续助词在句中的位置。首先看到,有主句和从句,说明有接续助词的句子是主从句的复句。从句就是主句的状语从句。其次,整个句子中只有最后才有句号,这说明,在使用接续助词的句子,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接续助词是句子的一部分。再有,在从句中,接续助词是紧跟在从句后面,中间没有标点符号隔开,所以就产生了接续方式,也就是牵扯到从句谓语的活用形问题:不同的接续助词要求不同的从句谓语活用形,就给使用带来了复杂的问题。简单概括起来,接续词和接续助词的共同点是:连接2个句子,使之成为有一定关系的句群,而且形成类似的相互关系;而不同点是因为位置和接续方式的不同,在句子结构和复杂性上造成了区别。接续词和接续助词前后的关系,主要有:表示同等的并列关系、虽然但是的让步关系、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表示假如的条件关系、表示前后的递进关系等等。下面根据不同的关系,一个个加以介绍。二、各种接续词和接续助词1,表示同等的并列关系A,接续词有:、等等。其中有的只是词与词的连接。如:、等等。例句: 彼優学者。、有名小説家。(他是个优秀的学者。同时又是有名的小说家。) 父兄娘一人。、従姉妹。(父亲的哥哥有个女儿。也就是说,我有个堂姐妹。) 教室内飲食及喫煙禁止。(禁止在教室里饮食和吸烟。) 地方風光明媚、文化的遺産多、観光地発展。(这一地区风光明媚,而且文化遗产丰富,一直作为旅游地区发展着。)明日会議室話合。、明後日場所別通知。(明天在这个会议室交谈。另外,后天的地点另行通知。)B,接续助词有:、等等。例句: 冬寒、夏暑。(冬冷夏热。-前面要求连用形。) 卵安、栄養。(鸡蛋又便宜,又有营养。-前面要求终止形。)見食事。(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前面要求连用形。前后2件事,后面是主要的。)都市発展促進、環境改善。(促进城市发展,同时要改善环境。-前面要求连用形。前后2件事,后面是主要的。)日曜日小説読音楽聞。(星期日,读读小说,听听音乐。-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后面动词加,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加或者。)世中持持。(世上都是互相帮助。-前面要求连用形。)散歩、買物。(散步的同时,买了东西。-前面是动词连用形和変动词词干。前后2件事,前面是主要的。)2,虽然但是的让步关系A,接续词有:、等等。例句:今日天気非常悪。(、)、生活外出得。(今天天气很不好,但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昨日土曜日、子供達来日。、美味沢山作。、誰来。(昨天是星期六,是孩子们要来的日子。所以,做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谁也没有来。)冬寒。,彼毎日続。(已经到了冬天相当冷。尽管如此,他还是每天坚持进行跑步锻炼。)B,接续助词有:、等等。例句:雨降(、)、訓練中止。(雨在下着,但是训练没有停止。-、前面要求终止形,前面要求连体形。)雨降、訓練中止。(即使下雨,训练也不停止。-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少早来()、出。(再来早些就好了。公共汽车已经开走了。-、前面要求连体形。)、油断大敵。(即使很能干,马虎大意是很危险的。-前面要求终止形。)知、知振。(明明知道,但是装成不知道。-前面要求连体形。)3,表示“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A,接续词有:、()、等等。前面的都是前因后果,而()、是前果后因。例句:今日暑。(、)、警報鳴。(今天天气太热。所以,计算机的警报都响了。)雨良降。、何黴生。(总是在下雨。所以什么东西都发霉。)分困。、先生尋。(因为不懂而感到为难。所以请教了老师。)最近風邪引人多。()、天気不安定。(最近感冒的人很多。这是因为天气不稳定的缘故。)B,接续助词有:、等等。例句:天気悪、山行止。(天气不好,我们就不上山了吧。-前面要求终止形。)2天気悪()、山行止。(天气不好,我们没有上山。-前面要求连体形。)3山行止、天気悪。(我们之所以没有上山,是因为天气不好的缘故。)風邪引、会社休。(因为感冒了,所以没有上班。 -前面要求连体形。)事故起、怪我。(因为引起了事故,所以受伤了。-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4,表示假如的条件关系A,接续词有:、等等,表示在前面条件实现了的情况下,将会出现后面的情况。例句: 人全国歌謡優勝。(、)、北京転勤知。(那个人好象在全国歌唱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如果真的这样,也许会调到北京呢。)今回、山田局長。()、今後方針変。(听说这次山田先生要当局长了。如果是这样,今后的方针大概不会变化呀。)私来月帰国。()、子供進学有利思。(我下个月回国。我想这样对孩子的升学有好处。)B,接续助词有:、等等,表示不同情况下的假定情况。但是,例句中不是假定,是既定条件;是由构成的惯用形。例句:北京行()、秋。(如果是去北京,秋天最好。-前面要求终止形,前面要求连体形。)北京行、良辞書買。(如果你去北京,替我买本好词典来。-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 北京行、良辞書買。(如果去北京,就能买到好词典。-前面要求假定形。)雨降(降)、泊行。(如果下雨,就住到这里好了。)王来(、来)、。(如果小王来了就好呢。-前面要求终止形。)北京行、高校友達会。(我去了北京,就见到了高中同学。)北行行寒。(越往北去越冷。)山川。(这里又有山又有河。)山思、川見。(刚刚看见了山,就马上又看见了河。)5,表示前后的递进关系A,接续词有:、等等。例句:雨。山青。(下雨了。于是山绿了。)山田町行。、食物沢山買。(山田先生上街了。而且买回来很多食品。)大雨降。上、風強。畑影響酷。(下大雨了,再加上风也很大。这对地里的作物影响很大吧。)仕事一段落。、明日何。(工作告一段落了。那么明天干什么呢?)B,接续助词有:、等等。例句:朝起、歯磨、顔洗、新聞読。(早晨起床,刷牙、洗脸,然后看报纸。)御飯食上、沢山飲、腹。(吃饭而且喝了很多汤,肚子饱饱的了。-上前面要求连体形。)事重大十分考上、返答。(这件事情很重大,让我充分考虑后,再给你回答吧。-上前面要求过去时连体形。)事重大十分考、返答。 (这件事情很重大,让我充分考虑后,再给你回答吧。-前面要求连用形,五段动词要音变浊化。)格助词的固定用法格助词的固定用法1,上车用,下车用。/上下车辆、船只、飞机等时注意“上车用,下车用”。这里表示动作的着落点,表示移动动词的起点。这里使用的动词主要有乗、乗込、飛乗、滑込、押乗和降、飛降等等动词,其共同点是自动词。因此,请注意这时的不是宾格助词,而是补格助词,所以,表示动作起点的车辆、船只、飞机等都是补语而不是宾语。这里名词带补格助词做补语,没有人不理解;但是,名词带(补格助词)做补语是经常困绕初学者的问题。有的人说:用代替行不行,当然不是不行,不过,这样的用法比较少。例句:毎日乗出勤。我每天乘公共汽车上班。朝寝坊、時間電車飛乗。因为早晨睡过头了,跳上了即将开车的电车。飛行機乗、今回初。乘飞机,这次是第一次。悪知、時押乗。明知不好,但是在上班高峰期,硬是挤进公共汽车里降分歩学校着。下了公共汽车走10分钟就到学校。授業時間、電車飛降走来。马上就要上课了,我跳下电车就跑来了。皆出迎中、新婚夫婦手繋、船降。在大家的欢迎当中,新婚夫妇手牵手,从船的舷梯走下来。2,前面用,后面用/在动作的先后顺序上,经常使用带有定语的“前”“后”词汇(这里的规律不包括空间的前和后)。这时在一般情况下,用“前,后”的规律。为什么不都用或者,我也讲不出道理,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所以这里指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例句:御飯前、手洗。饭前洗手。回答前、良考。回答问题之前,要认真思考。風呂入前、食事。洗澡之前吃饭。手洗後、食事。洗手后吃饭。 良考後、解答。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食事後、風呂入。吃饭后再洗澡。其实,过去时连体形+後=连用形+。另外,从习惯来说,後是补语,但是不用这个补格助词,只用“後”,以状语的形式出现也是可以的,即在的句子中去掉,句子是完全成立的。3,勤用、働用关于工作和上班,过去日语中是分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用“勤”和体力劳动用“働”。但是现在已经不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但是选择的动词与助词的关系仍然保留。例:私銀行勤。我在银行工作(上班)。兄父会社働。我的哥哥在父亲的公司工作。結婚前学校働、今何処勤。结婚前我在学校工作,但是现在(哪儿也)没有工作。4,自己决定用、别人决定用。决定做某一件事情,自己主观决定,用名词+ 或者动词+;别人(领导、上级、集体)客观决定,用名词+或者动词+。有时自己也在决定事情的成员里,但是客观地描述这一事情也用名词+或者动词+。自己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后,确实一直进行,则用名词+ 或者动词+。客观决定后一直进行,则用名词+或者动词+,一般译成“规定为”。从下面的日汉对照的句子中,可以发现翻译时要灵活。例句:大学卒業、教師。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子供大学生。我想让孩子上大学。休暇取北京旅行。申请了休假,决定去北京旅行。明日北京出張。从明天起,我要去北京出差了私毎日2時間日本語勉強事。我(自己决定)每天学习日语2个小时。学校夜10時門限。学校规定晚上10时关大门。5,往高走,过程用,目的地用。我们平时说“登山”,说山登,但是也会遇到山登,有人感到奇怪。其实,这里的登是自动词,是补格助词,表示移动动词移动的范围。那么这2句有什么不同呢?前者是强调登山的目的,力求登顶;而后者是强调登山的过程,登不登顶是无所谓的。但是有一条要注意,如果说山行是表示行动的方向,也可以说山行,但是绝对不能说山行。例句:夏休山登。暑假里我去登山了。日曜日山登、頂上到達。星期日我去登山了,但是没有登顶。階段上()二階上()。登上楼梯,上了二楼。6,友達相談、先生相談。补格助词的一个功能是表示必须有2个人的动作的对手。如练习会话、打乒乓球、商量、打架等动词在执行时必须有对手,而且2个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是有时只有一方的要求,而另一方没有这样要求时,就改成,即:双向用、单向用。这里注意不一定所有的双向动作都改成单向,要考虑是否合理。例句:来週旅行件、友達相談。与朋友们商量了下周旅行的事情。今後進学先生相談乗頂。就今后升学问题,请教了老师(请老师出了主意別組若者喧嘩。流氓和别的组织的流氓打架了。青年知若者喧嘩吹。象个流氓样子的青年向不认识的青年挑衅。会話練習。和同班同学进行会话练习。先生会話練習願。向老师请求进行会话练习。7,言表内容具体用,抽象用。言、思、考、話、感、申、存、書、呼等都称作言表动词,它所表示的内容,有抽象的概念,也有具体的内容。这里强调一下: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内容用。如:我的名字叫田中。日语说:私名前田中申(言)。一般情况下,把“名前”省略掉。但是如果说“请你把名字写在纸上。”,名前紙書。如果是说“请在纸上写田中。”紙田中書。所以,名字是抽象的概念,而田中就是具体的内容了。另外,补充一下。如果用补助动词时,表示抽象概念的部分,名词+变成名词+,而名词+的部分不变。例句:電話番号書。请在这里写下电话号码。部屋(部屋番号)書。房间的门上写着(房间号码)301。明日良天気思。我想明天会变成好天气。明日天気心配。我担心明天的天气。先生学生名前呼。老师在喊学生的名字。先生王、王呼。老师喊:“小王,小王。”8,乗換、乗換。換和乗換的用法很有意思:同一类的物品进行更换用,不同的物品之间的更换用。如:在某个车站公共汽车换乘另外的公共汽车用,而如果是由无轨电车换乘公共汽车就用;但是如果是由1路电车换乘2路电车,虽然都是电车,但是前后是不同的电车,所以还得用。例句:1. 新年、日記帳換。新換。到了新的一年,所以更换了日记本,换成了新的。家帰普段着換。一回家,就换成平时的衣服。大連飛行機飛、船乗換。 乘飞机飞到大连,然后再换乘轮船。私南門乗換、番番乗換。我在南门换公共汽车,由3路车换乘1路车。9,庭椅子作、庭椅子作。表示场地的和、很有文章。表示空间时用来表示动作的落脚点,译成中文可用“往、向”;而用表示动作的场所,一般都译成“在”。下面讨论“庭椅子作”和“庭椅子作”具体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庭椅子作”表示在一个院子里安装椅子。这里的表示椅子的落脚点。至于这把椅子是在哪里做的,没有说明:可以在别的地方做,也可以在这个院子里做。“庭椅子作” 表示做椅子的动作在院子里进行,而不在房间里。至于做好了的椅子拿到哪里去,没有说明。把上面的2个句子合在一起,可以说这样的句子:“为了在院子里安装椅子,所以在院子里做了一天椅子。” 庭椅子作、一日庭椅子作。类似上述的句子,还有:客間荷物広。不要在客厅摊开行李。客間敷。 在客厅铺上地毯怎么样? 机上和服広、畳。在桌子上摊开了和服,就再也叠不起来了的类型和用法 可以是领格助词、主格助词、形式体言,还可以表示同位语。1.领格助词。接续方法:体言+体言 前面的体言和一起形成定语,作后面体言的连体形修饰语。例如:私日本語教師。译成:“我是日语(的)教师。”这里日本語是体言,与领格助词一起构成定语,来修饰教師。2.主格助词-作定语句的主语 。接续方法:体言+谓语+体言前面的体言+谓语形成句子,构成后面体言的定语。这里要注意:句子要以连体形出现:动词和形容词与基本形相同,名词句和形容动词变。例如:私勉強大学。这里私勉強是定语句,是用来修饰大学的。定语句中私是勉強的主语。这时主语后面可加和,而不能加。私勉強大学。(正确)私勉強大学。(错误)勉強是连体形,不过和基本形是一样的。 全句译成:“这里是我学习的大学。”又如:器奇麗料理食欲出。这里器奇麗是描写句器奇麗作定语句时的变化, 作料理的定语。这里器是句子的主语,奇麗是谓语。当它作定语时,主语用 或表示,奇麗变成连体形奇麗 。整个句子译成“器皿好看的菜能引起食欲。”3.同位语。接续方法:体言+体言从接续方法上看和领格助词一样,但作同位语时,在前后的体言必须表达同一事物。例如:留学生山田今上海。译成:“留学生山田先生現在在上海。这里的留学生和山田是一个人,之间的就是表示前后是个同位关系。4.形式体言(1)在日语句中,主语、宾语、补语等都要求是体言,如果不是体言的用言或句子作这些成分时, 就必须在谓语成分后面加一个形式体言,其作用是使谓语成分名词化。例如:私勉強学校。这里的代表了 私勉強的地方,在句子中是主语。全句译成:“我学习的地方是这个学校。”又如: 借本全部返言、私借全部返 。这里的 代表了我借的书,在句子中是宾语。全句译成:“说是必须全部还清借的书,所以我把我借的(书)全部还掉了。”(2)有时在完全明了的情况下,可以把一部分体言省略,这时 一方面仍然起到领格助词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还代表了省略了的体言。例如:鞄私鞄。这句话可以省略为:鞄私。这里的身兼两职,也称作形式体言。(3)在句子中带有解释和说明,或者要求对方解释和说明时,经常用接在简体句连体形的后面。这时的也是个形式体言。例如:運動会中止。明日雨 降。前面一句话用提出问题,后面一句话也用,但这时是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全句译成:“为什么不开运动会了?因为要下雨。” 如上说述,同样一个,在不同的连接方式下有不同的用法,翻译起来意思也就完全不同。所以对这样的词汇,一方面要记住可能有若干种不同情况,而另一方面还要记住各种接续方法及译法,否则只记个别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的类型和用法可以是并列助词、补格助词,也可以是接续助词,用法比较多。应该根据句子结构、连接方式等来判断其类型及使用方法。.并列助词。接续方法:体言+体言体言+体言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词团,在句中当一个词用。后面接不同的格助词形成不同的成分。例:私春子友達。(新的词团作主语) 译为:“我和春子是朋友。”私春子教室。(新的词团作定语) 译为:“我和春子的教室在那儿。”明日明後日、私実験。(新的词团作状语)译为:“明天和后天,我做实验。”夏休、北京上海行。(新的词团作补语) 译为 :“在暑假里,去北京和上海。”用连起来的小词团里,前后的词具有同等的地位,前后可以对调。2.补格助词主语的合作者或对手。接续方法:体言+例:私山田町行。(合作者) 译为:“我和山田上街了。”私山田会話練習。(对手) 译为:“我和山田进行会话练习。”这里当动词是可以一个人进行的动作时,体言+ 就是主语的合作者;当动作必须是双方完成时,体言+ 就是主语的对手。如上面的“上街”是可以单独完成的,“山田”就是“我”的合作者;而“练习会话”必须两人完成,所以这句话中的“山田”就是“我”的对手了。这个区别有时并不显得很重要,但有时是必须搞清楚的。例如:解放前、中国労働者階級、農民階級一緒帝国主義者戦。译为:“解放前,中国的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在一起,与帝国主义者进行了斗争。”这句话中,“農民階級”是“労働者階級”的合作者,而“帝国主義者”是“労働者階級”的对手。称谓内容 。接续方法:体言+言例:私孫申。 译为:“我姓孙。電話言。 译为:“这是称作电话的东西。-这个东西叫电话。”这是给某个事物下定义的句子。说话、思考等的内容。接续方法:句子+言。(思。)例:先生明日言。 译为“老师说:明天考试。”一般地说,格助词只接在体言后面,但补格助词则不同,可以接在句字后面。3.接续助词。接续方法:从句终止形 +、+主句。用连接主句和从句时有两种情况:恒定条件,译成:“一,就。” 假定条件,译成:“如果,就。”例:春、花咲。译为:“一到春天,花就开了。”試験無、勉強。 译为:“如果没有考试,就不大学习。”接续助词的特点是前后都是句子,而且一般各有各的主谓关系,能够与补格助词区别开来。的类型和用法的类型有补格助词和接续助词。除这2种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1.补格助词:(1)补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