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赵美兰)revised2.doc_第1页
开题报告(赵美兰)revised2.doc_第2页
开题报告(赵美兰)revised2.doc_第3页
开题报告(赵美兰)revised2.doc_第4页
开题报告(赵美兰)revised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硕士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语块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学 院外国语学院姓 名赵美兰学 号 2010111103000530工作单位湖北大学指导教师江晓梅 副教授湖北大学研究生处制一、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或应用情景以及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1.选题的目的:传统词汇教学一直都注重单个词的学习,而脱离了语境、语用,它强调语言的生成是一个个单词根据语法规则构建成无数个句子和短语而成。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意识到,语言产出更多的不是一个受制于语法规则的过程,而是从记忆中提取短语单位的过程。这就是说,英语的交际不单纯依赖语法规则和单词来构建句子和语篇。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自然语言都是由一些大于单个单词的单位组成。这种将词汇和句法的特征集于一身的单位我们称之为语块。语块教学强调语言学习者应该学习和运用语言中的语块,语言产出不是受语法规则制约的过程,而是从记忆中提取较大的词汇单位的过程。它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中的词的定义的挑战。其基本原则是: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组成,而不是由词汇化的语法组成。语块在词汇和语法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融合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关系,所以被看作语言学习者内化并建立语法规则的重要途径:学习者可以通过切分语块来学习新词,同时也在切分的过程中习得语法,这样可以促进词汇知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作为心理词库中的结构单元,语块通常被整体储存和提取,从而无形中减轻了语言处理和产出的负担,使语言交际更快捷、便利和有效。近年来语块在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话题。语块是作为语言记忆单位存储在大脑里的预制短语,可整体或稍作改动后供学习者提取和使用,因此,它在英语习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写作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国高中学生的现有英语习得状况也并不令人乐观,学生普遍词汇量不足,或者即使掌握了大量的基本词汇,但写作的语篇组织能力不强,语言表达缺乏流畅性和地道性,很多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也为此所困扰。虽然语块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重视,但是对于语块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实证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较少。本选题的研究目的:首先是了解目前高中生英语写作的状况和特点;其次针对他们的英语写作的状况利用语块教学作为实验教学法,探究语块教学能否提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其次希望探索出有效地语块教学活动,弥补写作中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成绩;最后希望本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师今后的外语写作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2.选题的意义:一是通过对英语写作情况的调查,了解目前高中生英语写作状况,寻求高中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二是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法,在外语课堂中运用语块学习教学法,探究语块学习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的影响;三是促使英语教师重视英语语块学习对英语写作和学生成绩的影响,探求如何运用语块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四是加深英语教师对外语语块教学的理解,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求更多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教学法。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3.1 国外研究现状许多语言学家都曾就语块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进行过研究。词汇组块这一概念是Becker(1976)第一次提出的,他指出“我们的表达法是使用预制的框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再费力从单词开始来组建语法结构了。Pawley and Syder(1983)更倾向于把这种现象称为“句干(sentencestems),并把句干作为掌握掌握英语习语的基础。Pawleyand Syder还指出要想有效地掌握一门语言,仅掌握生成语法是永远不够的。相反,从词汇的角度去学习并掌握语言才可能真正发展自己的语言技巧。Lewis(1993)认为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并生成从整体上未经分析的语块,并且这些语块(而非语法)才是帮助学习者理解语言的原材料。Lewis在他的著作The Lexical Approach(1994)中为语块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语块教学法也从此越来越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Glaser(1998)使用“多词词汇项(phrase0109ical unit)来指代那些普遍使用的具有生成能力的词组,这些词组在语义上和句法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表达特定的含义。Moon(2002)使用了一个比较宽泛的术语“多词词项”(multiword item)来指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单词构成的能表达特定意义的不能随意分割的词组”。他还指出多词词项是语言使用中词汇逐渐固化的结果而不是语法分析的产物。Alison Wray(2002)认为语块是一串或连续或不连续预制好的单词序列。语块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需要时在大脑中存储或提取,而不需要以语法为基础进行分析。3.2 国内研究现状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也在关注语块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杨玉晨(1999)曾经探讨过英语词汇的组块特点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他指出对语块,即预制语块的研究有助于学生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因为语块具有实用功能,并且一般都使用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另外把语块作为最小的语言单元进行教学可以避免学生错误地使用单词。而且,如果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句法功能上,而不是拘泥于单词,他们外语表达的流利度将得到更好的提高。沈敏瑜(1999)在词汇法一一种新的教学路子中详细地阐述了词汇教学法的积极意义。吴潜龙(2000)在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中表明实际使用中的词汇不是一个个的单词,而是作为词汇化句干使用的语块。他认为这些语块具有三个特点:1)它们的意义不是直接从他们的形式上派生出来的;2)它们是最小的具有句法功能的语言项;3)它们都属于习惯性用法。另外,姚宝梁(2004)也曾经对预制语块在中学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做过研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用英语写出一篇在内容、结构和文字上达到一定水准的作文,无疑是一大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对语块对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写作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丁言仁和戚焱(2005)就词汇组块对于提高学习者的交际的流利性和选词的地道性作过研究。这份研究报告主要想解答的问题是:在英语口头复述故事和限时写作中,词汇组块知识、语法知识与口语和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研究结果表明,(一)相对于语法而言,学习者运用词汇组块的能力与英语口语成绩和写作成绩具有更加显著的相关性;(二)无论是口语还是写作,学生个体之间在词汇组块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戚焱(2005)把语块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加写作的流利性:二是提高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生动性:三是有利于培养语篇组织能力。张学彪(2006)在他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成功尝试中也表明把语块理论引入大学四六级英语写作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词汇组块法用于考前的作文指导是很有效的。李大志(2006)的研究结论是:在形式上和意义上都相对固定的语块是外贸英语书面写作中的主要形式。在写作教学中引入语块理论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有着其自身的优势。3.3总结综上所述,国内外已有一批学者对语块展开了研究和学习,尤其是语块在口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把语块与英语作文结合起来的研究甚少。语块学习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称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大量研究表明,语块学习对于提高英语作文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语块教学对英语写作的的影响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研究的基本内容:本研究从教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认知心理学上的记忆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语用学上的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高二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状况,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数据搜集工具,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探讨语块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语块教学能否提高学生对语块的意识和写作的兴趣?(2)语块教学能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准确性?(3)语块教学能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地道性?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或设计方案)1.研究步骤1.1实验班和控制班:选定邵阳市实验学校高中二年级2个理科平行班(学生基础,学习能力,人员结构基本相同)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语块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的研究。1.2问卷调查:前测:在实验开始时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便对学生在词汇记忆策略、对语块的意识程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问卷在20分钟内做完,并当场回收问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测:对两班学生分别进行实验后英语作文问卷调查(定量分析):采取与前测相同的调查问卷。1.3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前测和后测:实验前后将进行两次测试。实验开始前对两组学生进行一次前测以便对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一个定位。在实验结束后再对学生进行一次循测来检验一下实验结果。为了确保所采集数据的可信度,笔者请了一位治学严谨,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帮助参与批阅学生的作文,批阅标准完全依照高考的标准。学生的最后成绩取两位老师所给分数的平均值。写作满分为25分。在批阅完学生的作文之后,笔者将统计学生在作文中所使用的语块。学生成绩将被输入电脑。为了使实验过程更客观,结果更精确,写作材料选自历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评分标准也完全以高考的评分标准为参考。1.4在实验班课堂中运用语块教学方案,对照班的学生教学方法不变,仍按传统教学法教学。1.5 访谈:计划在后测之后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在方便的时候以面谈的形式进行。学生将被问及强调语块对他们的英语写作没有作用等等。调查主要面向实验组的学生。调查的目的是想看看学生在主观感受上对语块与英语写作的关系有何看法。调查访谈将在实验结束学生接受过后测之后进行,形式上以对话为主,主要想了解一下学生对英语写作有何感想及他们对在英语写作课中引入词汇组块概念有何看法。笔者在学生的视线以外安放了一支录音笔而现场则基本不作记录。谈话气氛尽量轻松一些,谈话中尽量不要给学生某种暗示,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以保证所得数据的客观性。2.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本研究采用数量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数量分析为主,辅以一定的质性分析。对于写作分数的分析,包括对两次测验平均分的比较;最高分、最低分和高分率的比较。此外,研究者还对学生前后两次作文中的语块的数量进行了统计比较。对于访谈调查的材料则就谈话的内容进行质的分析,从中发现学生关于语块写作教学的感受、对其成效的评价等。四、工作进度安排1.2011年2月至6月:阅读大量文献,专著,与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的论文和杂志,全面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选题。2.2011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撰写开题报告,接受导师指导并修改开题报告,完善试验方案。3.2011年9月至2010年12月:实施语块教学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4.2012年2月:完成初稿。5.2012年3月至4月: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交定稿。6.2012年6月: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 Alison,W(2002)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 Bohn,O(1 986)Formulas,frame structures,and stereotypes in early syntactic development:some new evidence from L2 acquisitionLinguistics,24,1 852023. Cooper,T,C(1 98 1)Sentence Combining:An Experiment in Teaching WritingModern Language Journal,65,1 584. Ellis,(1 985)Sources of Variability in IntedanguageApplied Linguistics,6,1181315. Femando,C(1 996)Idioms and Idiomatic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6. Fillmore,W:L(1 976)The Second Time Around:Cognitive andSocial Strategies in Language AcquisRion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7. Hakuta,K(1 974)Prefabricated Patterns and the Emergence of Structur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nguage Learning,24,2872978. Haworth,P(1 998)Phrase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AppliedLinguistics,1 9,24-449. Hunt,K W(1 965)Grammatical Structures Written at Three Grade LevelsNational Council Teachers ofEnglish Research Report,3,4910. Lewis,M(1 997b)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Lexical ApproachInCoady,J&Hockin J(Eds),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pp255-27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 Moon,R(1 997)Vocabulary Connections:Multiword Items in EnglishIn Schmitt,N&McCarthy,M(Eds),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Pedagogy(pp406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2. Nattinger,JRDeCarrico,JS(1992)Lexical Phrases and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3. Pawley,A,Syder,F(1983)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 tire-like selection and na ti re-like fluencyIn JCR i chards,RSchmi dt(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 tionLondon:Longman14. Read,J(2000)Accessing Vocabula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r Press.15. Sinclair,J(1 991)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6. Verschueren,J(2000)Understanding PragmaticsBeij ing:Foreign 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