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人力资源)到底有几张“脸”.doc_第1页
HR(人力资源)到底有几张“脸”.doc_第2页
HR(人力资源)到底有几张“脸”.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R(人力资源)到底有几张“脸”? 在某大公司宣讲会上,记者曾听到两个应届毕业生一段颇有意思的对话:“你说我是报市场部呢,还是报人力资源部?”“这要看你喜欢求人呢,还是喜欢人求你” 做个(“人力资源”的英文缩写),真有那么威风?拿这个问题去问两位去年刚毕业的外企,他们摇摇头:“做,就得适应各种角色,要在适当的时候摆出适当的面孔,威风只是其中一种,而且难得轮到摆一回”在记者的要求下,他们列出了工作半年来“使用率”最高的几张“脸”。 马先生 跑腿的 我们公司的新人一律从跑腿开始干起,给新员工和离职员工办用工、退工手续。这种事说大不大,说难也不难,可一不当心,你就会跑断腿! 比方说,公司新招一名员工,他的档案可能放在原单位,也可能连退工单一起被退到户口所在的街道,或者退到人才市场。我要做的,就是拿到他的档案,到劳动局审核盖章后,再拿回公司归档。当时刚听老员工给我讲了一遍流程,我就开始头大:什么街道、劳动局,这个章那个单的,外企还要和这些部门打交道啊? 劳动局在东边,人才市场在西边,公司在南边,我一周内要在这个“金三角”上奔波好几回。头几次我连办手续要带什么文件也拎不清。有一次到了劳动局办公室才恍然大悟:“劳动手册也要带啊?”唉,换了那种人员流动特别频繁的公司,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网站之类,岂不是要跑死? “变脸”心得:这块内容是做最辛苦的一部分,只费体力,基本不费脑子,所以各个公司一般都会甩给新人。正式开跑前把需要的文件列个清单,你会少跑很多冤枉路。有时办手续时可能会看点脸色,但记住“一回生,二回熟”,赔点笑脸肯定没坏处。 搬运工 进公司个多月就赶上新一年的招聘,这回我又摇身一变成了搬运工。部里只有我一个男生,那些搬展台、扛资料、爬高爬低的“体力活”,我不做,难道还要那些穿短裙、高跟鞋的女同事做? 当然有时候也会开开玩笑:“你们去年明文要求招男生,是不是就留着派这种用场啊?”据说今年下半年的巡回校园招聘更辛苦:一个月里要跑十几所大学,一模一样的现场布置,一模一样的宣讲内容,当然还有我这个一模一样的搬运工应付琐事,男生可能比不上女生细心。但有些事男生还是有天然优势的:比如要辞退员工,比如某个部门要涨工资、按制度却坚决不允许涨的?男生总归要比小姑娘更能扮好这副“凶相”吧! “变脸”心得:现在大公司的部门普遍阴盛阳衰,招聘新人时,多多少少会对男生放宽点“政策”。找饭碗容易了,多干一点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保密员 工作半年后,我被派去做工资。每月号发薪日前天,是我最忙的时候。你想,全公司多个人,基本工资、奖金、补贴,加上考勤、绩效评估,除掉“三金”、交税,七七八八算下来,难免有闪失。有时和一起干的同事“对答案”,同一个人的收入能相差上千块! 掌握全体员工的工资福利,感觉就像握着大把秘密。可是千万记住,不该说的绝不能说!有时要好的同事也会问起:“年终奖该发了吧?我有多少?”悄悄透露给他也未尝不可,可是这种“泄密”一多,难保不出岔子。 我有个做的朋友,曾经偷偷告诉好友:“你们部门会提拔做新老板,注意点,最近不要得罪他”谁知答应守口如瓶的“好友”转身却不当心泄露出去,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连那个“新老板”自己也听说了。哪知最后,“新老板”却不是他空欢喜一场的“新老板”弄清原委后,转身把我朋友的“劣迹”传进了主管的耳朵“变脸”心得:能掌握人事变动、工资福利等很多敏感信息,“嘴巴严”便成了职业道德。大大咧咧的人一定要管好舌头,切记自己还有张“脸”是“保密员”。如果真是好朋友,你明说自己“不方便讲”,对方也能理解。要是连这点也不肯体谅,还是趁早疏远这种“好友”吧。 张小姐 法律顾问 干这行才半年,我在朋友圈子里就成了半个“法律顾问”,谁想跳槽了,谁被公司解雇了,就会来找我“咨询”一番。我成天钻研劳动法,签约、违约里能玩的“花样经”,不要摸得太透。因为如果和员工签约、解约时我们操作不规范,万一员工起诉公司,人力部怎能脱得了干系! 不过,也是做了后才知道,其实许多赫赫有名的外企,这方面的“猫腻”也不少,却很少有员工能用劳动法作“斗争”的。像最近某大公司裁员时,当场给你一笔丰厚的补偿金,要求你小时内消失,这种做法明显违规,因为这类大规模裁员应该经过当地劳动局批准,并且日后重新雇人时,被裁掉的员工应该优先考虑。 有个朋友想辞职,又怕被公司“卡”。我告诉他:交出辞职报告后,公司必须在个月内答复,否则肯定违法。但交报告时最好找人作证,或者要求老板写签收书,否则人家硬说没收过你的报告,你也只好“吃瘪”。 只是我这个“法律顾问”,不免也要帮公司做些“违法”的事。比如劳动法规定签合同时必须写明职位和薪水,可几乎没有公司肯这么“守法”。道理很简单,万一日后你不适合这个岗位,万一我觉得你不值当初那么多钱 “变脸”心得:干一般不需要有专业背景,却需要有专业知识。尤其是劳动法,肯定是“必读书目”。帮朋友当当“法律顾问”还是小事,万一自己也想跳槽了,更是受用无穷。张小姐笑称,这叫“学好劳动法,走遍天下都不怕!” 面试官 进了公司,凳子还没坐热,我就和老板去广东几所大学招聘新人。“列席”了老板的几次面试后,他居然要我单独主持面试!吓得我说话都不利落:“我我,我自己都这么嫩,怎么去面试别人?”老板笑笑:“最多帮你列几个必问的问题,练几次就好了。” 我只好硬着头皮出马。可能因为紧张,第一次当考官时究竟说了些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拼命摆出一副“职业女性”相,说话尽量用短句,以表现“果断干练”。只可怜那个被面试的家伙,据他进公司后“交待”,我当时“一点不像刚毕业”,而且看起来“很凶”,害他当时“以为自己没希望了” “变脸”心得:从被面试的,一下转到面试别人,不少新人都会紧张。其实你紧张,对方可能会更紧张。不过,面试前要好好准备,万一人家问你一些公司的制度、职位情况,你却一问三不知,岂不丢脸?如果还心虚,就准备几个刁钻尖刻的问题,应聘者敢欺生?你就劈头盖脸扔过去,先把他收拾服贴再说! 侦探 新人招聘回来,我又要去面试一个司机。当时只觉得很新鲜:司机怎么面试?找个会开车的坐到他旁边,让他开车转转不就行了?难道要让我问他,你对这份职业有什么规划? 幸好公司对司机的年龄、驾龄、驾照类型等有规定,我大致翻看了一下,面试时又问了对方“有没有出过重大事故”、“会不会修车”等几个问题,便去向老板交差了。 谁知老板翻了翻材料,张口就问:“他在原单位表现如何?以前开什么车?谁介绍他来应聘为什么介绍他来”一连串问题把我问得张口结舌灰头土脸地从老板那里出来,先打电话给应聘者,补问了几个问题,再到他原单位了解情况,最后再找介绍人谈话。那种多方打探的感觉,觉得自己不像个面试官,倒像个私家侦探! “变脸”心得:公司并非要找最优秀的人才,而是要找最适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