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CAM软件实践.doc_第1页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doc_第2页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doc_第3页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doc_第4页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报 告班 级: 材料10702班 姓 名: 邵耀 班级序号: 26 指导教师: 管 锋 张锦洲 杨 雄 时 间: 2010.12.27-2010.12.31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报告一、 模具CAD/CAM/CAE软件的现状与发展随着CADCAMCAE软件及其他应用软件的普及应用,计算机产生的各种类型、格式各异的数据资料,如市场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信息、加工图纸、零件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仿真测试结果分析及各种说明书等,迅速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异构数据资料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PDM系统作为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可对企业的各种产品及其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在产品整个的开发过程中协助管理者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与产品过程相关的各个地方均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产品的相关信息,并对产品数据进行一定权限范围内的操作。这种产品数据的高度集成和共享,使得新产品的开发时间和成本大为缩减。 “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CADCAECAMPDM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CADCAMCAE品牌软件。华天软件、中创软件与日本最大的CADCAM软件公司UEL合作,结合日本工业界最佳实践,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开发完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CADCAM软件SINOVATloNV1.0。这标志着我国在三维CADCAM软件研发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SINOVATIoN软件是三维CADCAM一体化的应用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最先进的混合型建模、参数化设计、丰富的特征造型功能。提供了经过业界验证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M加工,冲压模具、注塑模具等应用技术。特别适合汽车、汽车零部件、机床、通用机械、模具及工艺装备等行业的设计及加工应用。SINOVA.TIoN冲压模具设计解决方案为专业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经过业界验证的CAD解决方案组合,包括高效的冲压工艺设计、精确的冲压回弹补偿和专业的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等功能。SINOVATION注塑模设计与加工解决方案是根据注塑模具设计、制造经验,将产品成形工艺与工程分析软件相结合,开发的适用于注塑模具设计专用的软件包。方案以三维参数化建模CAD软件为基础,涵盖了从零件设计、分析、自动分模创建模具、电极设计、工程图创建等整个过程,体现出高品质、灵活、高效的设计理念,为注塑模具设计工作提供了专业的技术应用平台。CAXA系列化软件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果,如新一代集成软件CAXA V5PLM首次将成熟的2D、3D、CAPP、MPM和DDM技术在统一的数据模型基础上进行整合,覆盖了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流程到生产制造管理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数字化仿真帮助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上海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内较早地开始了基于知识的工程技术(KBE)研究,在塑性成形和模具设计知识的获取与表示、知识的推理机制、知识的集成与管理以及知识的发现等KBE关键技术上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研究,形成了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KBE系统的一整套开发思路及相关的KBE应用软件。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成形模拟软件“华塑CAE”,铸造成形模拟软件“华铸CAE”和板料成形模拟软件“FASTAMP”又有新发展。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微宏观分析相结合,数值计算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目标是将模拟软件由传统的被动式计算工具提升为主动式优化系统。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广泛,系列化模拟软件华铸CAE、华铸CAE和FASTAMP已成为我国模具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技术和知名品牌。湖南大学以先进冲压CAE技术为突破口,开发出一套包括冲压工艺设计和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系列化软件。其冲压仿真CAE自动建模系统CADEM-I能利用模具表面数控轨迹数据作为网格生成的几何数据源,使建模效率成倍提高,对于汽车覆盖件成形,在同样精度下可使仿真模型网格单元减少近2040。冲压仿真CAE系统CADEM采用先进的理论和算法,在保证冲压件大变形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分析速度。冲压工艺分析与设计系统CADEM-III采用壳体失稳理论预测覆盖件成形中的起皱趋势,采用基于仿真的毛坯反算技术,实现了复杂零件的毛坯形状和尺寸的迭代反求。(2) 广泛采用了CADCAECAM技术并在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益。其中最大的技术进步无疑是三维CAD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汽模具、天汽模、东风模具、福田潍坊模具等企业的三维CAD普及率达到100。其他骨干企业正在加快进行二维CAD到三维CAD的过渡。国外的有些知名企业至今也尚未做到100的三维CAD。由于采用三维CAD技术,使过去分散在各个信息孤岛的CAD、CAE、CAM连成一片,实现了一体化,为模具全程数字化制造提供了技术基础。少数企业的整个流程已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加工和无图化生产,正在为将来的自动化加工和柔性生产积极创造条件。一些先进企业在模具结构设计完成后,采用截面检查、干涉检查、静态运动干涉检查、运动模拟等分析手段,真实反映模具的实际工作状态,保证了实体设计的可靠性。CAE分析普及率明显提高,少数企业已达到100,CAE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更不是束之高阁的摆设,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帮助设计者在设计阶段“先知先觉”,对模具调试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参数化设计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一些骨干企业已建立了模具基础结构图库,还建立了标准件图库。利用参数化手段,根据模具结构特点,选择基础构架,设计者只需要控制几个基本的特征参数,系统将会根据事先输入到计算机中的结构规则,自动提供合理的结构方案,设计者只需做少许调整和装配即可完成设计。设计规则的引入,使三维实体模具结构设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3) PDM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国外的公司已开发出一些产品功能齐全、开放性好、思想新颖、技术先进的PDM产品。如UGS公司的IMAN,1BM公司的Product Manager,SDRC公司的Metaphase,PTC公司的Windchill等,这些产品在波音、IBM、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公司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成功。国内的一些企业,如春兰、海尔、长虹和康佳等采用IMAN系统,西安飞机设计所采用IBM的PM系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与此同时,国内的软件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PDM产品,如武汉天喻公司的IntePDM,武汉开目技术集成公司的KMPDM,清华同方软件公司的TFPI)MS等。国产的PDM系统。无论是在功能上、技术上、思想上还是稳定性方面与国外的产品都有较大的差距,但在价格和定制程度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在国内的一些企业中也得到应用,如天喻公司的IntePDM系统,同方公司的TFPDM系统,大恒公司的DHPDM系统等。二、 模具CAD/CAM/CAE软件实践(一)、模具CAD(Pro-E模具设计)1、凹模1.1 凹模草绘proe图(1)如下图(1)1.2 对草绘的图进行拉伸到相应的长度见图(2)图(2)2、凸模2.1 凹模草绘proe图(3)如下1.3 对草绘的图进行拉伸到相应的长度见图(4)见图(4)3、装配 3.1、将各个模具零件装配在一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文叙述: 在proe中新建一个组件文件,将各个模具的零件导入到所建的文件中去,第一个导入凹模的模座,不需要进行约束;然后倒入凹模固定板板,通过凹模对其进行约束,在三个面上进行约束将其固定在凹模座上;在导入凹模,并对其进行约束,约束方式与凹模固定板相同,将其固定到正确的位置;然后按照上面所说的步骤将十个零件全部装配在其中。 最终我们得到的如图(5)所示的装配图图(5)3.2、将装配好的零件分解正为爆炸图 图(6)图(6)(二)模具CAE(ANSYS模具结构分析)1、凸模步骤:1.1进入ANSYS1.2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select Structural OK1.3选择单元类型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Solid Quad brouw 8node 45 OK (back to Element Types window) Options select K3: Axisymmetric OKClose (the Element Type window) 1.4定义材料参数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 input EX:2.1e11, PRXY:0.3 OK1.5生成几何模型 用ANSYS导入功能,直接导入已存的*igs格式文件,导入后如图显示1.6网格划分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Tool(Size Controls)Areas set:拾取面OK back to the mesh tool window)Mesh: Areas, Shape: Quad, Mapped Mesh Pick All (in Picking Menu) Close( the Mesh Tool window)划分后如图1.7 模型施加约束* 施加约束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DisplacementOn Areas拾取约束面Lab2: 各个方向 OK, * 施加分布载荷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Pressure On Areas 拾取小圆弧面;OK input VALUE:3000 OK 效果图如下1.8 分析计算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to close the solve Current Load Step window) OK1.9 结果显示 ANSYS 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 Deformed Shape select Def + Undeformed OK (back to Plot Results window) Contour Plot Nodal Solu select: DOF solution, UX,UY, Def + Undeformed , Stress ,SX,SY,SZ,Def + UndeformedOK显示的综合变形云图与等效应力均布图如下等效应力云图综合变形云图1.10 退出系统 ANSYS Utility Menu: File Exit Save EverythingOK分析:综合上图次凸模最宜变形的地方是与板料接触的接触面及与凹模接触的接触面,其最大应力解为11305,易损坏,建议将应力集中处(如图两圆柱接触的圆的边缘)改为圆弧过渡或者加缓冲垫片。2、凸模 步骤2.1进入ANSYS2.2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select Structural OK2.3选择单元类型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Solid Quad brouw 8node 45 OK (back to Element Types window) Options select K3: Axisymmetric OKClose (the Element Type window) 2.4定义材料参数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 input EX:2.1e11, PRXY:0.3 OK2.5生成几何模型 用ANSYS导入功能,直接导入已存的*igs格式文件,导入后如图显示2.6网格划分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Tool(Size Controls)Areas set:拾取面OK back to the mesh tool window)Mesh: Areas, Shape: Quad, Mapped Mesh Pick All (in Picking Menu) Close( the Mesh Tool window)划分后如图2.7 模型施加约束* 给水平底面施加约束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DisplacementOn Areas拾取约束面Lab2: 各个方向 OK, * 施分布载荷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Pressure On Areas 拾取小圆弧面;OK input VALUE:3000 OK 效果图如下2.8 分析计算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to close the solve Current Load Step window) OK2.9 结果显示 ANSYS Main Menu: 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 Deformed Shape select Def + Undeformed OK (back to Plot Results window) Contour Plot Nodal Solu select: DOF solution, UX,UY, Def + Undeformed , Stress ,SX,SY,SZ,Def + UndeformedOK显示的综合变形云图与等效应力均布图如下综合变形云图等效应力云图分析:综合上图次凸模最宜变形的地方是与板料接触的接触面及与凹模接触的接触面,其最大应力解为11305,易损坏,建议将应力集中处(如图两圆柱接触的圆的边缘)改为圆弧过渡或者加缓冲垫片。三、学习心得从最基础的运行程序开始,然后逐步认识和了解PRO-E和ANASYS的各种界面和编辑工具,又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自学。实习过程中,制作零件图的时候犯了不少错误,有时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该去操作和编辑,但是同学们间经常互帮互助,经过反复编辑和调试,耐心的一个个修改错误,最终还是完成了每天的任务。 对于我来说, PRO-E和ANASYS非常陌生的工具,以前知道的软件只有CAD,从来就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些制图与分析工具。所以完成这次实习觉得很辛苦,从零做起,但最后还是掌握了PRO-E和ANASYS这些专业制图和分析软件的基本操作,实践是最好的帮助,这次实习将有助于我今后的学习。 PRO-E相比CAD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制图也更直观简单。觉得PRO-E这个软件非常实用,现在只是掌握PRO-E的一些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