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原谅》的读后感.doc_第1页
《我不原谅》的读后感.doc_第2页
《我不原谅》的读后感.doc_第3页
《我不原谅》的读后感.doc_第4页
《我不原谅》的读后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我不原谅有感 刘庆我不原谅这本书我觉的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揭露教育的根本,唤醒当事人的理智。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极其厌恶中国教育,但是为什么大家不走,不逃,不反?因为后顾之忧实在太多了。首先学生里有多少人可以自己出去混口饭吃的?没多少。这是最基本的原因,还不能独立。其次的问题,来自长辈人的压力,家人啊,不是说抛弃就可以抛弃的,就算你再怎么坚定,难道你父母泪眼朦胧地跪在你面前你会一点也不痛心?所以,希望各位同学,在决定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管是要求改革,还是计划退学,都要客观、深刻地进行思考,尽力顾及身边人的心情、苦衷、思想。钟道然感叹:“生来成为一个中国学生,不失为人生一大悲剧”。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灌输,用工业时代制造机器的方法去制造“人才”,培养出的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理想,没有个性的“产品”。小学拿走了独立价值观,中学拿走了自主思考,大学拿走了理想梦想,自此以后我们的脑子就像太监的内裤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便是你花十六年接受中国教育的结果。生在中国,或者说生来做中国学生,真是莫大的不幸。别人的青春是餐具,堆满的美味佳肴吃不了还要兜着走。中国学生的青春则是“杯具”,装的是苦水,比黄连煮苦瓜还苦。从这些字眼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一个在中国教育体制中挣扎多年的一个学生的痛苦、愤怒和失望以及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不能原谅。钟道然评价学习:中国学生对于学习赤诚的热情可谓是名声在外。外国人表示中国学生的努力程度 “超出想象”,甚至有人惊呼“你们简直是疯了”,而很多大学校长们对中国学生的第一句正面评价统统是“勤奋”。不过这差不多是唯一一句。之后“没创造力”、“缺乏挑战精神”、“不会做研究”什么的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痛苦教育,行为被束搏只是表面痛苦,精神被折磨才是深层的痛苦。它最牛B之处在于十几年后肉体上你貌似是出来了,灵魂却已死在那里。到最后,你会成为一个空有躯体没有灵性、空有头颅没有大脑的行尸走肉。书中文字幽默犀利,句句又都是事实。至少我也没发现我在学习当中也有多少只是是有用的,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只要有好分数就是好学生,而那些分数不起眼的学生就被一概论为差生,这种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他想唤醒一些麻木的神经,虽然行为被束缚,但精神总还可以不服从;即便无法挣脱铁链,但你仍然能够呐喊吧?每一声呐喊,都是对世界的一次改变。即便只有一点点。然而请大家不要因为厌恶中国教育针对教师,对教师进行各种各样的“反”行动。教师,严格来说,他们并不是支撑教育的基石,他们仅是几条撑瓦片的横梁,他们倒了,可能房屋露天,但是房子是不可能倒下的。其实,现在年轻教师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我们无不相同,只是因为涉及到这个职业之后,在思想上,产生了不同于过去的想法。或者明白点说,他们只是牺牲给“教育”的那么几个小棋子。一些教师可能会很现实:你不满意就走,没人逼你,不走就好好回去呆着。真正维持这个教育形式的,其实是国内主流的教育思想,例如“棍棒底下出状元”,这个就是古时的主流思想。现在的主流思想呢,大概就是统一看齐文凭了。但是随着一些新兴企业用人的多元化,开始以“不看学历看能力”为用人思想,在不久的未来,文凭的地位将被大大下降。教育改革,或许将是21世纪中国的思想改革。我不原谅 -读后感 吴琰我不原谅是一个90后学生写的,批判中国教育制度的书。作者文笔犀利,妙语横生,通篇引用的名人警句,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特有的叛逆、机敏,以及你这个年纪孩子少有的出众才华。我觉得很幸运,你所批判的腐朽的,甚至是残暴的中国教育制度没有毁掉你独特的本性,反而以其自身的缺陷让你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能站在自己的视角进行深刻的剖析。作为一个有过一些生活阅历的人。我很清楚,很多问题的根源其实并不在问题本身。你所痛恨的,所决不原谅的教育制度也是这样。在一个充满着权力寻租,几乎所有人都在钻空子,走后门的时代;在一个经济适用房里住着富豪,扶贫款被用来大吃大喝,义务献血被随意用来养兰花,论文可以抄袭代写,学历能用钱购买的时代,你所绝不原谅的中高考制度是为数不多的,给那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较好教育资源的学生,留下的生存空间。但这种制度毕竟给了许多家境贫寒但天资优异,后天勤奋努力的孩子机会。也许多年以后,你也会像我一样,发现中考与高考,是所遇到的各种竞争角逐中,规则和结果都相对公平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同时面临着制度、经济、文化的三重转型。各种矛盾与斗争日益激烈,各种不公与失衡正迅速蔓延。古老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在社会转型,互联网狂潮,以及西方文化侵略性入侵的挑战下,亟待磨砺淬火,亟待包容并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很茫然,各种思潮的冲击,考验着我们越来越不十分坚定的价值观。是的,这是一个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崇尚了几千年的国家,无数场无常的烟波浩渺,无数次血腥的朝代更迭,无数个惨痛的历史教训,让我们世世代代的炎黄子民,深刻地认识到追求个性独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多么危险的事。也许,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功利的教育,以及个性的抹杀,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沧桑所留下的最最深刻的烙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答案。正如你所绝不原谅的教育制度应该如何改革,应该走向何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下,我无法给出答案。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并没有抹杀你特立独行、向往自由的天性,反而作为你批判的对象,为你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写出这本有一定深度的书提供了素材。我相信人的天性中,有一种内生的自愈力量,可以让我们在历经风雨与劫难之后,仍能找回原本的自我,仍能以自己的方式散发出生命光和热。就好像根部被外力所弯折的盆景小树,只要有泥土阳光水和空气,它迟早也会在顶部长出繁茂的树冠,至少那一部分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同时,我也相信,有一种内生的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