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努力编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数学教材.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努力编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数学教材.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努力编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数学教材.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努力编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数学教材.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努力编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数学教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努力编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数学教材摘要:编写高中数学教材,其素材的选取要努力体现数学的本质,符合学生的特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要能反映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其内容的体系结构要力求反映各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材编写时,要力求精简实用,返璞归真;深入浅出,易教易学;力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整合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方式;渗透算法思想,提高数学素养,抓住重点,增加弹性。关键词:标准;B版教材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我们依据标准规定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吸取百年来国外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经验教训,在继承发展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上下功夫,努力编写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高中数学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B版)。这套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从2004年秋季起在山东省6个市20万高中学生中进行试验。一年来的试验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秋季将在全国进入第二轮试验。这套教科书的总体设计思路是,编写一套具有科学性、基础性、选择性和一定算法特色并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高中数学教科书。本套教科书力求适应我国数学基础教育近期和较长期的需要,反映数学和科学进步,重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适应各地各类学校高中学生学习,关照边远和较落后地区学校,使师生通过教材基本上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本套教科书力求实现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使学生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一、本套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本套教科书依据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和教材编写建议进行编写。编写的主要指导思想如下。1.素材的选取努力体现数学的本质,联系实际,适应学生的特点教材中素材的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素材要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2.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教材在讲授主要内容时,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其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让学生思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数学本质。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深入的体验和理解。3.教材重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对教材中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的主要概念,让学生先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研究生活中的实例,探寻一般规律,提出设想或猜想,再用理性思维认识这些规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养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同时选取一些未知的、有意思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探索研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教材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感受数学问题与数学结论的美妙和有趣;让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数学方法的严谨性、思维过程的逻辑性,以养成严谨的学风和严肃的工作作风;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与明晰,以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数学是各门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通过处理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也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作用,从而热爱它;通过求解一些较困难的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困难的可征服性以及克服困难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不断进取精神。5.反映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处理复杂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激活思维空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益;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二、本套教科书基本内容的体系结构(一)基本内容本套教科书包含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数学1到数学5)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分别由2个和3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分别由6个和10个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2个专题组成1个模块。体系结构力求反映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体系结构本套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既反映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又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确定课程内容的原则是:必修课程内容要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程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修养奠定基础。其中系列1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计的。系列2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计的。二者的内容都是基础性的。系列3和系列4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涉及的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其中的专题将随着课程的发展逐步予以调整与扩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进行选择。2.联系实际,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在高中阶段至少安排较为完整的一次数学探究、一次数学建模活动。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文化内容与各模块内容有机结合。数学探究的课题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发现、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助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数学建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的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