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成果解读.doc_第1页
青岛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成果解读.doc_第2页
青岛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成果解读.doc_第3页
青岛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成果解读.doc_第4页
青岛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成果解读.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成果解读潘丽珍高 军【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329(2003)增刊0064031 概况 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城市地处胶东半岛南部,面向黄海,中间环抱胶州湾,胶州湾东岸为青岛主城(包括市内六区),胶州湾西岸为黄岛区。行政辖市内七区及郊区五市。本文涉及的滨海地区是指青岛南部海滨地区,西起团岛东至崂山区石老人。 城市东有崂山、西有小珠山,市区内丘陵起伏,山峦叠翠。 城市海岸线蜿蜒绵长,海岸线长约730km,拥有良好的天然建港条件。市区南部海岸礁石、岬角、海湾、沙滩遍布其中,近海岛屿与滨海挺拔峻秀的高山隔海相望,形成了旅游价值较高的自然景观。在城市所依托的这条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的人文景观与遗址,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载体。 城市建城之始就编制了总体规划,这也使青岛有别于国内其他历史形成的城市。由于城市发展的前半叶处于德、日殖民统治时期,所以青岛老城区南部海滨地区初期是按照殖民统治者意志规划、建设与发展的,具有浓郁的异国文化风情,带有明显的欧洲滨海城市功能设置特点。老城南部海滨现已确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区内城市设计讲究背山面海开放式格局,结合自然特,叔合理分区,优化利用滨海岸线,建筑依山就势与自然有机融合,道路顺应地势自由式布置,线型灵活,体现了与山、海的呼应,形成了青岛所特有的“山、海、城”相得益彰的城市风貌。 1992年青岛市行政中心东移,带动了东部新区的建设高潮,新区的开发建设使青岛老城区城市风貌得到了保护,沿海岸线发展的新区亦有了充足的伸展空间。新区滨海地区成为青岛市新的行政商务中心。新区滨海地区的城市设计在发展老城区城市设计特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制定城市设计框架,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布置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城市竖向轮廓,研究城市道路和绿地系统,使新区滨海城市景观与老城区滨海城市景观形成新旧融合、与城市发展轴线相一致的丰富轮廓线。2 区域、通道、节点、标志物 凯文林奇曾说:组成城市意象的元素是通道、边缘、区域、节点与标志物。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引申的。青岛滨海地区城市设计可以从区域、通道、节点、标志物四方面来认识和评价。21 区域 依托城市发展轴线,青岛滨 海地区分为两大区域:老城区、新区。 老城区自西向东沿海岸线分布着青岛市七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集中了大量历史优秀建筑和文化遗址。该地区多为低山和丘陵,地形复杂。利用地形是城市设计的特色之一。区域交通干道的分布和道路网的布置,都结合地形、利用地形,在道路选线、道路线形和道路纵横断面的设计上都充分考虑了降低坡度、联系便捷、与建筑物结合、与海结合、建筑物高度与道路宽度的比例等。如观海一路、观海二路等。道路尽端和转折点上都有良好的对景。如青岛路以胶澳总督府为对景;中山路以栈桥为对景;江苏路、大学路以小青岛为对景等。地形的利用还体现在城市排水上,利用山地道路的自然坡度,因势利导,设暗渠或管道。在街坊规划、建筑群体和单体建筑设计上,因地制宜,在实用、经济和美观上创造出比平地更好的效果。建筑物的布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利用踏步甬道垂直相通,建筑物和道路与地形的结合非常合理(图1)。利用地形起伏、道路曲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位置,布置一些比较重要的公共建筑,丰富城市景观,也是城市设计的特点之一。如天主教堂、公安局、胶澳总督府等。沿海岸线分布的山体如小鱼山、信号山等在许多道路上都可 以看到,人行道上多处能看到山景,增加了山城的城市风貌。建筑石材及围墙、挡土墙、台阶大门等也是城市设计的特点。以沿海岸线分布的别墅建筑群、休疗养建筑群、办公建筑群等为主体,以远处隐约可见的天主教堂为依托,组成了优美的海滨轮廓线,是青岛城市建设文化的宝贵遗产。 新区滨海地区是青岛市新的中心区,在总体规划的过程中从整体上制定了城市设计框架,用地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空间,建筑布局上借鉴老城区城市设计善于利用地形的特点,注重空间疏密有致及对城市开敞空间的处理。城市设计的重点在行政商务中心区、东海路。行政商务中心区以市政府为中心布置了高层建筑群,强调公共空间如广场及绿地景观系统的组织;香港路是临海的第二条道路,是行政商务区内的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以商务、办公建筑为主,每一个单体建筑都在位置和外形上寻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保持滨海城市特色。由于城市设计框架为单体建筑开发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两侧建筑形式 多种多样,建筑空间丰富多彩,成为新区的一条景观路。东海路是临海的第一条道路,西起八大关风景区,东至崂山石老人风景区,是老城区海滨游览线的延伸,是连接新、老市区的海滨旅游大道,集旅游、商贸、休憩、居住、交通为一体(图2、图3)。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高品位的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特点是突出海滨特色,发挥环境优势,将园林、建筑、雕塑、道路、市政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城市视觉形象,注重各地段的有机结合;突出绿化雕塑广场的布置,以五四广场和青岛雕塑园为重点,布置了总面积约18万m2的11处雕塑园区,雕塑以中华文明和海之情为主题,分为标志性雕塑、主题雕塑、名人雕塑、对景点雕塑共100座(图4)。22 通道 新、旧脱开的总体布局结构,有效地保护了老城、控制发展了新区,沿滨海一线可以领会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加上山、沙滩、礁石、岬角、港湾、岛屿等自然诸要素的巧妙配合,使沿海岸线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成为市民感受自然、体会文化、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场所。前海景观步行道的建设更为人们提供了最佳的滨海观光场所。它是一条靠海以步行为主要特色的旅游线路,西起团岛,东至崂山区石老人,将新、老市区滨海景观区和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全长355krn,宽度为3至5mo前海景观步行道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高品位的城市滨水空间,强化富有吸引力的城市旅游产业环境。平面布局结合不同地段岸线的自然条件,修筑不同特色的步行道,如在人工驳岸上的步行道采用花岗岩或砖材铺装;在礁石或沙滩外侧岸线采用木质铺装;局部地段考虑少量的鹅卵石健身路面及其他铺装材料。交通组织保障前海景观步行道的通畅;保障前海景观步行道与机动车游览线路联系通畅;既保障人车分离,又要游人步行与机动车旅游系统换乘方便。绿化环境设计以自然海湾为依托,突出滨海特色,尊重地形与自然相融合。开敞空间组织利用人流集散较集中的地方和主要视线节点处,适当扩大步行道宽度,提供方便自如的驻留空间,带来更好的观赏角度。公共设施的布置与景观区相互结合,合理配置停车场和其他旅游服务设施。城市轮廓线观赏组织分陆上和海上,陆上观赏选择了多处最佳观赏地点(图5、图6)。23 节点 青岛南部海岸线集中了内容丰富的景观节点,这些节点留住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自西向东有团岛湾景观节点、栈桥景观节点、海军博物馆景观节点、汇泉湾景观节点、汇泉角景观节点、太平角景观节点、五四广场景观节点、燕儿岛奥运比赛基地景观节点、青岛大剧院景观节点、雕塑园景观节点、石老人公园景观节点等。 其中,团岛湾景观节点以汽船航运参观为主,包括团岛灯塔、中苑海上广场、八大峡公园。栈桥景观节点有迂回曲折的礁石岸线、海水浴场,海岸线上集中了许多历史优秀建筑,山海城相融合的城市风貌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民俗博物馆、栈桥展览馆,丰富了该节点的文化内涵。海军博物馆景观节点集中了小青岛、海军博物馆、水族馆、海产博物馆、海底世界等景点,成为人们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的重要场所。汇泉广场景观节点以体育健身、旅游休闲为主要职能,城市设计突出融海特点,突出体育休闲健身功能,通过调整南海路的交通功能,将阻隔海水浴场和广场联系的繁忙的过境交通从滨海区转移出去;通过拆除山东省外贸会展综合楼,改造第一海水浴场更衣室(利用地形将其做成半地下),打通广场观海视廊,将山、海、活动空间利用景观轴线联系起来;保留现有的体育场、体育馆,增加户外公共体育运动设施,将这些设施和广场融为一体,改善城市视觉景观;通过海水浴场的改造,整治沙滩,扩大沙滩面积,延长沙滩长度,改善浴场的整体环境,提高浴场的环境容量;滨海步行通道在这里与广场、浴场紧密结合(图7)。24 标志物纵观青岛的海滨城市风貌;反映了城市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城市功能的城市建设特点,老城区的风貌反映了青岛建制至德、日侵占青岛的历史,东部新区的城市风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历史。在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框架中,老城区将栈桥作为青岛的标志物,五四广场作为新区的标志性地段。1 3 总结青岛市的城市起源和发展与海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靠海港资源创立并发展起来,城市空间形态依托滨海自然形态形成。自1900年编制青岛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城市设计思想就一直贯穿在城市规划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区,城市设计有以下共同特点: (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2)突出整体性和滨海特色。在每一个层次的城市规划中,把整体性和滨海特色作为规划的原则,并注重上位规划与下位规划间的延续。比较系统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形成特有的山、海、城相融合的城市风貌的保证。 (3)尊重自然地形地貌特点,保护地形地貌,创造城市特色。体现在道路的设计、建筑的布置、城市公共空间的组织、绿地系统的组织等方面。 (4)尊重历史文脉的延续,保护历史优秀建筑和文化遗址。 (5)重视滨海视线、山体视线的开敞与通透,景观的组织与设计注重对景点的使用。 (6)重视滨海地区的交通组织。将交通主干道布置在滨海第二条道路,靠海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