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复习,第四讲 文句翻译,学习目标,1.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强化文言翻译的踩点意识,领会,实践,考纲在线 2013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简要解读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 近年,大多数省市高考卷翻译保持在10分,全国课标卷为10分。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要求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关键词语和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带有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等现象的实词,重要虚词;涉及判断、被动、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现象的句子。这就意味着我们应在这些方面下工夫,掌握中学阶段所学过的文言基础知识,熟悉教材,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同时,文言文翻译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以直译为主,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考生复习时,应适当动笔,提高表达的准确性。,1、字字有着落 2、以直译为主 3、意译为补充,“信”, “达”“雅”,4、译准得分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积累是基础,理解是本质。,一、“直译”和“意译”的方法 (一)直译 1换 即替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总角”,男女幼童的头发扎成两个髻如羊角,是幼儿的特定称谓。翻译时要将“总角”换成“幼儿”。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既望”为农历每月十六。翻译时就应换成现代的说法。 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六合”,本来是“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整个天下”。,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 “萧墙”、 “黔首”、 “阡陌”、 “七庙”、“万乘”、 “神器”、 “弱冠”等。,2补 即增补。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受”、“坐”,分别应译为“接受”、“座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2011年高考湖南卷) 译:韩文公的文章,振起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句子成分,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 问之,(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例,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輮以为轮。(荀子劝学) 这里“輮”“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翻译时应该补上。即“輮(之)以(之)为轮”。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的情况十分普遍,要结合前后文分析,看省略的宾语指代的是什么,在翻译时补出。,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了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沛公军(于)霸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司马迁史记鸿门宴),(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四”是数词,用在动词前面,要补出有关的量词“次”。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调 即移位。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词“之”、“是”不译。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厌之有”, 翻译时将 “何厌” 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何厌”。“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4留 即保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保留。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 “齐明、周最”等均为人名,应该保留。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华山”为地名,“唐”为朝代名,“慧褒”为人名,翻译时要保留。,5删 即删削。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不译。,(二)意译 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宜用意译。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略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阿房宫赋 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2对举 我们了解“对举”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析:根据“无”的意义,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鲜”也是“没有”的意思。全句可译为“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兄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析:据“兴国”与“亡身”意义相反,可推出“逸豫”的词义应与“忧劳”相反。全句可译为“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必然的道理”。,3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本来的意义。 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4借代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类似的还有“缙绅”代官员, “三尺” 代法律或剑, “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 又如“杏坛”代“教育界”,“朱门”代“富贵人家”,“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故乡”, “祝融” 代 “火灾”, “纨袴”代“富家不肖子”,“明眸皓齿”代“美人”,“笔墨”代“文章”,“而立”代“三十岁”,“陛下”代“皇帝”,“杜康” 代“酒”, “丹青”代 “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等,练1:翻译下面文段 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答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齐庄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欲何齐?”曰:“齐庄周。”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庾公大喜小儿对。 孙齐由(孙潜)、孙齐庄(孙放)兄弟二人,小时侯去拜访庾公(庾亮)。庾公问齐由字什么,齐由回答:“字齐由。”庾公说:“和谁看齐呢?”齐由回答:“和许由看齐。”又问齐庄字什么,齐庄回答:“字齐庄。”庾公说:“和谁看齐呢?”齐庄回答:“和庄周看齐。”庾公问:“为什么不向仲尼看齐,却向庄周看齐呢?”齐庄回答:“圣人生而知之,所以我很难企及、仰慕。”庾公对齐庄的回答非常喜欢。,练2:翻译下面文段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是一个司隶校尉。到他家去做客的人,都是那些才华出众、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检试题及答案
- 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跨国租赁品牌全球布局策略-洞察与解读
- 公路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中专日常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游戏开发培训考试题
- 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
-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吉林长岭中考真题及答案
- 当代建筑设计中中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 法院起诉收款账户确认书范本
-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500字
- 食堂菜品出品管理方案
- 现网终端问题分析报告
- 中国历史时期疆域变迁
- 第十五章巷道与井筒施工测量
- GB/T 15415-1994炉用高温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 电厂化学运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