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32课兰亭集序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1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32课兰亭集序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2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32课兰亭集序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3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32课兰亭集序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4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32课兰亭集序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世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后归隐会稽,自适而终。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园田别墅。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集会流连的地方。1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同“_”,_(2)虽趣舍万殊 同“_”,_ 2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今义:种类。(3)或取诸怀抱古义:_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_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_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3一词多义(1)临(2)次(3)修(4)一(5)引(6)于(7)以(8)之4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_(2)少长咸集:_(3)映带左右:_(4)一觞一咏:_(5)引以为流觞曲水:_(6)所以游目骋怀:_(7)足以极视听之娱:_(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9)齐彭殇为妄作:_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1)死生亦大矣:_(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 (6)引以为流觞曲水:_6翻译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译文:_(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_(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_(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_(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_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癸丑(ku) 会稽(kui) 修禊(x) 静躁(zo)B峻岭(ln) 激湍(tun) 流觞(shn) 骋怀(chn)C娱乐(y) 会晤(w) 形骸(hi) 国殇(shn)D虚诞(xin) 酣畅(hn) 玄理(xin) 清冽(li)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随着C不知老之将至 之:的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陈:陈旧3下列各句中,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乐琴书以消忧D云无心以出岫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足以极视听之娱齐彭殇为妄作引以为流觞曲水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犹不能不以之兴怀A/B/C/D/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1)兰亭集序中,作者用了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优美:_,_;_,_。(2)兰亭集序中,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乐时是这样写的:_,_。_,_,_。(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进行了批评:_,_。二、阅读理解训练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或:有的人B或因寄所托 因:随着C向之所欣 向:向来D录其所述 录:记录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B选文第二段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感慨人生无常的同时,“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和共鸣,以至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C文章写景、叙事、抒情完美融合,抒发情感的句子更是字字珠玑,今人常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如“不知老之将至”“情随事迁”。D文章借快乐年华易逝的感叹,借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答案精析基础梳理1(1)晤面对面(2)取与“舍”相对2(1)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2)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3)襟怀抱负。(4)这次集会的诗文。(5)用来的。3(1)面对,引申为阅读/迎,对着/将要/统管(2)地方/次一等/按次序,编次/临时驻扎(3)动词,做,举行/形容词,高/形容词,寿命长/动词,修建(4)一致/数词/把看作一样/统一(5)动词,汲引/动词,拉开/动词,调转/动词,拉/动词,延请(6)介词,对/介词,在/介词,比/受于,表示被动(7)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身份/连词,表目的/动词,以为,认为(8)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助词,的/代词,这4(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2)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名词用作动词,环绕(4)名词用作动词,饮酒(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7)副词用作动词,尽(8)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5(1)判断句 (2)判断句(3)状语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 (5)定语后置句(6)省略句6(1)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2)抬头观望辽阔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物类,所用来纵目四望、驰骋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3)有时倾吐襟怀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时借其所爱,寄寓自己的情怀,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4)过去感到高兴的事,顷刻之间已经变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此触发感慨,何况人的寿命的长短听任造化的安排,最后都要消灭。(5)(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的说法是妄造的。依纲扣点1CA项“癸”读u。B项“骋”读chn。D项“诞”读dn,“玄”读xun。2C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DD项连词,表修饰,不译。A项介词,用。B项介词,用来。C项连词,来。4AB项“趣”同“取”,与“舍”相对。C项“倍”通“背”,背叛。D项“悟”同“晤”,面对面。5BA项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C项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D项古义: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6A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副词用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