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讲近代化的探索检测.docx_第1页
河北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讲近代化的探索检测.docx_第2页
河北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讲近代化的探索检测.docx_第3页
河北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讲近代化的探索检测.docx_第4页
河北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讲近代化的探索检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近代化的探索,本讲知识脉络近代化的探索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过程地主阶级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洋务运动奠定思想基础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掀起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学技术资产阶级18941895年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实业救国思潮以张謇为代表1894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辛亥革命,迈出政治近代化实质意义的第一步学制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民主、科学为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学思想文化启示: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科教兴国是实现近代化的关键,河北8年考情分析命题点考点真题题型分值考查角度未考查点近代化探索的事件洋务运动17年28题表格式非选择题9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军事建设内容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16年11题文字型选择题2戊戌变法的内容13年12题文字型选择题2戊戌变法的内容13年15题表格式选择题2近代派遣留学生的作用辛亥革命13年28 (1)(3)题文字型非选择题5南京临时政府所属阶级及其消亡的原因12年30题表格式非选择题9三民主义、革命党人的斗争方式和践行民权主义的历史意义11年31(1)题文字型非选择题2孙中山国民革命经验近代化探索的代表人物李鸿章14年12题文字型选择题2李鸿章的人物活动曾国藩、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左宗棠12年12题文字型选择题2左宗棠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总结对于本主题的考查,辛亥革命是高频考点,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河北必考考点清单洋务运动(人教八年级上册P28P30)(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30P35)考纲要求: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背景国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建设近代化国防,以维护清朝统治。国际: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欧美日出现新一轮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历史潮流。时间19世纪6090年代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易混提示】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而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1)前期(607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于1861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等(2014年12题涉及、2012年12题考查)(2)后期(709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2014年12题考查)(3)筹建海军(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2017年28题涉及)(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5)派遣留学生(2013年15题涉及)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改革)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评价(1)局限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2)进步性: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也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易错提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人教八年级上册P32P34)(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37P41)考纲要求: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背景(1)国内危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逐步壮大(3)组织基础:进步团体的成立,如保国会(4)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传播,如严复的进步思想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领导阶层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公车上书(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概况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因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内容作用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2013年12题已考)传播资产阶级新思想,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力量,加强国防建设续表评价进步性: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袁世凯的出卖(直接原因);没有发动人民群众;顽固派实力强大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易错易混】(1)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戊戌变法。(2)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而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3)光绪帝支持变法,但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只是维护自身统治的封建皇帝。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人教八年级上册P36P39)(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43P47)考纲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意义。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主要活动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2008年33(1)题已考;1912年,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期间,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4年5月,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创建黄埔军校评价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人、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为振兴中华不断探索创新,勇于实践,一往无前,愈挫愈坚,具有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指导思想民族主义(推翻满清政府)、民权主义(创建民国,即“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民生主义(主要是经济措施),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012年30(1)题已考时间1911年,这一年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代表人物孙中山、黄兴、黎元洪等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013年28(1)题已考经过武昌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主力 湖北革命党人背景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在许多地方发动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但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经过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结果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攻占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取得胜利结果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革命的脚步从此不断向前(成功论)2012年30(3)题、2009年12题已考局限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失败原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2013年28(3)题、2008年33(2)题已考国民革命经验团结民众,共同奋斗2011年31(1)题已考教训(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易错易混】(1)孙中山没有直接参加武昌起义。(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且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3)戊戌变法是向日本学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是向美国学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人教八年级上册P40P42)(冀人版八年级上册P49P53)考纲要求: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背景政治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北洋军阀统治日趋黑暗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而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旗帜“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学习重点:西方思想文化)内容前期(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提倡,四反对”),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攻击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李大钊)代表人物及其活动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李大钊最早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为新文学的形式作出初步设想鲁迅创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文学作品,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地位和作用(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地位)(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易错易混】(1)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这是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相比而言“新”的表现。(2)中国近代化是技术制度思想的过程,而西方近代化是思想制度技术的过程。近代化过程不同的原因是西方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结果。,河北中考典型题目解析(2017河北中考28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年份举措咸丰十一年(1861)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水师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续表年份举措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光绪元年(1875)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光绪二年(1876)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光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光绪十四年(1888)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解析】本道材料解析题以大事年表为载体呈现,这类材料具有主题性、时序性的特点,事件的表述言简赅意,蕴含丰富的信息。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的背景、方式,难度中等。解题时第(1)问以“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背景,要读懂问题,找到中心词,确定答题方向;第(2)问以洋务派创办军事企业、学校等为切入点,考查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带着问题读表格,依据表格所列事件进行概括;第(3)问,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得出,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国防建设或军事方面的落后局面。【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2)方式: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工厂、开办学校、派官员出国学习等。(3)军事方面。,考点攻关练一、选择题1(2016廊坊十中模拟)“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 D革命派2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B)A思想文化 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 D政治制度3洋务运动期间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清政府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材料表明洋务运动(A)A加速了中国国防近代化的进程B对西方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C彻底解决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4(2016石家庄质检)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一个官员艰难坎坷、毁誉参半的人生。该官员是(B)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光绪帝5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B)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6(2016保定一模)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采取共和体制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的变革。”这场变革(B)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C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具有进步意义D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7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A)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8“庚子(1900年)和辛丑(1901年)之交,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下列史实中属于“民主革命的涛声”的是(D)A洋务派提出“自强”和“求富”的口号B强学会成立C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大旗D中国同盟会成立9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重在强调辛亥革命(A)A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统治C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D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10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A)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1曾国藩、李鸿章在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写道:“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可见,清政府选派学生赴美留学的目的是(C)A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B筹集洋务所需的资金C为自强培养近代新式人才D维护清朝封建统治12在某校八年级(2)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李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D)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3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自强”“求富”变法图强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A侵略与抗争 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近代化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二、非选择题14(2017邯郸二模)新文化运动首先是向西方学习民主与科学的运动。在众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新文化运动转向马克思主义。哪些原因促成了它的伟大转变?学者们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角度一】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进攻,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形色色的思潮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角度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倾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风向”有了迅速的转变。劫后的欧洲,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都是两败俱伤,昔日高度繁荣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顷刻间化成了一片废墟和瓦砾场,所留下的是满目疮痍无论是文化保守主义者,还是文化激进主义者,纷纷直率地表达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质疑和批判。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转向同样来自于西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摘自曾永恒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转向”【角度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眼前一亮。在这以前中国人不是没有接触过马克思主义,但是许多人不过把它看作欧洲无数新思潮中一种偶尔涉及。现在,社会主义在苏俄从书本上的学说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并且在历经种种饥馑、内战、外国干涉的严重磨难,依然站稳了脚跟。这自然使正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和依靠的力量。摘自曾永恒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转向”(1)请从上述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新文化运动思想转变的原因。答:角度一: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角度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角度三:十月革命的影响。(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在你概括出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个?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答:示例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观点: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启发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先进知识分子通过一战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放弃了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答出两点即可),所以,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是推动这一时期思想转变的最主要原因。示例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本质,促进先进的中国人放弃了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一战推动先进的中国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寻求新的救国道路;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推动新文化运动思想转变的最主要原因。示例三: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胜利及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一战中帝国主义侵略造成巨大破坏形成鲜明对比。促进先进知识分子放弃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推动新文化运动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所以十月革命的影响是推动中国新文化运动思想的转变的最主要原因。,命题强化练1(2016河北中考11题)如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想是(B)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3(2014河北中考12题)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A)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C创办轮船招商局D设翻译馆,大量翻译西方书籍4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形同虚设欲筹海防,非整理水师不可;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