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与礼仪文化主讲:彭林教授 彭林教授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主任等;主编中国经学。 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尤其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已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点校的经典与文献有仪礼注疏、礼经释例、观堂集林等。 在清华大学主讲的课程有“先秦史”、“青铜器研究初阶”、“先秦两汉经典研读”、“中国古代礼学思想研究”、“甲骨文与古代中国文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等。开设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程影响巨大,曾应邀在数十家媒体、高等学校、机关团体等作中华传统礼仪的讲座。“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并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荣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称号。 时间: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15:0017:00 地址: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 公益免费,敬请提前入场国学与礼仪文化讲座文字 转自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国学与礼仪文化视频 转自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媒体报道“礼”体现浓厚人文精神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做客大讲堂,讲国学与礼仪文化转自深圳商报2009年6月2日C3版 月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主讲国学与礼仪文化。这位被清华大学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的教授,在近个小时的讲座上畅谈了礼仪与东西方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为大讲堂月“礼仪文化”系列讲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东方文化不像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西方人的灵魂由上帝来管,而中国人的灵魂要靠自己来管,靠道德来管。”彭林认为,道德之所以能融入人的身体,就是因为它可以转换成一个个可以操作的体系,于是就成为了“礼仪”。“一个人每天都按照礼的要求去生活,每天都在实践礼,那么道德也慢慢地就在他身上内化、升华,最后他靠自己的修为,成为一个有君子风范的人。”彭林介绍,归结起来,“礼”在中国文化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中国文化里,“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 “礼是根据道德理性制定的东西,而一个人有道德、有爱心,是可以通过礼体现出来的。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也是可以用来正国的。圣贤是怎么说话的?圣贤是怎么与人相处的?圣贤又是怎么生活的?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编成了一套规矩,使人们都期望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礼的意义。”彭林说,西方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你有多少钱,中国人是按照道德、德行,最高的是圣贤。“成圣成贤要修身。怎么修身呢?要靠礼。没有礼义就没有道德。礼者,所以正身也。这个礼不是讲人心纯粹外在的东西,而是要修身践言,做善事。” 彭林介绍,“礼”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精神。首先,“礼”就是博爱大众,礼记里讲孔子的理想是世界大同,而世界上最早提出“博爱”这个词是在孝经里。“弟子规也说凡是人,皆须爱,孟子还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中国的读书人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生当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国的礼都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把别人放在尊敬的位置上。”彭林介绍,“礼”主要在于“敬”,“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讲的是肩负担子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做人的尊严,我们千万不能轻视这些弱势群体。光喊不做是标语,所以礼记说礼者,履也,一个人如果天天践行礼,君子风范也就形成了。人人践行礼,文明的世风才会逐步养成。”彭林说,学习“礼”、实践“礼”的机会实际上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礼尚往来、彼此尊重。”清华教授彭林大讲堂谈“国学与礼仪文化”转自深圳特区报2009年6月1日B5版 昨天下午,被清华大学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的彭林教授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国学与礼仪文化”为题畅谈礼仪与中国人文精神的关系。 彭林说,东方文化不像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西方人的灵魂由上帝来管,而中国人的灵魂要靠自己来管,是拿道德来管。“而道德怎么样融入我们的身体呢?就是要把这个东西转换成一个个可以操作的体系,这就叫礼仪。” 他表示,中国文化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礼”字,在中国文化里,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是根据道德理性制定的东西,而一个人有道德有爱心,要通过礼体现出来。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是用来正国的。圣贤是怎么说话、圣贤是怎么与人相处,圣贤是怎么生活的,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编成了一套规矩,人们都期望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西方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看你有多少钱,中国人是按照道德、德行,最高的是圣贤。“成圣成贤要修身。怎么修身呢?要靠礼。没有礼义就没有道德。礼者,所以正身也。” 在分析“礼”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时,彭林谈到,礼首先就是博爱大众,礼记有一篇叫做礼运,讲孔子的理想是世界大同,而世界上最早提出博爱这个词也是在孝经里,弟子规也说“凡是人,皆须爱”,孟子还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彭林告诉大家,礼主于敬,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中国的礼都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把别人放在尊敬的位置上。“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讲的是肩负担子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做人的尊严,我们千万不能轻视这些弱势群体。“光喊不做是标语,所以礼记说:礼者,履也,你天天践行礼,君子风范就形成了,人人践行礼,文明的世风才会逐步养成。”彭林教授相关摘录 彭教授认为,推行中华礼仪仅有敬语是不够的,还需要形体语言的配合,例如鞠躬、作揖、握手等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许多学校里还可以见到鞠躬礼这种场面。”对礼学深有研究的彭教授说,上课时学生行礼鞠躬老师鞠躬回礼,学生再鞠躬感谢,这种礼节在古代教学中早已有之。 鞠躬,也是中国传统的礼节,晚辈见到尊长是一定要行鞠躬礼的,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许多学校还可以见到这种场面。鞠躬也是表达内心恭敬的形式之一,诸葛亮就曾经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一个连躬都不愿意鞠的人,很难想象他对大众会有多少热情。“文革”以后,随着师道尊严的彻底破除,鞠躬礼仪就从社会中消失了。同在东亚文化圈,韩国、日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通行鞠躬礼,人们习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一个不会鞠躬的人,或者鞠躬时心不在焉的人,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人,会被大家所鄙视。韩、日电视的台播音员在节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都深深地向观众鞠躬。惟独中国不然,播音员一个个端坐不阿,一副俯视着芸芸众生的样子。何者知礼,何者尊重观众;或者说哪里的观众受到礼遇,一望便知。鞠躬原本是中国民间最常用的礼节,是一种表达恭敬的形体语言。诸葛亮出师表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对恭敬为国者的生动描述。鞠躬礼传到日本、朝鲜后,为当地全面接受,流行至今。日本的鞠躬礼很讲究,依据对象的不同,分之为三等:最高的一等是90度鞠躬,用于拜见身份很高的尊者或长辈,称为“楷礼”;中间的一等约45度鞠躬,是正式场合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称“章礼”;最低的一等相当于我们说的欠身,或者比点头郑重一些,用于不太正式的场合,称“草礼”。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楷礼、章礼、草礼,礼是一定要有的,否则就是失礼。 “礼”的核心是尊重。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互相依存才能生活下去。儒家认为,为了走向世界大同,人与人必须互相尊重和关爱。从孝敬父母开始,然后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孝经里已经有了“博爱”一词,弟子规更是明确地说:“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对父母的孝敬不是虚言,而是要通过“礼”来朝夕侍奉,每天践行的。“文革”是从批判传统文化开始的,中国历史被说得一团漆黑。四十多年过去,我们并没有彻底清算文革造成的文化混乱,因而不少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四人帮”时期,认为礼是反动的、腐朽的,真是可悲。实际上,许多美德是超越时空的,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孝敬父母、恭敬礼让、守信真诚等,永远也不会过时。 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 儒家非常智慧,为了使道德理念不至于流于空喊,便把它们分解成许多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再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让大家照着做。这样,儒家的理想就一步一步地得以实现。例如孝,这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儒家把它具体化为许多不同层次的行为要求,比如礼记曲礼说的“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要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再比如弟子规里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要恭敬地听从双亲的教诲,这就又高了一个层次。再比如孟子里说到有五种不孝的行为,“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二级建造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江西省新余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舞台技术工试题及答案
- 技术体系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具钳工(中级)考试试题题库
- 2025技术研发合同协议范本
- 2025新会计准则对保险业的影响及保险合同的完善
- 2025药品代加工合同模板
- 摄像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搭配课件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钢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有色金属工程结构荷载规范2025年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道路运输安全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监察法专题培训课件
- 道路试验车辆管理办法
- DR射线检测培训课件
- 胰腺肿瘤WHO分类2025
- 船舶危险货物管理制度
- 新生儿疼痛管理指南
- PPMC欠料管理制度
- 专用线安全信息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