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带着学生上楼梯-《列夫托尔斯泰》练习设计浅见.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带着学生上楼梯-《列夫托尔斯泰》练习设计浅见.doc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带着学生上楼梯-《列夫托尔斯泰》练习设计浅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着学生上楼梯列夫托尔斯泰练习设计浅见我们都知道,对于已学过的知识,练习既是检测,又是巩固。通过练习,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学生则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练习在教学环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1米的高度,苍鹰不屑,因为它的目标是万米长空;骏马只需轻轻一跃,因为在它眼中,那算不得障碍;而兔子却无法一次越过,因为那已经超过了它的跳跃极限。但是,兔子无法一次越过,并不代表它永远无法越过,如果给它架设楼梯,每一级都在它的跳跃极限内,它也能顺利越过1米的高度。如 果,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基础较薄弱,就不要强求他们去做超越他们能力极限的练习,更不要奢望他们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应该面对现实,尊重事实,为他 们架设楼梯,带着他们跃上楼梯,靠近目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跳跃能力极其有限的兔子,成长为擅长奔驰的骏马,也唯有这样,他们才能慢慢长出强有力的翅 膀,在辽阔的天际自由翱翔。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觉得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比较难懂,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要理解这篇课文的精髓更是难上加难。不过还好,这一课多用比喻句和夸张句。在描写其外貌时,比喻句和夸张句的联袂运用使得托尔斯泰形象鲜明地跃于眼前,同 时也让我们穿越了时空,离托尔斯泰更近了。具体的事物好理解,抽象的东西要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本课的作者很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媒介物眼睛,让 读者通过“眼睛”这一具体的事物走进托尔斯泰的“思想”这一抽象事物中去。无疑,眼睛是作者精心刻画的对象,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通过“眼睛” 这个点,引领我们走进托尔斯泰那深邃内心世界的各个层面,让我们知道了托尔斯泰是一个情感丰富,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极具智慧的人。作者之所以能如此成功 地展示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正是由于他抓住了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恰当地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例如,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 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 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先将“胡子、眉毛、头发”比作“外包装”,将“眼睛”比作“珠宝”,进而将“托尔斯泰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以及他用艺术的巨 笔把研究结果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时代的本质和要求”比作“珠宝将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放射频波”。这里,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化难为易,既让我们明白了对 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不过是为了衬托他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知道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很有威力,其内心世界深不可测。而另一句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 珠”更是运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将托尔斯泰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的方方面面,且其杰出的才智也通过眼睛得以展示这一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 和学生一起“紧随修辞巧理解,透过眼睛看内心”,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我就趁热打铁,带着他们做起了练习,希望他们能够通过练习更好地理解课文,同 时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首先,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班上某一位同学的眼睛的特点,写完后念出来,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猜完后,让念句子的学生公布答案),之后我们一起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有 的写道“她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这个人天真烂漫);有的写道“他高兴时,眼睛亮晶晶的;生气时,眼睛圆鼓鼓的”(这个人坦白率直);有的写 道“她有一双水汪汪的求知欲很强的大眼睛”(这个人纯洁、上进);有的写道“她有一双温柔的眼睛,一笑起来就成了两条可爱的弧线”(这个人温和、细腻); 有的写道“他的眼睛小而尖利”(这个人观察力强);有的写道“他的眼睛给人以威严感”(这个人原则性很强,通常能够以身作则)形形色色的眼睛在学生们 的笔下缓缓流淌,同学们基本上能猜出所写之人。看见他们已能较好地抓住眼睛的特点进行描述,我便带着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将所写的句子换成比喻句。学生们 兴致勃勃地写了起来。“他高兴时,目光像清晨的阳光”;“她的眼睛像黑葡萄”;“她的眼睛像一潭深水”;“他生气时,眼睛像充足了气的皮球”;“她的眼睛像月牙,弯弯的,很宁静”;“她的眼睛像探照灯,千万别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学生们念着自己的杰作,脸上洋溢着欢笑。我知道,他们已能将两种事物的特点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了,于是练习进入再下一个环节:保留所写的比喻句,并将第一次所写的句子换成夸张句。“他 发火时,眼中熊熊的怒火足以把人烤焦”;“她笑起来的时候,射出的不是暖暖的阳光,你只觉一阵阴风飞过,哇,是割得人生疼的刀光”;“她的眼睛亮得可以当 镜子照”;“他的眼中插着两根钉子,看啥都不顺眼”;“她笑起来连眼睛皮都找不到了”;“他眼珠一转,满城馊水泛滥”学生们争相展示着自己的才华,真 是佳句迭起,精彩不断。接着,我让学生比较,一般的句子,比喻句和夸张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经过比较、总结,大家都一致认为:一般的句子只能虽然能写出眼睛的特点,但眼睛在脑海中的模样有点模糊;而比喻句能更好地体现眼睛的特点,使眼睛在脑海中的模样清晰起来;至于夸张句,就更能凸显眼睛的特点,使眼睛在脑海中的模样越发清晰,使人更容易记住眼睛最鲜明的特点。最后,我要求学生把所写的内容整理成一篇小短文,要求既要写出眼睛的外形特点,又要通过对眼睛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1、抓住眼睛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变化 2、根据自己对人物的了解,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揭示人物最核心的性格特点)。并告诉他们,其实写作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就这样,我带着学生们从一个普通的句子,到运用修辞的句子,再到能够揭示人物性格的小短文,我们一级一级地往上爬,最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篇篇特点鲜明的小短文。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明白了适当运用修辞的好处,同时也锻炼了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提炼能力、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课,结束了,那些精妙的句子仍像余音绕梁,久久充盈于耳际,心,仍泛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