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1页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2页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3页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I do believe! 必修III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班级: 组别: 姓名: 等级: 第10 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1)汉字与书法艺术;(2)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3)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考点梳理】(一)汉字与书法艺术及书法特征1汉字(1)起源:图画象形字汉字(符号化)(2)脉络:甲骨文 小篆 楷书(3)趋势: 2.书法(1)发展脉络:中国书法大致分为两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基本是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 。(2)楷书特点:笔画详备、 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 。代表人物魏晋时期: 、 ,唐代: 、 、 (3)草书:特点:笔画简约、 、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 。代表人物:东晋 、 ,唐朝 、 。(4)行书:特点:兼具 的规矩和 的放纵, 具有 和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代表人物:东晋 ,唐朝 ,北宋 ,元朝 ,明朝 (二)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及特征1、不同时期特点及代表作2、特点:写意传神,追求“ ”。时期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远古起源彩陶画战国由萌芽走向成熟帛画魏晋时期绘画理论隋唐时期吸取外来美术风格两宋时期风俗画元明清时期(三)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b、道光年间,“ ”。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2发展: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b、 ,成为全国流行剧种。c、 以来,走向世界。我国戏曲发展过程: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优伶 元杂剧(戏曲艺术成熟)明朝昆曲形成清朝京剧【易错易混点】1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2京剧是北京的地方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京剧是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而形成的。【学以致用】1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2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位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用十年的时间逐步恢复繁体字,引起社会广泛议论。假如你对此持反对意见,最主要的理由是( )A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繁体字 B汉字由繁到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简体字已经得到海外文化的全部认可 D简体字更具有艺术魅力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4 2009年是农历牛年。右图是以牛为主题的如意造型,类似于( )A.战国帛画风格B.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D.北宋追求写意的风格5.2008年1月15日,中国邮政20082邮票朱仙镇木版年画特种邮票(下图)首发式在开封朱仙镇隆重举行。年画内容主要反映了()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战争风云6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7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 B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之一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D艺术交流可以调解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A B C D9 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右图是“虎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事( )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A. B. C. D.10(2008江苏,21)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