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无声胜有声.doc_第1页
此处无声胜有声.doc_第2页
此处无声胜有声.doc_第3页
此处无声胜有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处无声胜有声 浅谈体态语言艺术河南省沈丘县李老庄乡一中 教师:李健康 摘要: 体态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语言,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若能充分利用和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不仅可以把更多信息传递给学生,还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加强有声语言是效果,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目的。本文主要从眼神、表情、手势、动作姿势、服饰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进行阐述,体现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态语言 课堂教学 信息传递 情感交流 教学效果体态语言,又称为行为语言或无声语言,是指人们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表情和服饰等行为信号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语言,它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相对应。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对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直接体现教学思想,是课堂交流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若能充分利用和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不仅可以把更多信息传递给学生,还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教学效果,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通过多次试验得出了一个公式: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词语+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面部表情。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表情上。”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上所起重要作用。以下就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进行阐述。一、眼神的运用艺术人民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眼睛发出的非语言信息,它能表达许多口头语言所不易表达的复杂而微妙的意思,是体态语言表达中运用最多的一种。眼睛瞳孔大小变化,就会有瞪、盯、瞅、瞧、看等;视角变化,就会有俯视、正视、仰视、斜视;目光流转变化,就会有凝神注视、扫视、环视、远视、近视等;眼神中的感情变化,更是复杂多样,如冷眼、白眼、目光炯炯、黯然无光、表扬激励、批评制止,一个人的眼神是反应其内心情感变化的标志。教师的眼神表达,对教师来说“此处无声胜有声”,对学生来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和学生眼神接触越多,其课堂获得学生信赖,激发学生兴趣的可能性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目光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控制课堂的效果。在讲课中,如果有个别学生违纪,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眼神注视学生,与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更易学生接受,保持正常的上课,又不会“语惊四座”干扰教学。教师双目炯炯有神可使学生精神振奋,一个“鼓励”的眼神,可以使那些在课堂积极回答,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鼓励,他们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踊跃地表现自己。在课堂提问和讨论时,教师切忌用怀疑和审问的目光,而应推以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可以减轻学生的紧迫感,使其充满信心大胆回答,当学生答题不畅时,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使学生用心思索,力求回答准确而不能显得不耐烦。如果学生回答跑了题,教师的目光应带着安抚和惋惜而不是取笑和职责,让学生下不了台,当学生的发言富有创造性时,教师应报以赞许、鼓励的目光,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在课堂上教师目光与学生目光接触读懂学生眼神,与学生进行无声交流,及时接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调整说话的语音语速,让每个学生都听懂教师的讲解。二、表情的运用艺术如果说:“眼睛是心灵之窗”,那么表情是“心灵的镜子”。面目表情,它是教师通过眼、眉、唇等器官和面目肌肉的活动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最集中表现教师表情的体态语言。人们常说的“脸色”就是内心的折射,表情以最灵敏的特点,把具有复杂变化内心世界最迅速最敏捷最充分地表现出来。如春光面满,面若冰霜,嬉皮笑脸,就表现了不同的内心情感。教师要运用表情来教育学生,又要善于察言观色以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作为教师的表情,应在稳定中有变化,稳定时应像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变化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节。教师的表情是学生判断其内心的情绪的晴雨表。亲切的表情,无疑会使其受到鼓舞与暗示;反之面孔冷淡,“老阴不晴”,甚至呵斥不断,则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而妨碍师生的感情交流,阻碍学生的思维,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师,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一份轻松,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更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走进新课的学习。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一半突然不会了,教师对他微笑,此时一笑值千金,一方面学生受到鼓励,会有信心的大胆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也不会打乱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样使整个课堂处于良好的思考氛围中,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回答问题后,同样是“坐下”,老师笑着说,对学生是个赞许和鼓励;而板着脸说,则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不满和否定。教师微笑的神情,是学生温暖的阳光,是和煦的春风。教师微微一笑,可以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可爱,师生的距离自然拉近了。如果过于威严,学生就会不敢接近你,当然也就不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了。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生状态而变化的面部表情。这样可以更好调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师生和谐相处。三、手势的运用艺术手势是指教学时教师的手臂、手掌、手指的动作,是体态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描摹复杂的实物状貌,传递人的心灵,表达特定的含义,它可以用来补充说明教学意图,强调所表达内容的重要性。教师的手势应像指挥家的指挥棒,撩拨着学生的感情之弦,激发着学生的想象与思维,加深着学生的感受与理解,教师准确恰当的手势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给以美的享受。在课堂上,手势的主要功能有:象征性、会意性、指示性、强调性、描述性和评价性六种。在体态语言中,手势活动范围广泛,定位准确,表意确定,内涵丰富。如召唤时抬手、再见时挥手、表达为难时搓手,表示果断时挥拳头,表扬时竖起大拇指,安静时手放到嘴上等。课堂教学中,若没有手势语,课堂教学就显得有些生硬死板,缺乏活力,课堂教学中若能使用得当手势语,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能使学生较形象地了解教师的观点和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大方、得体、优美的手势来表达思想,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恰当的手势语言能增加口头语言的表达效果,帮助学生更形象、准确地理解教师所表达的信息。运用手势语言的要领有以下几点。一是协调一致。手势语言要与口头语言协调一致,相辅相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赞许时,可以口头表扬并且跷起大拇指。请学生坐下时可以说“请坐”并摆手示意。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二是适量适度。手势语言不应在课堂上频繁使用,以免学生感到乏味。手势动作要注意“度”的把握,动作不应太大或太小,动作太大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太小则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手势运用的范围应是上不过头,下不低胸。三是要自然得体,具有表现力。教师的手势应是其自然情感的流露,不应矫揉造作,花样过多,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同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训练和手势经验的积累,不断增加手势语言的表现力。四、动作姿势的运用艺术动作是指身体的动态变化,姿势是指身体的静态造型。动作姿势在信息交流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有句俗语:“举手投足,可见其内心机蕴”。如点头致意,摇头不满,仰头傲慢,低头沉思;肩头一耸表示遗憾,大腿一掀叹为观止;悲痛欲绝时捶胸顿足,得意忘形时提挺胸凸胜,精神饱满时昂首挺胸,萎靡不振时倭胸塌肩,动作和姿势是一个精神和个性直观体现,同时又是构成其风度美的因素,所以教师应注意使自己的体态流转和谐,站姿稳重而有力,以达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得宜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常常用的动作姿势有走动、站立,局部动作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变换自己在教室内的位置,传输给学生不同的信息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例如,教师站在教室门口,而暂未进教室,就暗示学生即将上课了,应该静下来,做好上课准备;教师站在讲台前,表示全班学生应集中精力,注意听讲;教师走近学生座位通道,邻近的学生就会有所收敛;教师走近某个学生身边,用手轻敲一下桌子,暗示批评,一般比在讲台上直接点名批评效果好。当学生有精彩表现时,教师翘起大拇指,并不断的点头称赞。诸如此类的默契配合,增强了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且用形象刺激学生视觉,给学生生动的印象,比口头语言传递的信息更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举止得体、高雅大方,不仅能表示自己的修养、气质、风度、魅力水平,而且可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和稳定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总站在课堂的一个位置,课堂会显得单调而沉闷,恰当的运用身体的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利于师生间感情的交流。 五、服饰的运用艺术教师走上讲台,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教师的服饰。良好的服饰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心理,使课堂快速地安静下来,为讲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教师的服饰既不要太过于时尚,也不要太老土。教师的服饰仪表要求保持一种整洁自然、庄重协调,优雅的形象。做到文静中显得活泼,飘逸中显得自信,整洁不邋遢,庄重不妖艳。医生一身白大褂,谈不上漂亮,但因为他们职业的神圣,有一种纯洁之美;军人的一身绿军装,谈不上时髦,但因为他们工作的光荣,有一种阳刚之美。同样,教师一身得体的服饰也会因为教师工作的伟大而变得美丽。作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纯洁的,犹如一张白纸,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描绘。如果教师的装扮、言行过于出格,恐怕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注意力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教师一副浓妆艳沫的的形象出现在课堂,那么,学生注意的恐怕只是你的服饰,而不会注意的滔滔不绝的讲解,或者精彩的分析、推理。学生会每天关心的是教师的服饰又有了什么变化,而不是教师今天要教什么。总之,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能帮助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充分的表现自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尤其是在课堂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体态语言的优势,提高体态语言的运用艺术,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