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欲 速 则 不 达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莒父(j f)宰:莒父地方的总管。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问政: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 1.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子夏为莒父宰”中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可以为师矣 C此何遽不为福乎 D项为之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悟出的道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叶(sh)公:姓沈,名诸梁,春秋时楚国大夫。因封地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子:指孔子。女(r):同“汝”,你。奚:何,疑问代词。云尔:如此而巳。云,如此。尔,语气词,相当“而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子路不对( ) (2)女奚不曰( )(3)问孔子于子路( ) (4)又留蚊于素帐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态度?万事莫贵于义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平?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选自墨子贵义) 今:若,如果。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史与非正义的一句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贵”字。 (1)万事莫贵于义( ) (2)是贵义于其身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 (1)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 (3)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4、表明本文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意思是什么? 5、你能举出实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吗?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选自淮南子)羿(y):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为姮嫦。斫(zhu):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羿请不死之药( ) (2)谪令伐树 ( ) (3)蟾蜍( ) ( ) (4)常斫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3、在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中。人们幻想的翅膀。就已翱翔于太空,飞腾到月亮上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设想被科学创造所实现。1969年7月21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你知道这三位宇航员的名字吗?4、请你说出两个带“月”字的成语。张无垢勤学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争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选自鹤林玉露)张九成,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谪:降职远调,贬官。辄:总是。明:光,光亮。是:这。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1)张无垢谪横浦( ) (2)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 (3)就明而读( ) (4)如是者十四年(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选出下列旬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是者十四年 B其恕乎 其寝室有短窗 4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率:标准。书:书法。尝:曾经。苟且:敷衍了事。马虎。或:有时。筒札:信件,书信。少:稍微,易:改换,更换。厌:嫌麻顿而讨厌,故;所以。1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1)书遂大进( ) (2)平生于书( )(3)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 (4)或答人高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学讴:学唱。于:向。穷:尽,完。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弗止:弗,不,没有。没有劝阻。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抚节:打着拍节。谢:道歉。反:通假字,通“返”,返回。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秦青弗止( ) (2)响遏行云( )2翻译下列句子。 薛谭乃谢求反。3。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教学相长(节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知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先自礼记)弗:f,不;至:极、最;善:好处。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括号中注音,并在横线上释义。 (1)弗食不知其旨( ) (2)教学相长( ) (3)虽有至道( ) ( )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2翻译下列句子。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 4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于器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选自史记) 回:颜回,又称颜渊。恸(tng):哀痛之至。门人盖亲:学生更加亲近。迁:转移。贰:重复。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亡:同“无”。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发尽白,蚤死( ) (2)今也则亡( )2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字。(1)孔子哭之恸( ) (2)门人益亲( )(3、弟子孰为好学( ) (4)不贰过( )3翻译下面的句子。不迁怒,不贰过。4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祢。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彘(zh):猪。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特:不过,只是。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子:你,对对方的尊称。而:则,就。非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烹(png):煮。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婴 儿 非 有 知 也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子随之而泣。( ) (2)妻适市来。( ) (3)曾子欲捕彘杀之。( ) (4)是教子欺也。( ) 3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婴儿非与戏也。孩子不能欺骗啊。 B待父母而学者也。是向父母学习的啊。 C子而不信其母。你不相信你的母亲。 D非以成教也。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4曾子为什么要把猪给杀了?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间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荻(d):芦苇杆。闾(l)里:街坊。士人家:读书人家文字:文章。一个人在年幼时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从现实看,一些富足人家的子弟因为跟前吃不愁、穿不愁,倒是少了许多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缺少了奠定成功的思想和性格基础。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句中的“书”相同( )。A乡书何处达 B未尝识书具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D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2翻译下列句子。 (1)欧阳修四岁而孤。 (2)惟读书是务。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它是什么?景公闻命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目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霁(j):雨后或雪后初睛。被(p):同“披”。裘:皮衣。陛:宫殿的台阶。有间:有顷,一会儿。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通“ ”,意思是 。2指出“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一句中词类活用现象。3“雨雪三日而不霁。中“霁”的读音是 意思是 ,现代汉语仍保留了这个意思,请举出一个成语: 。4翻译下列句子。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5“雨雪三日”。景公为什么认为“天不寒”?6宴子巧妙运用什么方法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世无良猫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选自乐均耳食录)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厌:饱食。毡罽(j):毡子和毯子。率:大率,大都。1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恶鼠(讨厌) B率不食鼠(于是) C鼠以故益暴(更加) D遂不复蓄猫(就)2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鼠以故益暴。A因为 B因此C凭借 D用来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以为天下无良猫也。A把当作 B以之为C认为 D当作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厌以腥膏,眠以毡罽。5猫不捕鼠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某人认为“世无良猫”?齐桓公好服紫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素:没有染色的丝织品。吾甚恶紫之臭:我很讨厌紫色衣服的气味。臭,气味。郎中:官名,侍从国君的近臣,此处泛指宫中官员。国:都城。境内:国境内。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齐桓公好服紫( ) (2)吾甚恶紫之臭(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 (2)桓公患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2)其明日,国中莫衣紫。4本文中“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后来桓公“勿衣紫”且言“恶紫之臭”,于是,“三日,境内奠衣紫也”,由此,你联想到可概括这类现象的一个成语是 。5当今社会,利用“名人效应”。请名人作广告已成为一种时尚。请结合短文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含水噀面有人曾遇强寇,斗。矛刃方接,寇先含水满口,忽噀其面,其人愕然,刃巳揕胸。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水噀一事。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盖已陈刍狗,其机已泄。恃胜失备,反受其害。(选自沈括梦涛笔谈)噀:喷水。揕(zhn):刺。已陈刍狗:比喻已经用过被抛弃的东西不能再拿来使用。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矛刃方接( ) (2)矛已洞颈( ) 2下列括号中是句子的省略成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双方)斗 B刃已揕(其人)胸 C(寇)水才出口 D矛已洞(壮士)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恃胜失备,反受其害。4偶寇故伎重演,最终毙命,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愚医治驼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选自雪涛阁集) 媒:介绍,夸耀。屣(x):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鸣:申诉,控告。1解释加点词意义。(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古代南方国名,战国时约在今长江中、下游各省地区。涉:徒步渡水,这里泛指渡水。江:古代专指长江。遽契其舟:急忙在船舷上刻个痕迹。遽(j):急,匆忙。契(q):刻。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是:此,这里。惑:糊涂。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释义。(1)刻舟求剑( )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下面句中加点的“而”与“舟已行矣,而剑不行”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未至,道渴而死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C暮而果大亡其财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3翻译下列句子。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用自己的语言简答: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限于3040字之间,本题意思对即可)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凡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身:自身,本人。缟(go):古代的一种白绢。徒:迁居,搬家。跣xin):光脚。被:同“披”。所长:拿手的本领。其:同“岂”,难道。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屦为履之也( ) (2)或谓之曰( )(3)而越人被发( ) (4)以子之所长(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4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理虎之功。(选自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馆竖子:旅馆的童仆。须:等待。1解释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父利其然也( )(2)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3)然数年恒不一见( )(4)卞庄子以为然(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两虎方且食牛( ) (2)有顷,两虎果斗( )(3)馆竖子止之( ) (4)立须之( )3下列旬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下车而引之 B人皆吊之C从伤而刺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翻译下列句子。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5你想到的与这则故事意义相近的成语是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选启管子。权修)该书相传为春秋时齐国管仲所撰,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管仲,即管敬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被齐桓公尊为“仲父”,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计:计划,打算,措施。树:培植。一树:一经培植。即培植以后。一获:一年之后收获。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 (2)一树一获者,谷也,( )2请写出“树木”一词的古今义。古义: 今义: 3翻译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出自这篇文章的一成语是 ,意思是什么?孝者荣,不孝为耻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日:“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县,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是负义也( ) (2)捐祖于野( )(3)无需更作此具( ) (4)乃载祖归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3原谷先后采用什么方法规劝父亲?(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丹之治水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选自孟子告子下)白圭(gu):战国时水利专家,名丹,字圭。子过矣:您错了。子,表敬意的对称词。壑:沟。吾子:对人表亲切的称呼。洚(jing)水:水不遵道而流,即洪水。恶:憎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2)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B禹之治水,水之道也C洚永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D禹之治水,水之道也3出自这篇短文的一个成语是 意思是什么?4孟子为了反驳白圭的说法,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5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候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选自新序杂事)作者刘向。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著春秋谷梁传,另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魏文侯:名斯,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反裘:反穿着皮袄。古人穿皮袄的习惯本是毛向外的,此人却反来,毛朝里,皮朝外。负刍:背着柴草。负,背。刍,喂牲口的草。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胡为反裘而负刍( ) (2)毛无所恃( ) (3)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 (4)皆若空游,无所依( ) 2翻译下列句子。(1)见路人反裘而负刍。(2)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3解释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2)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 (3)胡为反裘而负刍( ) (4)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它可用成语 来概括。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5你认为路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运斤成风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选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先秦诸予散文的重要著作,这部书是庄周和他的弟子、后学的著作汇编。庄子文章已经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著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成熟阶段。郢:楚国的都城。垩():白色的土。这里作状语用。慢:同“墁”,涂抹。匠石:名叫石的匠人。斤:斧头。失容:改变颜色。质:箭靶,引申为配手,即“郢人”。 夫子:那人。指惠子。 1解释下面“为”的含义。 (1)尝试为寡人为之( )( ) (2)吾无以为质也( ) 2翻译下列句子。 (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2)臣则尝能斫之3成语“运斤成风”出自于此,根据本文,你以为“运斤成风”的含义是什么?4做成一件事。都是内因和外因相配合的结果,你能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吗?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选自列子说符)缁衣:黑色的衣服。犹是:像这样。使:假使。 1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杨朱之弟曰布 B迎而吠之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实是欲界之仙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衣素衣而出( )( ) (2)衣缁衣而反( ) 3翻译句子。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4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三个含有“狗”的成语。 5狗只认衣冠而不认人,这不足为怪。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多多益善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皇帝,这里指刘邦。常:通“尝”,曾经。不:通“否”。 于君何如:对你来说又怎样呢。禽:“擒”的同音假借字,捉住,活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于君何如( ) (2)多多而益善耳( )(3)各有差( ) (4)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写出成语。 从文中找出的成语是 3翻译下列句子。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4本文说明什么道理?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入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矛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选自初潭集廉勤相)公仪侏: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想班集体课件
- 玛氏安全培训课件
- 猫病输液疗法课件
- 城港市上思县思甜土特产贸易有限公司上思县高岸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滴灌工程实施方案(3篇)
- 地铁绿化迁移工程方案(3篇)
- 牵引车司机安全培训课件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 牧场饲养部门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面试课件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水稻螟虫绿色防控
- 2024版2025秋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 家电合伙合同(标准版)
- 血站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iptv技术考试题库
-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学科交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山东中专学籍管理办法
- 老年营养健康宣教
-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