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泻下疗法是一种万能的人工肝脏治疗技术(袁维萍著)引用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中医信息疗法荟萃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卫生室 电话主要内容导读:一、人工肝脏技术的临床应用1、李兰娟教授发明了人工肝脏的治疗技术2、人工肝脏技术在肝病治疗上的临床应用3、人工肝脏技术在治疗非典病上的临床应用4、李兰娟肠道微生态学研究与中医泻下治病之间的关系5、中医疗法是证明肠道微生物失调引起肠道外疾病的有力方法案例1:农民李奶妈采用民间中医“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神效!案例2:民间中医采用“按炭子”的方法,2次治愈了婴儿急性肠出血性肠道感染案例3:民间中医采用口服蜘蛛的方法,治疗婴儿急性腹泻案例4:民间中医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婴儿急性腹泻,是属于一种信息治疗方法二、中医泻下疗法治病之理1、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内毒素与人体健康2、中医泻下排毒3、中医泻下治疗百病,是通过泻下排毒和信息反馈调节作用实现三、中医泻下疗法治疗百病1、中药十枣汤泻下治疗小儿肺炎2、中药十枣汤泻下治疗恶性肿瘤3、中药大戟涌吐、泻下治疗精神分裂症4、中药甘遂泻下治疗精神分裂症5、中药大黄泻下治疗重型肝炎、胰腺炎、肾功能不全、出血热、烧伤等多种疾病6、中药大黄泻下治疗急性白血病7、民间中医懂有本,采用中药泻下攻邪的信息应激方法治疗多种癌症四、中医泻下技术是一种万能的人工肝脏技术1、运用中医泻下治病原理,拓展人工肝脏技术治病的临床应用范围2、中医泻下排毒是人工肝脏的最佳替代技术3、中医泻下技术即属一种万能的人工肝脏技术一、人工肝脏技术的临床应用1、李兰娟教授发明了人工肝脏的治疗技术李兰娟,女,1947年9月出生,浙江绍兴人,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李兰娟发明了人工肝脏的治疗技术。通俗地说,人工肝脏技术是利用体外循环装置,使血液进行体外循环,过滤掉血液中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让毒素排泄出肌体外,体外进行血液净化,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用于重型肝炎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抢救。其实,人工肝脏技术,类似于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的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机又称人工肾脏。肝脏作为人体生物化工厂,是人体解毒的主要器官。实际上,人工肝脏与人工肾脏的治病原理相似。只不过是,二者血液净化的侧重点不同,人工肾脏主要用于过滤掉肌酐、尿素氮等通过肾脏排泄的毒素,人工肝脏主要用于过滤掉氨、尿素、苯等通过肝脏代谢排泄的多种毒素。人工肝脏治疗起步期始于1970年至1986年,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及血液过滤技术得到改善,并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偶尔应用于肝衰竭的治疗,但综合疗效欠佳。经过李兰娟团队多年的共同努力,人工肝脏技术核心诊治技术和个体化治疗策略获重大突破,至今已经治疗患者1820例,共计5000余例次,显著降低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2、人工肝脏技术在肝病治疗上的临床应用 肝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病。由于病情危重,内科综合治病死率高,预后极差,治疗是世界性难题。李兰娟发明的人工肝脏技术,为肝衰竭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986年,李兰娟申请到了人工肝脏治疗重型肝炎的青年科研基金,为攻克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的世界性难题,她历经10余年,艰苦攻关,攻克了人工肝脏技术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疗效确切的人工肝脏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至78.9%,慢重肝病治愈好转率从15.4%上升至43.4%,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在肝脏移植方面,人工肝技术也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使许多肝移植衰竭的患者获得新生,开辟了肝脏移植治疗的新途径。比如,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一位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肝功能衰竭,黄疸迅速上升,生命危在旦夕。在接到要求会诊的电话时,李兰娟正远在舟山海岛出差,她立即决定带领人工肝治疗组火速进京,为患者做了4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肝衰竭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是世界性治疗难题。人工肝是非常有效、实用的肝衰竭治疗技术与方法,它不仅能够清除各种有害物质,改善内环境,代偿肝脏功能,为肝脏功能恢复和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从而使部分肝衰竭患者得以康复;而且可以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梁”,延长严重肝衰竭晚期患者等待供肝的时间,改善术前状况,提高肝移植成功率。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取得成功后,她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这项技术,浙医一院先后举办了八期国家级人工肝成果推广学习班,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人工肝技术,取得同样好的疗效,使众多的重肝患者重新升起了生命之帆。3、人工肝脏技术在治疗非典病上的临床应用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工作中,在抗击“非典”中,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确保浙江省没有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治疗非典病时,李兰娟开创性把人工肝脏技术应用于呼吸衰竭的非典患者治疗上,成功抢救了呼吸衰竭的非典患者,如此也拓展了人工肝脏技术在非典病方面的临床应用。4、李兰娟肠道微生态学研究与中医泻下治病之间的关系李兰娟教授应用新兴的生命科学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肠道菌群生态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防治进行系列研究,首次发现了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表现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显著减少,肠杆菌科细菌等有害菌显著增加。由此,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她首次获得了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值的数据,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为微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中医认为:中医泻下治病之理是推陈致新。中医泻下产生了推陈致新的作用,推陈致新具有如下三层涵义。一是,通过中药泻下的作用,排泄掉胃肠道的种种毒素,清洁和净化肌体内环境,促进了身心健康。二是,通过中药泻下的作用,排泄掉了胃肠道内寄生的种种微生物,使胃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重新分布,使致病微生物和抑病微生物之间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影响并改变了许多疾病的进程和进展,最大限度地让胃肠道的有益微生物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李兰娟教授对人肠道菌群生态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因素,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某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重型肝炎等疾病的新思路。这样,也为中医泻下治病也提供了微生物方面的有力科学证据。三是,通过中药泻下的作用,泻下作为一种信息刺激,刺激肌体进行应激反应,利用人体自身的反馈调节作用,调控了诸多的疾病。这样,在泻下中药的作用下,通过信息干预对人体功能状态的作用影响,逆转了疾病的进程,最终治疗了多种疾病。5、肠道微生物失调引起肠道外疾病与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案例1:农民李奶妈采用民间中医“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神效!我们利辛县新张集乡王园村李桂庄的李奶奶,83岁,农民,文盲。在30年前,李奶奶学到一个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中医绝招,几十年来她采用这一民间中医方法,治便愈了无数的腹泻患儿,由此成为我们这一地带的中医神医。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对于许多婴幼儿而言,每年都会出现几次急性腹泻病。婴幼儿急性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然而,最常用的致病因素,就是致病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李奶奶所治疗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则是属于一种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咽喉性疾病,在民间对于这种咽喉性疾病则称之为“长炭子”。对于咽喉“长炭子”,是属于民间中医的一种说法,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咽候炎之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对于急性咽候炎这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能够引起小儿腹泻、附睾炎等并发症。婴幼儿因“长炭子”引起的腹泻,患儿出现的腹泻症状是反复迁延多日不愈,以绿色的粘液便为主要指征,而且使用现代医学常规方法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的抗菌素,进行治疗无效,如口服、静滴抗菌素、止泻药物等,现代医学想尽了各种办法进行治疗总是难以治愈。李奶奶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病,不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立竿见影。对于一般患儿而言,患儿的年龄1月3周岁,治疗12次即愈。治疗方法:用右手的食指蘸取少量的“豆酱”(用黄豆发酵而成的豆状物或糊状物),或者是蘸取少量的草木灰、食盐、白矾、芒硝、冰片、蜘蛛腹液等物,或者是蘸取少量的中成药冰硼散、婴儿素、西瓜霜、云南白药等,选取其中的任何一种,这些被蘸取的东西都可算是一种药物,趁婴幼儿哭闹张开大口之际,食指迅速插入口腔,把少量的“酱豆子”等药物,涂抹一点点在咽喉炎之处,即可。这种治疗方法,最早源于是使用草木灰涂抹治疗扁桃体炎,黑色的草木灰如同炭灰一样,故而在民间把这种治疗方法俗称为“按炭子”。李奶奶采用“按炭子”的民间中医方法治疗急性咽候炎引起的小儿急性腹泻病,立竿见影。一般的婴幼儿腹泻患者,治疗1次即愈,远远胜过现代医学采用口服、静脉点滴等药物方法进行的常规治疗。民间人士这种“按炭子”的治疗方法,是属于民间中医治疗方法,行之有效,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果。同时,也是民间中医人士一种伟大的发明创造。实际上,在我们这农村基层,有许多农民(如村妇、老奶奶、老大爷),他(她)们是属于文盲、医盲之类的人士。但是,他(她)们这些农民朋友们,却会采用民间中医这种“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立竿见影。而且,对于这些无名的民间中医人士,把民间中医方法长期应用于临床,发展并传承了民间中医的技艺,值得一提。案例2:民间中医采用“按炭子”的方法,2次治愈了婴儿急性肠出血性肠道感染利辛县胡集镇庙前村小刘庄刘运峰之子,刘士浩,男,4个月。在2011年6月5日,刘士浩突发急性腹泻,一日腹泻4次。在腹泻的开始,出现了绿色粘液,之后腹泻出出现了血块状的血便。患儿家长刘运峰,到村卫生室诊治。当时,看到婴儿刘士浩年龄太小,而且大便又出现便血现象,建议家人送患儿刘士浩到镇卫生院或县人民医院诊治。刘运峰的家人认为:刘士浩的急性肠出血性腹泻,是属于一种“炭子病”。后来,在6月5日下午,刘运峰带着自己的儿子刘士浩,也是采用“按炭子”的民间中医方法治愈的。治疗方法:取了一点中成药冰硼散,蘸在指头上,涂抹在患儿刘士浩的咽喉处。就这样,4个月大小的患儿刘士浩,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疗1次,在当天夜里,所患急性肠出血性腹泻即被控制。在次日的6号,患儿刘士浩,再次出现腹泻症状,一天腹泻3次,大便中仍然出现了便血现象。为此,刘运峰再次带上自己的儿子刘士浩,进行第2次“按炭子”。在“按炭子”治疗第2次之后,患儿刘士浩的急性肠出血性腹泻病,竟然是豁然而愈。这种“按炭子”的民间中医方法,治疗效果,的确是非常好。在2011年6月份,在欧洲出现一种新的胃肠道传染病疫情,导致急性肠出血性腹泻,是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这种疫病,正在向整个欧洲蔓延,截至6月10日已导致30人死亡,而且直至30日才检查出病原体的污染源是由芽菜(如黄豆芽、绿豆芽等)污染所引起的。由此,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同时,也让欧洲共同体的许多国家,如西班牙、德国等,蔬菜种植业损失惨重。在2011年7月1日,在欧洲出现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已导致48人死亡,而且科学家认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体内的一种肠道微生物,并否认了原来由芽菜污染所致的观点。对于欧洲出现的这种急性肠出血性腹泻,欧洲共同体的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至7月1日还没有查找出病原体的感染途经。这样,就为防止疫情的扩散带来了隐患,让民众无法有效阻止疫情的扩散。为此,这种急性传染病的爆发,让世界医学界感到害怕。患者刘士浩所患急性肠出血性腹泻,没有进行实验室检查,是属于急性细菌性痢疾,还是属于欧洲出现的那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尚无法定论。但是,民间中医人士,采用中药食盐、白矾、芒硝、冰片等涂抹咽喉的“按炭子“之方法治疗急性肠出血性腹泻,立竿见影,却是民间中医治疗急性腹泻的一大创举。对于在欧洲流行的由新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出血性腹泻,病情进展迅速,现代医学治疗是力不从心。类似问题,从民间中医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愈了刘士浩的急性肠出血性腹泻,可以是否考虑采用民间中医“按炭子”的方法进行治疗呢?这也是对现代医学治疗欧洲急性肠出血性腹泻的一种启示。案例3:民间中医采用口服蜘蛛的方法,治疗婴儿急性腹泻我儿袁常卿,男,2周岁。在2007年5月5日,我儿袁常卿出现急性腹泻病,一日大便泻下34次,绿色粘液便。余治之,给予小儿庆大霉素颗粒、小儿泻痢停片、COD片、思密达等药物,进行口服治疗,治疗一周未愈。由于久治不愈,未见任何效果,故而我妻子陈影认为:袁常卿之腹泻病,是属于一种“长炭子”。在我们农村基层,许多农民都知道:凡是“长炭子”引起的腹泻,无论是吃药,还是打针、静滴,都是难惟治愈的,而且治疗本病唯一行之有效之法就是“按炭子”。我妻子陈影之母,是一位77多岁的农村老人。在平时,陈影之母,擅长采用民间中医偏方,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效果显著。由此,陈影向自己的亲母,也学习了一些民间中医技艺,而且也懂得了一些治疗“长炭子”的方法。我妻子陈影之母,治疗“长炭子”,有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行之有效。一是,使用“豆酱”进行“按炭子”,即用手指蘸取少量的豆酱,涂抹在患儿的咽喉部位,患儿腹泻即止。二是,采用口服蜘蛛的方法,治疗“长炭子”,即抓取鲜活的蜘蛛,挤取蜘蛛后腹内的白色汁液,让患儿服下,腹泻即止。于是,陈影抓取了一只活蜘蛛,挤取蜘蛛后腹内的白色汁液,让我儿袁常卿口服,腹泻当天即愈。真是神方也!案例4:民间中医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婴儿急性腹泻,是属于一种信息治疗方法民间中医人士在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时,用手指蘸取一点点东西涂抹在咽候处,如草木灰、豆酱、食盐、白矾、芒硝、冰片、蜘蛛腹液等物,或者是蘸取少量的中成药冰硼散、婴儿素、西瓜霜、云南白药,甚至是蘸取麻油、碘酒、白酒等日用消费品,等等,所蘸取的这些东西涂抹在咽候处,均起到了类似药物的治疗作用。实际上,当把蘸取的这些东西涂抹在咽候处时,对咽候仅仅是起到了一种信息的刺激作用,则刺激咽候的神经进行反射活动,咽候在进行条件反射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出大量的人体内药,通过人体自身的反馈调节作用,反馈性纠正了胃肠道菌群失调,最终治疗了腹泻病。这样,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随便使用多种东西涂抹在咽候上,均能够治愈腹泻病,最终均取得了异曲同工之效。这种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按炭子”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东西与腹泻病之间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辨证关系,随随便便使用一种东西涂抹在咽候上,均能够达到治愈腹泻病之目的,显然这是属于一种典型的信息反馈疗法。因为信息具有“一两拨千斤”的调控作用。在中医疗法中,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之法。在“同病异治”之法中,还有“脏病治腑”和“腑病治脏”之法。脏病治腑,是指五脏之病,在治疗时并不治疗五脏之病,而是通过调治六腑功能来达到调治五脏之病。相反,腑病治脏,是指六腑之病,在治疗时并不治疗六腑之病,而是通过调治五脏功能来达到调治六腑之病。实际上,在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无论是脏病治腑还是腑病治脏,无论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选择不同的着眼点作为治疗疾病的靶点,种种治疗方法仅仅刺激肌体进行种种反射活动,在人体自身反馈的调节作用下调治了百病,这是属于信息反馈的调节作用过程。在本案例中,民间中医采用“按炭子”的方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在腑而治在咽候,是属于一种“腑病治脏”之法。按照现代医学的观念,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着眼点是放在胃肠道上,而不是在咽喉处,这种治疗方法令现代医学是非常费解而无法接受,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中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腹泻病是病在胃肠而治在咽喉,不用任何药物,随随便便用一些东西涂抹在咽喉处,而且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即利用人体自身的信息反馈调节作用之力量,调治了腹泻病,从而体现了“一两拨(破)千斤”之妙。这是属于一种典型的信息调治作用过程。因为信息具有“一两拨(破)千斤”之效。通过民间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治疗腹泻病之比较,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在某些方面的优劣高低了。在临床上,中医的许多治疗方法,大都属于一类信息疗法,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战胜了疾病,由此体现了 “信息一两拨(破)千斤”的中医治疗奥妙。实际上,民间中医的确存在着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偏方、验方、秘方等治病良方,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果运用恰当,即可取得立竿见影之效,在朝夕之间就治愈了许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即便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对医学一无所知的医盲,随随便便地运用一些民间中医的方药治病,什么症用什么方,进行辨病论治,也能够取得立竿见影之效,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也能够成为中医名医,乃至成为中医神医。可以说,只要学习并运用好民间中医的单方、偏方、验方、秘方等良方,农民也能够成为中医名医、中医神医,人人都能够成为中医名医、中医神医。二、中医泻下疗法治病之理1、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内毒素与人体健康东汉养生学家王充说:“欲得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渣。”东晋大医学家及养生学家葛洪,也曾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曾创立了“倒仓法”,通过服用“霞天膏”通畅大便,清除肠道内的毒素、垃圾,进行却病延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肠道滞留毒素、垃圾,既可招致早衰,又能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如食欲不振、胃肠胀满、恶心嗳气、口臭、头晕头痛、精神抑郁等各种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综合征,甚至诱发胆结石、痔疮、便血、脱肛、大肠癌,严重者可引起高血脂、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尿毒症,等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还认为,发生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肠胃中食物消化代谢及其肠道微生物发酵腐败产生的废物和毒素引起的中毒。可以说,肠道内微生物是人体产生毒素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要想增进人体健康,必须要净化人体内环境,排泄人体毒素,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途径之一。2、中医泻下排毒缩便是万病之源,中医通过强烈泻下的攻击作用,能够排泄掉在肠道内蓄积的缩便,如粘液样大便、鱼冻样大便等,这是中医药常规润肠通便和西医灌肠、通便等方法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其中,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氏病、重症脱发、特异性皮炎、癫痫、肥胖症、脑血栓、脑溢血、心肌梗死、偏头痛、慢性肾炎等疾病,之所以无法治愈,都是由肠道内蓄积的缩便引起。在临床上,中医排泄毒素最重要方法是泻下排毒法。保持大便通畅,或通过泻下中药排泄肠道内缩便,可以使肌体内废物和有害微生物及时排出,减少肌体中毒的机会。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便通畅之人,血中胆固醇、肌酸等有害物质能迅速消除,血液变得洁净,有利于诸多疾病的康复。因此,要保持健康的身体,首先是保持大便通畅,特别是中老年人,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尿毒症、脑梗塞等疾病患者,更应如此。中医汗、吐、下之法是中医排泄毒素重要方法,泻下排毒净化了人体内环境,增进了身心健康。3、中医泻下治疗百病,是通过泻下排毒和信息反馈调节作用实现中医汗、吐、下攻邪治病之法,能够治疗并防治许多种疾病,对肌体产生了良性作用。一是,通过汗、吐、下的方式进行排泄人体内蓄积的毒素,清洁和净化肌体的内环境,极大增进了身心健康。二是,通过中药泻下作用,推陈致新,改变了胃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增进益生菌对肌体的良性作用。由于在人体胃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一类是致病微生物,另一类则是抑病微生物。在人胃肠道内,致病微生物代谢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肌体健康。相反,抑病微生物则对抗致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拮抗致病微生物对肌体损害。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内致病微生物和抑病微生物之间的作用,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既不会太过,又不会不及,以此让人体胃肠道保持一种健康的功能状态。临床上,采用中药泻下的方法治病,既排泻掉了胃肠道内毒素,又改变了胃肠道内微生物菌群,使胃肠道内致病微生物和抑病微生物之间重新分布,并达到一种正常的功能状态,以此消除了多种疾病。三是,在中药泻下的作用下,刺激胃肠道进行信息应激反应,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信息系统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反馈活动,产生并分泌出大量的信息素,肌体进行自我塑造,恢复了肌体正常的功能活动,由此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在临床上,采用中药涌吐、泻下的方法治病,所用的涌吐、泻下中药并不含有治疗某些疾病有效的化学成分,往往所用的涌吐、泻下中药与疾病之间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那么,内服涌吐、泻下的中药之所以能够治疗并治愈许多疾病,内服涌吐、泻下的中药是以信息的方式作用于人体,以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泌尿生殖呼吸等系统作为媒介,通过神经体液的信息反馈调节途经,最终调治了诸多疾病。显然,采用中药涌吐、泻下的方法治病,属于一类信息疗法。同样,中医无论是采用药物方法治病,还是采用非药物方法治病,中医治病作为一类信息疗法,都是通过第三方信息的间接作用实现的。中医治病以信息调控为主导,通过第三方信息为媒介,利用信息反馈调控这只无形的触手,一步步能够抵达并触及到人体任何一个角落。中医这种间接调控疾病的信息科学方法,能够达到现代医学药物疗法无法抵到的病所,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传统中医采用信息科学方法治疗疾病,有许多治疗方法都是超前性的,所用的信息技术远远是现代医学技术难以企及的。比如说,中医使用涌吐、泻下的中药治疗消化系统以外的诸多疾病,治病的靶点是在胃肠道,治病的媒介却是在神经体液的信息反馈调控途径,通过第三方信息的间接作用实现了对诸多疾病的调控目的。再如,现代医学发现的胃肠激素、脑肠肽、第二大脑、腹脑等理论,中医知道“胃不和,卧不安”, 知道采用中药泻下、涌吐的方法治疗百病,利用“脑肠”之间的信息作用关系,利用“神经体液”之间的这种信息作用关系,中医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远远比现代医学早了数百年,只不过是传统中医没有使用现代医学的术语进行描术罢了,由此也显示出了传统中医的高明和远见。这就是中医涌吐、泻下的方法具有的巨大优势所在。三、中医泻下疗法治疗百病 中医攻邪大师张子和,采用汗、吐、下之法治疗百病,能够治疗风形病、暑形病、热形病、湿形病、燥形病、寒形病、内伤形病、外伤形病、内积形病、外积形病等病症,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而在三五天之内即可治愈。故而,张子和曾自诩:“予之三法,能兼众法”,的确如此。其实,中医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与针灸术治病一样,也是属于一类典型的信息疗法,中医攻邪大师张子和开创了我国的中医信息学派,同时他也是我国中医信息学派大师。中医传统观念认为:采用中医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之所以能够治疗并治愈多种疾病,就是通过汗、吐、下而得以实现的。其实不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中医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人为地向肌体输入了中药(或非药物)的信息刺激,即发汗、涌吐、泻下的中药(或非药物的物理、心理等方法)作为一类信息原,刺激肌体进行应急、应激等一系列的信息反应,通过肌体自身的信息反馈调节作用,调治了诸多的疾病。因此说,中医汗、吐、下之法之所以能够治疗百病,主要是通过肌体自身的信息反馈调节作用而调治了百病,肌体表现出的发法、涌吐、泻下等一系列的反应,仅仅是肌体在受到信息刺激时进行应急、应激等反应的一些伴随症状而已,发法、涌吐、泻下等反应只是其外在的一些反应形式而已,其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则是信息应激反馈调节作用。1、中药十枣汤泻下治疗小儿肺炎芫花、甘遂、大戟、甘草各等量,加醋煮沸后晾干,研成细粉,日服1次。剂量可根据患儿年齡、体重及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每次可用0.52克,用10枚大枣煎汤送服。最初3天配合用10%葡萄糖250ml静点,不用抗菌素或磺胺药。治疗45例小儿肺炎,除1例入院时已垂危者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5.78.7天(房念东,山东中医杂志,1981;1:26)。2、中药十枣汤泻下治疗恶性肿瘤芫花、甘遂、大戟、甘草等,精制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812粒,12天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2天,2个疗程为1治程,治程间停药4天。观察肛管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共27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227例,恶化26例,有效率90.48%(林通国,辽宁中医杂志,1988;6:1516)。3、中药大戟涌吐、泻下治疗精神分裂症朱必泉先生是荆楚名老中医,行医五十载,临床擅用毒药猛剂以起沉疴痼疾。重用红芽大戟治疗狂症12例,均获全部治愈。随后对全部病例进行远期疗效随访,其中随访15年者6例,610年者5例,10年以上者1例,均未见复发。用法:红芽大戟500克(新鲜全草),洗净,用铁锅煎煮,取汁300ml,顿服。服药得吐下后,狂势衰减不显著者,第2天续用上药250克煎服,狂势得挫后,用糜粥调养。作者认为,本组12例狂证,均属青壮年男性,大多为狂证初起之实证,虽也有狂乱久罹之证,但形色不衰,说明本方适应证都是邪正俱实之证候,其他如邪实正虚或盛邪微以及老幼妇女均在忌用范围。即使是药证相当,不得不用者,也不宜屡屡进服而误伐正气。治疗应尊循内经明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或“衰其大半而止”的法度,方不致偾事。4、中药甘遂泻下治疗精神分裂症 沈骐等以甘遂为主治疗癫狂症患者68例,其中1个疗程痊愈者14例,有显著好转者9例;2个疗程痊愈者21例,显著好转者7例;3个疗程痊愈者12例,显著好转者4例,无效者3例,治愈率69.12%,总有率93.56%。5、中药大黄泻下治疗重型肝炎、胰腺炎、肾功能不全、出血热、烧伤等多种疾病治疗咳嗽:有人用大黄治疗咳嗽,效果满意。治疗方法:取大黄6克,泡水代茶饮,每天2次,一般服药1剂即获痊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照组予以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包括休息、低磷、低蛋白质饮食、降压、利尿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天加服10克大黄浸泡液,药量400600ml,保持大便呈稀糊状,每天35次,治疗前均测血尿素氮及肌酐,治疗1个月后复查。治疗结果:治疗组有症状的20例中,症状改善17例,加重3例。对照组有症状的14例中,症状改善6例,无改善或加重8例(U=3.4,P0.0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生大黄30克,文火煎煮2030分钟,煎取浓汁200ml,用纱布或滤斗过滤,装入250ml消毒瓶内,用输液管直肠高位滴入,保留灌肠12小时。轻症者每天1次,重症者每天2次,一般2周为1个疗程。轻症者一般应用23个疗程,重症者一般应用45个疗程。用上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及中期,服药比较困难的患者56例,配合对症治疗,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8例(为晚期尿毒症患者)。治疗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致肠麻痹:取生大4克,泡水适量(开水刚能浸泡全药即可),1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分4次口服或胃管注入。一旦出现肠鸣,开始排便,腹胀减轻渐消失,即逐渐减量停药。临床验证疗效达91%,且无任何副作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等:有人用大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0例,效果显著。治疗方法:成人生大黄50克(儿童2530克),煎成汤剂200ml,每天1次顿服,6天为1疗程。结果80例在1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者17例,2周内45例,1个月11例;总有效率为98.91%,退黄显效率为96.45%。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治疗淤疸型肝炎:另有人用生大黄20克,以开水频频泡服治疗淤疸型肝炎12例,结果黄疸消失最快18天,最慢35天,平均29例。治疗重型肝炎:还有人用生大黄治疗重型肝炎30例,其中治愈者19例,基本治愈者4例,无效7例。治疗方法:生大黄50克,加水200250ml,文火煎,1个疗程6天,大便次数控制在每天35次。如需减少大便次数,只需适当延长服药时间。治疗重型肝炎:治疗组68例,用大黄、槐花米各40克,水煎取浓缩至300ml,药温约37,高位保留灌肠,每天12次,15天为1疗程。并用山茛菪碱(狂燥型肝昏迷用东茛菪碱)50100mg,加10%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2次;酌情渐减至维持量。与对照组60例,均用保肝及对症支持疗法:恢复期按普通肝炎治疗。治疗结果:两组分别临床治愈37例、22例(P0.05)。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据报道,有人用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17例,效果满意。治疗方法:取生大黄3050克,加开水120200ml,浸泡1530分钟,分3次口服。疗程35天,大便保持35次。治疗结果:17例于35天后腹痛逐渐消失,37天体温恢复正常。住院天数最短5天,最长39天,平均14.9天。另有人用生大黄粉3.0克治疗急性胰腺炎42例,结果腹痛缓解时间为3.5天,尿淀粉酶正常时间为7.1天。另外,使用生大黄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同样效果良好。肝性脑病:有人用生大黄水煎剂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患者,效果满意。治疗方法:采用生大黄12克,水煎液约200ml,加温水至1000ml灌肠,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液体入量每天1500ml;每周补充新鲜血、血浆或白蛋白1次;25%精氨酸或28.75%谷氨酸6080ml加入5%葡萄糖内静脉滴注,每天1次;六合氨基酸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0%甘露醇200ml静脉推注,左旋多巴1.0克口服或鼻饲,每天3次。另以该科1987年以前的20例肝性脑病作对照组,其病情与本组基本相似,治疗方法除不用生大黄外,与上大致相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6例,治愈12例,无效死亡4例。对照组治疗20例,治愈6例,死亡14例。两组病死率比较,生大组(治疗组)明显死于对照组。脑出血急性期:每天以生大黄粉9克,用沸水1520ml冲匀,多次灌服。不能灌服者,用生大黄30克,水煎200ml保留灌肠,每天1次,直到解大便为止。用上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发病24小时后不通的实闭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本方,疗效显著。脑外伤性颅内出血:25%生大黄浸渍液灌肠,并以生鲜大黄片(生药饮片亦可,但效果不及鲜者),用60度白酒或75%乙醇浸泡,外敷创伤局部。25%生大黄浸泡液是由生大黄50克,加沸水200ml浸泡而成。治疗结果:用此法治疗脑外伤性颅内出血10例,取效甚速。胆道出血:轻症型,制大黄2030克,每天12剂,水煎5分钟,凉后服。重症型,制大黄首剂2030克,以后每剂1015克,每天2剂或每隔6小时1剂,水煎5分钟,凉后服,1天用量不超过60克。用上药治疗胆道出血患者18例,经用药15天后,出血均停止。服药量最少2剂,最多13剂。急性胆囊炎:大黄3060克,水煎12小时服1次,直至腹痛缓解。用上方治疗急性胆囊炎10例,全部有效。平均2.3天腹痛及腹部体征消失,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3.4天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每例大黄平均用量248克。急性肠梗阻:将生大黄研为粉末,成人每次9克,用开水冲服或胃管注入,每天2次,老人及儿童减半。用上药治疗急性肠梗阻44例,一般服药13次,在424小时可排气排便,随之腹胀腹痛缓解,胃肠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7.7%。排卵功能失调:取大黄烘干,研为极细末后,过200目筛,装入胶囊备用。用时,每次服1克,早晚各服1次。一般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药,连续服36个月。治疗结果:用大黄治疗排卵功能失调者88例,服药后排卵者70例,有效者15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为96.59%。治疗银屑病:有人用大黄治疗银屑病患者45例,其中痊愈者28例,好转者12例,无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方法:生大黄315克,熟大黄620克,制成煎剂(生大黄后下),每天1剂,早晚2次分服。外用:生大黄、熟大黄各30克,用30%乙醇100ml浸泡1周,取汁外搽患部,每天12次,搽药后用手在患部摩擦510分钟,使局部有微微发热感即可。预治大面积烧伤并发症:两组各58例。治疗组大黄粉(装胶囊)每天3克,1天3次口服,用10天。与对照组均先晶体、后胶体补液,成人补液量:体重(kg)面积(平方厘米)1.5ml,加生理盐水22.5L,静滴。创面涂SDAg糊剂,传统干燥暴露疗法;预防感染,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并发症(消化道反应、便潜血、高热、重度感染控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流行性出血热消化道出血:治疗组用生大黄粉3克,发热期及低血压期、少尿期及多尿期分别每天2次、34次冲后冷服,以大便每天23次、56次为度;酌情用止血敏34g,静滴。对照组90例,用止血敏静滴(或加用氨甲苯酸等)。均大量呕血输鲜血,短暂禁食;配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91.21%。6、中药大黄泻下治疗急性白血病:有人用生大黄200克,文火煎服,治疗急性白血病,效果良好。7、民间中医懂有本,采用中药泻下攻邪的信息应激方法治疗多种癌症在山东省莱州市,有一位民间中医名叫董有本,擅长采用民间中医的泻下之法,治疗各种癌症,效果显著。董有本原本是一位农,在30多年前,自己不幸患上了胰腺癌。当他到肿瘤医院诊疗时,发现肿瘤已至晚期,大夫让他放弃治疗,回家听天由命了。董有本在患上胰腺癌之后,除了癌肿引起的疼痛症状之外,同时还出现了严重的腹胀、腹泻现象。恰巧,董有本有一位朋友,这位农民朋友有一个祖传治疗腹泻、腹胀的秘方。这位朋友出于好心,并向他说出了这一秘方,让他试一试。不过,这位农民却说,服用这种祖传中药之后,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的现象。就这样,董有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自配了这位农民的祖传秘方,进行服用。果然不出所料,董有本在服下中药之后,果然出现了严重的腹泻现象,自己的腹泻症状比以前更加严重了,而且同时还伴随着腹痛的症状。尽管如此,董有本还是坚持服药,在服用一个多月之后,他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是明显好多了,而且体重、气力增加了,气血好多了。如此坚持服用了3个多月,董有本再到医院进行复查,发现胰腺癌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从此以后,董有本便开始研究这位农民的祖传秘方,并开始尝试为其他的癌症患者进行治疗,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随着治疗患者数量的增加,他在原有秘方的基础上,便研究出了一种治疗癌症效果非常好的中药丸,名为“中华蝎尾肿瘤丸”。 中华蝎尾肿瘤丸的组方及配伍比例为:蝎尾2030克,半支莲80120克,白花蛇舌草80120克,白术60100克,薏苡仁60100克,半夏80100克,南星80100克,元胡80100克,红花80100克,莪术80100克,鳖甲6080克,大黄80100克,大黄是80100克。功能是解毒,散结,理气,止痛。服用方法是饭后1小时服用,温开水送服,1丸/次/天。服药后的主要反应,在服药30180分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鸣、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反应。在腹泻时,开始排泄出正常的大便,继而排泄出水便或脓便,即排出宿便。病灶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妇科病及男性病由于生理上的不同,分别从阴道和尿道排出。随着腹泻现象的出现,宿便的排出增加,病情随即好转,排便次数随之减少,直至病愈。按照中医的传统观念:泻下伤害人体正气,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由于身体虚弱,是不易采用泻下之法进行治疗的。与此同时,按照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观念,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泻药与肿瘤之间并不存在着什么辨证关系。也就是说,泻法与肿瘤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那么,民间中医董有本,采用泻下之法治疗肿瘤,为什么能够治愈许多癌症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是,泻下之法治病,作为一种信息应激疗法,能够刺激肌体产生并释放出许多种人体内药,利用人体内药调治了肿瘤。二是,通过泻下的作用,排泄掉了蓄积于肌体内(包括肠道内)的种种致癌因子,清洁并净化了肌体内环境,从而促进了肿瘤的康复。三是,通过泻下的作用,刺激肌体进行应激反应,肌体在进行应激反应的过程中,肌体的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改变让肌体重新进行自我塑造,并在自我塑造中为肌体塑造出了良好的内环境稳态,由此让肌体内的肿瘤细胞失去了生长发育的条件环境,最终治愈了肿瘤。董有本采用“中华蝎尾肿瘤丸”治疗肿瘤,方中既有泻药又有毒药,这一药方包涵两层含义:一是泻下攻毒之法,二是以毒攻毒法。而泻下攻毒和以毒攻毒,均能够刺激肌体进行应激反应,均属于应激疗法。这与上述12-3采用中药十枣汤的方法治疗多种癌症之理,大同小异。在临床上,在采用泻下之法治病时,泻药与许多疾病之间并不存在着什么辨证关系,而且泻法与许多疾病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实际上,泻下之法,之所以能够治愈许多许多种疾病,主要是应激效应的作用结果。可以说,采用泻下之法治疗许多疾病,均是无须进行辨证论治,利用应激反应之效应,在自我塑造中调治了百病。中医,医法无穷。在临床上,中医治疗疾病,千变万化,千奇百怪,不拘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3D打印的医疗应用前景
- 农业银行2025商洛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措施
- 交通银行2025黄冈市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2025行业创新突破与挑战研究
- 邮储银行2025绵阳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交通银行2025肇庆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民间贷款合同书样书3篇
- 中国银行2025威海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山南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小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佛教协会会议室管理制度
- 传音控股在线测评题
- GB/T 44139.2-2024睡袋的要求第2部分:原材料性能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2022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
- GB/T 18910.41-2024液晶显示器件第4-1部分: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 打扫卫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 信贷审计培训课件
- 服装陈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