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ppt_第1页
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ppt_第2页
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ppt_第3页
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ppt_第4页
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阳泉 平定 王瑞芳,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问题: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探究目的:,让学生明确不同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和种类是不同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常洗手。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探究思路:,如何让孩子们知道手上有细菌或真菌?,材料用具:,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如何制作培养基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2.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3.接种,4.提供适宜温度培养,制作培养基: 专门从化学品商店购买琼脂营养粉现成品(主要成分是琼脂、蛋白质和无机盐),有意带领各组组长,根据“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制作了“琼脂营养粉”培养基,制作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一起,按说明的使用方法,用天平严格称取了24.5克营养粉,混合在500ml的清水中,搅拌均匀(注意一定要均匀),制成培养液,然后分别装在20个培养皿(够两个教学班用)中。,高温灭菌:方法是:连培养皿和培养液一起送到学校食堂的蒸饭箱内蒸汽消毒20分钟,取出冷却制成培养基。,接种: 学生分小组制定实验计划,并做好分工,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采集地点,并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第一组:采集地点钱币(将硬币放在细菌培养基上轻轻一按) 第二组:采集地点手指(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第三组;采集地点眼镜(用无菌棉棒擦取眼镜玻片,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第四组:采集地点口腔内部(用无菌棉棒擦取口腔内部,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第五组:采集地点生物实验室(在生物实验室内打开培养皿盖子,让培养基暴露5分钟,盖上盖子) 第六组:采集地点厕所 第七组:采集地点操场 第八组:采集地点宿舍 第九组:采集地点84消毒液 第十组:采集地点不做处理,培养细菌和真菌: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和没接种的一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各组学生定时观察自己制作的培养基,并做好记录。,注意: 在学生拿到培养皿后,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防止细菌和真菌的进入,以影响实验结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在厕所、操场等地的细菌和真菌数量较多,而实验室、口腔内部等较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