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量检测语文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暗忖(cn) 散讫(q) 蹊跷(qio) 面面相觑(q)B创痏(wi) 提防(d) 发髻(j) 文采斐然(fi)C谶语(chn) 欷歔(x) 旋风(xun) 力能扛鼎(kng)D簿书(b) 朴刀(p) 镌刻(jun) 绿林好汉(l)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起迄床榻得陇望蜀瓮中捉鳖B皈依 璀粲 助纣为虐 风驰电掣C驰骋 禅让 垂诞三尺 木讷寡言D惶遽 尪羸 肉眼凡胎 诘屈聱牙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D日本著名的作家川端康成有着浓厚的崇拜女性的审美情趣,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个个给人以美的感受,但他笔下的男性形象就相形见绌了。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B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这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C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将面临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D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日前展示了他们最新开发的情感机器人“Nexi”,该机器人不仅能对不同语言作出相应的喜怒哀乐的反应,还能理解人的语言。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C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D庄子乃战国时期庄周所著, 现存33篇, 分为内篇7篇, 外篇15篇, 杂篇11篇。唐中宗曾下诏名庄子为华南真经。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 , , ,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 , , 。结构全不用钉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加工工艺精密简洁而典雅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A. B. C. D. 7. 根据下列人物判词,选择正确的对应关系( )(3分)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A. 史湘云;林黛玉;贾探春;贾元春 B.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C史湘云;妙玉;王熙凤;贾元春 C. 林黛玉;妙玉;薛宝钗;贾探春8下列加点字的含义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今行而无信 信:信物B其人一夜亡告之 亡:逃跑C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翅膀D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游:游学9下列各句子和所给的例句句式相同一项是(3分)( )例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A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自典书所记,未之有也。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成风,咸竞为善。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叹服所履,亦与相亲 履:经历B. 遂建学校,敦崇庠序 敦崇:重视C.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爱:爱护D.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表:表彰,彰显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王烈“秉义不回” 的一组是(3分)( )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烈为父亲守丧三年,终日以泪洗面,遭遇荒年,王烈拿出自己的粮食分送给乡亲 活命,所以本族人称赞他“孝”。乡亲们称赞他“仁”。B王烈非常重视道德教化,既兴办学校,也非常讲究教化方式方法,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甚至能使盗贼改恶向善,最终成为道德榜样。C王烈名望极高,地方最高官员亲自乘坐马车到王烈家中咨询政事;王烈淡于名利,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去就任。D当时有人为争长短,要到王烈那里去评判对错,因王烈忙于教学、公务,有的人中途而返,有的人远远看见王烈的房子掉头而回。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4分) 。(2)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14-15题山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4.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情感脉络。(5分)15.谈谈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两联在写景、抒情方面的表现技巧。(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6.(1)此情可待成追忆, 。(2) ,只是朱颜改。(3)羽扇纶巾, , 。(4)可堪回首, , 。(5)求之不得, 。(6)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7) ,山岛竦峙。(8)山气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 。(9)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10)吾所以为此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黄遵宪的外交活动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蛮貊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休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已。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己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 “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1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B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C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D黄遵宪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18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19. 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6分) 20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写作文: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条河的岸边,河对面开满鲜花,它们准备到对面采食花蜜。第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搭一座桥,抢在别人之前尽情享受花蜜。”第二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造一条船,会更快到达。”第三条毛毛虫说:“我觉得,还是等咱们长出翅膀再过河。”前两条毛毛虫怕错过时机,就各自按自己的计划行动。第三条毛毛虫爬上大树,找了一片宽阔的绿叶,在阳光下美美地睡了两天,睁眼一看,自己已长出翅膀,化成了美丽的蝴蝶。只一会儿工夫它就飞到了河对岸,享受丰盛的早餐。它到处寻找自己的两个伙伴,可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才知道,第一个伙伴搭桥时累死了,第二个伙伴被河水冲走了。对于本则材料,你有什么思考、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B 2.D3.D4.C5.A6.C 7.C 8.C 9.D 10.C 根据文意,“爱”在这里应是“吝惜”的意思。11.D 说的是王烈对他人道德上的感召,间接上说明王烈“秉持仁义不回头”;表明王烈淡于功名利禄,和“秉义不回”无关。12.D “因王烈忙于教学、公务,有的人中途而返”的表述不合愿意,原文最后说的是“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13.(1)学问道德达到很高的境界之后,王烈返回家乡,赶上父亲去世,他守孝三年,终日以泪洗面。(2)盗马的人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奋力去解救危难中的秦穆公。现在这个偷牛的人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惧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说明他懂得羞耻。14.首联写诗人信马由缰,穿行于花径,游历于山间,由此可以看出他闲适自由之心境和十足野兴;中间两联着重写山中景象的幽美、山中环境的静谧,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悠然和对山中景物的热爱;尾联诗人触景生情,看到山村原树有似曾相识之感,内心产生了思乡的惆怅。 (只答情感,不分析酌情扣1-2分 ) 15.(1)移情于景。 风吹山谷发出声响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诗人却说“有声含晚籁”,山峰本不会言语,诗人却说它们被晚籁所感,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中缄口不言,看似无理却有深情。(2)拟人手法。山峰是自然物,本不能言语,诗人说它无语,把自然景物人格化。(3)动静结合。山谷的声响和山峰的静谧一动一静写出了山中的和谐美妙。(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