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辨别词义(理解词义)引言:现代文教学和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它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鸸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这种理解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而是对语言作活的理解分析。总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测试要点:1、名词术语(概念)下定义。(2002年)P261/299 定义者=种差+属概念 如:粉笔:是由制成的笔 笔:用来书写的工具2、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代词的指代义、非代词的指代义3、词语在文中的多重义:一词多义、近义辨析4、词语在文中的临时义:派生义、修辞义5、认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一、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1、代词的指代义。方法:从上句中找,且应由近而远地去找。因为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将找出或概括好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检验,看是否有误。注意: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时,或指代义错误,或指代范围宽窄不当,可从这两方面考虑考虑排除。 一些代词的用法较特殊:如:“我们”有时排队除听话人 “咱们”指说听双方练习:1、判断下列句中划横线的代词使用是否正确。 王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要努力学习呀。” 你要人家给你借书,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2、文中划横线的“其”字指代的是 B 更加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上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象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 A、四角龙的头角 B、头角上的骨架 C、被穿越的颞孔 D、穿越颞孔的肌肉3、下列文中的“它们”指的是 B 英国人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格。 A、英国的许多先前不流传的文章 B、英国的许多不流传的先前的文章 C、英国的许多先前的不流传的文章 D、英国的不流传的许多先前的文章4、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各有其独特的文化,要是我们把人类文化的每一个阶段的成就综合起来,分门别类,互相比较,就可以对各个阶段的人类文化的发展的相对量及其发展进度的比率得到一个印象。这种办法可使我们对这些阶段的相对长度形成一种概念。(1)两个“其”分别指代 和 (2)“相对量”和“比率”在文中的意思是 A A、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大小;指不同阶段成就的量的比较。B、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大小;指这些成就的量的比较。C、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的相对重要性;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时间。D、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在数量上比较;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时间。 5、下文中“客观化的精神世界”指的是什么?加横线的“它”代指什么?“从自身到整个人类”在句意表达中起什么作用? 书不只是白纸黑字,而是潜在的生命。过去的时代已经沉默,而书还在说话,用一种无声的话,用一种无声的语。阅读活动的进行,实质上就是人和客观化的精神世界相互倾听,理解和交流。它使得人与生活及文化传统建立意义联系,让人意识到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自身到整个人类,读书拓宽了人生境界。“客观化的精神世界”指 “它”指 “从自身到整个人类”指 2、非代词的指代义:方法:搜索上下文,寻找明示或暗示信息。有的词语的理解从本句找不到答案,比较抽象,作者往往提出后,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的句子,我们称这为释句,因此我们可以从下句中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例:(1)P262/300例2(96年贝多芬之谜(1)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 (不超过20个字) 分析:对“伟人”的解释句在本段的后面一句“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答案是 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音乐家(2) 写字在古代的正确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书者如也”的“如”意思和用法与下面哪个“如”相同: A、称心如意 B、一见如故 C、今不如昔 D、如数归还 分析:A合适 B 象 C比得上 D按、依照“写的字要理解”是释句 B 二、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多重义:多重义:指某一相同词语或短语在一段文中前后多次出现,但因前后小语境不同而含义不同的现象,即“一词多义”;或乾是几个近义词或近义短语在表义上的既同又不同的现象,即“近义词辨析”方法:(1)词看句,关键看搭配。因上下文总要或多少或明暗地包含这个词义。 例:P264/301例3(97年) (1)第一段中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和 ;和 ;和 (2)可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及所起的语法作用(语法功能)来推测。(3)可根据词的感情色彩来分辨。 例:选出下列横线词在句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可是这复杂辗转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多小时。 B、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教,她始来听我的课。 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整天沉于酒色,不思收复失土,实在可恨。C、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老汉柱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D、我们既不嗵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分析: 答案是C A、a动词,介宾前,“翻来覆去”;b定语,与“复杂”并列,是形容词,“曲折” B、c中性,“安身、安顿”; d贬义,“苟安”练习: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词义分别是: A、古文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 B、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C、文言文用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 d连缀成篇的文章答案是A-d B-c C-b2、P266/305 1、3、三、 理解词语的临时义:有些词语本身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但一进入语境,就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即临时义。临时义包括:(1) 与本义、引申义相距甚远的具体语境中才有的派生义,(2) 因上下文中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语言技巧而产生的比喻义、借代义、象征义、反语义等。方法:1、把握词语所处的语意氛围,作者的情感倾向,切不可拘泥于原词语的解释。2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语言技巧的词语,要开清其辞格,并将之相互对应。 如:P263/301例3(97年)的(2)(3)题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条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25.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的问题。 练习:1、下面一段话中另线词语应该怎样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尽管“炒鱿鱼“(解聘)在多数人的心目中,似乎还只是”“狼来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它势必成为企业的约束力和推动力。A、“狼来了”比喻严厉的管理制度,“它”指“炒鱿鱼”B、“狼来了”比喻严厉的管理制度,“它”指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C、“狼来了”比喻空喊的吓唬,“它”指“炒鱿鱼”D、“狼来了”比喻空喊的吓唬,“它”指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下列文中“兽类“一词的含义和作用是:书籍是会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为理想的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答案:兽类;野蛮、庸俗 作用:比喻,形象突出书籍的作用、意义四、 认识词语的表达作用方法:1、把握修辞特点,认识修辞作用、效果2、联系语境,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词语的表达目的和效果。练习:(98年报秋)报 秋 宗璞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莆田市高三数学试卷
- 送配电施工方案(3篇)
- 俱乐部社团活动策划方案(3篇)
- 襄樊阳台加固施工方案(3篇)
- 抗震轻钢别墅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考点及答案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参考答案
- 忻州科目一扣分题目及答案
- 英语动词时态的运用与辨析教学教案:小学英语教学中重点难点解析
- 交通卡支付系统技术开发合作合同
- LED电子显示屏系统设计方案
- 全册(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2024年山东高速投资控股限公司校园招聘9人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学生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JT-GQB-015-1998公路桥涵标准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
- 新质生产力-讲解课件
- 2024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
- 垃圾分类巡检督导方案
- 乳制品配送服务应急处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