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写作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提要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写作教学。在中学教育阶段,培养创新能力,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讲解与训练中,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基本的创新素质,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如果能有序地培养学生的直觉,强化思维训练;启发学生的灵感,打开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关键词:写作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写作教学,“教师不是实验者,而是学生作文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会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也不会天生具有创新能力,传统的作文教学很难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思路。创新能力是指人在创新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新性技能。而在中学教育阶段,培养创新能力,不是要求学生天天有发明创造,而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讲解与训练中,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基本的创新素质,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中学语文教学究其根本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又是以听、说、读能力为积累,以写的能力为目标的。但现在中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学写作教育的高耗低效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痼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生生活底子不足,多次失败而引起心理障碍等。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能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的创新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写作能力从表面上看来是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运用语言这种心理现象的神经生理基础,是巴甫洛夫提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这个信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它的刺激信号是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对于创造性的工作来说,它更是思维的工具。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一种实践性的、现实的意识。”所以,写作活动究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能力。钱梦龙老师曾说:“创造往往以摹仿为先行,而摹仿又必须以创造为目标。”我们常说:“文贵有新意。”没有创造哪来的新意呢?所以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智力,鼓励创见,才是作文教学中应当着重下功夫的所在。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以为如果能有序地培养学生的直觉,强化思维训练;启发学生的灵感,打开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一、创设写作情境,诱发创新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激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爱心激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由此可见,只要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达到情感的沟通,就会感情交融,为求知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用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体态、一句表扬的话语。调动学习写作兴趣,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走向创新写作之路。 美学激趣。美学知识的传授及熏陶,能陶治学生情操、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健全学生的人格。音乐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它的本身就最具有情感的艺术。写作课上,为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一曲回家或一曲献给爱丽丝,使学生沉浸在用心的倾听和欣赏中,体会到音乐中美的感染力,调动了自己全部激情与心智,激发了无穷的想象力,达到写作创新的最佳情境。 活动激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写作的能力。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观察、多角度审题、构思、讨论、评论等机会。努力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写作灵感的迸发创造条件。还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观察生活,不断寻求作文的源头活水,取得作文的第一手素材,如:校内组织元旦联欢、中秋赏月、讲演比赛、知识竞赛;校外参观历史陈列室、访问英雄人物、老垦荒队员,到社会上搞调查,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联想、边体验生活,这些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学生也就能写出具有新意的习作。二、培养直觉,强化思维训练。1、直觉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不像逻辑思维是我们有意识地按照推理规则进行的,因此,直觉像是思维的感觉,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可是用直觉就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所以直觉也可以说是思维的洞察力,语言训练必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意”为主,“辞”为从,意在笔先,辞随意生,只有对客观事物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只有在思想上十分清晰,语言上才会明确、生动、流畅。比如高中议论文的写作,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技巧的问题,还得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较强的分析辨别能力为先决条件。高度的直觉能力来源于个人的学识和经验,所以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写作直觉,重要的在于积累写作材料和写作素养,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的结合。读是接受,写是表达,读和写是紧密相关的两种能力。读,不仅是为了写,但读可以对写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注意为写创造条件。读可以在吸取知识中引起求知欲,又可以从研究他人文章写法中得到借鉴,所以读既为写作积累了材料,又学习到了写作方法,提高了写作素养。另外,也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吸取写作材料。如自然界中云彩随风漂浮,树木枝叶在微风中婆娑摇曳,海上浪花飞溅,林中小鹿奔驰,燕子翻飞,鸟雀啁啾,无限风光令人陶醉。领略大自然中无穷无尽的美,才能使学生积累生活中美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六朝时著名文论家刘勰说过:“积字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读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前三句讲的是材料的积累和提高,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讲辞章修养方面的 作用。只有在不断丰富材料,提高材料运用的能力上提高构思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否则,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俗语:“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道出的也是这个道理。2、启发灵感,打开思路目下中学生谈到作文难,往往以没有“灵感”来解释,从表面上看来,学生如是说是一种无奈,但从本质上看,学生是一种无奈的搪塞。因为“灵感”叫人感到玄妙得很,它总是不知不觉地钻近头脑里来,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那么,何为灵感?灵感从何而来呢?又如何培养学生的灵感呢?灵感是科学家在创造过程中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科学家会突然作出发现,文学家会突然构思出绝妙的情节、动人的诗句。大量的实例证明,灵感是创造者在顽强的、孜孜不倦的创造性劳动中达到创造力巨大高潮和紧张时所处的心理状态。灵感是创造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创造是富于灵感的劳动。灵感又是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艺术大师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成功的奖赏。”可见灵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更不是只有天才才有的,只要勤奋,总有一天会“功到自然成”,灵感油然而生。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唯一途径是引导学生做大量的、多样化的练笔。现行的写作教学模式往往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一统性,学生往往只是通过课堂命题来完成写作任务,这种单一而呆板的作文形式往往使学生缺少发现,因而“言之无物”,这样长期机械化的训练结果,使学生既少了写作兴趣,又少了写作欲望,更不会产生写作灵感。实践证明,多样化的练笔手段广开教师写作教学之路,打开学生写作灵感之门的唯一途径。剪报练笔、时文鉴赏、课前演讲、辩论竞赛等等百花齐放,才能形成百家争鸣之势,学生的写作灵感才会“油然而生”,乃至“万马奔腾”。学生只有在多角度、多渠道的表达训练中,才能唤起他们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热情,才能形成他们“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冲动,才能形成学生写作灵感的源泉。3、培养想象力,创设情景学生有了写作直觉和写作灵感,是否就一定能写好作文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还需要启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其实一切创造性的活动动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创造性的想象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是把经过改造的各个成分纳入新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完整的形象。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一种创造力,也就是一种综合的原理,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和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一个文思敏捷,会写文章的人,往往想象十分丰富,脑子里受到某一事物的触发,就会联想到许多有关的人和事,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一个会想象的人,脑中宛如有活水,涟漪波澜,层叠不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想象力如此重要,下笔作文就要让自己的思想插上翅膀奋力翱翔。现在学生写的文章往往显得“干”,内容空洞,毫无形象生动可言。譬如抒情,往往用什么“多么美丽”、“非常伟大”等概念化的词语凌空地抒情,让人读了味同嚼蜡,寡淡无味。抒情的文章要写得丰满动人,首先必须对借以抒发感情的“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要做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单“目注”,即精细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神驰”,就是从观察实物出发,开展想象。这样,文章的意境才能跳离画面,才能有广度,文章才能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写文章不能就事写事,就物写物,就人写人,要由物及人,由情写景,由此及彼,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齐齐哈尔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购销合同2篇
- 辽宁省普通高中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 数据治理与合规性下的隐私保护机制-洞察及研究
- 远程医疗的可及性与社会不平等问题分析-洞察及研究
- 部队交通安全培训讲话稿课件
-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周考二英语试题(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部门级安全培训模板课件
- 20xx文秘个人实习报告范文
- 高效能源管理系统-洞察及研究
- JB-T 14509-2023 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技术规范
- 四肢骨折护理课件
- 2023高职高考真题
- 砖厂机械伤害安全培训课件
- 罚款减免申请书范文(19篇)
- 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第二版-第1章
- 健康管理中的营养监测与干预
- JGT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
- 医疗垃圾处理协议书范文
- SDCA方法循环标准化
- SYT 0447-2014《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